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8例实施社区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4-08-29 08:02余竹琴
护理与康复 2014年2期
关键词:家属社区生活

余竹琴,余 智

(1.淳安县汾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淳安 311719;2.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淳安 31170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性变性病,患病率呈指数增长趋势[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目前对AD患者的治疗尚缺乏有效手段,大部分AD患者缺乏相对科学合理的护理,这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2]。为延缓AD患者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38例AD患者提供社区护理服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的AD患者38例,符合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诊断标准[3],男20例,女18例;年龄62~93岁,平均年龄(77±7)岁;妄想症8例,易激惹16例,情感障碍10例,无目的漫游2例,有幻觉2例;均有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判断力下降、失用等。

1.2 方法

1.2.1 建立健康档案 2011年1月起,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38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状态、病程、治疗情况、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家属姓名及联系方式等,便于为患者提供社区护理服务。

1.2.2 认知训练 为了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社区护士上门对患者进行认知训练。帮助患者回忆往事,要求患者说出近3年来最高兴或最重要的3件事,并通过家属叙述及与事件相关的图片、物品、书籍或音乐等,激发患者的远期记忆;帮助患者进行定向力训练,包括时间、人物、地点等,在患者卧室设置醒目易懂的标识,使其认识卧室的位置,教患者记住家属、社区医务人员的名字,记住日期、地点、季节、时间等,反复训练、反复测试;训练患者的判断、分析、推理能力,进行数字排列和简单数字运算的训练,从食品、物品、工具、植物、动物等项目中,任选一种让患者说出与之同类的东西,并要求分类。要求家属每天对患者进行训练,每天2次,每次30 min左右。

1.2.3 行为干预 选择患者熟悉的与日常生活密切有关的内容,如穿衣、洗漱、沐浴、如厕、进食、家务等进行训练,先叙述示范,然后让患者模拟,每次活动安排从简单到复杂。每天训练2次,每次30 min。

1.2.4 心理干预 在镇分管领导、派出所及各村委会的支持下,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根据患者的个性特点及心理特征,采用安慰、鼓励、暗示等方法予以开导,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有益于心身健康的家庭及社会活动,如养花、养鱼、读报、听广播、选择性看娱乐电视,唤起其对生活的信心,感受生活的乐趣和自身的存在价值。

1.2.5 药物治疗 给予患者口服可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以改善痴呆症状;有精神病性症状者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富马酸奎硫平治疗,有抑郁症状者予抗抑郁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本组患者均口服石杉碱甲,32例100 μg/d、2次/d,6例100 μg/d、3次/d,服药初期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功能紊乱,给予对症处理;4例因精神症状明显口服富马酸奎硫平100 mg、1次/晚,其中1例治疗早期出现无症状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在继续治疗过程中逐渐恢复;2例因抑郁症状明显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20 mg/d,用药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上述治疗措施经精神科专科医生确认并免费提供,为患者填写门诊病历,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指导家属给患者按时服药。

1.2.6 对家属的指导 社区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家属健康知识需求对其进行指导。在村卫生室定期开展讲座,制作宣传画、黑板报;在辖区内进行健康咨询活动,发放AD健康手册;定期上门服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家属进行指导。向家属介绍AD基本知识,包括AD的概念、疾病进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时机、护理要点、并发症的防治等;告知家属注意患者安全,为防止走失,为患者制作“名片”,把家庭成员姓名、电话号码、详细住址等信息记在卡片上,放置患者口袋中,以备走失时救助的人及时联系家属;加强看护,避免患者独自外出,尽量不到人多的场所,以免出现意外;注意患者情绪变化,若有反常表现,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尊重患者的生活习惯,不过多指责,以免伤害患者自尊心;剪刀、水果刀等锋利工具妥善放置,避免患者单独使用;给患者进易消化、易吞咽且营养丰富的食物,让患者多喝茶或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适当吃有抗氧化功能的食品,如番茄、胡萝卜及胡桃等;密切观察患者的大小便习惯及时间规律,及早发现便秘,及时处理[4];记录患者进食情况、24 h尿量,如有纳差、乏力及精神疲软等症状及时进行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做好患者的日常卫生,每日清洁口腔,定时洗澡、洗头,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对卧床不起的患者,进行全身和局部管理,加强翻身,告知翻身注意事项。

1.3 评价方法 对38例患者在实施社区护理前及实施社区护理后18个月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症状、生活质量的评价。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5]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共10条目,每条目计分1~4分,1分为正常,2~4分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总分10~40分,10分为完全正常,>10分表示日常生活能力有不同程度下降。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3]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总分30分,分数越高说明精神症状越重。采用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修订版[6]评估患者当前的生活质量,量表由13条目组成,每条目从“差”到“良好”依次评为1~5分,总分13~65分,结合患者自评、照料者代评及评定者直接观察3方面结果,用于评估有认知功能损害个体当前的生活质量,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进行社区护理,38例患者中原有4例患者经常走失下降到2例偶尔走失,并能及时找回;便秘由原来8例下降到3例,4例高龄卧床患者发生难免压疮2例,38例患者均未发生意外伤害事件;各量表评分分值比较见表1。

表1 社区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各量表评分比较

3 体 会

AD是一种渐进性退化性痴呆,以缓慢进展的智力减退为主要特征,最终导致无法进行日常生活及持续的人格变化[7],有随时发生意外事件的可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人力和经济负担。AD患者大多居家并由家属负责照料日常生活,然而大多数患者及家属本身对AD的护理知识相对缺乏[6],致使患者在家庭中难以得到正规的、科学合理的护理与指导,患者的生存期限明显受到限制。相反,如果有专业护理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患者疾病进程得以缓解,生活质量会得到明显改善[8,9]。本文资料显示,经过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社区护理服务,对38例AD患者既往以生活护理为主的照顾转变成积极康复为主的全面照顾,延缓老年性痴呆病程的发展。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明显降低,说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降低,表明社区护理服务可加强患者的思维活动,延缓其记忆力衰退,维持和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有效提高生存质量;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分值较前则明显升高,表明有效的社区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琍,邹展平,李鸿,等.老年痴呆患者居家护理管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5):443-445.

[2] 屠丽君,麻丽萍,张燕红,等.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认知功能的训练[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845-847.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ICD-10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clinical descriptions and diagnostic guidelines[S].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2.

[4] 丁洁,王华芬.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相关理论及饮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8,7(7):494-495.

[5]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66-168.

[6] Logsdon RG,Gibbons LE,McCurry SM,et al.Quality of life in alzheimer disease: patient and caregover reports[J].Ment Health Aging,1999,5(1):21-32.

[7] Lopez OL,Dekosky ST.Neuropathology of alzheimer’s disease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Rev Neurol,2003:37(2):149-155.

[8] 张淑菊,贾京绵,李艳欣,等.社区卫生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08,3(3):388-389.

[9] 吕巧萍.老年痴呆病人的护理难点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4,3(1):28.

猜你喜欢
家属社区生活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社区大作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社区统战与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