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作者身份分析

2014-04-10 16:24张丽锋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思妇学士

张丽锋

(河北大学 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古诗十九首》作者身份分析

张丽锋

(河北大学 文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古诗十九首》多采用通过身体的生理感受来表达内心情感的写作方式,女主人公多为倡者身份,居江南一带,游子多为活动在洛阳不得志的士人。从二者彼此的畅通联系看,作品创作时间为汉灵帝时期。此期的京城能够符合游子身份的,唯有出身寒族、凭借大量带有民间文学气息的以“辞赋”入仕的数量众多的鸿都门学士。《古诗十九首》作者推定为鸿都门学士,这可从其流传中为清流世族所否定、诋毁而导致作品与作者分离,以及战乱导致其作品遗失方面得到印证。

《古诗十九首》;作者;鸿都门学士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产生年代向来是学界争论的热点。就其产生年代而言,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刘勰持两汉说,严羽持西汉说,钟嵘《诗品》载曹植、王粲的旧说,李善持存疑态度,李昉持东汉说,朱彝尊持梁代《文选》编者改编说,杨慎持非一人一时说。近年来,木斋先生提出《古诗十九首》为“建安十六年(211年)至魏明帝景初年间(约239年)之间的作品,其作者不可能是东汉下层文人”[1],而推断多为曹植所作。众说纷纭下,笔者认为,欲辨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还得先从汉末古诗说起。

一、古诗与《古诗十九首》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曰:“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 ”[2]189钟嵘《诗品·序》以为:“古诗眇邈,人士难详,推起文体,固是炎汉之制。”[3]72《诗品上·古诗》曰:“(古诗)虽多哀怨,颇为总杂,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3]159因萧统在编选《文选》时采录了19首而已,加上萧统等人也无法推测其作者,故在《杂诗》中列于苏、李诗之上。至此,才有了《古诗十九首》这一说法。刘勰、钟嵘、萧统三者所处大致同一年代,可见当时对《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时代而言已经很难考了。“古诗”俨然已经成了无名五言诗的代名词,而且成为了当时五言诗的典范。马茂元这样界定古诗:“指流传已久,难以确定其绝对年代的无主名的诗篇。 ”[4]1

《文选》选录了陆机《拟古诗十二首》,其中《拟兰若生朝阳》和《拟东城一何高》显然不是拟《古诗十九首》之作。《诗品》说:“陆机所拟十四首……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颇为总杂。 ”[4]146这样算来,钟嵘所看到的陆机所拟的古诗就有59首之多,至于其他没有拟作的古诗则更多了。《文选》择取19首,说明是有标准的。据此及刘勰、钟嵘所言可以推断:古诗不等于《古诗十九首》,但《古诗十九首》混杂在古诗之中。同时,我们亦可以看到在陆机的时代,“古诗”已经备受诗人推崇,并加以模仿了。同时,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刘勰的两汉说、钟嵘的炎汉说并非专就《古诗十九首》而言,而是针对古诗所说。《古诗十九首》本是混在无名古诗当中的,是萧统把它们择选出来的临时组合。就这点来说,我们不能就刘勰、钟嵘对古诗的判断来具指《古诗十九首》的创作年代。

二、《古诗十九首》作者分析

要想分析《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还得从其内容和风格入手。《古诗十九首》的组合显然是萧统精心挑选的结果,从语言到风格都是古诗中的佼佼者。加上它们的风格相近,这样的组合给人以浑然天成之感。那其作者的身份究竟该如何判断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古诗十九首》就其内容而言,可分为思妇诗、羁旅愁怀诗。思妇之作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冉冉孤生竹》《明月何皎皎》《客从远方来》。详其诗歌中之女性形象,以《青青河畔草》中的女子最具代表性,她本为“倡家女”,而今嫁为“荡子妇”。“倡”是指歌女、舞女,是出入于上流社会、繁闹场合的艺人。而今“荡子行不归”,生发“空床难独守”之谈是最为直接、大胆和合乎身份的了。

《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回车驾言迈》《去者日已疏》《生年不满百》《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等诗篇为羁旅愁怀诗。这些诗篇所围绕的主题无非就是生活上的牢骚和不平。诗歌或为游子之歌,或为思妇之词。二者很自然地构成了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游子在外,一个是思妇在家。游子在外,发人生之感慨;思妇居家,生空房之哀怨和思念。这两者俨然是一副千里共相思的画卷,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同时,从《古诗十九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表达思念的方式与众不同。诗人所表达的不仅是情感上的一种思念,还有不少身体甚至生理上的需求和感受,也就是诗人采用通过身体的生理感受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进行写作。如:《行行重行行》曰“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青青河畔草》曰“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如果说“衣带日已缓”表明自己因为思念无绪已经使身体开始消瘦,那么,这种强烈的思念造成的身体变化可能还有某种美学意义。但“空床难独守”则是赤裸裸地对性需求的一种呐喊了。独守空房,难独守的何止是思妇,游子何尝不是如此。这种歌唱即使是到了近代,仍为王国维等人所大力批判,何况是在当时呢?因此,我们可以推断,有胆量如此赤裸裸地通过生理的需求表达思念,或者说习惯于用生理需求表达思念的,断然不会是受过良好经学教育的人,他们应是来自社会下层,并且受过良好民间文学(包括乐府等民歌)影响的人。他们的思想中还带有原始的对生命需求的歌唱。可见,诗人本身既是文人,又是思想自由、没有受到儒家经学强力教育的人。具体一点说就是:诗人不会是太学生,也不会是来自经学世家或士族的人,而是来自于接近社会底层且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寒族文人。

其次,就《古诗十九首》所涉及到的地方而言,可考察者只有三处,而这三处都在洛阳。《青青陵上柏》曰“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这里的“游游宛与洛”,虽然“宛”“洛”并举,实际上指的还是“洛”,因为只有“洛”具有“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的建筑和繁华。《驱车上东门》里“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中的“东门”和“郭北墓”都是实指洛阳的地名。《东城高且长》曰“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东城”虽然不是具体的地名,但参照“逶迤自相属”的城池建设,也尽显都城景象。故马茂元以为,“所谓‘东城’可能就是洛阳城东三门的总称,也非泛指”[4]19。

由此我们几乎可以断定,诗中的游子们所处的地点应该是在洛阳。那么,思妇呢?《行行重行行》言“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涉江采芙蓉》曰“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西北有高楼》曰“交疏结窗绮,阿阁三重阶”。由以上诗句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妻子居住之家离丈夫所在之洛阳很远,有“越鸟”和“江”可推断为长江边的南方,三重凸出来的房檐又是南方住宅建筑的特色,则更增加了例证。由此,可推断出妻子居住地当在南方的长江之滨。

综上,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古诗十九首》的产生需要符合这样两个条件:一是繁华的洛阳聚集了大量的游子,二是长江上下游地区处于统一的和平状态。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时代至迟在汉灵帝时代或之前。这是因为,汉灵帝死后少帝即位,随后便爆发了董卓之乱,焚烧了洛阳,造成洛阳周围二百里内尽成瓦砾的局面。

第三,从作者的情况来看。《古诗十九首》虽然内容上可分为思妇诗与游子诗,但实际上是在谈一个相思内容的两个方面,即思妇念游子和游子怀故乡。马茂元以为“思妇之作不可能是本人所作,也还是出于游子的模拟”[4]18。既然如此,我们只需要搞清楚游子的身份就可以了。游子到底是怎样的身份呢?我们先从《青青河畔草》说起,诗曰:“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户牗。娥娥红粉状,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此诗告诉我们如下信息:一是男主人家经济条件很好,二是女主人出身“倡”,三是男主人为“荡子”不在家。也就是说:家庭条件很好的男主人娶了一个为“倡”的女人;自己为了某种目的远离家乡,致使女人独守空房;还有就是男主人公有文化,喜欢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

什么人可以娶倡为妻呢?在《后汉书》中,我们很难找到娶倡为妻的例子,倒是很多世家大族与经学大家之间的联姻比比皆是。如袁隗与马融的女儿马伦结婚,班昭与曹世叔结婚,鲍宣娶师傅桓氏之女,阴瑜与荀爽之女荀采结合。综上所述,我们似乎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世家大族或说清流之家的娶妻很注重对方的家世与道德。荀彧是一代名士,只因为娶中常侍唐衡女而备受讥议。可见,娶妻这件事对当时的士人来说是一个关系名节的大事。但符合此条件的例子我们在《三国志》中倒发现一例。《三国志·后妃传》载:“武宣卞皇后,琅邪开阳人,文帝母也。本倡家,年二十,太祖於谯纳后为妾。”[5]156按当时曹操的身份和条件而言,似乎很符合《青青河畔草》中男主人公的身份。曹操之所以敢娶倡,其原因无外乎自己的出身和喜好。首先,曹操出身宦官家庭,为浊流一派,没有过多地受到儒家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其次,曹操家虽然有丰厚的经济条件,却没有相对应的社会地位与声誉。这也是长期为袁绍等世家大族瞧不起的原因。正因为受出身条件的影响,他在娶妻问题上才没有受到诸多限制,所以敢娶倡作妾为妻。再次,曹操不仅喜欢音乐,和倡女在艺术上有共同的追求,而且喜欢诗文,有能力通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和倡妾之间的心理感受。但《青青河畔草》的作者会是曹操吗?笔者以为不会。这是因为,曹操几乎每次打仗都喜欢携妻带子,所以荡子与思妇情感之间的那种相思的苦闷与漂泊的苦楚不是曹操的主流情感。纵观留存下来的诗篇,曹操的诗歌几乎与女性无关。曹操虽然好色,喜欢美女,但这一切他从没有带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既然如此,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青青河畔草》的作者出身寒族,因为他敢娶倡为妻。

由《古诗十九首》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首诗都在咏叹同一个主题——游子思妇。《明月皎夜光》曰:“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可见,游子并不是一个,而是一个群体。在这个庞大的群体中,幸运的被推举入官,那余下的大多数只能依旧漂泊。由此看来,类似《青青河畔草》的男主人公的遭遇不是一个人的遭遇,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的集体遭遇。这样的群体在两汉会是什么人呢?

汉质帝时太学生达到三万多人,但选举制度推选出来的人数有限。马茂元以为:“当时的政治首都洛阳就必然成为求谋进身的知识分子们猎取富贵功名的逐鹿场所。《古诗十九首》里的游子,就是这样背井离乡,漂流异地的。”[4]19换言之,《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应该是没有被推选做官而滞留在京城的太学生了。这种说法值得商榷。首先,太学里面是由五经博士讲授经学,而经学注重的是品德。其次,当时清议之风已经产生,三君、八俊、八厨等人物已经很火。在经学教育和评议之风下,一个没有功名的太学生怎么可以娶一个倡呢。既然这样,一个庞大的游子群体不可能是太学生,那么,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呢?

三、鸿都门学士与《古诗十九首》的写作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和作者的大致情况了。《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为汉质帝以后,汉少帝之前。其作者不是太学生,而是来自来寒族人士。他们能诗文,喜欢音乐,聚集京城,谋求功名。这样的一个群体会是谁呢?《后汉书》有这样的记载:

光和元年(公元前178年),始置鸿都门学生。”李贤注:“鸿都,门名也。于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6]341

伏承有诏敕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案松、览等皆出于微蔑,斗筲小人,依凭世戚,附托权豪,俯眉承睫,微进明时。或献赋一篇,或鸟篆盈简,而位升郎中,形图丹青。……是以有识掩口,天下嗟叹。今太学、东观足以宣明圣化。愿罢鸿都之选,以消天下之谤。[6]2499

由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信息:鸿都门学的设立在光和元年,汉灵帝时期;鸿都门学生皆以能“尺牍辞赋”为长;鸿都门学士人数众多,至千人;鸿都门学士出身非名门豪族。所谓的 “微蔑,斗筲小人”,是指当时没有什么政治地位的寒族。鸿都门学是与太学、东观相并列的单位。如果说太学注重经学教育的话,鸿都门学则注重“尺牍辞赋,工书鸟篆”之学。太学之士以经学取胜,鸿都门学士则以文学为先。类似的记载在《后汉书·蔡邕传》中还有记载:

初,帝好学,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因引诸生能为文赋者。本颇以经学相招,后诸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加引召,遂至数十人。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多引无行趣执之徒,并待制鸿都门下,熹陈方俗闾里小事,帝甚悦之,待以不次之位。又市贾小民,为宣陵孝子者,复数十人,悉除为郎中、太子舍人。[6]1991

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6]1996

从以上蔡邕对鸿都门学的批判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一是鸿都门学士凭自己的才学和帝王的赏识,可以得到“不次之位”,即功名;二是鸿都门学士的作品内容多“陈方俗闾里小事”,就是说内容少政治教化,多以下层社会的生活为主。其作品从艺术上讲,多“连偶俗语”,就是说文章的语言多用对偶和民间语言,如谚语、歌谣之类。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鸿都门学士的大致情况:一是汉灵帝于太学外另设鸿都门学,大量招能辞赋之士,并给予丰厚的政治待遇;二是鸿都门学士数量众多,形成“诸生竞利,作者鼎沸”的火热局面;三是鸿都门学士大多出身寒族,为士族阶层瞧不起;四是他们都能为辞赋,作品还带有一定的民间语言的风格特点。

结合鸿都门学士的各项特点,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古诗十九首》作者的身份特点与鸿都门学士的身份特点几乎完全吻合。马茂元曾具体为“《十九首》产生于东汉末年桓、灵之际”[4]16。结合前辈学者所论证的《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为东汉末期下层文人的作品的说法,我们基本可以得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为鸿都门学士的结论。鸿都门学士的队伍是庞大的,这个庞大的游宦队伍在长期的漂泊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相同的感情,那就是对人生境况的感慨和对故乡妻子的思念。由于他们来自浊流,受经学的熏陶较浅,所以他们的诗歌作品没有咏史的感叹,没有言志的抱负,没有“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内容,而只是感叹游子漂泊之苦,人生无常之谈,空床难独守的煎熬。这些内容不是板着面孔的儒家之士所能为的。正因为这些诗篇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所以在他们中间得以广泛流传。在《古诗十九首》的传播过程中,鸿都门学士群体的传播当为第一层次的传播群体。由于《古诗十九首》中很多诗篇道出了时人对人生的普遍感叹和认识,所以它能够迅速进入第二个传播群体——建安时代的士人群体进行传播。如《驱车上东门》有诗云:“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悟”,其所表达的对求仙的否定和对生命的达观思想对曹魏文人有很大的影响。曹操、曹丕、曹植均有类似的思想表达,如曹丕《折杨柳行》诗曰:“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7]547

既然知道鸿都门学士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那么,《古诗十九首》这么优秀的作品为什么没有留下作者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以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为寒族,即所谓的浊流,为当时掌握话语权的清流士大夫阶层所瞧不起。如蔡邕、阳球等人谈及鸿都门学士则称之为“无行趣执之徒”,“出于微蔑,斗筲小人”。据《后汉书·灵帝纪》李贤注:“鸿都,门名也。于内置学。时其中诸生皆宋州、郡、三公举召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至千人焉。”而今天,我们有史料可查的仅有八人,可见依当时情况而观,鸿都门学士在当时的政治上遭受到士族地主阶层强烈的鄙视。二是由于桓、灵时期帝王的大力提倡,以及鸿都门学的设立,掀起了一个辞赋创作的高潮。这次高潮是继武、宣之后的第二次汉赋创作高潮,但没有任何作品留下来。倒是以曹丕为首的曹魏文人留下了大量辞赋。这些辞赋之士的辞赋都没有流传下来,其诗歌又怎么会得到当时文化界的认同呢?三是因为董卓之乱,当时国家的典籍文献几乎在战祸兵燹中毁灭殆尽,鸿都门学士的大量作品以及之前的大量的两汉文献更是所剩无几。即便是当时的文坛领袖蔡邕,也没有任何作品得以保留。我们今天看到的《蔡邕文集》,还是蔡邕死后十多年,由于曹操重视蔡邕的作品,特意从匈奴把蔡文姬赎回来整理的,这才使蔡邕作品得以传世。当时,即便是身处荆州和平之境,得到蔡邕大量藏书的王粲都没有整理搜集蔡邕的作品,更何况是没有得到士族文人认可的鸿都门学士的作品。故其作品流失也是很正常的。

[1]木斋.略论《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间和作者阶层[J].山西大学学报,2005,(7):28-32.

[2]刘勰.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张怀瑾.钟嵘诗品评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4]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5]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4.

[6]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责任编辑 周亚红)

Towards Identity of the Author of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ZHANG Li-feng
(School of Arts,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In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inner feelings are expressed almost through physiological ways. Most of female characters were singing-girls living in the regions of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and most of wanderers were those who felt depressed about their unsuccessful career in Luoyang.From the two points contacted each other,this work was created in the reign of Ling Emperor of the Han Dynasty.The wanderers in the capital were Hongdumen scholars who were born in humble families,and they had a large number of folk literature as officials in their life.Accordingly,the author of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is presumed to be one of the Hongdumen scholars,which can also be verified by other aspects.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author;Hongdumen scholar

I207.22

A

:1673-1972(2014)04-0066-04

2014-06-05

张丽锋(1979-),男,河北新乐人,博士生,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古诗十九首思妇学士
春 思
长相思·一重山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 思妇诗”比较研究
瓦学士
《宋史·宰辅表一》校正一则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本科教育见闻及启示
《古诗十九首》的色彩
《古诗十九首》教学实践初探
《古诗十九首》思想新解
职业教育瞄准“学士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