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予孟鲁司特钠与酮替芬治疗的临床探讨

2014-05-05 00:44宋志成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白三烯特钠孟鲁司

宋志成

(湖南省汝城县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4100)

72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予孟鲁司特钠与酮替芬治疗的临床探讨

宋志成

(湖南省汝城县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4100)

目的 分析对比孟鲁司特钠与酮替芬在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72例咳嗽变异哮喘患儿,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36例患儿实施孟鲁司特钠治疗,给予B组患儿实施酮替芬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A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B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77.78%(P<0.05);在各项临床数据及复发情况方面比较,A组患儿也均显著优于B组患儿(P<0.05)。结论 相比酮替芬,孟鲁司特钠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时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咳嗽变异性哮喘;孟鲁司特钠;酮替芬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的哮喘类型,临床上也称之为隐匿型哮喘或过敏性咳嗽,同时该种疾病也是一种导致小儿发生慢性咳嗽的临床常见病因[1]。患儿发生咳嗽变异性哮喘后,其临床主要是表现出反复性、顽固性的咳嗽。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主要采取的药物有酮替芬及孟鲁司特钠两种,为比较两种药物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时的优势性,笔者将近期内收治的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分为了两组,并分别实施了上述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现将治疗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间收治的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入选患儿均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诊断标准,且排除了存在严重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及因其他因素引起慢性咳嗽的患儿。入选患儿中男性患儿有41例、女性患儿有31例,患儿的平均年龄为7.8岁、平均病程为3.7个月。将72例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儿在入院后均先接受常规治疗,其中包括吸氧治疗、止咳化痰治疗、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等。A组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实施孟鲁司特钠治疗,方法:于临睡前给予患儿实施口服治疗,剂量根据患儿的年龄进行适量调整(5岁及以下每次4 mg、5岁以上每次5 mg)。B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实施酮替芬治疗,方法:每日给予患儿实施2次、每次1 mg的口服治疗。两组患儿的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

1.3 临床观察及疗效评定

观察记录A、B两组患儿咳嗽症状的缓解及消失时间,并给予患儿实施为期半年的随访,记录两组患儿的复发情况。疗效评定:将临床咳嗽症状完全缓解,偶尔的发作也可不需药物即可缓解的患儿称为临床控制;将哮喘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偶有发作仍需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的患儿称为显效;将哮喘症状有所好转,但仍需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的患儿称为有效;将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存在加重现象的患儿称为无效[2]。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治疗后,A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B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77.78%(P<0.05),详见表1。A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以及随访复发率分别为(4.76±1.28)d、(7.59±1.98)d、5.56%(2/36),B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消失时间以及随访复发率分别为(6.31±2.46)d、(10.37±1.86)d、19.44%(7/36),两组对比,A组患儿同样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

表1 表示A、B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对比情况[n(%)]

3 讨 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临床儿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在上世纪70年代,该种疾病被首次报道,称之为“以咳嗽为主诉的哮喘”,说明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且以持续性、慢性咳嗽为主。关于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尚无明确统一的说法,通常认为是与哮喘相似。认为该病的发生主要是与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免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3]。

对于该种疾病的治疗,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便是糖皮质激素的吸入治疗,同时配合支气管扩张剂与抗变态药物的联合治疗[4]。本次临床研究中B组患儿所实施的酮替芬便是一种抗变态反应药物,它的实施可以通过对支气管黏膜下肥大细胞产生抑制作用,来达到降低组胺的释放,从而可以有效的缓解患儿的气道的高反应。但多年临床应用证实,糖皮质激素药物的吸入治疗,不仅治疗过程繁琐、患儿对于治疗的依从性较差,同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实施会给患儿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加之其临床治疗效果的不理想,使得该种治疗形式的实施被受限制。伴随着近年来不断的研究,临床学者们发现,白三烯在哮喘发作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次临床研究中A组患儿实施的孟鲁司特钠便是一种白三烯受体的拮抗剂,其在进入患儿机体内后,可以通过对抑制患儿气道平滑肌中的白三烯的活性,来达到阻断白三烯与其受体结合的目的,从而可以有效的控制患儿因此而产生的支气管痉挛现象[5]。

我院此次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孟鲁司特钠治疗的A组患儿,无论是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还是在临床症状的缓解与消失时间方面以及复发率方面,均明显的优于实施酮替芬治疗的B组患儿。因此,笔者认为,在面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时,给予其实施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桂贤.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0(4):115-117.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医学会《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8年修订).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3] 李翔宇,张冠琴,李怀臣.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气道病理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3(2):121-123.

[4] 徐岩.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4例[J].实用医药临床杂志,2008,31(16):1487-1492.

[5] 胡国华,姚静婵,王井和,等.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2009,15(5):104-109.

R725.6

B

1671-8194(2014)18-0186-02

猜你喜欢
白三烯特钠孟鲁司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临床分析
白三烯对患儿发生迁延性肺炎的影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三烯水平的影响
盐酸氨溴索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3例疗效评价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69例疗效评价
毛细支气管炎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