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和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观察

2014-09-04 03:34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9期
关键词:髓内胫骨螺钉

崔 宏

(重庆万盛区南桐矿业公司总医院 外三科, 重庆, 400802)

胫骨干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骨折类型,由于胫骨中下段位于皮下,肌肉覆盖层较薄,血液供应差,术后易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1],临床治疗难度较大。胫骨干骨折主要治疗手段是早期行内固定手术,目前常用的内固定方法包括带锁髓内钉及钢板螺钉固定2种方式,临床应用中各有其优点,哪种方法更为理想临床报道不统一[2-3]。本研究以2011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及钢板螺钉固定的方式行手术治疗,比较2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优劣,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研究要求在本院骨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例116例,根据采取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56例。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20~64岁,平均(40.3±10.9)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8例,跌伤9例,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5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36例,粉碎性骨折24例;骨折部位:胫骨上段骨折16例,中段骨折29例,下段骨折15例。对照组:男37例,女19例,年龄23~67岁,平均(42.4±11.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35例,跌伤8例,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6例;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34例,粉碎性骨折22例;骨折部位:胫骨上段骨折15例,中段骨折27例,下段骨折14例。2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及骨折部位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进行手术。观察组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手术方式:术前通过X线检查确定骨折的具体情况,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带锁髓内钉,均采取闭合或小切开复位,手术切口自髌骨下极至胫骨结节纵向切开,进针点位于胫骨髁间嵴下髌韧交内侧,透视下将圆头导针置入骨折端,采用尖锥开放髓腔,沿导针进行扩髓,选择直径合适的髓内钉插入,检查骨折端对位满意后,锁入近远端锁钉。对照组应用钢板螺钉固定手术方式:术前通过X线检查确定骨折的具体类型,根据骨折类型选择6~12孔长度的钢板,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切开取前内侧,钢板相应预弯后置于胫骨内侧,使钢板和骨面贴覆良好。开放性骨折患者应常规清创,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手术。若为粉碎性骨折,钢板螺钉固定后,蝶形骨片应用拉力钉进行固定。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随访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感染、钉板松动、延迟愈合、骨不连等),骨折愈合情况,出现骨痂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取出时间等术后具体疗效情况。

1.4 骨折愈合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谢春华等[4]文献资料拟定疗效判断标准:优,骨折完全愈合,骨折线消失,患肢活动无疼痛;良,骨折端愈合,但骨折线尚未消失,患肢活动无疼痛;差,骨折线清晰,活动时伴明显疼痛感。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2.2 2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出现骨痂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比较±s)

2.3 2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6.67%(58/60), 对照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2.86%(52/56), 观察组优良率略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n (%)]

2.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组患者均随访10~22个月,平均(16.32±4.27)月。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6/60), 对照组为21.43%(12/56),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胫骨干骨折后早期实施内固定可促进骨折愈合,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钢板螺钉固定术和带锁髓内钉固定术2种方式。钢板螺钉固定术:需先行切开皮肤,在直视下复位固定,能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钢板螺钉材料有较高的硬度,能承受较大张力,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钢板螺钉固定后,无需再使用外固定,不会影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5]。本研究对照组56例患者中无1例膝关节疼痛发生。以往报道钢板固定并发症发生率较带锁髓内钉固定术高,主要原因在于其过度重视解剖复位[5],术中将较多的骨折碎片从骨膜上剥离,加之需要较大切口,对软组织损伤较大,干扰了骨折端的血运,而骨折部位的血运及骨膜状态关系到骨折愈合进程,从而影响骨折的愈合。随着对生物学固定术认识的不断加深,钢板螺钉固定术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如本研究中尽量减少对骨膜的剥离,将钢板置于胫骨内侧,与胫骨后侧及外侧肌群的张力取得应力平衡[7],较好地符合生物力学原理。故本研究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带锁髓内钉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切口较小,对软组织破坏较小,对骨折处血运影响小,可促进骨折愈合[8]。胫骨干骨折固定后起到类似内夹板的作用,对骨折部位起到牢固的固定作用,对生物力学的干扰较小,能有效地对抗旋转、扭转等情况[9],有助于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恢复。2种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优劣临床一直未统一[10]。王敏等[11]认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比钢板螺钉更符合力学原理,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优于钢板固定;而邢益仿[12]则认为,带锁髓内钉与钢板固定均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2组患者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表明带锁髓内钉对机体的损伤相对较小;观察组出现骨痂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取出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缩短(P<0.01),表明带锁髓内钉固定患者可早期下床锻炼,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进程,缩短病程。

[1] 周立, 段洪, 袁晓峰, 等.带锁髓内钉与钢板螺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云南医药, 2009, 30(1): 74.

[2] 王强, 李小磊, 王静成, 等.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5): 68.

[3] Demirtas A, Azboy I, Durakbasa M O, 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driceps muscle strength and the anterior knee pain occurring after locked intramedullary nailing for tibial diaphysis fractures[J].Eklem Hastalik Cerrahisi, 2011, 22(2): 81.

[4] 荣国威, 王承武.骨折[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536.

[5] 谢春华, 谢玉明, 王守朝.胫骨干骨折自锁髓内钉固定和钢板螺钉固定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 2011, 2(2): 133.

[6] 王军强, 胡磊, 苏永刚, 等.下肢骨折牵引复位器的设计和临床初步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 2010, 48(18): 1425.

[7] 唐仲文, 肖睿.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术后合并症观察[J].四川医学, 2012, 31(8): 1145.

[8] Sadighi A, Elmi A, Jaferi MA, et al.Comparison study of therapeutic results of closed tibial shaft fracture with intramedullary nails inserted with and without reaming[J].Pak J Biol Sci, 2011, 14(200): 950.

[9] 张永清, 刘宗仁, 金振宇.带锁髓内钉微创治疗胫骨干骨折[J].临床骨折杂志, 2010, 13(3): 355.

[10] Krishan A, Peshin C, Singh D.Intramedullary nailing and plate osteosynthesis fo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metaphyseal tibia and fibula[J].J Orthop Surg (Hong Kong),2009, 17(3): 317.

[11] 王敏, 李斯明, 陈文雄, 等.带锁髓内钉与钢板螺钉治疗胫骨干骨折120例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广州医药, 2012, 43(5): 12.

[12] 邢益仿.钢板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 2012, 18(19): 3299.

猜你喜欢
髓内胫骨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