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 “四个统一”

2014-03-21 05:33张又良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科学性语言艺术语言

张又良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 “四个统一”

张又良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能力,对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认为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运用的好坏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真正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要做到四个 “统一”。

课堂教学;教学语言;语言艺术

引言

课堂教学必须通过教师的语言来表达,课堂教学语言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 “桥梁”,还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钥匙”,是课堂教学中最广泛、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课堂语言表达的好坏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必须具备运用教学语言的能力,才能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语言是一门艺术,其艺术性应体现 “四个统一”。

一、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相通性的统一

《教育法》第十二条已明确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1]。作为教师应率先垂范地学好、讲好普通话,这不仅对保证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而且对推广普通话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语言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因此教学语言应具有规范性和相通性。首先教师授课要运用普通话,表达时语音正确,吐字清晰,语言通俗、流畅,使学生能轻松地听清楚、听明白。其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合理的组织教材内容,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如果一堂课以书面语言进行讲授,则给学生有照本宣科之感,这样会大大的降低学生的听课的积极性和学生的求知欲。但在陈述某些定义、概念等可以运用书面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合理安排。第三,教学语言应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教学语言表达超过学生的知识水平的接受能力,又不加以说明解释,学生听不懂、不明白,因无法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而大大地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用不规范的语言和方言进行教学,学生听不懂、不理解,当然不会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相通性是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先决条件。

二、教学语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语言必须确保科学性。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由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所决定[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扣教材,对概念定义的表述、所作的论证、引述的事实等都必须正确可靠,准确无误。只有清晰、准确、合乎逻辑系统的语言才是有科学性的。绝不容许将不科学的、没有论证的内容主观任意的发挥传授给学生。对于课堂讲授偶尔出现的错误、口误应及时加以纠正。因此教师要在语言修养方面多下功夫,做到用词、成句要字斟句酌,防止语句不通、词不达意、含糊不清、逻辑紊乱的弊病,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同时结合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两者不可分离。还应避免脱离教学具体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离开了教学的具体内容空泛说教、生拉硬扯,不仅会影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也不能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是教学的根本要求,是思想性的基础,没有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就不会有教学语言正确的思想性[3]。

三、教学语言的目的性和知识性统一

教学语言的目的性是指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为达到规定的教学目的,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依据教材合理的组织教学内容,有针对性、选择性组织运用的教学语言[4]。教材内容的专业性决定教学语言带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性。教学内容是事先准备好的,如对教学重点内容详细讲解和分析,联系实际,讲深讲透,使学生弄懂弄通,灵活运用。而对了解内容简单陈述、介绍,使学生了解其要点。如果教学语言偏离了大纲规定的目的和要求,凭个人兴趣爱好,对自己熟悉的内容借题发挥,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大讲特讲,这种无目的性的教学语言就不能保证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就不可能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语言的灵活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教学语言除了要求发音正确、清晰、通俗、准确、熟练、流利之外,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须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运用教学语言,展现出艺术性。首先,掌握好教学语言的韵律,即快慢适宜、高低有度、抑扬顿挫、富于感情。语言的韵律能准确鲜明地体现语言的思想情感,借助于声音以不同的韵律表现出来[5]。有的轻快、有的凝重、有的低沉、有的高亢、有的舒缓、有的紧张,不同的节奏能将学生引入不同的意境,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这样的教学语言不仅使学生在内容上容易接受,而且能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否则,语言过快学生听不清,过慢易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声音过高使学生长时间听课产生疲劳,声音过低使学生听起来费力,声音呆板平淡会使学生昏昏欲睡。因此,对教学重点、难点要加重语气,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能抓住教师所讲的每个字、每句话,都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并理解其含义,而对一般叙述、交代、过度时,学生比较熟悉和易懂的内容,语速可稍快,只有这样学生听起来就会感到轻松自如,精神饱满、积极性高涨。其次,教学语言要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学生的认知活动过程总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具体到抽象[6]。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7]。课堂教学语言条理要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具有完整的系统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第三,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幽默、风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妙趣横生、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变得轻松、主动,使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活跃、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的获取知识、提高技能,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课堂讲授理论时要紧密联系实际,描述时要形象、生动、通俗,比喻新颖、有声有色、情景逼真、细腻动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感性的知识形成表象和感像,起到直观作用。第四,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启发性语言能强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通过积极地思考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是思维能力[8]。根据教学具体内容精心地、恰当地设置疑点,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地思考、理解、融合贯通掌握知识,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五,以无声语言即形体语言来增强教学语言的效果。课堂犹如一个舞台,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集语言、表情、造型、表演等艺术手段于一堂,在课堂讲授中配合自然协调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恰当地肢体语言来增强口头语言的表达说服力和感染力,做到声情并茂、形神兼备,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对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充分发挥巨大的潜能,主动地配合教师圆满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结语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决定于多种因素,除了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备好课、准备好教案外,课堂语言表达是核心,教师恰当地运用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高教学效率起重要作用。教师通过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提高运用教学语言的艺术水平,才能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1]许高厚·课堂教学技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1,149-173.

[2]张圣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探究[J].职业,2013(02).

[3]宋辉·浅议教学语言的特性[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08).

[4]林荣花·素质教育下外语课堂教学艺术探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9).

[5]赵艳玲·新课程改革下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0(11).

[6]王玉琴·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语言[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

[7]张云香·高校教师应提高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陇东学院学报,2010(07).

[8]贾文芹·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之浅见[J].科技创新导报,2009(08).

Teaching Language Arts in Classroom“Four Unities”

Zhang Youliang
(Anhu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Population,Chizhou 247000,Anhui,China)

Teaching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the teacher to teach students the knowledge,skills and moral character education.Teaching language is one art,teachers to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art ability,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o accomplish the task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stand or fall of 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art is a important measure of teachers’teaching level and quality standard,the real classroom teaching language art to do four“unity”,i.e.,the standardization and unification of phase connectivity;The unity of the scientific and ideological content;Purpose and informative unity;The unity of the flexibility and artistry.

classroom teaching;teaching language;language art

李昌礼)

G421

A

1673-9507(2014)01-0064-02

2013-10-12

张又良 (1957~),男,安徽东至人,安徽人口职业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科学性语言艺术语言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语言是刀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主持人语言艺术与包装的重要性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习近平的语言艺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