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肝胆手术后房颤发生与超敏C-反应蛋白关系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4-10-10 10:07杨卫华陈红亚金钰梅
护理与康复 2014年2期
关键词:及第肝胆房颤

杨卫华,陈红亚,金钰梅

(嘉兴市第二医院,浙江嘉兴 314000)

老年肝胆手术患者术后房颤是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也是除手术本身以外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术后房颤大多为阵发性,轻者延长住院时间,重者增加术后脑卒中的风险。国内外多项研究证明超敏C-反应蛋白(CRP)升高可以作为预测房颤发生的独立因素[1]。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肝胆外科为115例≥60岁老年患者行肝胆手术(腔镜微创手术除外),术后36例发生房颤。本文分析老年患者行肝胆手术后房颤发生率与CRP的关系,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肝胆手术患者115例,其中男42例、女73例;年龄(70.12±6.12)岁;术前伴有高血压病41例。排除标准:60d内有失代偿性心力衰竭,60d内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房性心律失常病史,术前发现阵发性房颤发作,术前曾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

1.2 观察指标 患者在入院次日、术后第1天及第2天检测CRP(参考值0~8ng/ml),心脏彩超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直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等指标,同时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按术后心电图记录判断是否出现房颤持续5min以上,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和符号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115例患者术后房颤发生情况 115例中有36例术后发生房颤,发生率31.3%,29例在术后第1天发生,7例在术后第2天发生,术后发生平均时间(15.25±7.27)h,平均持续时间(14.83±10.88)h。36例房颤患者中,有10例出现心悸症状,其余26例无任何不适,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均予乙胺碘呋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后转为窦性心律。发生房颤及未发生患者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心超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手术前后CRP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CRP水平比较(ng/ml)

3 讨 论

3.1 本文资料特点分析 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手术时间、术前超声心动图指标、术前CRP水平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术后第1天、第2天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房颤组(P<0.05),而且无论是房颤组还是非房颤组,术后第1天及第2天的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

3.2 CRP水平与发生房颤的关系 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房颤与术后全身炎症应激反应有关[2],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房颤的发生。血液中的炎性因子如CRP作为房颤发病机制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关注。CRP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最敏感的标志物,主要在人体肝细胞内合成,健康人体中CRP含量非常低,当机体处于炎症或手术应激状态下可显著增加,在急性炎性反应6~8h内CRP浓度迅速升高,并在48~72h达高峰[3,4]。同时有研究发现CRP对补体系统有调节作用,补体在通过经典途径被激活后,可以产生溶细胞、炎症反应以及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等多种功能,最终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坏死和纤维化,从而导致心房肌重构,诱发房颤发生[5,6]。本文资料显示,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术后第1天及第2天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说明患者受到手术创伤后均处于炎症应激反应状态,这种状态可能诱发老年患者术后房颤的发生;房颤组术后第1天及第2天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房颤组,说明术后CRP水平升高可能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3.3 护理干预 术前告知患者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戒烟酒,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及含脂肪高的食物,如咖啡、可乐、浓茶、肥肉,避免饱餐;多食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做屏气用力的动作;对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及预后,做好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了解患者术前CRP的水平,报告医生,及早干预;术后严密观察病情,询问患者主诉,延长心电监护时间,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变化[7],特别是术后第1、2天,遵医嘱动态监测血清CRP变化,CRP水平高者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行预防性治疗,并注意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观察,认真交接班。

[1]Aviles RJ,Martin DO,Apperson Hansen C,et a1.Inflamma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atrial fibrillation[J].Circulation,2003,108(2):3006-3010.

[2]夏曙光,张桂新,徐禀起.血清C-反应蛋白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研究[J].河北医药,2011,33(10):1493-1494.

[3]徐星国.冠心病与C-反应蛋白关系的临床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124-125.

[4]朱俊国,张林林,李勋,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与高敏C-反应蛋白关系分析[J].河北医药,2010,32(8):1200-1202.

[5]Watanabe T,Takelshi Y,Himmo O,et a1.Creaetive protein elevation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J].Heart Vessels,2005,20(5):45-49.

[6]Tsai CT,Lai LP,Kuo KT,et a1.Angiotensin II activetes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via racl in atrial myocyts and fibroblasts:implication for the therapeutic efect of statin in atrial structura remodeling[J].Circulation,2008,117(3):344-355.

[7]阮玉琴.肺癌术后早期并发心房颤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7):589-591.

猜你喜欢
及第肝胆房颤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朝野类要》入仕制度词汇考释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预防房颤九妙招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
“第”字的用法(汉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