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适应性

2014-03-21 05:33简仕慧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口语交际

简仕慧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 401120)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适应性

简仕慧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重庆 401120)

文章从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和特征出发,论述该教学法针对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口语课堂上的问题所具有的适应性,同时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在教材编排、教师素养以及评价体系方面面临的挑战。

任务型教学法;独立院校;英语口语课堂

前言

近年来,作为我国普及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应运而生。而任务型教学法因注重能力培养、倡导 “做中学”,很好地契合了独立院校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目标,在该类院校教学改革进程中方兴未艾。文章将针对任务型教学法在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的适应性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口语课堂存在的问题

独立院校在生源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在英语专业口语课堂上主要体现为学生知识体系不够完善,词汇量小,羞于开口以及口语表达浅显,缺乏内涵和深度。但是独立院校学生往往思维活跃,社会活动能力较强,且普遍具有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求。面对此种特殊情况,传统的教学理念往往注重 “头痛医头,脚痛治脚”。在口语课堂上,教师大多强调基础知识的扩充和强化,按照题材、情景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单词和句型,并且注重语言的形式及其正确的使用规则。这种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言之无物或 “无言以对”的窘境,但实际上,学生的口语交际往往只是按照教师的思想和要求对语言知识进行重复和操练。更甚者,口语课堂竟成为了学生对单词和语法知识在口头形式上的练习和强化。这样的口语课堂不仅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英语交际能力,反倒成为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屡屡受挫的失败地。

二、任务型教学法及其在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口语课堂中的适应性

1、任务型教学法的兴起及其特征

任务型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交际法的新发展,该教学法认为课堂应该把各种在真实环境中会发生的问题作为任务直接呈现出来;学生为完成任务可以忽略对目的语形式的关注,而专注于语言的使用;教师不需明确教给学生语法规则和过多行进语法纠错,学生会在关注语言意义过程中自动内化语法系统[1]。

当前,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普遍比较认同Skehan在Nunan、Candlin、Long等学者基础之上对 “任务”的理解,即任务应以意义为主;并且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是首要的;任务中问题需要通过学生的语言交际进行解决;任务与真实世界的活动有类似之处;最后根据结果评估任务[2]。

此外,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3]为任务型教学法提出了明晰的操作模式,她认为任务型课堂教学分为三个步骤:在前任务阶段,教师引入主题并呈现任务,激活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相关语言知识;在任务循环流程中,学生理解、执行任务,并制定计划,然后报告任务完成情况;在任务完成之后的语言聚焦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对任务中使用的语言形式进行观察,并分析、概括语言规则,最后以个人或小组方式对语言点进行练习。

2、任务型教学法在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口语课堂中的适应性

独立院校英语口语课堂上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和参与度,使之进入 “使用语言到学习语言”的良性循环中。不难看出,任务型教学法重视学生主体性,将课堂活动任务化、真实化、交际化,并以呈现任务为首要环节;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能积极参与语言的组织,从而推动自身语言系统的发展。此特征能很好地激发独立院校学生交际能力强的特点,同时能避免过多关注语言形式给学生带来的挫败感。

同时,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表现为有了某种交际的意图,但又欠缺表达的词汇和方式,只好从已知的语言素材中收罗一些手段仓促对付,以保证任务的完成。如若不针对学生词汇和句型等语言形式的有限性进行分析和指导,那么单纯强调多种形式的任务只能使课堂成为激发兴趣的活动,欠缺教学目的。而任务型教学法在强调语言功能的同时,并非完全摒弃对语言形式以及使用规则的关注。其操作步骤中的语言聚焦环节明确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对其任务报告的语言进行分析和概括,在适当的时候,指导学生进行迁移操练。并且所关注的语言形式来自于学生所经历的事件和表达的语言,这种关注是灵活且有针对性的。

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应重视如何沟通信息,而非使用何种形式;只要不影响交际,教师也不会打断学生思路去纠正学生的错误,从而可以增强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口语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而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又会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对所用的语言材料进行总结、分析和操练,从而能有效地解决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实际问题。显然,任务型教学法能适应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口语课堂上学生强烈的交际意愿与语言知识匮乏两者之间的矛盾,具有教学意义。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独立院校英语口语课堂上的应用所需要思考的几点问题

1、教材编排

任务型教学强调任务设计的 “真实性原则”、“依附性原则”以及 “脚手架原则”[4],即课堂上的任务应采用真实的材料和情景,呈连续的 “任务链”形式;其难度不能过多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但又要适量高于学生目前的学习技能,以搭建脚手架的方式,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如何针对独立院校学生特点,真实、连贯、有序地进行任务设计是口语课堂教材编排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2、教师素养

任务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独立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社会活动能力较强,自我价值实现意愿强烈,但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畏难情绪也比较严重。此类情况要求英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语言知识水平、运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在口语课堂上,教师既要成为自由、民主、和谐教学环境的创造者,又要成为能将教学目的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任务中去的设计者和调控者,同时还要成为促使学生语言知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同步增长的鼓励者。

3、评价体系

任务型教学法认为语言学习是经历性的,对学生学习实施过程性评价。然而中国教育体制中考试文化根深蒂固,教学过程多采用 “一考定音”的终结性评价。在独立院校中,此种情况尤为突出。学生大多认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过级、考证。同时,独立院校口语教学在评价体系上也通常沿用传统的、重视学习内容的考试方式。因此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亟待重视个体发展,注重能力培养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既强调语言在真实环境中的使用也关注语言形式,针对独立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社会实践能力较强的特点,因此在其英语专业口语课堂上具有一定适应性。同时,由于教材编排、教师素养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不足之处,任务型教学法的推行仍存在挑战。

[1]吴文·任务型教学法的产生及反思[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9):289-291.

[2]李娟·任务型教学法与3P教学法的理念依据及模式比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8):122-125.

[3]Willis,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UK:Longman.1996.

[4]Nunan,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in Speaking Class

Jian Shihui
(Chongqing Nanfang Traslators College,Sichuan In 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Chongqing 401120,China)

Since it came into being,there have been several problems in English-major’s speaking class in independent college such as their inactive participation,poor language competence,and test-oriented stress,which hinder them from enhancement of speaking ability.Aiming at tackling barrie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TBLT in English major’s speaking class of independent college.Furthermore,the author also points out some challenges probably confronted in progress.

TBLT approach;Independent college;English-major’s Speaking Class

李昌礼)

G642

A

1673-9507(2014)01-0078-02

2013-12-10

简仕慧 (1981.08~),女,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口语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