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情况研究
——以吉林省白城市为例

2014-04-16 23:45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吉林金融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白城市物权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吉林白城 137000)

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情况研究
——以吉林省白城市为例

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吉林白城 137000)

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作为农村金融机制上的重要创新,有效破解了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等系列难题。但白城市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宣传不到位、机构不健全、金融机构参与不深入等问题,应予以积极强化和不断完善。

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农村金融机制;情况研究

2012年,吉林省首创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是指不改变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附带各种政策补贴的前提下,本着自愿的原则,农民将自家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物权融资农业发展公司,由物权融资公司向金融机构出具对农民贷款负连带保证责任的承诺函,金融机构在物权融资公司承诺的范围内发放贷款给农民的一种创新金融产品。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作为农村金融机制上的重要创新,有效破解了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等系列难题。但白城市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宣传不到位、机构不健全、金融机构参与不深入等问题,应予以积极强化和不断完善。

一、基本情况

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的对象是已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农户;贷款用途主要用于农户种植、养殖和生活消费资金需求。具体操作流程:农户申请→贷前调查→土地价值评估→额度核对→村委会决议→当地经济管理站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融资公司出具保证承诺→贷款审查→贷款审批→签订合同→贷款发放。贷款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利率优惠,保证贷款利率在人民银行同期限档次基准利率基础上,试点金融机构统一上浮30%,低于

其他各种类贷款;二是风险可控,贷款风险全部由承贷人所有的土地收益承担。

截止2013年12月末,共流转土地面积3029.50亩,金融机构为186户农户投放了515.42万元贷款,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此贷款品种的开办,有效实现了土地流转与金融的有效“嫁接”;破解了农民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真正缓解了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按目前白城市耕地面积1755万亩、每亩土地平均最低年收益500元、收益70%的比例发放贷款计算,全市可增加农村信贷资金61.4亿多元;促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的创新。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实现土地流转与金融有效“嫁接”。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模式是基于《农村土地承包法》“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转包、出租”的规定,合理规避了《担保法》和《物权法》不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限制,实现土地流转与金融有效“嫁接”。

二是破解了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拓宽了农民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和贷款风险,使正规金融机构可以为农民提供低利率贷款,挤压了农村“高利贷”的生存空间,防范了民间借贷风险。优惠利率降低了农民融资成本,以农户办理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1万元为例,按照优惠利率7.8%比当地农户贷款平均利率12%低4.2个百分点计算,每年可节省利息支出420元(10000元*12%-10000元*7.8%=420元)。

三是缓解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打开正规金融机构资金流向农村渠道,也为城市资金回流农村创造了条件。按目前白城市耕地面积1755万亩、每亩土地平均最低年收益500元、收益70%的比例发放贷款计算,全市可增加农村信贷资金61.4亿多元。

四是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建立了农村物权转让、登记、处置的模式,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变农村的生产方式和就业取向,改变农民对其所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利用方式和经营模式,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创新。

三、制约因素

一是宣传不到位。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工作政策性很强,流程也很复杂,名称对农民来说就很生疏,大多数农民不知道此种贷款品种,知道如何办理的就更少知又少了。

二是机构不健全。现行评估机制只有乡村有关人员组成,没有金融机构参与,更不是第三方建立的中介评估机构,随意性较大,容易带来纠纷。

三是流程不简化。流程繁琐将很难开展业务,由于此项贷款在农民提出申请后,需要经过村委会对现有土地进行核对后出具意见后到当地经管站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融资公司出具保证承诺函等系列手续后,才能与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进行资金的发放,这一系列的手续导致在办理贷款过程中农户存在畏难情绪,不易于此种贷款品种的推广。

四是个别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开展不深入。从开办此项贷款的金融机构看,白城市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发放工作,目前仅是农村信用社一家在唱独角戏,其他涉农的金融机构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一方面是基于贷款手续很难完备,另一方面是贷款利率相对较低,影响了各涉农机构开办此项贷款的积极性。

四、政策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要深入实际,各地要利用媒体和平台加大宣传,通过开辟专家专栏等简洁明了的方式一方面让所有的客户知道金融产品的内容及办理流程、利率等,另一方面要教育农民增加诚信,努力建设农村金融市场、营造良好的生态金融环境。

二是简化办理流程。通过增设中介机构的方式进行一站式办理贷款业务,让农民拿着土地权证可直接通过中介评估机构的评估价格到物权融资公司登记出具保证函后即可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

三是政府针对涉农金融机构出台相关奖励办法。地方财政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办理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的各金融机构进行考核评比,对于贷款额达到一定数量的给予不同形式的奖励政策,以促进各涉农金融机构开办此种贷款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何昆烨)

Research on Loan and Guarantee the Land Transfer Income

The Research Group of PBC Baicheng Sub-branch

The land transfer income guaranteed loans, as an important innovation of rural financial mechanism, effectively solve the rural fi nancing, fi nancing your and other series of problems.But Baicheng city in the process, there is still insuffi cient publicity, imperfect institutions, fi nancial institutions involved in the problem is not in-depth, should be actively strengthen and perfect constantly.

Land Transfer Income Guarantee Loans; Rural Financial Mechanism; Case Study

F592.7

A

1009 - 3109(2014)09-0059-02

课题组组长:王立君

课题组成员:祝秀萍,刘艳玲,赵铁男

猜你喜欢
白城市物权金融机构
物权的设立与变更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吉林省白城市粮食局 建立健全粮食流通领域联合监管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当前白城市洮北区生猪产业状况分析与建议
白城市新区学校教学楼结构设计
引领农村致富能人 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事实物权:理论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