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三级党校培训体系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2014-10-23 06:25叶福林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4年10期
关键词:积极分子党章入党

叶福林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学生申请入党人数急剧增加,学生党建工作任务也日益繁重,出现了一些高校对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不够系统规范,教育形式和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比如,有的高校忽视培训对象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把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在发展前的教育集中在一次性培训,存在人员庞杂、“一锅煮”的现象;也有的高校忽视党校教育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对不同层面的培训对象使用相同的教材,安排相近的课程,讲授重复的内容,让人觉得党课教育颠来倒去、枯燥乏味;还有的高校对党校教育创新意识不强,培训的方式方法比较片面单一,除了听报告、上党课和学文件以外,未能结合学员特点和培训目的,拓展更加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削弱了党校教育培训的实际成效,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本文结合有关高校的实践经验,就如何进一步完善三级党校培训体系,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以学习党章、遵守党章为核心,抓好党章学习小组的启蒙教育和基础培训

按照“早教育、早发现、早培养”的原则,目前各高校在大一新生入学以后,就开始着手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教育,提高青年大学生对党的认识,引导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对大一新生进行党的知识的启蒙教育和基础培训,由党支部指导学生团支部组织的党章学习小组,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抓手。但长期以来,有些高校党组织对党章学习小组的工作不够重视,对其开展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也比较模糊,以为党章学习小组就是组织一些参观,开展几次活动,进行一些实践就可以了,从而使党章学习小组陷于软弱涣散、可有可无的境地。实际上,党章学习小组是对大学生进行基础性党的知识启蒙的重镇,是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起点,也是基层党组织联系、培养、考察入党申请人的桥梁和纽带。抓好大学生党章学习小组建设,对于进一步激发大学生争取入党的积极性,确保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党章学习小组的工作内容,顾名思义,就是以“学习党章,遵守党章”为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章是党的总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1]同时,党章对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发展党员的基本条件和党的组织纪律等也作了明确规定,是了解党的基本知识的重要指南,也是进行入党启蒙教育的最好教科书。为此,大学生党章学习小组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通读党章、理解党章、熟悉党章、遵守党章为基本内容,着力提高大学生对党章基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激发广大学生争取入党的积极性,初步形成正确的入党动机。

党章学习小组的基本任务是通读党章原文,重点是学习党章的总纲和第一章、第二章。通过党章学习小组的学习,使大学生对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主要任务以及组织原则和纪律等有一定把握,对入党的基本条件、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等比较熟知,对发展党员的基本程序等有一定了解。同时结合对党章其它部分、党史基本知识、先进人物事迹和当前时事热点的学习,加深大学生对党的认识、坚定其加入党组织的信念。

党章学习小组的教育方式,可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综合运用讨论、交流、参观等方式,适当辅以老师的讲解。通过党章学习小组对党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启蒙教育,使积极要求进步和已经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大学生加深对党的认识,提高思想觉悟,熟知党章内容,并用党章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参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以党的知识、基础理论为重点,开展院(系)二级党校的系统教育和全面培训

经过党章学习小组的基础教育和培训之后,党组织对于态度积极、表现突出的入党申请人,通过共青团组织推优、党员和群众推荐等方式,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一般由院(系)组织的二级党校来承担。

中共中央办公厅最近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十条规定:“党组织应当采取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有关活动,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以及集中培训等方法,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作风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他们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帮助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2]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训内容作了全面、系统的规范。结合这些内容,高校院(系)层面组织的二级党校,承担着对入党积极分子就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开展系统教育和全面培训的使命。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指导思想为灵魂,全面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等知识的教育培训,使入党积极分子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和重要决策,增进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信赖与支持。

二是以党史教育为主线,全面开展党的光辉历史、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等教育培训,使入党积极分子在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知党、爱党、跟党走的信念,从党史教育中汲取历史智慧和前进动力。

三是以价值取向为依托,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训,使入党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与命运,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四是以严明纪律为基轴,全面加强党的组织原则和铁的纪律等教育培训,使入党积极分子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严格贯彻党的组织原则,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等,锻造成为坚强的先锋战士。

在二级党校的教育培训中,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等主题活动,全面探索实行党校培训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相结合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方式,帮助入党积极分子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担当意识,为其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

三、以坚定信仰、增强党性为目的,加强学校三级党校的深化教育和专题培训

“对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并报上级党委备案后,可列为发展对象。”[3] 对于列为发展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基层党委应当对其进行短期的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三天(或不少于二十四个学时)。对于高校来说,对大学生发展对象的教育培训,一般由学校层面的三级党校来统一组织实施,主要是集中性的深化教育和专题培训。

三级党校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专题教育培训,使发展对象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胜信心,激发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信念。

二是以增强党性修养为纽带,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道德品行的专题教育培训,引导发展对象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自觉践行“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三是以端正入党动机为关键,深入开展党的服务宗旨、奋斗纲领和优良传统等专题教育培训,使发展对象牢记党的执政使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讲大局、讲责任、讲奉献,做到“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在思想和行动上体现先进本色。

四是以健全党内生活为指针,深入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的纪律处分条例等专题教育培训,使发展对象了解党的组织生活、增强党性观念、严肃党的纪律、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从而在政治上、纪律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自觉增强党内团结,遵守党的纪律。

三级党校的培训方式,主要以集中性教育培训为主,包括专题报告、现场教学、实地考察、影视观摩、经典导读、分组讨论等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培训方式,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四、以改革创新、务求实效为动力,健全完善高校三级党校培训体系运行机制

高校三级党校教育培训体系,为大学生加强入党前培训教育,做好思想上入党工作搭建了良好平台。但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这个平台建设,需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党校姓党是党校教育的灵魂,也是党校办学的根本要求。三级党校教育培训体系,必须把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放在首位,同时结合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和现实表现加以综合考察。为此,要注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实行党校培训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相结合的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方式。要因势利导,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大学生社团组织等载体,将大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第二课堂、业余爱好和社会实践相衔接,利用党团组织优势吸引学生,全方位锻炼、培养和考察进步学生,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积极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动员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注重教育寓于服务、服务体现教育,使他们在服务同学、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中树立宗旨意识,彰显先进本色。

二是坚持连贯性与递进性相承接。针对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不同特点和教育要求,三级党校教育培训体系构建了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的培训环节,分别对应启蒙教育、系统教育和深化教育的目标要求。在这三个环节的教育培训中,有些重要内容秉持党校教育的连贯性和延续性,比如党的基础理论知识、党史国史教育、党员权利义务、党的组织纪律等等,这些内容甚至在许多人入党后都还需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但同时,这些内容在不同的培训环节有着不同的教育要求,在党章学习小组环节或许只涉及一些常识,在二级党校教育中就要比较全面系统掌握,而到了三级党校则要求能深入理解并指导行动。所以,在不同环节虽然培训内容有一定交集,但他们之间是一种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递进关系,而不是内容上的重复和赘述。

三是坚持针对性与有效性相统一。面对当今时代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潮,党校教育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更不能思想僵化、因循守旧,而要以改革创新、务求实效为动力,坚持针对性和有效性相统一,增强党校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要扩大知识视野、大胆开拓创新,针对学员的不同特点、不同问题和不同需求,科学设计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培训课程,有效制定考评体系,全面落实教育要求。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改进党校教育方式,丰富党校培训内容,不断提高党校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性,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入耳入脑。要以重大节庆日、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纪念庆祝活动为载体,适时开展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总之,高校三级党校教育培训体系,适应了大学生发展党员工作的特点,是加强大学生入党前教育的有效载体。但如何充分发挥这个载体的功能和效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运行机制,以此全面提高大学生发展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品格修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9/c_113722461.htm.

[2][3]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610/c1001-25131365.html.

本文为2012年度上海市“阳光计划”(党建类)项目“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保持党的队伍纯洁性——以上海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为视角”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12YG30。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组织员,法学博士

责任编辑:卞继浦

猜你喜欢
积极分子党章入党
基层党支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实践
申请入党,是否需要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爷爷是个“党章迷”
确定入党介绍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重温入党誓词
中国共产党如何通过修改党章确立“行动指南”?
党章的历次重大修改
北安市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入党前“体检”
向党旗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