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2014-04-15 06:26汪晴
关键词:中央苏区苏区文化

汪晴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的价值及现实意义

汪晴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包括学校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卫生事业等内容,他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思想,为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理论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其现实意义体现为:战略上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道路上开拓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条新路,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行动上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业务上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领军和骨干作用,实践上展现了鲜明的创新性。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内容;价值;现实意义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上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下启新民主主义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史上谱写了全新的篇章。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学校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卫生等方面。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建设活动有着重要的价值,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本质要求,培育了凸显中国无产阶级优秀品质的革命精神——中央苏区精神。因此,通过对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的内容和价值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对于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学校教育事业

教育工作是苏区文化事业建设的重点,大力发展以干部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是苏区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具体包括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工农业余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儿童教育和师范教育,为当时和以后的革命与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教育事业的开展,具有鲜明独创性,是实事求是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苏区战争环境中的生动运用。

1.红军文化教育。以农民为主体的工农红军,虽英勇顽强,但文化水平普遍低,因此,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以识字运动为中心的文化教育,是红军教育的重要任务。红军的文化教育活动主要通过两种形式进行:一是青年士兵学校和士兵委员会;二是俱乐部和列宁室,而其中的识字组在列宁室中发挥的作用最大。它的任务是负责组织识字课,举行成绩考察,开展识字比赛。在敌人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中,广大红军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刻苦的钻研精神,利用一切场所学习写字,文化水平提高很快,这大大提高了红军的文化素质,使之成为一支能文能武的战斗部队

2.干部文化教育。在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认识到,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的军事人才,而且还需要培养大量的党政工作人才,以利于把土地革命真正实行起来,实现我党“耕者有其田”的政治主张。因此,他在致力于繁忙的军事、政治工作的同时,曾先后主办过各种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主持苏维埃大学等,为苏区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3.工农业余教育。在中央苏区,掌握了枪杆子

的广大农民群众办学、求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此基础上,毛泽东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提出要结束百分之八九十的劳动群众不识字的历史,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方法给予帮助,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求学、办学的需求和愿望。工农业余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包括夜校、半日学校和业余补习学校,以及识字班、识字组、识字站、识字牌和问字所等。工农业余教育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大大提高了提高工农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推动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和苏维埃建设事业的发展。

4.职业技术教育。苏区当时所处的特殊的战争环境使得大部分男性需要外出参加军事斗争,这样,大批女性就留在后方参加经济建设。因此,毛泽东等苏维埃政府领导人很重视在根据地创办女子职业学校,以培养经济建设和各条战线的专门技术人才。职业学校培养了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又有一定职业技术的女性学员,对于促进女性的独立和解放,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5.儿童义务教育。在战斗频繁的岁月中,毛泽东、朱德等党政军领导也很重视、关怀、指导儿童教育。苏区的儿童教育实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教学管理充分反映了毛泽东关于学校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符合苏区实际,又有创新改革。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十分重视教学改革,从井冈山斗争时期就开始按照“社会化、政治化、劳动化、实际化”的精神,确定教学内容,进行教材设计,改革教学方法。据统计,在毛泽东等领导的关心下,到1933年底,闽浙赣苏区有列宁小学280多所,在校学生9000多人;闽、粤、赣三省苏区有列宁小学3052所,学生8.97万人,入学率达61%。[1](P134)这雄辩地说明了中央苏区儿童义务教育发展的盛况。

(二)文学艺术事业

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中央苏区的文学、艺术、传播等事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苏区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苏区的文学创作呈现出一片兴盛景象。首先,是诗歌创作。苏区新诗的题材相当广泛、丰富,几乎涵盖了苏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苏区的革命生活。创作者以生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广大工农群众的革命意志和革命理想。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先后写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等著名诗篇,这是毛泽东领导红四军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生动艺术写照,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达到了完美的融合。虽然苏区新诗水平并不是很高,存在着不足,但它丰富了苏区的文化教育内容,紧密配合了苏区现实的革命斗争,有效地发挥了革命诗歌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其次,是歌曲创作。苏区客家人向来以民间歌谣著称于世。大量的群众性歌谣是苏区音乐脉动的鲜明标志,如《打龙冈》、《送郎当红军》等等,它们主题鲜明,题材广泛,全景式地真实记录了苏区军民的革命斗争历史,生动描绘了苏区人民新生活的图景。可以说,苏区歌谣成为广大军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成为宣传、教育群众和打击敌人的重要力量。

第三,苏区广泛开展了戏剧运动,成立了新剧团、苏维埃剧团、剧社等。戏剧主要表现苏区军民的日常生活,反映革命战争、宣传党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以苏区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建设为中心内容。短短几年,创作出近百种艺术感染力很强的现代革命戏剧作品,如《战斗的夏天》等;创作了大量的新剧种,如话剧、活报剧、歌剧等;培养了一支约千人的文艺骨干队伍。从效果上看,“中央苏区戏剧运动的广泛开展,丰富和活跃了苏区军民的文化生活,生动形象地宣传了党和苏维埃政府的主张和政策,颂扬了苏区的光明世界,鞭挞和揭露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和丑恶,使苏区戏剧起到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打击敌人,支持苏维埃政权和红军战争的巨大作用”。[2](P835)

此外,党和苏维埃政府也很支持新闻出版事业。中央苏区创办了大量报刊,形成了由中央报刊、省级报刊、特委报刊、中心县级报刊等几大系统组成的周密的网络体系。正式报刊数量多、普及面广,拥有相当大的读者群,其中以《红色中华》、《斗争》、《红星报》和《青年实话》的影响最广、发行量最大,称为中央苏区的四大红色报刊。同时还涌现了许多出版机构,主要有中央出版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出版局、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编审委员会等。中央苏区的信息交流空前活跃,从而使得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建设呈现出与此前截然不同的风貌。

(三)体育卫生事业

毛泽东等苏区领导人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体育事业。苏区政府明确提出了苏区体育工作的方针和宗旨:“发展赤色体育运动,养成工农群众的集团精神与强健体格”。[3](P23)这就保障了最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体育的权利和健康权。苏区政府建立了广泛的体育运动体系和组织领导机构,包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委员会以及各级赤色体育分会等,其触角延伸到中央苏区的各个角落。苏区的群众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形式多样、卓有成效,包括军事体育、学校体育等,参加的人员范围也很广,上至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下至普遍群众,毛泽东本人还曾担任了苏区第一次体育运动大会的总裁判员。轰轰烈烈的体育活动,不仅健壮了中央苏区军民的体格,群众的精神面貌悄然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培养了群众的集体主义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军民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地配合了苏区的革命战争和先进文化教育的建设。

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早就认识到建立红军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性。后来经过他们巨大的努力,苏区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医疗卫生组织机构。并且,毛泽东认识到红军由于战斗频繁、伤员增多,而部队中医务人员极其匮乏,远不能满足需要,于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决定创办红军军医学校。此后,苏区先后开办了红军军医学校、红军护士学校、红军医务学校等。同时,苏区向群众进行浅显易懂的卫生常识、卫生预防与医疗知识的教育普及,极大地改变了苏区群众的不卫生的生活习惯。苏区还开展了群众性的卫生防疫运动。苏区政府颁布《苏维埃区域暂行防疫条例》等文件,发起普遍的卫生运动。苏区的卫生建设有效地改变了苏区的卫生面貌,保障了军民身体健康,更体现了共产党时刻不忘关心群众疾苦的精神。

二、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思想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史观出发,深刻认识到文化的积极作用,认为文化是以人的解放和发展为宗旨,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文化的本质意义和社会功能就在于:“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4](P392)同样,马克思也认为教育的实质精神是培养全面的、自由发展的个人。马克思的全面教育观的基本含义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德、智、体、综合技术、美、劳等方面进行教育。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央苏区文化教育进行深入调查和科学分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斗争和教育实际相结合,从理论到实践对苏区文化教育进行了艰辛的开拓,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本质要求,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思想。

马克思文化教育思想中强调要争取公平的受教育权利。毛泽东在“二苏大”提出的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则充分地表现了其力争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全民文化教育思想。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苏区的文化教育破除了地主阶级对文化教育的垄断,重新配置了文化资源,从根本上解决了文化教育的公平问题。也许,这种教育具有相当浓厚的时代色彩,阶级性与革命性也很突出。但是,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这种阶级性确实解决了教育的公平和文化资源的配置问题,使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群众都成为苏区文化教育的受益者。从长远看,由于普及文化教育的开展,苏区广大群众基本可以识字、看书、自主思考、独立判断,从而为他们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教育原理,也是毛泽东一贯的文化教育思想。马克思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P530)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明确地把“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作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的重要内容。1934年2月,毛泽东领导的中央政府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规定:“要消灭离开生产劳动的寄生阶级的教育,同时要用教育来提高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使教育与劳动统一起来”。[6](P14)苏区的各类学校都十分重视劳动教育,不仅有半

工半读的专门学校和紧密结合生产劳动的职业技术学校,而且几乎所有学校的师生都坚持一边学习、一边劳动。可见,毛泽东领导的苏区文化教育活动,不仅在实践上践行了马克思文化教育思想,更是从理论上丰富了其内涵。

(二)为党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理论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独立领导的苏维埃文化教育为延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料。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具有艺术化、大众化、本土化的特点。具体说,就是要求知识分子密切联系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深入工农兵的日常生活,将文化教育内容、政治目标、中央精神与苏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且充分利用当地民间文艺、文化资源来普及文化知识,宣传政治目标、中央精神,使之具有地方性的内容和本土化的特色,使群众便于理解,乐于接受。基于此,苏维埃文化教育的体系与体制包含了遍布苏区的各种民谣、山歌、花灯等具有亲和力、表现力与感召力的民间艺术形式,从而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到了抗战时期,苏区的“唱山歌”就发展为延安的“扭秧歌”。可见,在此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对于民间文艺与文化资源的重视、利用与推陈出新,是一脉相承的。

值得注意的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不仅决定了先有红军、后有苏区,同时也决定了苏区文化教育首先是红军文化教育。在整个苏区文化教育网络结构中,红军教育产生最早、影响最大,始终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苏区第一所学校是在部队内部举办的红四军随营学校,后来发展为闽西红军学校。苏区第一份铅印刊物《浪花》是由红四军政治部创办的。苏区第一个专业剧团“八一”剧团隶属于红军学校政治部。这一文化教育体制,在延安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完善。例如1936年,即使延安财政经济十分困难,毛泽东也不惜力量办教育,首先举办了举世闻名的抗日军政大学。作为一种传统,苏区文化教育、延安文化教育与生俱来的军事化体制及其战争文化规范,既决定了苏区文化教育、延安文化教育的功能化和高效率,同时也对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是五四文化传统的实践结晶。它把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科学、大众化等先进的文化理论与作为文化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植入了苏区这片极度缺乏先进文化精神的土壤,将民主化和科学化当作文化教育的主流,进行了一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成功试验,而这种具有科学、民主、大众特色的文化教育实际上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探索。同时,它以具体的文化形态促进了根据地农民的思想启蒙。从这个意义上看,苏区文化教育是中国倡导的先进文化的一个雏形,特别是广泛开展的各种各样的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可视为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根据农村革命实践的需要,所倡导的先进文化的初级形态。这些,都无疑为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深入思考和实践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积累了必要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苏区的文化教育培养了凸显中国无产阶级优秀品质的革命精神——中央苏区精神。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和中央苏区精神的基础上相继培育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三、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政治和文化主张。在几年的时间里,毛泽东把马克思文化教育理论与苏区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展了令人瞩目的文化教育运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绩。无疑,这一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战略上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

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极大的热忱与耐心开展苏区文化教育活动,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明确地提出了一整套进行文化教育的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使苏区的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保证了苏区的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沿着苏维埃政府规定的正确轨道顺利发展。这些政策是从人民的要求出发制定的。如果毛泽东等人不能从战略高度重视根据地的文化教育,而认为根据地是暂时的,没有必要如此重视文化教育,那么根本就不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

交锋更加频繁,文化教育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迫切。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世界大国地位的维持必须有四个缺一不可的因素,即“军事上的超强优势、经济的火车头作用、科技的领先地位和巨大的文化感召力”。[7](P10)如今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文化教育改革,例如美国奥巴马总统进行的文化教育改革,包括加大文化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高等教育,等等。面对21世纪的新形势、新变化,中国领导人充分认识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战略上更加重视文化教育,更加自觉、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此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也取得了不少重大成就。

(二)道路上开拓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条新路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对待传统文化的政策经历了一个曲折探索的过程,最终在实践层面迈出了科学化的重要一步。最根本经验就是对传统文化区别对待,对于其中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妨碍民主和科学等现代文化教育建设的宗教迷信和封建“礼教”,则大力批判,而对于与广大工农群众密切相关,为他们所熟悉、所喜欢的民间文化则通过与文学革命相结合的形式,大力开发、利用和提升,并将先进文化理念渗透进去,最终实现成功改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们现在也是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其现代价值了,认识到要让它与当地社会发展相适应,既要保持民族性,也要体现时代性。但如何真正推进传统文化的现实转换?如何让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到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中去?这些都是现实问题,它需要大量的实践努力。比如农村文化教育,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8]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就是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现代农民培养以及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需求,保证了他们的文化教育权利。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重视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却在市场经济下一度被忽视,不少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文化场所缺乏,对农村的文化财政投入不足,文化人才匮乏,农民的文化生活单调,被称为“文化沙漠”。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农村的文化教育问题,城乡、区域之间的文化发展的失衡还将进一步拉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将遇到瓶颈。因此,我们要实实在在地解决三农问题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真正做到统筹兼顾。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在中央苏区进行文化教育的力度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仍然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三)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毛泽东在理论上坚持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将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文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化思想运用到革命的实践中,坚持把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这一前进方向,坚持用这一文化来改造、提高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以说,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几千年的风俗文化实现了革命性的变迁。在苏区,人民的观念在更新,风俗在变化,人民群众深受红色文化的耳濡目染,精神饱满,革命斗志昂扬,意气风发,革命热情空前高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如果脱离了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的需要,那就不仅得不到拥护,反而会破坏文化建设。

如今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须反对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前实际相结合。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套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同时也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原则,指明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要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四)行动上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苏区文化教育的强大力量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毛泽东在苏区开展轰轰烈烈的文化实践活动,人民群众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他们从长期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一跃成为当家作主的主人,社会地位的改变,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唤醒,主人翁精神得以激发,同时他们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们群策群力,克服了众多的困难,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办法,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在苏区,毛泽东等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一道创造、一起享受,真正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实践证明,只有切实代表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发展文化的积极性,才能创造出伟大的文化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发展,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文化教育工作者的热情创造,是文化兴盛的可靠保证。人民大众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我们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是一个根本特征。在文化教育的发展上,一定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要采取各种措施支持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将潜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的才华和力量进一步释放出来,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五)业务上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领军和骨干作用

毛泽东等人领导的苏区文化教育,不仅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又特别强调要重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即大力招募旧知识分子,又通过各种学校来培养新的人才。[9]一大批文艺明星涌现出来,如在戏剧方面有钱壮飞、沙可夫等;在音乐方面有邓子恢、刘秀章等;在美术方面有胡烈、黄亚光;在舞蹈方面有石联星、刘月华等,他们为苏区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这些年,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来培养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人才队伍,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总的来看,文化教育人才队伍状况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要在战略高度上重视文化人才的建设,特别是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批世界级的文化代言人。尊重人才,鼓励创新,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和透明的学术环境,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的发展空间,形成各类文化教育人才都能充分发挥自己才智的生动局面。“知识分子是文化领域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群体,肩负着精神文化生产、创造和传播的重要使命,搞好文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工作”。[10](P7)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创造性,让他们积极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六)实践上展现了鲜明的创新性

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是由共产党领导并结合苏区实际情况进行的一次实践创新,它实现了五四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是五四文化传统与农村文化互动的产物,为中华文化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首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文化的基本状况作了比较准确的判断,创造性地找到了改造农民文化的路径,解决了农村环境条件下的先进文化教育建设问题,从而为中国文化教育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苏区文化教育的实践成果证明了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成功的文化教育改造之路。其次,创造性地推进了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先进文化教育建设。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通过文化教育建设,使得在文盲半文盲占90%的偏僻苏区,民主和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最后,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例如中央苏区文化教育的各个领域全方位地借鉴了歌谣、戏剧、舞蹈等民间艺术形式,这种地域化

的艺术手段,巧妙地克服了苏区文化教育所面临的严重困难,在满足苏区军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传播了新的价值理论。可以说,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建设可以利用的资源极其匮乏,但是在毛泽东等人的领导下,苏区政府对文化教育体制、机制进行创新,通过广泛参与和良好互动相结合的良性文化传播系统,突破发展的瓶颈,克服了文化传播资源紧缺的困难,将苏区的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弘扬中央苏区文化的创新精神。与中央苏区文化教育相比,当前的文化教育所拥有的客观物质条件、可供利用的资源以及文化传播的技术条件等都大大改善了,两者已不可同日而语。受技术条件的制约,苏区的文化教育主要是人际传播,通过传播手段的创新,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互联网使用的第一大国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媒介,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科技的发展,也增强了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文化自信、自强、繁荣,必须加快科学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要把基于网络技术的传播视为传播手段创新的高起点,构建覆盖先进技术的文化传播体系和新的平台,不断创新,着力利用网络载体的开放性、互动性、平等性等特点,努力用先进技术建设和传播先进文化;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教育事业中的主体作用,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激活每一个文化细胞,为一切创新想法的实施创造一个宽广的平台。先进文化教育必须以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要求,引导人民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创新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具有先进文化属性的重要基石,也是社会主义文化教育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必由之路。

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对于文化教育发展问题的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既充满着新的实践内容,体现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又能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中找到其深厚的理论基础。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都渊源于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这三者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我们研究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的内容和价值,不是为着“向后看”,而是为了更好地“向前看”,为了使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步子更加坚实,成果更加丰富,这样就更能有效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前启后,不断创新,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1]孔永松,等.中央苏区文化教育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2]余伯流,凌步机.中央苏区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陈始发.多维视野下的中央苏区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詹小平,等.毛泽东中央苏区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概论[M].湘潭: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

[7]秦正为.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3).

[8]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9]刘佳.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贡献与启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10]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下)[J].红旗文稿,2010(17).Mao Zedong's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oughts in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Period: Theirs Values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WANG Qing

(School of Politics,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3,China)

Mao Zedong's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oughts in the Central Soviet Area comprise of his ideas on school education,literature,arts,sports and health cares.Mao enriches Marxist thoughts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accumulates abundant materials for the CPC's new democratic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ories. His thought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s for the present,they include:strategical emphasis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endeavors,a new route for modern trans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the theoretical combination of Marxist principles and Chinese revolutionary realities,stimulation of mass people's enthusiasms,the utilization of professionals'proficiencies and obvious creativities.

Central Soviet Area Period;Mao Zedong's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oughts;ideas;values;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G412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4.05.003

1674-8107(2014)05-0027-07

(责任编辑:韩曦)

2014-04-15

汪晴(1978-),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中央苏区苏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苏区创业致富人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谁远谁近?
新时期学习中央苏区精神内涵的启示
漳州: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任弼时与湘赣苏区的“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