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轻度帕金森病样体征的调查研究

2014-08-13 09:58陈念东杜娟杨永立伟徐连宝张雪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6期
关键词:锥体外系认知障碍体征

陈念东 杜娟 杨永 立伟 徐连宝 张雪玲

轻度帕金森病样体征(mild parkinsonian signs, MPS)是一种健康老年人常见的锥体外系症状, 随年龄增长而升高[1,2],常被认为是帕金森氏病的极早期阶段, 不被重视。目前认为它和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及死亡率密切相关[3-6]。本研究调查了社区老年人MPS及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 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从宿迁市宿城区幸福街道办≥60岁老年人中选取, 标准为身体一般状况良好, 无明显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排除标准:明确的脑血管疾病史、痴呆、锥体外系疾病史、长期服用易引起锥体外系症状的药物史、存在引起运动功能障碍的疾病者。同时记录可能影响MPS发生的因素, 其中包括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教育年限。492例入选, 按有无MPS分成有MPS组(173例)和无MPS组(3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进行比较。

1. 2 方法 神经心理学检查及MCI诊断:神经心理学检查:词语学习测验、图片回忆、积木测验、画钟测验[7]。MCI的诊断按Petersen标准进行:①主观记忆障碍;②客观记忆障碍超出其年龄及教育程度(低于年龄及教育程度匹配组1.5SD);③一般认知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正常;④无痴呆。

1. 3 MPS评定标准 参照UPDRS第3部分缩写版本及Schupf等[7]使用的标准, 共评定10个项目, 分别是语言、面部表情、静止性震颤、肌强直(颈部、右上肢、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分别评定)、姿势、躯体(轴性)运动迟缓。每个项目从0~4分, 0为无, 4分为最重。所有检查均由受过训练的神经科医生完成。肌强直的存在为:①2个或多个部位(颈部、右上肢、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的评分=1分;②一个部位的评分≥2分。轴性体征的存在为:①4个项目(语言、面部表情、姿势、轴性运动迟缓)中的2项评分=1;②4个项目中的1个项目评分≥2分。静止性震颤存在为:1个部位(颈部、右上肢、左上肢、右上肢、左下肢分别评定)的静止性震颤≥1分。将以下3种情况确定为MPS的存在:①2个或多个项目的评分=1分;②一个项目评分≥2分或3分;③静止性震颤≥1分。所有患者的MPS评定在6个月内完成。

1. 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形式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MPS组平均年龄(74.21±4.62)岁,受教育年限(7.41±1.52)年;无MPS组平均年龄(67.26±3.98)岁,受教育年限(7.35±1.36)年。MPS组中MCI患者42例, 无MPS组中MCI患者41例。MPS组年龄大(P<0.05), 糖尿病比例增高(P<0.05), 两组高血压、冠心病的比例、受教育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老年人MCI患病情况比较 MPS组MCI患者42例,无MPS组MCI患者41例,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1。

表1 MPS组与无MPS组临床资料及MCI患病情况的比较[(±s), n(%)]

表1 MPS组与无MPS组临床资料及MCI患病情况的比较[(±s), n(%)]

注:与无MPS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教育程度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MCI MPS组 173 74.21±4.62a 7.41±1.52 45(26.0)a 95(54.9) 88(50.9) 42(24.3)a无MPS组 319 67.26±3.98 7.35±1.36 35(11.0) 154(48.3) 147(46.0) 41(12.9)

2. 3 伴有或无不同类型MPS组MCI比例的比较 将MPS分为轴性体征、强直及震颤三类, 伴有不同类型MPS组患MCI的比例各不相同。伴有强直者较无此体征者患MCI的比例明显增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伴有震颤及轴性体征者较无此体征者MCI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直对MCI发病有影响, 见表2。

表2 有或无不同类型MPS组患MCI比例比较[n (%)]

3 讨论

MPS是老年人临床体检中经常发现的体征, 而这些老人并没有神经系统疾病。MPS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影响患者的步态及平衡, 进而引起强直及运动迟缓。极少部分人甚至出现静止性震颤。它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清楚。目前认为MPS的发生是神经系统的早期变性老化在基底神经节的表现, 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及死亡率[4-6]。MCI则是正常老化和痴呆的中间状态[8], 也是痴呆的危险因素, 与MPS一样是神经系统早期衰退老化的表现。因此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关联及影响。

在本研究中, 为排除PD及帕金森病综合征对MPS诊断的影响, 作者剔除了与MPS发生有关或伴随影响运动功能的疾病患者, 并采用Schupf 等[7]使用的方法定义MPS存在。结果发现35%的无明显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出现MPS, 共计173例, 提示MPS是健康人群常见的神经系统体征。同时本研究中MPS组年龄大(P<0.05)、糖尿病比例增高(P<0.05)。而高龄同样是MCI的危险因素之一。年龄的老化可通过影响神经细胞的凋亡及修复机制造成神经系统的变性加重, 进而影响基底神经节及纹状体系统造成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及加重。同时也造成皮层认知功能的减退, 引起MCI的发生,这就是MPS和MCI密切关联的原因之一[3]。糖尿病则通过脑血管病变及直接的中枢神经途径损伤黑质纹状体及白质纤维造成运动功能及认知障碍[9,10]。

本研究对MPS组及无MPS组MCI患病情况进行比较,发现MPS组MCI患者42例, 无MPS组MCI患者41例, 统计学分析发现MPS组MCI患者病率较无MPS组明显增高,提示MPS与MCI发病密切关联。研究中将MPS进一步分为轴性体征、强直及震颤三类, 在MPS组中对不同类型MPS的MCI患病进行了比较, 发现伴有强直者较无此体征者患MCI的比例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而伴有震颤者及轴性体征者较无此体征者MCI的患病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提示不同类型MPS与MCI的发生临床关联并不相同。临床MPS体征表现为强直者MCI患病率较其他体征者MCI患病率增高。目前认为不同MPS体征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11]。同时本研究采用的MCI诊断标准是Petersen标准, 此标准强调患者的主客观记忆障碍, 又称为遗忘型MCI(MCI-amnestic, A-MCI) , 主要是针对AD提出来的,强调AD早期的临床特点。因此本研究MCI患者主要是A-MCI患者, 这也证明了A-MCI患者与MPS可能拥有相似的病理过程, 都是早期神经系统变性、老化的表现。作者认为MPS的发生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 首先年龄的老化造成黑质纹状体细胞的丢失、活性下降, 其次皮层与基底神经节及通路的早期神经变性造成基底节与运动皮质联系及皮质脊髓束、额叶功能等受损, 同样一些血管因素的积累改变, 如基底神经节和深部脑白质的缺血改变损伤皮层及黑质多巴胺神经通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锥体外系症状的发生。同样这些因素也可造成老年认知功能的下降, 形成MCI甚至痴呆,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是类似的[12-15]。因此作者认为A-MCI的发生与老年早期轻度锥体外系症状拥有相同的病理过程及改变, 两者密切相关, 可能都是早期AD及PD的临床表现。本研究中的采用的是A-MCI诊断标准, 但临床上有众多老人记忆功能损害不明显, 表现为其他认知领域障碍, 称为非A-MCI型认知障碍, 将来主要进展为包括血管性、路易体、额颞叶等其他类型的痴呆。因此非A-MCI型与MPS的关系是将来的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 通过本研究作者发现早期轻度锥体外系症状与老年认知障碍存在密切的关联, 具有共同的病理过程, 早期识别MPS并防治是否可以降低AD及PD的发病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Uemura Y, Wada-isoe K, Nakashita S, et al. Mild parkinsonian signs in a community-dwelling elderly population sample in Japan.J Neurol Sci, 2011, 304(1-2):61-66.

[2] Louis ED, Luchsinger JA, Tang MX, et al. Parkinsonian signs in older people: 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s with smoking and coffee.Neurology, 2003, 61(1):24-28.

[3] Louis ED, Tang MX, Schupf N. Mild parkinsonian signs a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dementia in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elders. Mov Disord , 2010, 25(2):172-178.

[4] Boyle PA, Wilson RS, Aggarwal NT, et al. Parkinsonian signs in subjec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Neurology , 2005,65(12):1901-1906.

[5] Stiasny-Kolster K, Mayer G, Sch-fer S, et al.The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screening questionnaire-a new diagnostic instrument. Mov Disord, 2007, 22(16):2386-2393.

[6] Miyamoto T, Miyamoto M, Iwanami M, et al.The REM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validation study of a Japanese version. Sleep Med, 2009, 10(10):1151-1154.

[7] Louis ED, Schupf N, Manly J, 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mild parkinsonian signs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a community .Neurol, 2005, 64(7):1157-1161.

[8] Portet F, Ousset PJ, Visser PJ, et al.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 in medical practice: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concept and new diagnostic procedure. Report of the MCI Working Group of the European Consortium on Alzheimers Disease.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6(77):714-718.

[9] Arvanitakis Z, Wilson RS, Schneider JA, et al. Diabetes mellitus and progression of rigidity and gait disturbance in older persons.Neurol,2004, 63(6):996-1001.

[10] Arvanitakis Zoe, Robert S. Julia L, et al. Diabetes and parkinsonian signs in older persons. Alzheimer Dis Assoc Disord, 2007, 21(2):144-149.

[11] Zetusky WJ, Jankovic J, Pirozzolo FJ. The heterogeneity of Parkinson’s disease: clinical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Neurology, 1985(35):522-526.

[12] Wilson RS, Schneider JA, Beckett LA, et al. Progression of gait disorder and rigidity and risk of death in older persons. Neurology,2002(58):1815-1819.

[13] MT, March DC, Jenner P. Markers for dopaminergic neurotransmission in the cerebellum in normal individuals and patients with PD. Eur J Neurosci, 2003(18):2668-2672.

[14] Richards M, Bell K, Dooneief G, et al. Patterns of neuropsychological test performance in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extrapyramidal signs. Neurology, 1993(43): 1708-1711.

[15] Waite LM, Grayson DA, Piguet O, et al. Gait slowing as a predictor of incident dementia: 6-year longitudinal data from the Sydney Older Persons Study. J Neurol Sci, 2005:89-93.

猜你喜欢
锥体外系认知障碍体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抗精神病药物与苯海索联用治疗精神病的疗效分析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布南色林致锥体外系综合征1 例*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口服甲氧氯普胺片致严重锥体外系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