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育才教育

2014-06-07 10:00武汉市育才中学张明辉
成才 2014年9期
关键词:育才武汉市学校

■武汉市育才中学 张明辉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育才教育

■武汉市育才中学 张明辉

一、新育才教育提出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武汉市育才中学在创立初期(20世纪90年代初),抓住机遇,特色办学,打造出了曾经享誉三镇的英语特色教育。步入新世纪,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的变化,地处城乡结合部的育才中学,生源发生了显著变化,英语特色班淡出了历史舞台。在促进公平成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今天,学校如何抢抓机遇,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成为全体育才中学人在新时期苦苦思索的问题。在深入学习、讨论、思考的基础上,我们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清晰的认识:学校特色发展,离不开学校历史文化积淀,离不开学校现实状况,更离不开教育发展的时代精神。

学校历史文化:尽管武汉市育才中学品牌创立于1992年,只有仅仅18年的办学历史,但育才人当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仍然激励着今天的育才人奋发有为。2000年,育才中学与原江大附中(前身为原40中)合并,成立新的育才中学,学校办学历史得以延伸,学校文化得以积淀,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尤其是育才品牌的创始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教育为公”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

学校现实状况:在武汉市江岸区教育布局调整中,原育才中学经历了拆高中、缩校区、师资流失、生源剧变等阵痛,于2000年与原江大附中合并形成的新育才中学,逐渐从一所知名度较高的完全中学,演变为一所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初级中学。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200余人。尽管学校骨干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优青、优秀班主任)流失率在一个阶段曾经高达80%,但学校领导班子积极应对、内部挖潜、加强培养,保持了教师队伍的相对较高水平。学校现有特级教师3人,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等骨干教师20余人,为学校的再次腾飞积蓄了力量。2005年,江岸区教育局投资1200万元的育才中学新教学楼建成投入使用。2007年,学校高水平通过武汉市首批初中标准化学校建设评估验收,教育环境和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优化。

教育发展形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问题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到2020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就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指出,解决教育均衡发展问题,重要的是促进发展中学校的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主题。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代教育主旋律,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于2010年起确立了新时期学校发展的主题:传承与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育才教育,并制定了以此为主题的学校特色发展五年规划。

二、新育才教育的主要内涵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积贫积弱,上学读书还只是少数有钱人的特权。陶行知先生等老一辈教育家“为了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上学”,四处奔走,身体力行,面向平民大众,倡导平民教育,先后创办晓庄师范、育才学校等。陶先生坚持“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为实现那个年代平民子女有书读的崇高理想付出了毕生心血,被毛泽东同志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其一生希望实现的“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上学”的理想,60年后的今天已经实现。但作为“育才”品牌的创始人,他的“爱满天下、教育为公”的博大情怀和“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推动大教育、教育民主等思想,在今天仍然熠熠光辉,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在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的今天,我们传承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努力创造富有时代精神的新育才教育,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所谓新育才教育,就是武汉市育才中学在“陶行知的育才学校”办学精神和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在传承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构建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教育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一主、二基、三性、四生”。

一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

二基——基于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基于教育规律。

三性——以公平性、主体性、发展性为主要特征。公平性:我们为每一个愿意求学的孩子提供公平的学习机会、公平的学习过程和公平的发展评价。主体性:我们在保证每一个孩子平等享受受教育权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主体性,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孩子,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质的教育环境,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使他们获得优质的全面发展。发展性:我们认为,对具体教育对象而言,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更加适合的教育。适合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才是优质的教育。我们要逐步改变教育中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传承发展,改革创新,努力创造条件,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四生——以“生态文化”“生机管理”“生活德育”“生本课堂”为主要内涵。

新育才教育是育才中学在挖掘“育才”品牌文化、弘扬教育时代精神、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高度概括。

三、新育才教育的实践探索

1.以校为本,构建新育才生态文化体系

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植根于学校历史和现实。因此,我们坚持以校为本的理念,系统梳理新育才理念文化,建设新育才书香文化、干事文化、课程文化,系统构建具有育才中学个性的新育才生态文化体系。

(1)传统与现代结合、教育与文化相融的新育才理念文化

办学宗旨: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服务

培养目标: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中国心的世界公民

办学思想:爱满天下,教育为公,育人为本

教育理念:帮助每个学生进步,培养每个学生成才(原:帮助每个学生进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

办学目标:健康育才、人文育才、优质育才、和谐育才

管理理念:规范、严谨、宽容、和谐(原:规范管理,和谐发展)

校训:尚善、求真(原:学科学做真人)

校风:厚德自强、明礼诚信(原:精业奉献,乐学文明)

学风:学思结合、行知合一(原:谦恭笃学,励志健身)

教风:敬业乐群、民主善教(原:敬业乐群,善教求真)

学校办学思想的确立,充分体现了学校特色发展主题,即传承和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新育才教育。“爱满天下,教育为公”是育才品牌创始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体现了高远的思想境界和博大的教育情怀;“育人为本”是《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之一,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要求。学校办学思想既是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传承,也有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发展。

新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校优质品牌建设和培养目标,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之才。

新校训在继承原校训基础上有新发展,“求真”包括原校训求真知(科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著名教育理念“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内涵;增加“尚善”,汲取中华传统精髓,以“善良”为立身之本,引导全体师生修养善性,践行善行,争做善人。

新校风中“厚德自强”源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倡导君子之风;新学风、新教风更扣紧陶行知先生两大教育思想,即“行知合一”和“教育民主”。

学校理念文化充分体现传统与现代结合、教育与文化相融的特点。

(2)书香浸润、涵养心灵的新育才书香文化

学校大力倡导“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时尚、让阅读成为一种文化、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书香文化,引领广大师生与经典为友、与名著为伴,提升师生人文素养,构筑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学校现有藏书近5万册,为了充分利用好这些图书资源,学校兴建了以“书香浸润、美丽育才”为主题的“行知书屋”和“行知书廊”。利用“行知书屋”开设学生阅读课,开展教师阅览活动,为师生阅读创造优雅环境;利用教学楼一楼大厅兴建开放性“行知书廊”,将图书搬到户外,放到学生身边,实现学生开放性阅读,既为学生创造休闲阅读的便利,也为学校提供了一个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平台;定期组织图书“漂流”活动,动员学生分享读书的快乐;定期开展阅读赠书活动,学校列支专项资金,激励教师阅读。

读书活动促使师生学会审美,学会思考,学会做人。美丽育才处处散发翰墨书香。

(3)蓬勃进取、力争上游的新育才干事文化

在践行八字管理理念的基础上,学校还结合武汉市“治庸问责”风暴,适时提出了建设蓬勃进取、力争上游的新育才干事文化,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事文化内化成干部、教师自觉的行为,让干事文化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干事文化建设,主要依靠两个制度抓手和一个发展平台来保障。两个制度抓手一是考勤制,我们严格执行签到考勤制,完善考勤制度、修订绩效考核方案,将劳动纪律与绩效考核紧密结合,严肃劳动纪律,每月基础性绩效和每半年的奖励性绩效都有体现,建立奖勤罚懒的制度保障;二是问责制,我们坚持实行干部问责制,制定了《育才中学干部岗位职责》《育才中学管理常规》等,明确干部岗位职责,要求干部率先垂范,大胆管理,热情服务。一个发展平台指学校极力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提供专业培训、专业发展的舞台和机会,鼓励大家追求卓越,奋勇争先,使得蓬勃进取、力争上游在育才中学蔚然成风。干事文化的建设也让学校成绩斐然,如教职工区健排操比赛获一等奖第一名,区羽毛球比赛获初中组第一名,教师运动会获初中团体总分第二名;付培晗书记代表武汉市参加省校长杯“大家唱大家跳”荣获一等奖;学生参加区“大家唱大家跳”、眼保操比赛等均获一等奖。新育才干事文化展现出了喜人的勃勃生机。

(4)自主选择、个性发展的新育才课程文化

新育才教育始终坚持江岸和谐教育主线,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教育的选择权,努力为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创新型人才服务。主要表现为:一是依据学生意愿,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求开设了体艺类、信息类、礼仪类、学科类、科技类等五大类15门校本课程;二是将校本课程管理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学校统一组织和安排;三是课程的组织形式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实行走班制和多种活动方式,发展特长,培养个性;四是采用开放多元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校不断拓展课程发展空间,丰富课程内涵,彰显学习个性,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近三年来,学校校本课程成果喜人,行知合唱团获市首届校歌比赛二等奖,并参加全市电视展播;王楚康同学入选北京市网球队,走上职业网球道路;褚宇豪等七位同学获市车模、航模、无线电制作一等奖,等等。

2.以师为本,构建新育才生机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教师为本。学校一切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激发和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只有焕发起教师的工作热情,才能使学校管理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近年来,学校管理一直坚持“规范、严谨、宽容、和谐”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严格依法管理。同时,注重以人为本,有情操作,坚持刚性的制度管理和柔性的人文管理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宽猛并济”,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积极建立具有育才中学特点的以师为本的生机管理机制。

(1)制度管理,规范教育行为

规范是江岸区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我区“三个规程”是学校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学校还细化规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体系,依法治校。学校先后制订了《育才中学班主任绩效考核方案》《月考核评分细则》《育才中学考勤制度》《育才中学教学管理常规》《育才中学关于教辅资料征订和使用的规定》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并分层、反复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这些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教师的法制意识,提高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以法治教水平。管理过程中,学校严格依法,一视同仁,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严格规范的制度管理,既保证了学校的秩序稳定,也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2)民主管理,促进学校和谐

在各项管理中,学校充分发挥党总支、工会、教代会的民主监督作用。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党务公开,使得学校的每一项决策都集中了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在各项制度出台之前,先充分酝酿,广泛征求意见,然后由行政会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形成征求意见稿,让广大教职工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提交教代会讨论、修改、通过。整个过程,既保证了各项制度及决策的科学性,也使得决策的过程成为教职工共同参与的过程,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如绩效工资、岗位设置、评先评优、文明奖的发放、大宗物资采购、特色发展五年规划的制定等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和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均依规依程、民主决策,获得了圆满解决。

广集民智,群策群力,重宣传、重沟通、重交流、重理解,这些民主管理举措使得学校政令畅通,政通人和,学校也因此在2012年被评为武汉市教育系统“校务公开”示范学校。

(3)情感管理,凝聚团队精神

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学校每一位领导都有这样的意识:学校的良性运作需要制度的支撑,但更需要人文关怀,管理也应该是管理者为被管理者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为此,学校领导在管理过程中既注重规范严谨,也不忘宽容和谐这个理念,努力从每位教师的工作需要出发,将各个部门、各种关系、各种资源置于一种符合规律的、和谐共生的平衡状态下,使其演奏出和谐的乐章,使学校管理富有生机和活力。学校坚持教职工生病住院必看、婚丧嫁娶必看等“五必看”,学校也全力解决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给教职工解除后顾之忧。

(4)包容管理,优化干群关系

管理工作中,干群难免产生工作矛盾。在干群矛盾中,干部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解决这一矛盾,干部宽容的胸怀是关键。因此,我们要求干部在管理工作中要允许出现争议、产生分歧;要承受误解、善待他人;要胸怀坦荡、包容异己。孟子云:“惟仁者能以大事小。”只要学校管理者在工作中尊重教师,反思自己,就会赢得教师的理解尊重,建立起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干群关系。

刚性的制度管理和柔性的人文管理相结合,学校管理发挥了最大的效能:学校干群关系明显优化,和谐氛围充分体现,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新育才和谐生机管理机制初步形成。

3.育人为本,构建新育才生活德育系统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主张:生活即教育。学校以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德育工作,积极构建育人为本的生活德育系统。

生活德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德育,在生活中育德,在德育过程中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学校重视生活中道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生活实践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生活质量。生活德育强调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让学生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自主地建构道德经验,提升道德水平。

在生活德育中,学校坚持“播种良好德行、收获美好人生”的德育理念,着眼于学生终发展,以“三个系列”为主要载体,在学生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德行。

(1)砺志教育系列

人贵有志。树立远大志向,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动力。砺志教育,一是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自立自强,报效国家;二是磨砺学生意志品质,让学生在艰苦困难的环境中经受锻炼,学会坚强,承受挫折,促进学校“厚德自强”良好校风的形成。

砺志教育系列活动包括国防教育、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等。国防教育:包括军训、野营、“阳光少年”、“四生”教育等。社会实践:包括春游、秋游、学工学农、创新素质实践行等。校园活动:包括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文体活动(运动会、体艺节)等。

(2)礼信教育系列

明礼诚信为做人之基。我们要把每个孩子培养成人、成才,首先要教会他们明礼诚信。明礼,即以“礼貌、礼节、礼仪”为重点内容,开展“读经典、明三礼”为主题的明礼教育。诚信,即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内容,开展以“教求真、做真人”为主题的诚信教育。

礼信教育系列活动包括一学、二行、三评、四研。一学:即读经典(系列丛书),讲礼信(国旗下讲话,专题演讲)。二行:即定期开展“五会四不三能”的活动,“五会”指会穿衣、会说话、会走路、会礼让、会助人,“四不”指不撒谎、不违规、不作弊、不推诿,“三能”指能守时、能守信、能践诺。三评:即文明学生评比,定期开展“礼信”示范生评选,激励学生明礼有礼。四研:即总结提炼成果,召开专题研讨会、开展礼信专题研究、形成理论成果。

(3)心理健康教育系列

学校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关爱师生身心健康,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营造、教师心理健康支持系统的建立等。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即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计划,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心理辅导:包括团体辅导、个别辅导、考前心理调适(考前辅导心连心,个性辅导面对面)、素质拓展等。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成立心语学社,设立心理委员和特殊学生心理档案。教师心理健康支持系统:教师身心减负,丰富文体娱乐活动,促进专业发展。

学校现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2人,取得心理健康咨询师证书的教师有13人。近年来,在心理健康教育阳光沐浴下,学校涌现出阳光男孩陈令飞、寒门孝女“爆米花”女孩王婷、心比身高的代方瑞、脑瘫学子王小雅等身残志坚、家贫乐学的阳光大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次被《湖北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等媒体跟踪报道。学校是武汉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合格学校,参与了市教科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也是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实习基地。

生活德育“三个系列”,既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构建以“三个系列”为主要载体的育人为本的生活德育系统,能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新育才教育的根本任务。

4.以生为本,构建新育才生本生态课堂模式

课堂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一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所有的教学改革成果都要通过课堂才能呈现。积极构建和实施以生为本的生本生态课堂,是新育才教育的核心任务。

(1)生本生态课堂模式的内涵

生本生态课堂,就是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自主合作为主要组织形式,以预生案为主要载体,以师生共同和谐发展为主要形态,以“一主、二合、三性、四步”为主要内涵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主:以预生案为主要载体。

二合:学思结合,行知合一。

三性:有趣性(情景设置有趣;师生活动有趣;巩固练习有趣)、合作性(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有效性(教学目标有效;教学方法有效;反馈训练有效;帮扶学困有效)。

四步:创设情景,问题引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点拔引导,达标反馈;总结反思,巩固提升。

(2)生本生态课堂模式的操作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问题引入。

课堂开始就要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情景导入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内,并明确本节课的课题和教学目标。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在此阶段教师通过预生案这个载体来展开教学。预生案就是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起点,在充分把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预先假设学生会在何处何时有疑问和困难,设计更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调动起学生的思维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教学案。当然与此同时还要讲究预生案的“留白”和“弹性”艺术,要给与学生充分思维的自主权,不能让固定的设计限制生成的自由。

合作交流采取的是2人小组或4人(最多6人)大组相结合的合作互助模式(当然此合作互助模式还应往课外进行延伸)。教师要安排好小组内各位学生的分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做到学思结合,行知合一,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这是促进课堂教学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这个环节的时间一般在15分钟左右。

第三环节,点拔引导,达标反馈。

对于学生在学习或汇报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讨论解决,学生不会的老师再点拨。老师在点拨时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达标反馈是指根据学生基础设置不同难度的检测题,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检验本节课学习目标落实的程度,并根据检测效果确定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这个环节的时间一般在25分钟左右,其中达标反馈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

第四环节,总结反思,巩固提升。

回顾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一般控制在3分钟左右,之后老师布置相应的课后拓展题和预习任务,对知识进行巩固、延伸。

生本生态课堂模式实施的关键在预生案的编制和使用,该模式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充分关注学生课堂生成,是一种发展性生态课堂。生本生态课堂的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民主的、人文的、合作的、探究的、交流的、高效的,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兴趣、思维、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的同步提升;该模式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在教育理念、专业领域、知识宽度、教育智慧等方面均受到全新挑战,在迎接挑战中实现教学相长。

以校为本的生态文化、以师为本的生机管理、育人为本的生活德育和以生为本的生本生态课堂,是构筑新育才教育的四根支柱。以“四生”(生态、生机、生活、生本)为重要特征的新育才教育,正在有力凸显出具有武汉市育才中学个性的鲜明特色和强劲活力。

四、新育才教育的改革成效

自开始新育才教育的实践探索以来,育才中学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学校办学品位不断提高。学校每年多次迎接全国、省、市级的检查和参观,成为江岸区窗口学校之一。2012 年6月5日,在湖北副省长郭生练、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武汉市副市长刘英姿、市教育局局长徐定斌等领导的陪同下,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宝文、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专程到我校进行调研,对学校新育才教育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连年获得德育奋斗目标奖和中考立功奖;2010年和2012年,学校先后入选湖北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挂职和教师跟岗学习培训基地;2011年,学校被武汉市教育局、武汉晚报、武汉教育电视台作为“身边的好学校”联合向社会宣传推介;2012年,学校被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确定为实验学校,并被湖北省陶研会确定为湖北省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基地;2010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武汉市教育管理年先进学校、武汉市模范职工之家、武汉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连续两年)、武汉市高效课堂样本校、武汉市减负增效提名奖学校、武汉市学籍管理先进学校、武汉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武汉市校务公开示范学校、武汉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武汉市群众满意学校、江岸区最佳文明单位、江岸区政府表彰先进单位、江岸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江岸区教育局先进学校、江岸区教育工会立功单位、江岸区教育局重视青年工作十佳单位、江岸区教育局档案管理先进学校、江岸区体卫艺工作十佳学校和江岸区教育系统首届“民主和谐、团结务实”好班子等。

改革初显的成效肯定了我们的努力,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坚守我们的教育理想,继续用我们的行动去践行我们的理想教育,用我们的激情去书写我们的教育理想。在未来的教育路上,我们将坚定执着,继续传承与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用新育才教育去铸就有灵魂的教育,努力把武汉市育才中学建设成蓝天下最美好的校园!

责任编辑 廖林

猜你喜欢
育才武汉市学校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王育才
学校推介
育才中学
育才中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兵书育才古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