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延续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研究

2014-10-10 10:07吴江平
护理与康复 2014年2期
关键词:达标率心血管病出院

吴江平,苏 骅,郑 伟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医院,广东中山 528463)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危险因素及患病率呈持续增长态势,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41%,居各种死因的首位[1]。CVD二级预防是近年来国际心血管领域最活跃的研究之一,2011年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也更新了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2]。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作为CVD极高危类型,二级预防对预后有更重要的意义。延续护理是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或家庭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使患者接受的健康服务具有连续性及协调性,以预防或减少高危患者健康状况的恶化[3]。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本院对55例ACS患者出院后实施强化延续护理,加强二级预防,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选标准:ACS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诊断标准[4];能够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自愿参加。排除标准:有交流和认知障碍;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肿瘤疾病;精神疾病。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在本院内科住院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ACS患者108例,按照患者居住地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及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随访,由1名门诊专科护士完成。患者出院前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建立健康档案;出院后护士每月电话随访1次,随访内容为提醒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及参加医院每月1次的冠心病专题讲座、指导规范用药及应对药物不良反应、指导心绞痛急性发作的自救方法、规劝戒烟、指导合理膳食、提供个体化运动锻炼方案等。

1.2.2 观察组 行强化延续护理。成立强化延续护理小组,由3~4名经过专科培训的护士组成,每位护士轮流随访。患者出院后前3个月,护士每月2次电话或上门随访,以上门随访为主,之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必要时上门随访。随访内容同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3 评价标准

1.3.1 相关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住院前和干预1年后的规范服药率、吸烟率、合理膳食率、运动锻炼率、因心血管事件再次入院率,评价患者的体质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达标率。达标标准参考相应指南制定[4]:BMI 18.4~24.8;LDL-C<2.6mmol/L,合并糖尿病者<2.08mmol/L;血压<140/90mmHg,合并糖尿病及慢性肾病者<130/80mmHg;因患者以中老年为主,过于严格控制血糖可能增加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故HbA1c为7%~8%。

1.3.2 患者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评定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5],删除其中3项:当您有需要时,总会有护士在您身边;当您呼叫护士时,他们到来的速度;在遵守规章制度前提下,住院期间护士给您的自由度;修改1项:护士巡视病房的次数修改为护士为您随访的次数。实际共采用16项,使用李克特5级标度法,即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其中前3项总计为满意,后2项总计为不满意,患者填写时16项中超过10项(约60%)满意为个人满意。调查表在持续干预1年后患者来院复诊时自行填写,当场收回,交由专人汇总。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观察组失访1例、死亡1例;对照组失访1例、死亡2例。两组失访人员均为患者随子女迁往外地居住后无法联系;两组死亡原因是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1例在夜间睡眠时猝死,对照组另1例为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干预后1年,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及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干预后1年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及满意度比较(例,%)

3 讨 论

3.1 强化延续护理的必要性 2011年Yusuf等[6]的PURE(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ical)研究显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CVD患者中高达69.3%未服用任何二级预防性药物,提示CVD患者使用二级预防药物的严峻现况及缺乏相应的二级预防体系。CVD患者随着出院时间延长,受经济状况、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年龄、受教育程度、药物因素、医患交流不够等影响,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宣教知识逐渐淡忘,自我管理放松,治疗依从性逐渐降低,有部分患者甚至自行减药或停药,严重影响疾病的康复。本研究显示,对照组随访1年后合理膳食率仅为62%、合理运动锻炼率仅54%,仍有24%患者在吸烟、30%患者不能够规范使用药物,导致的直接后果是LDL-C达标率仅为54%、血压达标率仅为76%、HbA1c达标率仅为82%、1年内患者再次住院率高达62%,研究结果提示对ACS患者强化二级预防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3.2 强化延续护理的可行性 延续护理使医疗服务由院内延伸到院外,避免了服务从医院到社区或家庭的脱节,通过对患者出院后的电话及上门随访、健康讲座等措施,使护理服务延续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更具有个体化及针对性。有研究显示[7],由经过专科培训的护士为主导,包括营养师、理疗师、全科医师和心血管专科医师等组成的团队,通过对CVD患者实施出院后随访,能够显著控制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肥胖、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事件。国内有研究显示[8],对CVD患者出院后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予以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可使该类患者的正确服药率由56.7%升至98.4%,1年内再次住院率由28.3%降至12.7%,提示可以发挥护理人员的优势来积极干预ACS的二级预防。本研究通过对ACS患者实施强化延续护理措施,使规范服药率、戒烟率、合理膳食率、运动锻炼率及体质指数、血脂、血压、血糖等达标率显著改善,因心血管事件的再次入院率显著减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1]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7-12.

[2]Smith SC Jr,Benjamin EJ,Bonow RO,et al.AHA/ACCF secondary prevention and risk reduc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nd other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2011update:a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J].Circulation,2011,124(22):2458-2473.

[3]钱春荣,朱京慈,杨燕妮.国内外延续护理的研究方案及构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2481-2484.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

[5]Thomas LH,McColl E,Priest J,et al.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s:an instrument for quality asessment of nurising care[J].Quality in Health Care,1996.5(2):67-72.

[6]Yusuf S,Islam S,Chow CK,et al.Use of secondary prevention drug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community in high-income,middle-income,and low-income countries(the PURE Study):aprospective epidemiological survey[J].The Lancet,2011,378(9798):1231-1243.

[7]Wood DA,Kotseva K,Connolly S,et al.Nurse-coordinated multidisciplinary,family-bas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programme(EUROACTION)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symptomatic individuals at high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apaired,cluster-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The Lancet,2008,371(9629):1999-2012.

[8]杨瑛英,张丽华.心血管病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健康教育探讨[J].护理与康复,2005,4(1):70-71.

猜你喜欢
达标率心血管病出院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分层随访模式对院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