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卧位在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喂养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14-10-10 10:07叶丽娟章小芳楼瑞英
护理与康复 2014年2期
关键词:胎龄早产儿插管

叶丽娟,章小芳,楼瑞英

(义乌市中心医院,浙江义乌 322000)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是经鼻作为连接方式进行的机械通气,有助于维持呼吸功能,保证上呼吸道通畅和增加功能残气量,从而避免肺泡塌陷,减少有创通气的严重并发症。NCPAP主要应用于早产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气管插管拔管后和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上应用NCPAP时通常采取仰卧位,正压把气体压向胃内,易使胃肠胀气,抑制肠蠕动,重者可以引起胃穿孔[1],故使用NCPAP的患儿一般需要禁食。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长期禁食不利于胃肠道成熟,因此,早产儿提倡早期喂养,以使其血清胃泌素浓度增高,刺激胃黏膜生长,促进肠蠕动,加快胃肠道成熟[2]。研究表明[3],俯卧位能改善早产儿的肺功能及胃肠功能。为使应用NCPAP的早产儿能尽早喂养并减少喂养不耐受率,2012年1月至12月,本院新生儿科对27例NCPAP联合喂养的早产儿取俯卧位,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52例,按病案单双号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2例;矫正胎龄28~33周,平均30周;体重980~2 120g,平均1 660g;早产儿呼吸暂停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拔除气管插管后6例;应用NCPAP联合喂养时间平均18d。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矫正胎龄29~34周,平均31周;体重1 010~2 310g,平均1 685g;早产儿呼吸暂停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7例,拔除气管插管后5例;应用NCPAP联合喂养时间平均15d。两组患儿性别、矫正胎龄、体重、病情、使用NCPAP联合喂养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喂养方法 两组均采用间断胃管喂养,用同一种品牌的早产儿液态奶,每3h喂养1次,奶量遵医嘱。喂奶前半小时开放胃管及抽吸胃内容物,评估患儿腹部情况。

1.3 卧位方法

1.3.1 对照组 按常规采用仰卧位,头肩部抬高15~20°,持续2h后改侧卧位30min,反复进行。

1.3.2 观察组 采用俯卧位法,头部抬高倾斜15~20°,四肢呈蛙状,头偏向一侧,小软枕垫于腹部,头部交替偏左或偏右,持续2h后改仰卧位或侧卧位30min,反复进行,每天俯卧16~18h。

1.4 效果评价 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喂养不耐受临床表现:呕吐;腹胀(24h腹围增加大于1.5cm,伴有肠型);胃残留量超过前1次喂养量的1/3或持续喂养时超过1h的量;胃残留物被胆汁污染或有咖啡渣样物;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大便稀薄,还原物质超过2%(乳糖吸收不良);呼吸暂停或心动过缓。出现上述情况之一,即考虑喂养不耐受。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见表1。

表1 两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例,%)

3 讨 论

3.1 NCPAP联合喂养的早产儿采用俯卧位的优点 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喂养后易出现不耐受,增加早产儿的死亡率,因此,有效的营养对早产儿存活和正常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4]。给NCPAP联合喂养的早产儿采取俯卧位,由于自身重力及枕头的支持作用,使腹压增大,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并限制横结肠向上向前膨胀和活动,减轻腹胀和减少呕吐的发生,从而提高早产儿对喂养的耐受性;此外,俯卧位能改善早产儿肺的顺应性及潮气量,降低气道阻力,减少胸廓运动的不协调性,从而改善早产儿肺功能,有效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5];俯卧位时早产儿肢体活动少,能量消耗低,有利于消化吸收[6],使早产儿获得更有效的营养,从而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本文资料显示,观察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采取俯卧位的注意事项 俯卧位时宜使患儿头部抬高15~20°,由于重力作用,增强胃的排空能力,减少胃食管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NCPAP时俯卧位会引起面部压疮,注意观察患儿面部皮肤情况,每2h翻身1次,面部和鼻孔用康惠尔保护膜保护;俯卧位时患儿口腔分泌物较多,在床垫上垫一消毒软毛巾,及时更换,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患儿如颈部肌肉张力较强、活动较多,易使口鼻俯于床垫而引起窒息及猝死,因此,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护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本组无1例患儿因俯卧位而引起窒息及猝死。

[1]吴本清.新生儿无创正压通气[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4):1075-1077.

[2]叶红,蒋玉华.重力口饲胃管法在早产儿喂养中的观察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4):46-47.

[3]李国慧.俯卧位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08,7(1):56-58.

[4]徐小平,詹建华,俞钱华.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1):43-44.

[5]徐润香,姚黎明,麻列波.两种体位对控制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发作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1,10(4):340.

[6]于新颖,刘红梅,姜红.间歇泵奶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2(1):138-139.

猜你喜欢
胎龄早产儿插管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同胎龄早产儿宫外环境下脑发育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