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柯
(广州体育学院 体育新闻与传播系,广东 广州 510500)
网络时代大众对经典文学的多元性认知
贾柯
(广州体育学院 体育新闻与传播系,广东 广州 510500)
文学与文学批评一直是文学发展史的双生子,长期以来,受限于传播媒介,民间受众的批评表现为自发性,在主流批评史上难以留下声音。新传媒出现以来,个体受众的批评声音得到广泛的呈现与传播。以对《红楼梦》的个体解读为个案研究,网络时代大众对经典文学在认知上存在考据式、带入式、反拨式等多元性的个体解读方式。新兴的个人批评话语隐含当代文学批评标准的演变,对传统批评话语局面有所打破与拓展。
经典文学;个体解读;网络时代;多元性
文学与文学批评,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相辅相成的双生子。在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上,主要记载的是专业性的批评话语,此外,民间受众对包括经典文学在内的文学作品从来不乏自己的解读,但还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在批评话语上有自主性的建构,因其多表现为自发性,并不具备学理的系统性,也相对缺乏专门承载的媒介平台,难以被文学史归纳与梳理。新传媒的出现,传统文学时代发展到大众文化的网络文学时期,文学批评审美话语出现质变式的演进。因文学批评主体的身份演变,给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内容与形式。
“作家正是通过对读者的选择来决定他的主题材的。因此,所有精神产品本身都包含着它们所确定的读者的形象。”[1](P119)观照西方20世纪文艺理论,正是“从现象学开始,文学本体论需要重新改写,把作者或作品作为文学本体的文论在20世纪受欢迎程度因此大为降低;读者和阅读、批评家和评论进入现象学文论的本体论观照之中。”[2](P215)从文化转型上看,当大众文化日益兴起,自发性的阅读之音在大众文化与网络传媒前景开阔的当代文化格局中发挥越来越大的能量与影响力,而种种对经典作品的重新阐释,又掀起了经典重构的新生文化现象。以对经典文学《红楼梦》的解读为个案,考察网络时代大众对经典文学在认知上的多元性。在经典重构的话语中,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以忠经尊圣的态度进行考据、论证式的理性化原意阐释,将个体的生命与原典相融的带入式解读,以当代人的思维方式消解经典的反拨式解读。
博客写作者中致力于经典阅读的,有作者对解读方式主张“羽翼信史而不违”,主张不应有任何的虚构,要严格按照史实作“实录”式考据。如网络写作者脂评我心考证红楼梦的文章,这位网络写作者的博客从2010年12月至2013 年8月共计发表了专门解读 《红楼梦》的文章123篇。从版本、作者生平、人物形象、文化内涵等多个层面对《红楼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个人考证研究。下例为脂评我心解读《红楼梦》版本的节选:
甲戌本是嘉庆后的带批语的重评本(再评本),时间出现在嘉庆十九年后;己卯本、庚辰本,都是嘉庆后带批语的重评本(三、四评本),时间出现在嘉庆二十五年后。
否定甲戌再评之甲戌非乾隆时代的证据一是甲戌本完全不避乾隆圣讳,二是庚辰本于第75回前云“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提供了初评批语的时间起点,它可直接证明初评的时间在乾隆21年后,乾隆19年便不可能出现重评的选择,证明甲戌抄阅再评的时间起点不可能是乾隆,而是嘉庆甲戌年。[3]
就其思路上讲,在网络大众对经典文学的个人化解读中,这是比较突出的学院式批评,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清晰的逻辑思维,以及比较完备细致的调研工作,使得解读批评具备了较强的学理性,可以视之为学术性研究在新媒体平台的延伸与呈现。
考据式解读基本都是带着问题去读,或是版本的考证,或是作品的立意主题的文化内涵,或是人物形象的成因分析,或是事件的原由剖析,等等。总体而言,思路与方法论主要是从文本的章回中作查询、追溯、梳理,来龙去脉理得非常清晰。如脂评我心对《红楼梦》用心至深,一章一节都熟稔于心,且在论及所谈问题时言之有物,说理有节,凡问题皆从原著中一一对应出处,再加以自己的逻辑推理,进行丝丝入扣的论证,整体行文结构完整,推演成序。
这类对经典文学的考据式解读,在网络大众对经典阅读中是少数派,但这种解读的学理含金量使之在当今纷纭的经典解读之声中不容忽视,其在众多同题性的文章别具一格,并且其扎实深入的解读方式,对经典文学的学术性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网络上的文学阅读批评当中,以个人的生命体验来观照阅读,也成为一类,这类对经典文学的批评有着鲜明的情感带入风格,样式上为创作式批评。如下例:
那个“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能本色”的史湘云何必需要俗香艳味来增加她身上的妩媚情致。
“本色”是世间最容易获得却又是最难清守的事。谁不是把一切前尘往事还于前生,一身清白毫无牵挂的呱呱坠地。那一声响声的啼哭便是最本色的呼唤。此后,万丈红尘一点一滴将我们抹得众彩成阒。
……最不用去忆记的是中秋节随景吟出“寒塘渡鹤影”那个抱膝拾樽一抹清影,最最可恨的根据这一句而得出那一艘花船的红楼续书。那一晚颦儿掬走了那一壁月色,而天地将那一池清风赋于云儿。同样寄人篱下的她在终日操劳的更辛苦中却反过来安慰着与她同病相怜的黛玉。这已不能用“乐观”这短短两字所能形容的。这个便是英雄本色![4]
以上节选自网络写作者明媚的冬季的博客文章《与史湘云的直面相对》,这位网络写作者的博客专门开辟一类为“红楼杂谈”,从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她关于《红楼梦》的阅读思考一共完成了24篇,个人解读主要集中在人物性格的研究上。这一篇文章是以极为感性的方式来解读,是抒情散文的体例与样式。
可见,带入式解读的作者在文风上自由如云卷云舒,基本上没有采用论的方式言说,而是采用了散文的文体来行文运笔,批评文章也相应有了文学文风的意韵。在批评内容上,作者基于对文学的语言文字的深爱,对经典作品的文风时时有着整体而又不乏细致的把握与鉴赏,使得此类经典批评对文学本体称之为文学性的那一部分不失有突出的体会与解读。解读者常常将自我生命体验相应地投射到文本特定的人物、情节、命运中去,在把握作品具体情节的细节之处,作者对应了自己个体的生命体验。即自己的阅读笔记尽量摆脱他人已有的研究,直接进入文本来找寻自己的第一体验。
这种文学性的解读方式也与新批评有所相通,布鲁克斯就曾总结过新批评的文学观念,“文学批评是对批评对象的描述与评价”“形式就是意义”[5](P486)。新批评格外重视文学本体的文学性、内部形式研究,抽离了过去的作家论、外部研究的史论,被称为孤立的“精致的瓮”。这类批评直面文本是其鲜明的特色,其作法对文本尤其经典文本的高度尊重却不失阅读的一项好出路。
在某种层面上而言,文学的意义在于用自我的存在在印证别人一个更深更大的存在,阅读的过程就是灵魂的冒险者,通过经验,和对人世的观察、洞悉、体会,来发现作品与作者之间隐秘的关系。这类批评所做的是要在文本中唤醒自己的生命经验,以生命体验为桥梁,更深地体会作家与作品,完成自己生命的重新体认。
将经典文学当作一面当代的镜子,借古喻今,提出以经典为鉴,对当今现象进行反讽警示,是第三种个人化解读。网络写作者“喜石_”从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为止,在其博客设专栏“石眼看红楼”,共计写下33篇读《红楼梦》的个人阅读笔记。如某片断:
每念及此,心头总是震颤。同为家长,我老想说说贾政的育儿观,是如何令人扼腕:要宝玉“走正道,取仕途”,难道错了么?送元春入宫,享受人间极富极贵,难道错了么?即使贾珠慧极不寿,难道也是他的错?至于探春远嫁、贾环不才,似乎更不能怪到他头上去!可为何,一切与愿望背道而弛?
可叹的是,现今每个家长心中,仍都生着一个贾政:争先恐后从小全面补习,唯恐输在起跑线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路不择手段超前学习,以利择校;孩子日常学习时间填得满满,唯独少了独处与发呆,娱乐更是成了罪恶,比成人还辛苦;每有差错,狠责之,言必称“我是为你好”,“别走歪了道”;才十多岁,诸多父母已铁定了心,要将其送至某国“培养”……这一切,皆以“爱”之名义,借“教育”手段,行“绑架”之实!有谁勤去问问:“孩子,你愿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6]
进入大众文化和消费时代之后,“戏说历史是消费时代的一个独特表征”。“历史被以戏说的方式叙述,也表现了现代人对待历史和现实的态度”,重要的是,“戏说历史消解了历史认识论的定式”[7](P164)。这段文字置换“历史”一词为“经典”,同样成立。经典作品长期以来经过时间的检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圣典,久盛不衰,进入大众文化时代之后,种种新生的价值观念引入文化领域,使得经典面临了一次重新的整合与解读。
在多元化的个人解读方式当中,最易引起争议的往往就是带有解构性的批评方式,如这种反拨式批评。这种批评与解读往往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不过,问题立足点并不在于原典,而是来自当下,也可以说带着鲜明的时代精神,与经典原著的本意与精神不具有直接的派生关系,有可能只是借用了经典的文学之壳,来探讨现实问题。
这类带着当代意识去解读经典,借读经典来反讽当代的社会现象,使对经典的阅读进入到一种戏说的状态,也是经典文学在当代文学语境面临的一种大众文化局面。这种解读会产生一定程度对经典的游离,削弱了对原典挖井式的探索,也不充分具备与原典互相呼应的生命体验感,批评的消解性和出离感很强,戏说的程度明显。在经典重构的纷繁现象中,反拨式批评是一种新型的批评话语生成方式,这种方式出现在新传媒平台当中。这中间,主要是一种话语身份转向的问题,非专业性的大众借网络而实现了声音的呈现,这不仅是批评现象,更主要是文化新格局形成的气象。
总体而言,以上三种个人批评,在提供了经典解读的多元认知之外,更多的是展现了大众文化时代新的话语生长点,这种生长点来自技术赋予的文化权力。网络传媒出现后,大众文化蓬勃兴起,曾经的“知识”在网络这一广阔而开放的话语平台上遭遇到了话语“权力”的重新整合,网络平台上开始有大众的话语并在公共空间中不断地产生、传播、壮大。
从上述个体解读可以看出,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型,过去那种精英知识分子主导文化话语权力和文化大方向的单一格局明显产生了变化。大众不仅创造自己的文化,还可以推动新时期的文化走向,甚至拥有了比传统知识分子强大得多的社会影响。这是由于,“相较于传统受众,现代受众具有更强的参与性。网络技术的支持,以及相对宽松的文化环境,再加上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受众对文艺的参与程度越来越强。他们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 ”[7](P263)于是,就出现文学批评话语的多元局面,它背后隐含着当代文学的价值标准重构问题。
现代传媒技术支撑的大众文化,使得大众与知识分子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新型关系。“由此带来的一个结果,是知识分子不复是传统社会中观念的传播者和灌输者,大众也不复是传统社会中被动的观念接受者。”[8](P222)大众在新的文化场域内无意识或自发地开始试图建构一套新型的与自身文化相配套的话语体系,这套话语的重要特征就是努力地以自己的文化状态为底本,以脚试履,尝试着建构贴近当下大众文化的更为鲜活的价值标准。应当看到,种种新兴的个人批评话语当中隐含的文学批评体系标准所存在的现实变奏,是当代文学与传媒共振产生的新力量与方向。
[1]胡经之,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3卷[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2]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脂评我心.《红楼梦》版本新说——今存抄本产生时代不是乾隆而是嘉庆[EB/OL].(2011-04-08)[2014-01-18].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e924eb0100q7k5.html.
[4]明媚的冬季.与史湘云的直面相对[EB/OL].(2011-02-25)[2014-01-22].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cb6b30100qxgd.html.
[5]赵毅衡.“新批评”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喜石_.贾政之悲[EB/OL].(2013-02-19)[2014-01-21].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7518cb01016gz6.html.
[7]苏桂宁.消费时代中国文艺的价值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8]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刘建朝)
Public's Diversified Recognition for Classic Literature in the Internet Age
JIA Ke
(Department of Sports News and Communication,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00,China)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criticism have long been the twins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history.For a long time, the criticism has presented as self-made performance among folk audiences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the media platforms, which has seldom left any voices in the history of mainstream criticism.Since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media,it has become evident that individual critics have been wide spread and represented.Taking the individual interpretation for"Dreams of Red Mansions"as a case study,it could be broken down into three individual ways of examining style,textual style and ironic interpretative style.The emerging individual critics implied the change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criticism and had some breakthrough and expansion in traditional criticism.
classic literature;individual interpretation;Internet age;diversity
I206
A
1673-4343(2014)03-0080-04
2014-02-21
广东省社科类教育学课题(YT12033)
贾柯,女,四川内江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当代文学与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