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犀一点通——与张淑玲书记的交往

2014-05-11 02:14及树楠
天津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来校青年教师书记

■及树楠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与张淑玲书记的交往

■及树楠

我和张淑玲同志原本并不认识,二十多年前,有一天,我突然接到她的电话,(当时她在天津二中,做什么领导忘记了)电话里说,她爱人李凤才不久要调到第五十七中学,望我带带这个徒弟,我客气一番后,满口答应了。不久,我在学校见到了李凤才——中等身材,稳重大方,一双眼睛透着灵气——这是他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

凤才来校后,我俩反复研究,尝试进行“语文阅读训练序列的设计与实验”,历时四年,其间,凤才自己刻篇子,油印,在校、区、市做过多次实验课,获得好评,凤才也逐渐有了名气。这项实验结果颇佳,例如,刚开始,学生每分钟阅读200多字,经几年训练,每分钟可达700多字。令我佩服的是,张淑玲和我之前并不相识,她却主动找到我,且有所托付,这不正体现了她豁达、敢闯、富有远见、孜孜以求的特点吗?

我和张淑玲第一次见面是她担任河北区教育局纪检书记之后,她来校调研,学校通知我,书记要找我个别谈话,我煞费苦心,做了精心准备,所提意见也比较尖锐。怀着不安的心情,我走进张淑玲的临时办公室,谈完之后,她只作了两个字的评语“深刻”。我在回办公室的路上,不禁窃喜,心想:“这是个识货的主儿。”

后来,她调到天津市第五十七中学任党总支书记。一次,我和老伴一同到她家拜访她,我们兴致勃勃地谈起如何管理学校、如何打造名师队伍、如何培养青年教师,等等,并且谈了她的“为官之道”,她说:“要做一个境界高尚、超越自我的人,学无止境、孜孜以求的人,脚踏实地、勤奋工作的人,弘扬传统、勇于创新的人,谦和包容、宽以待人的人,严于律己、管住小节的人,用人所长、助人发展的人,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人。”临别时,她笑说:“要想马上成功,就要马不停蹄。”这一次,她留给我的印象相当深刻,我认为,她是一个善于思索、重视积累、视野开阔、勇于探索的人,且具有管理学校的丰富经验,是一位水平相当高的伯乐式领导,特别是她的“为官之道”,使我很受教益。

第五十七中学曾参加中央教科所发起的“个性化作文实验”,两年多里,我带领课题组就作文个性化的发展和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实验,面向全市展示了作文实验课,获得了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课题组成员发表了几万字的文章,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课题组还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创办了展示学生作文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校刊——《心韵》,刊登学生作文近300篇,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正在此时,学校接到了全国中语会、全国报刊协会、中央教科所和《个性化作文》编辑部的通知,2005年7月,要在吉林长春举办全国个性化作文比赛,我心中跃跃欲试,就看学校怎样表态了。很快,张书记找我谈话,说学校希望参加全国比赛,征求我的意见,真是不谋而合,这大概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学校决定由我和一位副校长带队赴长春参赛。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奋战,我校青年教师陈立芹得了特等奖,我们高兴,张书记更高兴,她在学校挂起了布标,大力宣传我们的成绩,夸陈立芹年轻有为,是一棵好苗子。

一天,副校长对我说:“书记想开一个你的教育思想研讨会。”我未置可否,第二天,他又问到此事,我说:“搞研讨会得有材料呀!”他向书记汇报后,经反复研究决定,举办大规模的“及树楠教育思想研讨会”,并编发《及树楠语文教学论集》,我猜想,除了张淑玲,谁“敢”搞这样大的活动呢!为了宣传我微不足道的一点成绩,她耗费了巨大精力,精心设计,琢磨细节,日以继夜,以高度的责任心、极强的责任感,终于成功举办了“及树楠教育思想研讨会暨《及树楠语文教学论集》首发式”,召开了有市、区重要领导参加的数百人的大会,还召集了全市绝大多数语文“名特级”教师座谈会,邀请媒体来校拍摄电视片,举办了有数百人参加的观摩课。这一活动在全校掀起了拜师高潮,在全市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所有这一切都是张书记做总导演。作为亲历教师,我感谢她的成全,但我更想说明,张淑玲是一个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的好领导。在搞活动期间,我和张书记接触频繁,共同探讨了有关教育教学的许多问题,成了好朋友。我越来越感到张书记的大胆实践、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力争完美,特别是她对教师的了如指掌和善于利用人才、培养人才的实招,这使我更加尊重她。我年事已高,她每年都来看望我,退休后,和老伴一起来。总之,她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热情达观的好书记。

张淑玲是闲不住的人,退休后,本来可以享享清福,但她却更忙了,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定期聚会”“美好生活俱乐部”和“家族活动”。“青年教师定期聚会”,主要谈教育发展形势和教学教育中的困难与问题,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聚会像滚雪球,人越来越多,大家感到很受教育,点子层出不穷。她有时用车来接我,让我充当“顾问”,这给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活力。“美好生活俱乐部”现有十几名成员,由退休校长组成,他们每三个月聚会一次,在一起谈生活、论国事、说教育、开展体育锻炼或文艺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我经常获邀参加,深感有趣、有味、有乐,身心大为受益。“家族活动”是教育家中的子孙后代,以树立新家风,提倡“忠、孝、信、义”等传统美德。我在和张书记的交往中,深感她为教育事业奔波忙碌的辛苦和执著,退休后她仍发挥余热,不遗余力,这大概是她生活的信条吧!

(责任编辑 邓 蕙)

猜你喜欢
来校青年教师书记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红一行来校调研指导工作
副省长罗强来校调研指导工作
读书记
集书记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大书记讲给小书记的为政之道
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来校商谈航空类专业合作事宜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庆祝建校75周年获奖作品音乐会 黄彦容副省长来校祝贺并出席观看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