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4-04-17 03:22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班级院校高职

张 静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九江 332007)

高校班级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高职院校的班级建设应当紧密结合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服务,但现实的高职院校学生班级建设却不尽如人意,在许多方面亟待全面提升。

一、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

1.缺乏积极昂扬的班级精神风貌

没有班级精神,就缺乏集体荣辱观和集体向心力,这主要表现在:(1)政治意识淡漠。部分学生缺乏大学生应有的政治觉悟,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持回避与应付态度;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缺少爱国热情与奉献精神。(2)集体意识淡薄。一些大学生自我意识膨胀,自私、冷漠、贪图享受的现象严重,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不顾他人与集体,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看问题只从自我出发,缺少大局意识。(3)纪律意识淡化。部分大学生自由散漫,我行我素,目无校规校纪,甚至缺乏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观念。

2.缺乏刻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

学风是班级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目标。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风越来越令人担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问题:(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自主性不强。(2)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热情。上课松散、懈怠,常有迟到、早退现象,课堂上玩手机、趴觉、说话现象严重。 (3)专业学习上,动手能力不强,缺乏专业兴趣。(4)考风不端,作弊情况严重。

3.班级管理机制不健全,阻碍了班集体有序发展

主要问题是:(1)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不专业、不稳定,队伍规模不够,业务能力不齐,工作积极性不高。(2)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体制缺乏创新性。(3)学生干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班级管理模式因循守旧,学生干部规模大而全,但真正在班级工作中发挥作用的少。(4)部分专业教师只授课不育人。课堂管理漠不关心,丢弃职守;课外管理事不关己,麻木不仁。(5)少数教师和学生干部将社会上的拜金风、人情风等不良习气带到班级管理工作中,给在校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也给班级建设带来了障碍。

4.人际关系不和谐,班级氛围缺乏融入度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备条件。目前,在大多数班级中,学生小团体关系比较普遍,亦不乏独来独往之人,班级氛围缺少亲和力,缺乏融入度,这使班集体的凝聚力不强,发展的内驱力不足。

二、高职院校班级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

班级是学生在校期间接受各种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的最基本教育单位,所以班级建设状况就是整个学校教学状态、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真实反映,探究班级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就能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找到突破口。综观高职院校班级建设现状,笔者认为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一)生源条件决定了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任务的艰巨性

1.学习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很多高职生在中小学时就是 “问题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

2.特殊群体的学生人数较以往有较大的增加。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不在少数,这些学生往往在心理上有些困惑,甚至形成自闭区,这严重影响着班级建设中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3.本省、本地生源占多数,一些不良学生与当地不良社会青年有丝丝缕缕的联系,若在正常的学生间的交往误会和矛盾解决不到位时,就容易造成意想不到的扩大化后果。

(二)教育环境决定了高职院校班级建设过程的曲折性

教育环境包括学校和社会两大环境,其中,学校环境是第一位的,社会环境是第二位的。

1.一方面,学校没有完全形成以制度管理学校和依法治校的理念。例如,在奖助学金评定、推优评先、竞岗入党等工作中,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和严格的考核制度,损害了班级制度的公信力。另一方面,学校现有办学条件的欠缺也影响了班级建设进程。例如,住宿的分散使学生同班不同宿,影响着共同生活的交往;过多的合班教学和公共选修课教学方式,导致了 “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的现象等,使班级作用日益弱化,对传统的班级建设也多少带来了些冲击。还有,辅导员的工作待遇和职称评聘让他们看不到发展的空间,保姆式的班主任工作要求和久 “病”床前无保姆的必然规律,更严重打击了本就是兼职班主任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尚处于重新认识、重新定位时期,社会、家庭里的一些不良现象自然影响着在校学生的成长。新的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观念、狭隘的个人主义等日益严重腐蚀着学生本就脆弱的思想。

三、高职院校班级建设中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突显职业价值的原则

教育的根本无疑是以人为本,在班级建设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摆脱传统的利用强制性的指令、命令来完成指定性任务的做法;其实质就是为学生服务,不断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从而使学生怀着满意或满足的心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2.坚持全面发展,突出职业技能的原则

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这其中包括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学习能力、业务能力、社交能力、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素质的整体提升。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学生的动手能力即职业技能是其立身之本。所以,要让学生能通过班级建设,了解、领悟、规划自己的职业蓝图,明白自身的职业需求和专业技能要领,给学生创造自主的而不是消极的、能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学习条件。

3.坚持立足现实,着手基础、着眼发展的原则

生源条件带来的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我们既不能气馁,更不能放弃。学生班级建设要从抓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始,从抓基本的校纪校规遵守和个人道德修养开始,以保证日常教学秩序的开展与稳定,且要一步紧跟一步,不得半途而废。只有基础做实做牢了,有了安全稳定的局面,才能谈得上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高职院校学生班级建设的对策

1.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转变班主任的工作要求,提高制度和纪律的控制力,降低人员到位要求率

高职院校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但还在以下方面急需改进:(1)辅导员和班主任的配备,尤其是辅导员在各院系间的配备不科学,应尽量考虑到男女比值、新老搭配、专业对口、党员身份等诸多因素。(2)给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平等的工作待遇和情感待遇,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3)改变班主任保姆式的工作要求,变包办为引导,提高制度和纪律的控制力,降低人员到位要求率。

2.深化校风建设,增强专业教师与管理人员在班级学风和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校风建设是全方位的,包括各级干部的领导作风、专业教师的教学作风和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学校各类工作人员在各方面的工作作风对在校学生有直接的影响。各级干部要实实在在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不能让学生感觉是走过场;专业教师要切实担当起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责任,对学生严格要求,特别是要从日常教学常规工作做起,甚至要从组织课堂纪律做起,应有耐心和责任,不能姑息和放纵;管理人员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并体现在诚恳的工作态度、热诚的工作方法和实在的工作效果上,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情感,以增强学生对学校和班集体的认同感。

3.规范班级管理制度,加强班级管理体制建设,增强学生的制度权威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首先,学校应全面梳理、制定和完善全局性的学生管理制度,让班级建设有章可循。对学生注册、学费缴录、学籍管理等整体性内容要统一规划,对补考、违纪处理等具体操作程序要明确规范等。其次,制定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建设活动在同学们的监督下照章执行。如,班级应有“班委会工作制度”、 “班级财务管理制度”、 “班级考勤制度”、“班级宿舍管理制度”、“班级奖贷助评定制度”等等。再次,应严格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公正考评行为,树立起规章制度的权威,让学生认识到制度管人的公正性、权威性和重要性。

4.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好学生身边的示范典型

学生干部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班级凝聚力的核心和班级建设的维护者,因此,培养好一批能独立工作的学生干部是班级建设的工作重点。首先,我们要选拔一支品行端、学习好、能力强、威信高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给他们以明确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辅导员、班主任要通过传、帮、带的方式精心培养他们,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另外,对学生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公平考核、不能偏袒。只有这样,学生干部才能进步,才能在学生中有示范典型,才能有威信和形象,才能建立起班级的主心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5.紧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班级建设内容

职业技术人才说到底就是技能应用型岗位员工,具有技术性、应用性和岗位性。班级建设可以围绕这些要求,在提高技术性上,从大一开始就让学生从专业教师中自主选择专业导师,以加强专业技能的了解和针对性强化训练,使学生早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在增强应用性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到本地企业参观学习、市场调研、生产实习、项目合作等方式,早日融入行业岗位要求和本地产业环境;最后,在日常活动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合作互信精神、效率效益观念、尽责尽美观念、市场淘汰意识和互利共赢意识等等。

6.结合班级学生实际,创设特色班级项目,凝练特色班级文化,丰富班级建设形式

班级活动切不可远离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否则就缺乏吸引力,最后就必然缺乏班级活力。如,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时有闪光点但韧劲不足的特点,开展每月或每周一星评选活动;结合艺术专业特色和摄影兴趣爱好,开展青春靓丽纪念册项目;结合职业教育要求,开展职业规划设计和金点子评比活动;结合制度建设需要,开展学生干部联席会议、致家长的一封信、诚信档案馆、我与大家面对面等活动;结合大学潮流开展微小说创作、微游戏设计、网店创意设计等活动。总之,班级建设要通过创设特色班级项目,搭建多形式的学生交流平台,形成区别于其他班级的特色文化内涵,才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体现班集体的整体精神风貌,不断地为班级建设创造辉煌。

猜你喜欢
班级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不称心的新班级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