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林区乡土树种造林前景探讨

2014-08-15 00:44赵瑞香
山西林业 2014年6期
关键词:油松林区乡土

赵瑞香

(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 和顺 032700)

1 乡土树种造林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乡土树种造林现状

长期以来,太行山林区的造林主要营造油松、落叶松商品用材林,致使人工林组成和结构单一,区域性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森林火险等级上升,森林病虫害频繁发生。但近五年来,创新造林机制,大力推行混交造林和优良乡土树种造林,实现了由单纯营造针叶纯林向营造针阔混交林、乔灌混交林和灌木林改造的转变;由营造商品用材林向营造生态公益林的转变,乡土树种造林得到了长足发展。

1.2 乡土树种造林存在的问题

乡土树种造林总体看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现在的造林模式主要为油松(侧柏)+山杏(刺槐),造林模式单一;二是本区域内可选择优良乡土树种众多,但实际用于造林的树种寥寥无几、屈指可数。三是造林面积大,成活率高,但质量低、保存率低,难以郁闭成林。四是在造林地选择上,国有林地权重小,集体林地权重大。

2 乡土树种造林的制约因素

2.1 苗木供求矛盾

苗木生产针叶树种多、阔叶树种少,小苗多大苗少,品种单调、规格单一,呈现出苗木存量和需求的结构性过剩,苗木供求性矛盾日益加剧,制约了乡土树种的造林。

2.2 重造轻管

造林投资的不足,带来的负面效应是重造轻管,幼林抚育管理跟不上,直接影响了造林保存率。

2.3 国有新造林地立地条件较差

太行山林区的新造林地主要分布在晋中市的寿阳、和顺、左权、榆社4县和阳泉市的盂县境内,这里属于晋东土石山立地亚区(J),其特征是山高坡陡,土壤瘠薄,干旱少雨,属典型的干旱土石山区,造林立地条件较差。加之连年的造林,所剩造林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比当地集体造林地立地条件相对较差,加剧了造林的难度。

3 乡土树种造林对策

3.1 统筹规划,推进造林有序发展

太行山林区经营总面积8.6752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8.6585万hm2。在林业用地面积中,疏林地面积4710hm2,灌木林地面积1.631万hm2,无立木林地面积4 808hm2,宜林地面积6 913.30hm2。可用于造林的疏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共计3.275万hm2,造林地面积巨大,大有潜力可挖。乡土树种造林要顶层设计,合理布局,科学确定造林的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3.1.1 编制原则和方法

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造则造、宜封则封的原则,提高混交林比重,使造林真正适合生态需求和自然规律。编制要做到实地调查、自下而上、分级汇总。

3.1.2 编制程序

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方案,组建队伍,召开会议,学习培训,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二是收集资料。包括图片资料、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资料、自然资源资料、森林资源清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等。三是外业调查。包括立地调查与类型划分、造林地区划、乡土树种生物学特性与生长状况调查等。实地调查要分地类(疏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对所勾绘小班的地形因子、土壤因子和植被进行现场登记。四是内业设计、编制方案。包括林种布局与树种选择、造林技术设计、种苗规划与苗圃设计、用工与投资概算,以及预期效益分析等,直至提交全部成果。五是审核汇总。林局要对林场提交的编制成果(规划文本、附表、附图)审核汇总,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和论证,提请局务会议审定。

3.2 加大苗木培育力度,夯实造林物质基础

苗木是实施科技兴林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林的物质基础,也是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有力武器。当前,林区苗木工程建设相对滞后,加大苗木培育力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2.1 明思路,把握总体要求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支撑”的原则,遵循“规模生产,经济合理;减针增阔,优化结构;减小增大,加大定植;调整存量,优化增量;品牌营销,集约经营”的思路,以尽快实现为造林提供“数量充足、质量优良、品种对路、结构合理”的苗木目标,推进种苗产业转型升级。

3.2.2 重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要加强乡土树种的生态特性和育苗技术推广研究,采取专题培训、研讨交流、流动观摩、现场指导和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加大种苗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其实际操作技能。

3.2.3 打品牌,促进提档升级

要抓好海眼寺国家级油松良种基地建设和母树林的升级工作,积极争取申报种子园项目。要依托海眼寺油松良种的牌子,大力宣传推介海眼寺油松,努力将品牌优势变为特色优势、竞争优势和产业优势,做大做强油松良种壮苗,打造出海眼寺油松良种的特色品牌,推动全局种苗工程建设提档升级。

3.3 科技支撑,提升造林绿化水平

3.3.1 树种选优,拓宽造林品种

以生物能源、抗旱能力、园林绿化为目标,经摸底调查,林区优良乡土树种有36种,可分为三大类:

A.生物能源树种28种:一是生物电能树种9种:欧洲山杨、旱柳、刺槐、元宝槭、五角枫、胡枝子、荆条、酸枣、沙棘。二是生物质乙醇树种1种:辽东栎。三是生物柴油树种18种:油松、侧柏、白桦、白腊、山桃、山杏、核桃、野核桃、核桃楸、虎榛子、卫矛、绣线菊、榆叶梅、红瑞木、暴马丁香、连翘、黄连木。

B.抗旱能力较强的树种11种:针叶类2种:油松、侧柏。阔叶类5种:臭椿、刺槐、白榆、国槐、旱柳。灌木类4种:酸枣、黄刺玫、山桃、山杏。

C.园林绿化树种28种:油松、辽东栎、白榆、华北落叶松、侧柏、山杨、旱柳、白腊、国槐、元宝槭、五角枫、臭椿、刺槐、山桃、山杏、核桃楸、白桦、黄刺玫、连翘、榆叶梅、红瑞木、桃叶卫矛、暴马丁香、沙棘、胡枝子、虎榛子、珍珠梅、金银花等。

3.3.2 因地制宜,创新造林模式

太行山林区地处山西省东部土石山区水源涵养林区(v)晋东土石山水源涵养林亚区(2),依据林区的立地和气候条件,结合多年来造林工作的实践,参阅《山西主要造林绿化模式》,以“将过去对森林覆盖率的单一追求向提高具有生态功能的森林覆盖率的复合目标转变和将单一造林模式向由本地多个乡土树种组成的近自然林混合造林模式转变”为指导,初步选出7种不同的优良乡土树种造林模式,供实践中参考。

模式1:油松(侧柏)+山桃(山杏)混交模式

模式2:侧柏+刺槐混交林模式

模式3:油松+辽东栎(白桦)混交模式

模式4:油松+山杨混交模式

模式5:油松+沙棘混交模式

模式6:油松+元宝槭混交模式

模式7:油松(侧柏)+天然灌木混交模式

3.3.3 技术推广,提高造林科技含量

目前,太行山林区造林主要推广应用了容器育苗及其造林、根宝蘸根、地膜(石块)保墒覆盖、翼式鱼鳞坑集流整地和山杏截干抗旱造林技术。随着造林规模的持续扩大,林区劣质立地随之加剧,对抗旱造林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加大对抗旱树种选择、ABT生根粉、海眼寺油松母树林良种造林、辽东栎育苗造林技术、水分与密度调控技术、混交方式立地选择技术、保水剂、TCP植物蒸腾抑制剂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造林的科技含量。

3.3.4 多措并举,防治兔害

目前,对新造林地危害最严重的有害生物是草兔啃食苗木。据调查,草兔经常出没新造林地,面积危害率高达64.70%,当年造林成活率仅43.80%。防治兔害,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一是在造林的选择上,要提前介入,早调查早落实,尽量避开草兔经常出没的地段。二是勤观察,早发现,早防治。三是在苗木选择上,要做到良种壮苗,使用大规格苗木造林。四是在秋末春初的关键时段,用防啃剂涂抹苗木茎干或向苗木喷洒,涂干高度40cm~50cm。

猜你喜欢
油松林区乡土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油松混交林与纯林土壤理化性状比较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小陇山林区茵陈菜开发前景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