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2014-08-20 04:45王宇清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材

王宇清

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解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关注教学的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确定的全面化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具有导向、调控、激励和评价功能.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只有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制定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才能提高目标达成的有效度.完整的三维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新课程的高中生物的三个必修模块和一个选修模块,整体把握,统筹安排,制定出学年、学期总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并把它们分解到每一节课中,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群”.还应该注意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内部结构和排列顺序,讲究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者之间的和谐性与整合性,明确对各个目标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的具体要求,使之具有层次性、递进性、明确性、可操作性、可测量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还学会了方法,增加了体验,同时还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精选化、整合化

1.认真钻研教材是精选、整合有效教学内容的基础和前提.新教材是课改理念的文本体现和载体,需要每一位教师去认真研读、感悟和领会.教师只有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生物学思想、方法,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有效教学内容的精选与整合必须用好、用活、用实教材.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新的教材观强调要按照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而不是完全拘泥于教材,对教材要科学地使用或“再度开发”,要用好、用活、用实教材.

3.合理整合可利用的生物教学资源.在“课程资源”视野中,有效教学既包括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也包括“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利用;还包括“社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化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的确认和尊重.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暴露学生的思维,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感悟、体验、发现中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实践、合作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学生自我表现和课堂交往互助经历的有效体验中,其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成就、平等意识都能得到提升.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自主学习是学生个体自已独立思考,自己发现、研究问题,探索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

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自主学习而获得对某生物学主题的意义建构可能并不全面或正确,这就需要在一个相互协作的学习群体中对各自的观点、假设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协商和辩论,使不同的观点得以交锋、碰撞,从而加深、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第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使学生直接参与质疑问难,探索释疑,学生是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学习过程便是研究过程、创新过程.

四、教学方式的最优化、多样化

教学方式是指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切手段、技术、途径.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对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

五、教学氛围的民主、平等、和谐化

研究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见,有效教学必须要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教师如能在具有较高的教学素质的基础上,予以情感投入,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情感相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形成与学生和谐共振的情感基调,那么,良好的教学气氛自然会水到渠成.

以上探讨了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但是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设计适宜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