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佐治产褥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3-24 16:39饶新华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西抚州34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年36期
关键词:产褥小柴胡西医

饶新华(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西 抚州 344000)

产褥热顾名思义“产后发热”,中医上是指产褥期间发热持续不退,或者突发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在西医上也常被叫做产褥感染,产褥感染是在分娩及产褥期由于细菌侵袭生殖道所致,据报道该病发病率约为1.0%~7.2%[1]。小柴胡汤为经典方剂,主治以发热最为常见,且应用较为广泛,治疗疗效肯定,到目前也是使用概率较高的方剂。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选取我院产褥热住院治疗患者,在西药抗生素的基础上加用小柴胡四物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4月至2014年4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产褥热患者60例,年龄22~39岁,平均(26.4±4.3)岁。体温(腋温)37.4~39.8℃,平均(38.3±0.5)℃。其中初产妇50例,经产妇10例。发病原因:子宫内膜炎30例,盆腔炎23例,盆腔腹膜炎4例,不明原因1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一般首选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酌情给予替硝唑。然后再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行调整抗生素使用。观察组在西药抗生素的治疗方案方面同于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小柴胡汤治疗。中药组方:柴胡10~15g、党参10~15g、黄芩10~15g、半夏5~10g、甘草5g、生姜10g、大枣3颗。煎汁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d,直至痊愈,一般不超过7d,若7d内无效则停用d内无效则停用。

1.2.2 效果评价 对于治疗效果的评价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3d内体温降至正常水平,并且相关症状均已消失;有效:7d内体温恢复正常水平,并且所有症状体均已消失或部分减轻;无效:7d后内持续体温未降至正常水平,或者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Excel2007给予录入,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行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对照组30例中显效15例(50.0%),有效14例(46.7%),无效1(3.3%)例,有效率达到96.7%,治疗效果确切有效。观察组30例中显效23例(76.7%),有效7例(23.3%),无效0(0%)例,有效率达到100.0%,治疗效果确切有效。观察组的显效率为76.7%,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率的5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的有效率和无效率未体现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最终。两组60例患者最终全部治愈,治疗时间为1~13d,全部体温降至37.4℃以下,并发的症状也全部消失。

3 讨论

我国中医所指的产褥热等同于西医所指的干褥感染,是指在分娩及产褥期,由于生殖道受到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的炎症。产褥感染并同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和子痫,共同成为产妇四大重要致死因素[2]。产褥热属于中医所讲的“产后发热”的范畴[3],主症为发热持续不断。多数伴有虚汗乏力、头晕纳差、腹痛腹胀,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中医认为产褥热的病机为邪毒外感、血瘀血虚等。而过去,对于西医来说,产褥热一直很神秘,西医医生当时对于这种好发于产房或家中的疾病束手无策。直到1843年,美国医师霍姆斯在“新英格兰医学季刊”上发表《The Contagiousness of Puerperal Fever》一文,第1次指出产褥热是接触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但介于当时条件,对产褥热只能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4]。目前西医认为产褥热的原因是各种细菌感染所致的产褥感染,产褥感染主要包括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腹膜炎这三大诱因,此外急性阴道宫颈炎、血栓性静脉炎以及脓毒血症和败血症也能够引发产褥感染。产褥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链球菌、葡萄球菌以及大肠杆菌等组成[5]。产褥感染如果治疗不彻底,容易变成慢性感染,以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于产褥热,我们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积极使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发挥两者的优点。

小柴胡汤出自于《伤寒论》,该书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小柴胡汤“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被认为是治疗感冒风寒之圣剂,亦是其他外感热病之良方,用以施治内伤杂病也功效独特。《皇汉医学》曾曰:“凡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妇人病等悉能治之”。小柴胡汤临床治疗的适用病种类广泛,以感染性发热较多,对非感染性发热与不明原因发热也有一定效果。小柴胡汤所治疗的以发热为主症的疾患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几大类[6]。由于产后恶露、邪热内传、瘀血败血不除、邪气不散、以至热势难退。小柴胡汤解表和里、热邪外出、血结内散,最终发热自退,以至腹痛遂愈。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大量的研究发现[7],柴胡、黄芩有显著的抗炎及抗病毒功效,柴胡亦对多种病毒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本研究发现,对于产褥热患者,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抗生素治疗在3d之内,近一半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1周之内基本上全部能够治愈。可见,西药抗生素的确对于产褥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观察组在给予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配以小柴胡汤效果更加明显,在3d之内完全治愈的患者达到76.7%,高于对照组的50.0%,并且在1周内也基本上能够达到全部治愈。可见中西结合治疗产褥热,的确能够起到强强联合的作用,在抗生素抗炎治疗基础上,配以小柴胡汤解表和里、热邪外出、血结内散等作用,提高了患者自身机体的免疫力,内外因相结合最终达到了治愈疾病的目的。

在我们治疗产褥热的过程中,发掘祖国医学的智慧宝库,将小柴胡汤这味经典药方运用于产褥热的西医治疗当中,提高了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避免了抗生素滥用而易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由此可见,小柴胡汤联合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治疗产褥热是合理有效的,值得推广。

[1]李莉.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替硝唑随机对照治疗产褥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7):25-26.

[2]姜雪.产褥感染的中医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4):130-130.

[3]郑莹.中西医结合治疗产褥热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2):85-86.

[4]甄橙.产褥热病因的最早揭示者[J].中华医史杂志,1998,3(3):160.

[5]吕凤英,李念梅,张娟,等.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与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3323-3327.

[6]张玲玲,史欣德.小柴胡汤治疗发热的调查分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4):311-313.

[7]钱妍,吴整军.小柴胡汤抗感染与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4):576-578.

猜你喜欢
产褥小柴胡西医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产褥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产褥感染的预防措施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胎盘病理检验在防治产褥感染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