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哮喘管理中应用效果的观察

2014-08-29 08:02陈丽丽李绍波
护理与康复 2014年2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日记支气管

陈丽丽,黄 芳,李绍波

(1.台州医院,浙江临海 317000;2.台州学院医学院,浙江椒江 318000)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致气道反应性增加,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1]。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整体控制状况不理想[2]。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是由美国国立犹太医学研究中心Liu等[3]开发的用于判断哮喘控制水平的管理工具,江文胜等[4]研究证明其可靠性极好。2012年1月至12月,本院儿科利用C-ACT问卷指导哮喘儿童进行病情监测,应用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就诊并自愿参加本实验的门诊哮喘患儿80例,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5],排除5岁以下、11岁以上和未能定期随访的患儿。按照诊疗规范已予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或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剂吸入治疗3个月以上。80例患儿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5~11岁,平均(8.20±1.44)岁;哮喘病程1~5年,平均(2.06±0.36)年。患儿家长文化程度(以父母任意一方最高文化程度为准):小学12例,中学31例,大专及以上37例,所有接受指导的家长均不存在交流障碍。

1.2 方法 给受试患儿每人发放1本中国哮喘联盟推荐的儿童哮喘日记和1个峰流速仪,儿童哮喘日记内含6份C-ACT问卷和6份症状及峰流速值记录表。C-ACT问卷包括患儿评估及家长评估2个模块,共7题,其中1~4题由患儿作答,评估近4周患儿对哮喘的感受,5~7题由家长作答,评估哮喘发作频次。由专科护士指导患儿和家长评价支气管哮喘症状、使用峰流速仪方法以及C-ACT问卷填写方法。要求患儿和家长利用哮喘日记表单式记录哮喘发作的症状、频次、时间规律、诱发因素、用药情况,每天早晚两次进行峰流速测定并记录最大呼气峰流量(PEF),每4周应用C-ACT问卷评估哮喘病情,告知家长于1、3、6个月时带患儿回哮喘专科门诊随访。随访时由专人收集资料,并对患儿的用药情况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

1.3 评价

1.3.1 C-ACT问卷可信度评价 C-ACT问卷评分满分27分,≤19分提示哮喘未控制,20~22分为部分控制,≥23分为控制。PEF检测先计算个人正常预计值,结果小于预计值的60%为哮喘控制不佳,60%~80%为哮喘部分控制,大于80%为哮喘控制良好。专家依据C-ACT问卷评分,与PEF客观数据显示的哮喘控制状态进行比较,检验C-ACT的可信度。

1.3.2 治疗依从性评价 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为完全依从,只在哮喘发作期用药为完全不依从,介于两者之间为部分依从。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为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 11.0 统计软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哮喘控制测试前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比较采用x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哮喘专家评估及PEF检测与C-ACT问卷得分比较 研究开始1个月后回访,所有家庭都能进行C-ACT问卷测评和PEF检测。哮喘专家评估及PEF检测与C-ACT问卷得分比较见表1。80例患儿的C-ACT问卷得分与同期PEF平均值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777,P<0.01。

表1 哮喘专家评估及PEF检测与C-ACT问卷得分比较(n=80)

2.2 开展C-ACT前后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 见表2。

表2 开展C-ACT前后患儿治疗依从性比较(n ,%)

3 讨 论

3.1 C-ACT问卷结果能有效反应哮喘控制水平 分析显示,患儿的C-ACT评分与同期PEF检测结果之间相关性良好,C-ACT评分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密切关系,病情越重,得分越低,其评估结果亦符合医生根据哮喘日记记载的症状判断哮喘控制水平分级,说明C-ACT问卷结果与PEF具有良好的趋同性和一致性,对不同哮喘控制水平的患儿具有鉴别能力,C-ACT问卷与哮喘日记同样有效,可为医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3.2 开展C-ACT能提高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能力 C-ACT问卷是简单筛查问卷,只有7项内容,每次填写花费时间不超过10 min,相对于哮喘日记及PEF检测,无需每日记录,也不必携带工具,可随时测试,即使遗忘可予补测,操作方便,易被患儿家庭接受。同时C-ACT以数字形式反应哮喘控制状态,数字化的结果相对于哮喘控制水平分级的专业概念更直观,更利于患儿及家长理解,方便判断,数字化的直观结果能够激发家庭参与哮喘管理的积极性,定期的哮喘测试亦减少了家庭对哮喘知识的遗忘和遵医行为下降等情况,从而促进患儿家庭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本组有37例患儿因测试得分低于19分而主动回访,避免延误病情,医生利用问卷设置下一次可以达到的分值,使家庭有了明确的治疗目标。

3.3 开展C-ACT可促进哮喘患儿长期规范治疗 儿童哮喘病程长,治疗首选吸入给药[6]。C-ACT是以患儿为中心的哮喘筛查方法,测试能动态观察到病情进展,体现药物吸入治疗的效果,消除对药物的疑虑,有利于患儿规范治疗。本组患儿实施测试6个月后吸入治疗总依从率由72.5%提高至96.3%,遵医行为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向荣.84例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178-1179.

[2] 朱春梅,陈育智.中国儿童支气管哮喘监测与治疗调查[J].中华哮喘杂志,2008,2(1):17-20.

[3] Liu AH,Zeiger R,Sorkness C,et al.Development and cross-sectional validation of the Childhood Asthma Control Test[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7,119:817-825.

[4] 江文胜,宋文辉,詹三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在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可行性[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9,44(6):752-753.

[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6] 王燕萍,王素萍,朱燕君,等.哮喘缓解期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9,8(11):910-912.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日记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防治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儿童哮喘的治疗加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