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4-09-11 06:02吴波虹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存量集群创新能力

吴波虹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 223003)

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吴波虹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 223003)

从知识溢出、组织学习及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三个方面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集群企业通过组织学习获取集群内外的知识溢出,从而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但同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还受到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的影响。

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一、集群企业的内涵

企业是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组织,它的本质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集合体。集群企业也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集合体,但集群企业存在于产业集群这一特殊组织形式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集群企业,一般认为是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是产业集群中同一产业链上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或是产业链间为核心企业提供互补产品的企业。集群企业的特点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两个方面:第一,集群企业在地理区位上通常彼此邻近,具有紧密的本地联系、商业联系和社会联系的关系网络,实现地理上的高度集聚,同时实现各种资源相互共享;第二,产业集群中同一产业链或产业链间某一个企业节点,它们专业化分工很细。

产业集群地理位置的临近性和空间集聚性,使得集群企业不同于非集群企业。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一般是通过群居形式进行聚集,具有空间位置相邻的特点。产业集群这种特殊地缘关系和产缘关系导致集群企业间员工交往频繁。牢靠的信任关系使集群企业形成了稠密的集群社会关系网络。集群企业与其它企业的紧密联系形成了本地生产网络,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之中。集群企业已经成为本地生产网络与全球生产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国内外很多研究者都认为集群企业比非集群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因此集群企业有着优于其他企业竞争优势。

二、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技术创新是一项新知识应用于商业目的的复杂活动。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是通过对集群内外的知识进行获取、消化及创新的过程。由于集群内企业创新者生产出的新知识很容易溢出,这就形成了集群企业外部的大量流动知识,再通过下一轮知识的循环,形成了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源泉。因此,如何提升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增加附着在集群企业、公共服务设施、信息和组织中,具有跨越性、稳定性能够带来技术创新优势的所有知识并能够对知识进行创新应用。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知识溢出与知识积累、组织学习及集群企业知识特征等几个方面。

1.知识溢出

无论是在产业集群内部还是外部,都存在着知识溢出现象,在集群内部由于存在众多竞争对手,企业的知识溢出极易被利益相关者进行无偿利用,从而提升集群内大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在一个产业集群内部,假设知识存量水平高的A企业与知识存量水平低的B企业的初始知识存量分别为A0、B0且0<B0<A0,两企业在t时刻的知识存量分别为At,Bt;两企业自行积累 (即不考虑知识溢出情况)均按线性增长方式进行,且两企业的增长率分别为a,b,b<a。A企业知识可以向B企业溢出 (B企业的知识不能向A企业溢出),同时假设两企业新创造的知识在种类上不同,溢出系数为p,0≤ρ≤1;若p=0,则不会有知识从A企业溢出到B企业,若P=1,则表示由A企业新创造的知识全部溢出到B企业,若0<p<1,则表示有一定比例的由A企业新创造的知识溢出到B企业,由此可以得到两企业知识积累的方程式:

其中的at项反映这样一个事实:A,B两企业存在初始知识存量上的差距,这部分知识差距会由于知识溢出而逐渐缩小,到某一时点,这部分知识差距会完全消失,此时该项为0。

当t<(A0-B0)/ρ时,c=ρ;当t≥(A0-B0)/ρ时,c=0

现在来看式,B企业的知识积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企业内的自行积累,其积累率为b;另一部分是依靠知识溢出来积累,会有如下关系:

当t<(A0-B0)/ρ时,其积累率为中p(1+a);

当t≥(A0-B0)/ρ时,其积累率为pa。

若a>b,表明A企业的知识积累率大于B企业,此时若p=0,则B企业的知识存量水平永远赶不上A企业;若p>0,则存在知识溢出,B企业仍有希望赶上A企业。

若a<b,表明A企业的知识积累率小于B企业,那么无论P为何值,只要两企业曾经在过去某时刻知识存量相等,最终都会有尽>A>0

由以上分析可知,当且仅当B企业的知识积累率大于A企业的知识积累率时,B企业才有望赶上A企业的知识存量水平。且A,B两企业自身知识积累率差距越大,则P也要更大,才能抵消B企业自身知识积累率低的不利影响,从而让B企业依靠知识溢出的积累率使自身的总体知识积累率超过A企业。再经过一段时间后,B企业的知识存量水平最终会赶上A企业。

因此,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当企业对知识消化能力强的时候,其吸收的知识溢出能够很快的转化成自身的知识存量,从而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

2.组织学习

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现有文献都认为组织学习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组织学习是企业将从外部获取知识和技术进行内化的一种能力。在企业知识内化的过程中,组织学习过程可分为知识获得、知识消化、知识创新三个阶段。

企业通过自身的组织学习去获取外部知识,通过内化和创新以后,形成创新成果。Cohen&Levinthal指出外部知识不能马上被企业应用,因为知识溢出获取、消化及创新依赖于企业先前的知识基础及具有潜在创新能力的熟练技术工人。Hansen&M.T针对印度的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中500家软件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由于行业的相似性与技术水平的相近性,发现组织学习能够促进企业获取外部的知识溢出,并通过组织学习将获取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的创新成果。Tsai&Ghoshal通过对美国15家大型跨国电子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组织学习促进了企业获取生产、技术及市场需求等相关的信息,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技术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Tsai(2001)认为企业对外部知识学习,主要因为知识势能差的存在,同一个产业集群内技术能力强的高位势企业的技术人员,会受到集群内其他企业的青睐,低位势企业会通过各种方法去获得高位势企业的技术人员,导致企业间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可见,组织学习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决定因素。

3.集群企业知识特征

任何企业的技术创新都必须依赖知识,知识既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又是技术创新的终点。从知识的理解上来看,知识就是结构化的经验、价值、情景信息和专家认识的组合,它是集群企业的无形资产。集群企业对于知识这类无形资源,却不容易获得,也难以模仿。知识是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那么集群企业又是如何将获取的知识转化为可见的创新成果,从而提升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呢?

从集群企业知识来源上来看,是企业价值链上的各个节点所涉及的知识,如特定生产技术、经验、生产流程、市场需求信息、消费需求新变化等。从知识特征来看,由于产业集群地理位置的临近,及产业集群特有的文化氛围,使知识特征表现显著。主要表现为:第一,隐性。隐性知识存在于人脑的很难借助语言等工具来表述的知识,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洞察力、思维模式、技术诀窍、组织文化和所谓的“诀窍”等形式存在。因此,由于知识的隐性特征,它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来进行传播,产业集群的地理位置的临近性提供了这种条件。第二,异质性。知识个体差异不可避免带来知识的异质,异质性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键性生产要素,是企业之间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差异。产业集群是以设施配套、机构完善本地化的区域网络,集群中每一个企业的知识基础呈现出异质性。第三,知识资源共享性。企业知识资源不足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关键因素。众多的地理接近的企业聚集在一起,有利于集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能够快速获取到知识,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第四,知识的扩散性。知识的扩散性是企业技术创新获取知识来源的重要途径。企业地理位置集聚使产业集群关系网络存在较强的联系,知识扩散的障碍就比较小,因此集群内知识扩散速度远高于非集群企业之间的知识扩散。

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分析,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表现为知识和经验,它们通过企业不断的学习而获得和更新,即集群企业通过知识选择、知识获取、知识的消化吸收以及知识创新达到企业技术创新。因此获取外部的知识是提升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基础,也是集群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产业集群位置临近特征,为集群企业获取知识提供了机会。继而集群企业将获取的有用知识进行知识内化转化为企业自身内部的知识。最后将消化的知识形成自身能力注入产品或服务之中,形成了知识创新。具体而言,知识获取产生了集群企业知识增量,知识消化吸收形成了集群企业知识存量,知识创新决定了集群企业知识质量。集群企业对外部知识通过知识获取、知识消化及知识创新转化成集群企业个体异质性知识,促进了集群企业技术创新。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通过扩散又转化为集群内部的知识,增加集群知识存量,又促进企业个体获取知识,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

〔1〕吴芷静.共享性资源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 [J].商业时代,2012(12):64-67.

〔2〕Cohen,W.M and D.A.Levinthal.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569-596.

〔3〕Hansen,M.T.Knowledge networks:Explaining effective knowledge sharing in multiunit companie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2,13:232-248.

〔4〕Tsai W&Ghoshal S.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41):464-476.

〔5〕Tsai W.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raorganizational Networks:Effects of Network Position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Business Unit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5):996-1005

〔6〕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Influence Factor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n Cluster Enterprises

Wu Bohong
(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uai’an,Jiangsu,223003)

This paper analyzes influence factor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n cluster enterprises from enterprise knowledge overflow,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cluster.Cluster enterprise obtains knowledge flow through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rough both inside and outside,thus promoting i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however,at the same time it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relies on innovation paths.

cluster enterprise;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affecting factors

F270

A

1009-9522(2014)03-0079-03

2014-04-28

吴波虹,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教师,研究方向:知识管理和市场营销。

江苏省教育厅2011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11SJB6306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存量集群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