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和芬太尼联合诱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14-04-13 02:41岳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12期
关键词:咪酯丙泊酚收缩压

岳琪

(云南省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昭通 657000)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和芬太尼联合诱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岳琪

(云南省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昭通 657000)

目的探讨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诱导对老年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B、C三组,依次采取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诱导、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诱导、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诱导。观察记录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入室静卧(t0)、置入喉镜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3min(t3)四个时点患者的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与心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t0相较,三组患者在诱导之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皆有明显下降,与t0时刻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降幅(t1-t0)A组最明显(P<0.05);插管时三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皆有明显上升,与t1时刻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升幅(t2-t1)A组最明显(P<0.05),但心率的升幅则C组与其余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各项指标与插管时相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的麻醉诱导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可保障循环功能更稳定,从而更好地顺利完成手术。

老年;高血压;丙泊酚;依托咪酯;芬太尼;血流动力学

有研究显示,老年患者在麻醉诱导插管中,受到血液循环系统的改变的影响,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为此必须加强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液循环系统的保护[1]。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诱导过程中,使用不同药物进行麻醉诱导,因此对患者循环功能也就不同。笔者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B、C三组,使用不同药物进行麻醉诱导,以探讨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诱导对老年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效果,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将120例患者均分为A、B、C三组,各40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血流动力学等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建立手背静脉通道,并对会按着的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持续监测,通过无创血压监测技术,左上臂成人血压袖带测量收缩压与舒张压;同时给予患者面罩吸氧(去氮)处理,时间控制在3min左右,氧流量设置为8L/min。三组患者均使用静注芬太尼进行处理,用量为2.5μg/kg,时间控制在0.5min左右。医务人员给予A组患者丙泊酚静注进行处理,剂量为2mg/kg;B组患者给予依托咪酯静注进行处理,剂量为0.3mg/kg;C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剂量:1mg/kg)+依托咪酯(剂量:0.15mg/kg)静注处理。三组患者的静注时间控制在1min左右,注射完成后三组患者聚均使用静注0.8mg/kg罗库溴铵处理,1.5min后采取气管插管处理,气管插管完成后,则连接麻醉机对患者的呼吸进行有效控制[2]。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入室静卧(t0)、置入喉镜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3min(t3)四个时点患者的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与心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内计量资料则通过设计方差进行分析,利用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通过x2进行检验,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和t0相较,三组患者在诱导之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皆有明显下降,与t0时刻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降幅(t1-t0)A组最明显(P<0.05);插管时三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皆有明显上升,与t1时刻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升幅(t2-t1)A组最明显(P<0.05),但心率的升幅则C组与其余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各项指标与插管时相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相关数据分析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不同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s),n=33]

表2 三组患者不同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s),n=33]

注:与A组、B组相较,*P<0.05;与B组相较,#P<0.05。

t0t1t2t3指标收缩压(kPa)舒张压(kPa)心率(次/min)组别A组B组C组A组B组C组A组B组C组19.68±1.25 19.47±0.95 19.45±1.13 10.43±0.88 10.45±1.13 10.22±0.85 63.05±7.78 62.34±8.12 60.14±6.64 12.08±1.23 17.02±0.98 16.63±0.84 8.03±0.95 9.60±0.92 8.95±0.96 60.32±6.34 60.15±7.04 59.51±7.03 20.03±0.98 23.01±1.15 20.26±0.96 12.58±0.98 13.78±0.85 11.62±0.77 86.47±6.27 104.36±7.25 88.65±7.45 18.57±0.89 20.06±0.95 18.65±0.77 10.85±0.76 11.47±0.75 11.23±0.58 81.03±7.45 88.26±6.57 83.61±5.43 t1-t07.46±1.16 1.02±0.59 2.89±0.54**2.46±0.45 0.82±0.33 1.33±0.36*3.14±1.03 2.15±1.21 1.16±1.03 t2-t18.03±1.22 5.36±0.78 3.65±0.55*4.56±0.88 4.12±0.82 2.77±0.56*26.34±5.87 44.12±6.32 29.14±4.11#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明显[3]。从我院近几年接诊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来看,使用手术治疗的患者人数急剧增长。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不断下降,耐受力降低,以及抵抗力衰退等,使得手术中需要给予合理与科学的麻醉处理方法[4]全麻诱导被公认为是对临床麻醉医师的挑战,因为此期间患者生理状态受到严重的干扰,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大大增加。而对伴有较多夹杂症的老年患者,如何安全度过诱导期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手术中全麻已得到广泛运用,在总麻醉例数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加。全麻实施期间,诱导过程被公认为最易出现意外和并发症的阶段,因而一直是麻醉专业人员关注和研究的对象。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对患者生理状况的干扰表现在两方面:诱导后插管前的心血管抑制和插管即刻及之后的心血管兴奋。对老年患者而言,二者均具备很强的危害性。而术前有高血压病史者,血压和心率波动更大[5]。

本次所选取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调查结果显示,与麻醉诱导入室静卧时相较,置入喉镜前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皆有明显下降(P<0.05)。降幅A组最明显,其次为B组,最后为C组;插管时三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相较于置入喉镜时有所上升(P<0.05),同时升幅A组最明显,其次为C组,最后为B组;从心率的变化来看,C组变化居中,基本上符合稳定性原则,与其余两组升幅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气管插管后各项指标与插管时相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

总的来说,本文所述三种麻醉药物皆为全麻诱导药物,都有各自的优势,而将三者灵活联合应用在麻醉诱导中则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可见,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麻醉诱导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可保障循环功能更稳定,从而更好地顺利完成手术。

[1]余奇劲,陈志娥,蔡忠香等.瑞芬太尼、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1):3673-3675.

[2]董彦鹏,孙莉.丙泊酚与依托咪酯和芬太尼联合诱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2): 274-275.

[3]郭曲练.临床麻醉学[M]:本科.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1.

[4]庄心良等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

[5]曾因明,邓小明.米勒麻醉学[M]:第六版(中文).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892.

猜你喜欢
咪酯丙泊酚收缩压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依托咪酯丙二醇溶剂与脂乳剂和异丙酚临床麻醉效果的比较探讨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胃肠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对老年患者实施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的效果探析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