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输液治疗系统在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4-08-15 00:53胡定兰杨鸿儿叶碧玲
实用临床医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输液泵输液药品

胡定兰,杨鸿儿,叶碧玲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ICU,广东 深圳 518067)

静脉输液是最基本的临床护理操作之一,是医院治疗与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受到护理管理者越来越多的关注[1]。输液泵产品是预期通过泵产生的正压来控制流入患者体内液体流量的设备,也是常用的护理设备。它在嵌入式软件的控制下能够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并能在输液完成、管路发生气泡或堵塞等情况下进行报警,使用方便,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2]。ICU 病房以急、危重患者为主,需要长期大量输液、输入血液制品、营养物质等[3],Space P 中央输液治疗系统是专门针对ICU 进行设计的,不仅能完全满足临床的治疗需求,还具有精确给药、网络管理、提供多种输液模式的功能。2012 年6 月至2013 年7 月,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ICU 对56 例患者使用Space P 中央输液治疗系统进行输液治疗,并与之前使用普通输液泵的60 例患者相对比,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2012 年6 月至2013 年7 月在本院ICU 使 用Space P 中央输液治疗的患者(观察组,n=56),男35例,女21 例,年龄22~95 岁,平均65 岁;重度颅脑外伤25 例,各种严重休克10 例,呼吸衰竭11 例,心衰6 例,败血症患者2 例,肾功能衰竭患者2 例。2010 年1 月至2012 年5 月收治的60 例患者(对照组),使用普通输液泵进行输液治疗,男38 例,女22例,年龄25~93 岁,平均63 岁;重度颅脑损伤20例,各种严重休克18 例,呼吸衰竭10 例,严重心衰10 例,其他2 例。2 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输液治疗

2 组患者均采用右锁骨下深静脉置管[4],患者取仰卧位,上肢位于躯干两侧,头取正中位,两肩胛区适当垫高,头偏向左侧。常规消毒肩、颈、胸部,铺无菌单。取右侧锁骨内1/3 下1.0~1.5 cm 处为穿刺点,操作者站于患者穿刺侧,进针点与胸骨上窝连线为进针方向,进针角度与胸壁皮肤夹角15°角,注射器带一定负压缓慢进针,穿刺深度约为3~4 cm。抽得回血后固定穿刺针,置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和扩张器,沿导丝放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深度约13~15 cm。检查导管位置和通畅与否,固定导管,尾端连接输液设备。

1.3 输液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输液泵进行输液。观察组使用Space P 中央输液治疗系统,护理方法如下:

1.3.1 开启药品库

在治疗开始之前确保泵中的药库与患者目标群相符,打开药库,检查在主菜单中的药品简写名称与所选的药品名称是否相同,检查主菜单中的参数,然后开始输液。

1.3.2 设定剂量

根据输入的剂量参数以mL·h-1为单位进行剂量率计算。选择药物剂量处方,设置药物剂量,系统会自动计算出剂量率并在显示屏的底部显示出来,检验参数无误后,运行输注。

1.3.3 Piggyback(搭载)功能

Piggyback 模式提供了临时中断当前输液而进行搭载输液的可能性,在泵的上方搭载输液管通过一个Y 形接头与给药装置相连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中央输液泵因可提前输入药物配伍禁忌,观察组56 例患者无一例发生药物配伍禁忌;而对照组在输液过程中因护士缺乏配伍禁忌知识,有2 例次发生药物配伍禁忌。观察组所有患者使用药物剂量准确无误,而对照组有3 例错误地使用了药物剂量。观察线药物配伍和药物剂量的正确性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Space P 中央输液治疗系统是专门针对ICU 的输液治疗管理系统,对输注泵按照临床的治疗需求,进行了创新和升级。Space P 中央输液系统采用全新模块化设计,体积紧凑,大大节省了床旁空间,为临床医护人员的治疗操作提供了宽敞、简洁的环境。其输液、输血、输营养多泵合一的功能也节约了ICU 的采购成本,多种泵采用同一种操作界面,便于临床使用,可避免误操作带来的医疗风险。精确给药、剂量率计算能满足ICU 临床给药精确性的需求,保障患者安全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保证接受输液患者的安全同等重要[5],中央输液治疗系统从药库中获取包含相关治疗数据的药品名称,如果输入的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系统会自动报警,本研究中观察组无一例发生配伍禁忌且药物剂量准确无误。

3.1 规避医疗风险

ICU 患者的病情危重,血管活性药物等抢救用药的使用决定了ICU 的输注泵需要做到更高的精度要求。Space 输注泵可精确到0.01 mL·h-1,能满足ICU 临床给药精确性的需求,避免医疗风险。普通输液泵给药只能做到1 mL·h-1或0.1 mL·h-1,根据输入剂量参数以mL·h-1为单位进行剂量计算,可满足临床血管活性药物给药计算的需要。自动计算减少了手工计算的工作量,有效规避了人为的计算失误,规避治疗风险。由于体质量和计量调整而对其他参数造成影响时,系统会在其屏幕底部自动显示,方便医生对其进行调整和分析。

3.2 适应医院信息化管理

普通输液泵输液过程中的信息、数据无法保存,一旦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意外,引发严重医疗纠纷,需要医院倒置举证时,医院无法提供关于输液速度及输液过程中有无发生异常情况的证据而影响对事实和责任的判定[6]。Space P 工作站实现了科室中央输液治疗网络管理,SpaceCom 系统通过无缝数据传输到PDMS 和SpaceOneview,在线显示输液治疗全过程,输液治疗数据文件无缝连接到医院常规数据库。现代数据管理将重症监护数据的文件无缝制成电子病历,为医师提供输液出入量分析数据,对护理工作提供报警监护管理,可合理安排给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在特殊环境下中央监护管理能更快掌握患者信息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方便,同时减少医护人员接触特殊患者(移植患者、白血病患者、SARS、HIN1 等)的机会,减少感染概率。同时系统支持接入HIS 以及CIS 系统,整合各种设备信息数据到医院管理系统和电子病历中,符合医院信息化管理趋势。普通输液泵不能与医院(CIS/HIS)连接,带来发展的局限性,面临的设备重复采购也会提高科室经济成本。

3.3 提高护理安全

系统中储备了包括治疗数据和信息在内的720种药品名称,可以从药库中获取包含相关治疗数据的药品名称,还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输入更多的药品名称。当主菜单中已有详细规定的速率、定量输液和时间参数,药品名称和数据设置的调整值将被保存。如果输入的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系统会自动报警,防止输入错误的药物,提高护理安全。

3.4 减少护理人力成本

Piggyback 模式提供了临时中断当前(主要)输液而进行搭载(次要)输液的可能性。在泵的上方搭载输液管通过一个Y 形接头与给药装置相连接,当次要药物需要在主要药物中间插入输液时,设定参数后此泵可跳转为搭载输液。当输完搭载药量后又自动转为主要输液。这不但降低了替换药品造成的污染概率,还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而普通输液泵则没有此功能。

[1]王晨,刘志成.美国FDA 对输液泵风险管理中的危害分析概述[J].首都医药,2012,2(4):6-7.

[2]曹英.外科护理差错中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8):107-109.

[3]陈嘉,韩晓妍,崔成爱.股静脉留置套管针在ICU 病人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04,25(9):14.

[4]孙素娟,张卫红,刘月欣,等.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9-10.

[5]王颖,刁惠民,季兵.静脉输液监控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20):93-94.

[6]孙晓,施雁.美国静疗护士管理介绍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7):80-84.

猜你喜欢
输液泵输液药品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输液泵及注射泵质量控制管理方案
输液泵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及干预对策分析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医院在用输液泵的质量控制与数据分析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