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参赛队攻防实力研究

2014-10-31 09:52王太付杜少武查代军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分球参赛队中锋

王太付,杜少武,查代军

1975年11月14日亚篮联在曼谷举行代表大会,批准亚洲篮联执行局关于恢复中国在亚洲篮联中合法席位,中国男子篮球队第一次组队参加了第八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篮经过预、决赛共9场比赛,保持不败,最终取得冠军,并取得了代表亚洲地区参加1976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第21届奥运会篮球赛的资格。中国男篮参加亚锦赛的20届比赛中15次夺魁,是亚洲男篮当之无愧的霸主。但在近年来随着亚洲男篮的整体发展,尤其是第24届以来的近四届比赛中,伊朗队3次夺冠,其强势崛起致使中国队的亚洲篮球霸主地位岌岌可危。尤其是2013第27亚锦赛中国在小组赛第1、3场双败韩国队、伊朗队,1/4决赛甚至爆冷输给了中华台北队,最终排名第5,以致无缘2014年西班牙男篮世界杯。本研究对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15支球队的攻防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并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将中国队在第27届亚锦赛的表现与前4名球队以及全部参赛队不同位置球员的攻防数据、个人效率进行对比,从而找出中国队在进攻和防守中的优势和不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的15支球队的攻防指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并获取篮球比赛技战术统计方面文献27篇;登陆中国男篮官方网站及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的官方网站,查阅相关比赛技术统计,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1.2.2 录像观察法 下载第27届亚锦赛全部比赛的录像,运用技战术统计与分析的方法,对比赛录像反复回放,以获取技术数据。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L2003和SPSS16.0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处理。

1.2.4 RSR综合评价 秩和比法(Rank-sum ratio,简称RSR法)是集古典参数估计与近代非参数统计各自优点于一体的统计分析方法。其计算公式为:RSR=Σ R/(nm)(Σ R表示某评价对象的秩和值,m为评价指标的数目,n为球队数,RSR值越大,其综合实力越高)。其基本思想是在一个N行(N表示评价对象个数)M列(M表示评价指标的个数)矩阵中通过秩转换获得无量纲的统计量RSR,以RSR值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或分档。

文章在运用RSR综合评价对参加27届亚锦赛的15支球队的进攻和防守指标分别进行综合评价时选用了5级评价指标,建立了对参赛队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的标准(见表1)。

表1 RSR评价等级标准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赛球队的RSR评价

篮球运动是在特殊的规则限制下,以特殊的形式和方法、手段,集体地进行攻防对抗,最后以得分决定比赛的胜者。对于胜者,攻防效果归于进攻和防守技术,只有攻防技术兼佳的球队赢得比赛的胜利几率最大。为了更好评价第27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各队的攻防能力,本研究运用RSR综合评价法对各参赛队的攻防技术进行综合分析。进攻指标有:得分、2分球、3分球、罚球、进攻篮板、助攻、失误、第1节得分、第2节得分、第3节得分、第4节得分;在防守指标选择有:失分、防守篮板、抢断、犯规、盖帽。

2.1.1 进攻技术的 RSR评价 表2、表3、表4可见,冠军伊朗队的进攻RSR值达到0.76,属B级首位,场均得分高达86.8,排在第1位,为目前亚洲进攻最强的球队。菲律宾、中国、韩国、中华台北、卡塔尔队 RSR 值分别为 0.75、0.70、0.66、0.67、0.61,介于0.60-0.79之间,属B级水平。中国队本次亚锦赛的9场比赛6胜3负,输的3场比赛除了对阵伊朗队实力差距悬殊外,其中对抗韩国、中华台北都是在前3节领先的情况下最后败北。原因为中国队9场比赛的场均进攻篮板、罚球命中率、3分球位列参赛队前10名之外。这暴露出中国队在比赛中参与争抢前场篮板的球员较少,冲抢篮板的意识较差、对篮板反弹落位的预判力差、卡位及档人不到位,以及关键时刻的心理素质差、体力不足等。面对对方超强的防守无3分球出手机会、同时过于依赖内线球员的作用和超低的3分命中率等问题。因此,前场篮板球争抢、罚球的命中率、3分球命中率将是中国队在未来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约旦、哈萨克斯坦、日本、巴林、沙特、泰国的进攻RSR 值分别为 0.51、0.41、0.58、0.49、0.46、0.44,介于0.40-0.59之间,为C级水平。中国香港、印度、马来西亚分别7战7负、8战6负、4战4负,进攻RSR值依次为0.35、0.39、0.22,为D级水平,这3支球队的RSR值排序与比赛排名基本吻合。

表2 参赛队进攻能力RSR值综合评价表

表3 参赛队进攻能力RSR值综合评价表

表4 参赛队进攻能力RSR值综合评价表(每节得分)

经统计得出第27届男篮亚锦赛参赛队的最终排名和进攻RSR值排序的相关系数r=0.832(p<0.01),两者呈非常显著性相关(见表5),这也说明了第27届男篮亚锦赛参赛队的进攻RSR值能够客观地反映各队的进攻实力。

表5 进攻RSR排名与比赛最终排名相关性一览表

2.1.2 防守技术的RSR评价 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NBA)一条永不更改的名言:进攻代表球队的天赋,防守代表总冠军。在当今世界篮球运动高度发展的今天,篮球联赛的实力顶尖球队或国家队都把增强自身的防守能力作为重要技战术指标。

表6 参赛队防守能力RSR值综合评价表

如表6所示,本届参赛队的防守能力分为5个等级,其中伊朗、韩国的防守RSR值分别为0.85、0.80,隶属 A级水平。伊朗队场均失分为54.3分,列参赛队场均失分榜尾,以9战全胜100%的赢球率夺得冠军实至名归,为亚洲目前防守最强的男子篮球队。菲律宾、中华台北、日本3支球队的防守 RSR 值分别为0.68、0.66、0.73,属 B 级水平,防守实力也是目前亚洲较强的球队。中国、卡塔尔、约旦、巴林、沙特5支球队的防守RSR值均在0.60以下,为C级水平。中国队的防守RSR值0.56,排序第7名,位列C级水平倒数4位。与中国队的进攻RSR(0.70)值相比较,防守RSR值低于进攻RSR值。揭示了中国队本届亚锦赛进攻能力强于防守能力,属于攻强守弱球队。中国队要想重振雄风必须重点提高防守能力,尤其是在进攻较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加强防守能力。哈萨克斯坦、中国香港、印度、泰国4支球队的防守RSR值均在0.40以下,属D级水平,防守实力较差。马来西亚的防守RSR值在0.19以下,隶属于E级水平,场均失分、防守篮板、抢断、犯规排名各参赛队后3位,比赛中球员整体身高偏低、防守过于松散、防守战术单一,很难阻止对手得分,导致场均失分94.8分。

经统计得出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球队的最终排名和球队的防守RSR值的相关r=0.832(p<0.01),两者呈非常显著性相关(见表 7),这也说明了本次男篮亚锦赛参赛队的防守RSR值能够很客观地反映各队的防守实力。

表7 防守RSR排名与比赛最终排名相关性一览表

2.1.3 攻防实力的RSR综合评价 篮球运动是攻防技术协同运用的活动,单一的防守或进攻技术分析,只能反应球队的个别方面的能力[2]。探究球队的整体实力,攻防效果综合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表8可见,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各队的攻防RSR值中,伊朗、菲律宾、韩国、中华台北4支球队的攻防RSR值介于0.80以上,隶属于A级水平,是目前亚洲男子篮球的最强4支队伍,该4队排名前4也佐证了这一事实。中国、卡塔尔、日本 3 队攻防 RSR 值分别为 0.73、0.67、0.66,介于0.60-0.79之间,为B级水平,揭示了中国队在第27届亚锦赛亚洲男子篮球的地位已经退居至二流水平。约旦、巴林、沙特3支球队的攻防RSR值介于0.20-0.39之间,属D级水平,球队整体攻防实力较差。中国香港、马来西亚两队的攻防RSR值分别为0.17、0.07,排名参赛队后两位,均在 0.19以下,为E级水平。这与两队的进攻RSR值、防守RSR值也位列各参赛队的后3位也基本相似,说明了两队的实力是亚洲最弱的球队。

表8 参赛队攻防能力RSR值综合评价表

经统计得出第27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球队的最终排名和球队的攻防RSR值的相关r=0.868(p<0.01),两者呈非常显著性相关(见表 9),同时说明了参赛队的攻防RSR值能够很客观地反映各队的攻防实力。

表9 攻防RSR排名与比赛最终排名相关性一览表

2.2 中国队与亚洲四强整体攻守比较分析

第27届世锦赛中国队获得第5名显然是失败的,但我们从失败中寻找原因,重回亚洲强队也是可能的。通过以上各队的攻防RSR值分析可见,目前中国队的主要对手分别为伊朗、韩国、菲律宾、中华台北。伊朗队从第24届男篮亚锦赛战胜中国以来,近4届亚锦赛3次夺冠,表明中国队的亚洲男篮霸主地位已经易主。韩国队和菲律宾的球员顺利度过了新老更替,仍在亚洲强队之列。而中华台北队也逐步强大起来。反观中国队的整体攻防实力与往届男篮亚锦赛已不可同日而语。

2.2.1 进攻比较分析 表10、表11、表12可见,中国队除了2分球投篮命中数、2分球投篮次数、罚球投篮命中数、罚球投篮次数、第1节得分、第4节得分较对手高外(第2节得分与对手持平),其它指标都落后4强。其中场均得分落后对手1.5分,2分球场均投篮命中率落后对手1.1个百分点,3分球场均投篮次数、命中数、命中率分别落后对手1.7个、3个、4.6个百分点。罚球场均命中率落后对手高达7个百分点,场均进攻篮板场、助攻分别均低于对手0.8个、2.5个,而场均失误高于对手6.6个,第3节场均得分低于对手3.6分。

技术统计可见中国队场均2分球投篮次数与4强球队呈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出手次数并没有给中国队换来得分。中国队与对手队分差主要原因是2分球投篮命中数、2分球投篮命中率均较对手低。表明了中国队2分球的能力与对手不在一个等级。结合比赛录像回放可见,致使中国队失利的因素主要有:

(1)在对手凶狠的压迫式防守下无有效应对策略。中国队员很难挤开或摆脱防守球员突破上篮得分,投篮、助攻多在24s即将到时时刻仓促出手或失误。9场比赛仅见易建联、王仕鹏、王治郅、刘晓宇等球员有突破上篮、低位背身单打或投篮得分。

(2)进攻时内外线连接不畅。虽然内线是中国队的最大优势,但是内线球员易建联仅是进攻的结束段,鲜有高位策应或突破分球。王治郅由于年龄偏大很难在高强度的对抗中保持状态的稳定性。内线新秀王哲林由于缺乏洲际大赛的经验,在掌控进攻节奏、把握投篮时机等方面相当欠缺。外线方面显示出后卫组织者刘晓宇拼劲十足,但身高、体重等原因在对手强壮的后卫面前很难组织有效的进攻。而陈江华、郭艾伦仅是把球从后场推入前场或零星快攻的突破上篮。

(3)教练、队员缺乏临场比赛的应变能力。由于杨帅接管中国男篮时间较短及对亚洲强队的了解不够,比赛中临场指挥多次陷入被动的局面。在中国队对阵中华台北的上半场领先对手10分之多的局面下,下半场面对中华台北队外线球员的频频3分追分势头下,仍坚持打双塔阵容(很难跟上对手进攻节奏),造成多次中国队员以少防多局面、顾此失彼以致落败。表明了教练、队员缺乏临场比赛的应变能力。

(4)体能难以适应高强度比赛。中国队多名球员在年龄偏大和伤病的双重影响下,很难在高强度的对抗中掌控比赛的节奏,随着体力的下降带来了投篮命中率的回落。

(5)中国队员的斗志不顽强。由于伊朗队十分凶悍,中国队锋线球员李晓旭、张博等有怯场的意向。在多次良好的进攻时机下都选择传球,延误了得分良机。对阵中华台北队的整个上半场中国队员都是拼劲十足,但下半场在面对对手气势高涨的情况下显得拼劲不足、专注度不够、频频失误而无缘4强。

(6)中国男篮队员青黄不接。在后姚明时代,中国队要想称霸亚洲应快速完成球队的换血。年龄大难以适应长时间、高强度的比赛对抗,年轻队员需要在国际大赛中积累比赛的经验。这是中国男篮在第27届世锦赛后必须要做的紧迫性工作。

综上,中国队要重回亚洲男篮霸主地位,需选择最适合本国国情的教练和全队大换血。不断提升进攻实力,在组织后卫的培养上下大力气,使中国男篮早日度过“困难期”。

表10 中国队与亚洲4强2分、3分球得分对比表

表11 中国队与亚洲4强进攻指标对比表

表12 中国队与亚洲4强每节得分对比表

2.2.2 防守比较分析 如表13所示,中国队除失分、犯规外,其它指标都高于对手。其中场均失分高于对手0.7分,场均犯规高于对手0.6个,防守篮板、抢断场均分别低于对手2.2个、0.8个。中国队场均盖帽1.8个,而对手3.8个,相差2个,两者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3<0.01)。在中国队内线占优的情况下,防守篮板却较对手少了2.2 个。

这暴漏出中国队除了内线球员外,其它球员争抢后场篮板能力较差、拼劲不足等问题。录像回放可见,造成防守篮板、盖帽较差的主要原因为防守篮板和盖帽。

表13 中国队与亚洲四强防守指标对比表

(1)防守篮板。内线优势已经失去。虽然有易建联坐镇内线,但是与姚明绝对身高相比后场篮板的保护已经大不如前;争抢后场篮板意识不强。尤其是面对强队,即使处于有利防守位置,在档人、卡位和空中争抢对抗中难以显现优势。后卫球员习惯退到外线等待内线球员拼抢篮板,以致篮板球的争抢过多地依赖内线球员;中国队员争抢篮板球的专注度和积极性不够。例如在对手罚球不中的情况下篮球经常落到对方手中,给对手造成篮下偷袭的机会;防守能力差。中国队的防守能力较差导致对手较高的命中率,以致后场篮板球的争抢机会并不多。

(2)盖帽。封盖能力差:伊朗队中锋哈达迪场均盖帽分别为1.7个,列亚锦赛场均盖帽榜首;中华台北队的内线球员戴维斯场均1.2个;中国队内线球员王治郅、易建联场均盖帽分别仅为0.6、0.4个,可见中国队的盖帽实力与对手还存在较大差距;防守漏洞大:中国队的外线防守阵容过于松散以致对手较轻松的突破上篮得分,难现封盖对手出手路线的镜头。内线球员的协防意识较差,在外线出现防守漏洞的情况下很难给予队友补防,造成对手有大量的轻松投篮、上篮机会;防守战术单调:针对对手的进攻势头,中国队未现有针对性的防守战术。例如包夹、协防、关门等,大多防守战术还是以人盯人为主,这样给对手进攻突破分球或高位策应创造大量的空位投篮或篮下偷袭机会。

因此,中国队在今后的训练中要重点加强后场篮板的拼抢意识,加大对队员封盖技术的训练。

2.3 中国队与亚洲4强不同位置球员的攻防对比分析

2.3.1 后卫攻防指标分析 表14、表15数据可见,中国队后卫总投篮命中数、总投篮命中率、2分球投篮命中数、2分球投篮次数、2分球投篮命中率、3分球投篮命中率都较伊朗队后卫低。伊朗队后卫场均得分31.2分,占球队总得分的35.1%,可见伊朗队的后卫具有超强的得分能力。前4强球队除中华台北后卫场均得分较中国队后卫低外,其它均较中国队后卫高。说明中国队后卫得分实力与伊朗等强队的差距较大,得分方式单一、命中率较低等,这也是中国队后卫线的硬伤。在场均进攻篮板球拼抢方面,中国队后卫不及伊朗和韩国队。从比赛的录像回放可见伊朗队、韩国队后卫在争夺进攻篮板的意识更强、拼劲更足。场均失误次数方面,中国队后卫场均5.5次,排在第1位,主要原因是对手后卫凶狠的压迫式防守下,造成中国队后卫运球环节失误、传球时机欠佳等。

防守指标方面:场均犯规中国队后卫以9.5个位列首位,而伊朗队7.9个、菲律宾队4.5、韩国队4.7个、中华台北6.8个。录像回放可见中国队后卫线的进攻技术单一,多以突破、投篮为主。当对手破解中国队后卫的进攻线路后,导致中国队后卫犯规。场均盖帽方面中国队后卫为0.1次,而伊朗0.4次、菲律宾0.3次、韩国0.7次,中国队封盖主要集中在孙悦1人(场均0.1次)。

录像回放显示了中国队后卫在对手高强度的压迫式防守中对抗能力不足,回防意识和控制自身犯规能力不强等问题。同时中国队后卫还存在在组织进攻能力较差,突破能力单一,拼抢进攻篮板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些都是中国队今后训练要重点加强的方面。

表14 中国队与亚洲四强队不同位置球员攻防指标对比表

表15 中国队与亚洲4强队不同位置球员攻防指标对比表(续)

2.3.2 前锋攻防指标分析 在得分上,中国队前锋总投篮命中率、3分球投篮命中率与亚洲4强相比有较弱的优势。录像回放和数据显示了中国队前锋3分投篮命中率较高,主要是内线球员易建联、王治郅在身高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具有拉到外线3分远投的能力。中国队在2分球投篮命中数、2分球投篮次数都较对手低的情况下,前锋的2分投篮命中率位列第3位.说明中国队前锋在亚洲男子篮坛的身体对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从前锋的场均罚球命中率方面看,中国队前锋罚球命中率位列倒数第1,说明了中国前锋队员的持续的身体对抗和心理素质方面还需加强。场均进攻数据显示,中国前锋为3.1个,位列倒数第2,说明中国队前锋球员在冲抢篮板的意识和积极性方面还有所欠缺。虽然中国队拥有朱芳雨这样优秀的前锋队员,但由于年龄偏大已很难对球队有较大贡献。李晓旭、周鹏这样的新一代中国队前锋队员的大赛经验又相对较少也很难有所表现,这便造成了我国锋线队员得分能力不均衡,他们很难衔接本队内外线球员做出战术配合,多为“单干”为主的得分方式。表15可见,中国前锋场均21.8分,占总得分的24.2%。伊朗、菲律宾、韩国、中华台北分别为33.3%、54%、36.5%、53.1%,这么大的差距说明了中国队锋线球员得分能力较弱。

防守指标显示后场篮板、盖帽、抢断中国锋线排倒数第1。后场篮板中国队前锋场均8.6个与菲律宾的14.6相差6个,与伊朗的11.2相差2.6个,与中华台北的13.2相差4.6个,仅与韩国的9.1相差1个。录像回放显示了中国前锋队员的后场篮板保护意识较差,在激烈的比赛中体能下降过快等。在盖帽方面,中国前锋队员场均0.6个,位列最后一位。在抢断方面,中国锋线队员场均分别为0.6个,列最后一位。揭示了中国锋线队员的防守实力较差,在连续的高强度对抗中很难偷袭对手的传球或运球等。

因此,我们要在未来前锋位置球员培养上下大力度,在锋线球员的进攻篮板、投篮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加以提高,同时要提高前锋队员后场篮板球的保护和争抢能力。

2.3.3 中锋球员攻防指标分析 表15可见,中国队中锋球员在场均得分41分,占总得分的45.5%,位列第1位。在总投篮命中数、总投篮次数、2分球投篮命中数、2分球投篮次数、罚球投篮命中数、罚球投篮次数、助攻外(进攻篮板与伊朗持平),其它指标均较伊朗队中锋低。中国队易建联场均2分球(6.6/11.4)接近58%的命中率,场均得分17.4。王治郅2分球(4.2/7.2)接近58%的命中率,场均得分13.4分。而王哲林的2分球(3.9/6.2)接近63%的命中率,场均得分仅有10.2分。录像回放可见,中国队中锋整体实力有较大优势,但在对阵强敌时表现欠佳。易建联在进攻的结束段不具备为队友创造得分的机会。在对手双人夹击时很难成功地处理好球,以致得分威力大打折扣。王治郅虽然具备为队友策应和低位单打的能力,但年龄问题致使致体力受限。新生代中锋王哲林虽然篮下低位单打效果明显,但犯规过多限制了个人水平的发挥。在总投篮命中率、2分球投篮命中率方面,中国队中锋均较伊朗队中锋差4个百分点。这也是在后姚明时代中国男篮面临的困境。因此中国队要着力培养新生代中锋,重点加强他们的内线投篮的稳定性及为队友策应、掩护等能力。

防守指标的盖帽、犯规方面中国队中锋与伊朗队中锋差距较为显著。这主要归于对手拥有高大内线中锋哈达迪,个人效率位列榜首。录像回放可见我国中锋的大多数犯规显示脚步移动慢,补防、协防预判能力差导致了不能及时有效防守对手,终结对手的进攻往往为犯规。易建联的伤病和王治郅的体能双因素,导致他们很难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个人能力。小将中锋王哲林的防守经验还有待提高。

综上,中国队中锋要在未来保持自己的内线优势必须提高投篮稳定性、策应、掩护等能力,增强内线球员的防守的脚步移动、技巧等能力。同时要加强体能的训练等。

2.4 中国队与亚洲4强个人效率比较分析

效率可以衡量球员在比赛场上的攻防作用的有效性,而且还能为球队选择外援甚至球员搭配起数据参考作用。效率因子是可将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的攻防表现进行折算而量化的数字,使球场上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可以相互比较。效率的计算公式:效率=[(得分+篮板+助攻+抢断+封盖)-(出手次数-命中次数)-(罚球次数-罚球命中次数)]/运动员上场的场次。

第27届亚锦赛中国男篮兵败马尼拉,这与中国国家队后备力量不足有很大的关系。2012伦敦奥运会后中国队基本上没怎么“换血”,基本上还是延续伦敦奥运会男篮的主力阵容。这样的阵容导致了队伍整体年龄偏大,而新生代球员又欠缺大赛经验,中生代球员仅为易建联、王仕鹏等球员。这些问题都是中国队必须在尽可能短时间内要解决的问题。球员的选拔不能只是考虑攻防指标,必须对球员进行效度分析。因此,对第27届亚锦赛中国队和4强球员在个人效率榜前20名进行数理统计,同时也为中国队选拔队员提供数据参考。

如表16所示,在本届男篮亚锦赛的个人效率前20名中,中国队及亚洲四强共占10位,其中中国队易建联、王治郅2位中锋球员入选,排名分别为第3、8;伊朗占有5位,中锋哈达迪、后卫卡瑞尼和阿法赫、前锋萨哈金和巴哈拉米,排名分别为第1、7、17、18、20;中华台北队1位,前锋戴维斯,排名第2;韩国一位,后卫金敏九,排名第11名;菲律宾1位,中锋多希特,排名第6。纵观本届亚锦赛个人效率排行榜,中国男篮仅有中锋球员入榜,而伊朗队在后卫、前锋、中锋都有队员,尤其是中锋哈达迪,列为个人效率第1位。这反映了伊朗队的综合实力最强,在各个位置球员选择、搭配方面较为均衡。尤其是内线较为突出,没有明显的缺陷。录像回放可见,伊朗队是一支高度、速度综合的球队,不仅可以打落位后的阵地进攻,也可以打快速反击,甚至中锋哈达迪也可以下快攻。

综上,中国队必须尽早“换血”,结合亚洲和欧美球队特点,充分考虑不同位置的球员在进攻和防守方面的综合效益,并尽早投入科学训练。

3 结论

(1)RSR值能够客观地反映各队进攻、防守和攻防实力。RSR显示中国队的进攻实力为B级水平,防守实力为C级水平,攻防实力为B级水平,揭示了中国男篮已经退居至亚洲二流水平地位。

(2)第27届世锦赛中国男篮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在进攻方面表现为:在对手凶狠的压迫式防守下无有效应对策略。进攻时内外线连接不畅。教练、队员缺乏临场比赛的应变能力。体能难以适应高强度比赛。防守上表现为:中国男篮内线优势已经失去。争抢篮板球的专注度和积极性不够。防守能力差和防守漏洞大。防守战术单调和封盖能力差等方面。

(3)中国队后卫在对手高强度的压迫式防守中对抗能力不足,回防意识和控制自身犯规能力不强,组织进攻能力较差,突破能力单一,拼抢进攻篮板的积极性不高。锋线球员得分能力较弱,后场篮板、盖帽、抢断等方面显示了中国锋线队员的防守实力较差,在连续的高强度对抗中很难偷袭对手的传球或运球等。中国队中锋整体实力在有一定优势,但在对阵强敌时表现欠佳。中锋的大多数犯规都是脚步移动慢,终结对手进攻的手段往往是犯规。

(4)篮球比赛需要身材高大的队员,但不同位置的球员在进攻和防守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才是球队获胜的基础。

[1] 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63-104.

[2] 李 国,马德森,孙庆祝.第30届奥运会女篮球项目参赛队技术统计的RSR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3):43 -49.

[3] 邓 飞,张镇民,李崇生.中国男子篮球运动技术水平在实施新赛制后的变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1):109-111.

[4] 曹卫华.CBA2010-2011赛季各球队攻防实力对比与竞争格局分析[J].体育学刊,2012,19(3):110 -115.

[5] 顾 城.对CBA 2000-2001赛季江苏南钢队与北京首钢队比赛的技术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3(6):70 -71.

[6] 陈 钧,等.从第29届北京奥运会看当今世界女篮发展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3):51 -54.

[7] 罗孝军.2006—2007赛季CBA总决赛参赛队技术统计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8,30(1):56-57.

[8] 刘永峰.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北京队与广东队攻防实效对比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9):48 -51.

[9] 王舞年,杨鹏飞,郭永坡.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子篮球队进攻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6):30 -33.

[10] 王 郓,成 耀.从第15届世界篮球锦标赛看世界篮球竞争格局和中国男子篮球队的差距[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4):78 -81.

[11] 李 钦.2009—2010赛季CBA总决赛新疆队和广东队技战术对比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28(4):115 -118.

猜你喜欢
分球参赛队中锋
NBA比赛3分球技术运用发展趋势
该你了
人象大战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rogressive Aspect in English and Chinese
蔡中锋闪小说四题
蔡中锋闪小说两篇
蔡中锋闪小说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