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创新的新浪潮

2014-09-07 13:30于新东
浙江经济 2014年14期
关键词:浙江驱动领域

浙江新一代高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成长史,就是浙江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用好“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典范

浙江在新一轮的创新浪潮中,涌现出了大量走在科技发展前沿、引领科技创新潮流的新一代高科技型企业,成为无数浙江创新企业的典范与缩影。在所有这些新一代高科技型企业中,自主创新成为贯穿企业成长始终的一条红线。有的高科技型企业演绎着这样的故事及启示,从放弃市场热捧以及诸多企业一哄而上的技术研发热点转而冷静沉着地发展相对冷僻的技术路线,告诉我们的是,对技术攻关方向的清醒而独立的判断、坚定而正确的选择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先决性因素;有的高科技型企业演绎着这样的故事及启示,从力争时刻处于技术水平领跑者而始终瞄准技术创新的最前沿以及市场化最大需求,告诉我们的是,在科技创新领域永远没有止境,谁停止谁就落后;有的高科技型企业演绎着这样的故事及启示,从海归创新人才的组团式搏击技术研发新领域,不断取得合作攻关、协同突破的巨大创新成果,告诉我们的是,今天的科技创新不仅讲究大兵团式作战,而且强烈呼唤开放式创新。凡此种种,新一代高科技型企业不仅给人们思考良多、启发颇丰,而且深刻昭示着浙江新一轮创新浪潮的涌现与激荡。

如果说这些启示更多具有微观层面的企业示范效应,那么最具有体制机制顶层设计意义上的普遍指导性启示就在于,新一代高科技型企业的创新成长史本身就是浙江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用好的典范,对浙江科技创新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具有如下重大现实意义与长远指导意义。

第一,浙江能够在科技创新领域率先探索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既引领浙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又可总结成功经验进而示范全国。浙江新一代高科技型企业的成功无不可总结出市场与政府作用相得益彰的经验来,在这方面,浙江确实彻底做到了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该放的放到位、该担的担到底,值得总结推广、发扬光大。

第二,浙江在科技创新领域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关键就是进一步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不管是技术研发路线,还是市场化策略等等,真正做到“企业的技术创新企业自己说了算”。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也算是一个知易行难的老话题,在推动新一轮创新浪潮的进程中,浙江切实做到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定位。正因为如此,新一代高科技型企业才能如鱼得水、自由搏击。

第三,浙江在科技创新领域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味着并不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了就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恰恰相反,政府可以在目前谈论很多的“供给端治理”方面大有用武之地、大有作为。从具体实践与探索发展的角度讲,浙江各级政府更好发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主要有两大方面,可以称之为扮演好“两大角色”:一是“当好后勤部长”。不是简单提供粮草弹药而已,而是要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为浙江企业打造出在全国乃至有朝一日在全球最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软环境与软实力。二是“当好月下老人”。“政产学研”概念本身就充分说明政府在促进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中举足轻重地位。浙江可以在这方面更进一步,不仅要推动传统意义上的企业与高校院所间合作交流,而且可以积极探索推动企业与中学间合作交流。李克强总理说得好,“没有青年人的后来居上,科学难有辉煌未来。”这方面,美国的中学生科技英才计划值得借鉴。因此,浙江可以现在就加紧行动起来,把如今还是中学生的孩子们纳入到浙江创新体系构建工作当中来,不失为明智之举,不失为浙江创举,也将不失为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有力支撑。

众所周知,企业是经济机体最基本、最活跃、最重要的细胞。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无数浙江企业正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征程上扬帆起航,浙江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然根基更坚实、前景更光明。

猜你喜欢
浙江驱动领域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2020 IT领域大事记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领域·对峙
在808DA上使用WIFI进行驱动数据同步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