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网球多球训练效果对比的实验研究

2014-10-31 09:52陈建才李品芳吕呈杰林文弢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乳酸受试者训练方法

陈建才,李品芳,吕呈杰,林文弢

网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的运动。技术是网球运动的关键环节,但是随着当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战术变化更加多样,体能的作用也在加大[1]。我国的多球训练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从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的排球训练法中移植过来的一种训练方法[2],对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及身体机能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逐渐被各级网球教练员所重视和大量应用[3]。目前我国不少网球训练中都采用多球训练,但训练的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沿袭模式,设计多球训练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教练员只能对自身发球的球速和落点进行稳定的控制,对多球的数量、组间间歇和组数都没有具体的标准,训练的强度和效果达不到实战的要求,因而训练的实战性大大降低。本文就通过生理生化的角度,从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效果三方面来比较“4球×12组”多球训练与“16球×3组”多球训练的差异,为广大教练员科学的使用多球训练法提供理论依据。

1 实验对象与方法

1.1 实验对象

以广州体育学院2009级运动训练专业网球专项班18名男生为实验对象。平均身高为173.91±4.69cm,平均体重为 64.53 ±6.76kg,平均年龄为21.33±1.24岁,平均学习网球年限为 2.11±0.32年。均为身体健康者,无遗传病史。

1.2 实验方法

1.2.1 实验过程 测试前向所有受试者解释试验内容和流程,签订书面同意书,同时测量身高、体重,统计年龄、球龄等基本数据。正式测试分两次进行,分别在间隔一周的同时间段进行,测试内容均为底线正、反手移动抽球。第一次测试:每组4球,连续完成12组(4球×12组,共48球),组间间歇30s;第二次测试,每组16球,连续完成3组(16球×3组,共48球),组间间歇90s。测试过程中由专业网球教师负责喂球,保证喂球质量。所有受试者的每组运动时间、运动后即刻脉搏、好球数的统计与记录均有专人负责,严格控制间歇时间,一名受试者完成所有组次练习后再换下一受试者。

每次测试前1天禁止受试者剧烈活动、服用药物、饮咖啡和吸烟等行为,保证睡眠充足。每次测试当日晨采集受试者空腹指尖血测血红蛋白,了解受试者身体机能状况。受试者两次测试的血红蛋白总体均值分别达 146.4 ±14.8g/L、150.5 ±8.2g/L,身体机能良好,符合测试要求。

每次测试前,采集受试者指尖血测运动前血尿素、血乳酸,采集尿液测试运动前尿蛋白。测试过程中,受试者佩带SUUNTO T6心率仪全程记录心率变化。每组多球训练结束后,记录即刻心率。4球×12组网球多球训练测试过程中,采集受试者每3组练习结束即刻的指尖血测血乳酸。16球×3组网球多球训练测试过程中,采集受试者每组练习结束即刻的指尖血测血乳酸。最后一组测试结束后即刻,记录受试者疲劳感觉指数,同时采集受试者指尖血测运动后血尿素、血乳酸,测试结束15min后收集受试者尿液测试运动后尿蛋白。

1.2.2 测试指标与方法 血红蛋白(Hb)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测定,血乳酸(Bla)采用BIOSEN c-line GP乳酸分析仪测定,血尿素(BU)采用二乙酰一肟法测定,尿蛋白(UPro)采用双缩脲法测定,采用SUUNTO T6心率仪全程记录受试者的心率(HR)变化,采样频率为2s/次。

1.2.3 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6.0数理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所有指标均用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两两配对T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性差异。

2 实验结果

2.1 不同网球多球训练过程中心率的变化

在进行4球×12组的多球练习中,受试者的心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最后一组多球练习时心率最高,平均心率达到173.9±9.43次/min(见图1)。在进行16球×3组的多球练习中,受试者的心率呈波浪型上升趋势,在最后一组多球练习时心率达到最高值,平均心率达到181.5 ±9.68 次/min(见图2)。

图2 16球×3组的网球多球练习中心率的变化图

2.2 不同网球多球训练中血乳酸的变化

在进行不同的多球练习中,受试者的每组结束即刻的血乳酸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均在最后一组多球练习结束时达最高值。4球×12组多球练习血乳酸平均最高值为6.53±2.99mmol/L,16球 ×3组多球练习血乳酸平均最高值为 9.72±2.98mmol/L(见图3)。

图3 不同网球多球训练中血乳酸的变化图

2.3 不同网球多球训练前后血尿素、尿蛋白的变化

研究发现,经过4球×12组和16球×3组多球练习前后,受试者血尿素与尿蛋白含量有上升的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运动强度适中(见表1)。

表1 不同网球多球训练前后血尿素、尿蛋白的变化(N=18)

2.4 不同网球多球训练的时间结构、击球成功率情况

所有受试者在完成4球×12组多球练习中,完成每组4个球所用平均时间为8.2s,平均每球用时2.05s的平均击球成功率为58.8%。所有受试者在完成16球×3组多球练习中,每16个球完成的时间平均为40.88s,平均击球成功率率为60.5%。(见表2)

表2 不同网球多球训练的时间结构、击球成功率比较(N=18)

3 分析与讨论

3.1 不同网球多球训练运动强度差异的比较

3.1.1 不同网球多球训练心率变化的比较 实验中,不同多球训练方法的心率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4球×12组的多球练习,由于间歇时间少,心率变化频率快但幅度小,呈现缓慢累积上升;16球×3组的多球训练,间歇时间长,心率变化频率慢但幅度大,心率变化大起大落,呈现波浪上升的趋势。若以220-年龄作为最大心率,两种多球训练后即刻的心率与最大心率的比分别为:4球×12组为87%,16球×3组为91%。这说明两种多球训练都属于大强度训练,连续不断地快速移动,在毫无喘息机会的情况下快速或大力击球,都要求受试者都对受试者身体产生了很大的刺激。其中,16球×3组的多球训练运动强度略大于4球×12组的多球训练。

3.1.2 不同网球多球训血乳酸变化的比较 通过测试网球运动某一时段后的血乳酸浓度可以描述出该时段的能量代谢的特点,有助于了解网球运动负荷强度的特征[7]。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训练的进行,血乳酸持续累积增多,16球×3组的多球训练结束即刻血乳酸更高达9.72±2.98mmol/L,远远高于 4球 ×12组的多球练习的 6.45±2.99mmol/L。血乳酸是糖酵解代谢的产物,持续的大强度运动促使对受试者以糖酵解代谢供能,从而导致血乳酸含量增高。通过较高负荷的心率刺激,可促使机体抗乳酸的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保证技术动作的完整性[8]。由此可见,16球×3组的多球训练在提高机体对乳酸的耐受力方面优于4球×12组的多球练习。

3.2 不同网球多球训练运动量的比较

网球比赛中,运动员要时刻观察场上形势的变化,选取合理的技战术,认真对待每一拍的回球,保证击球质量。这就要求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尽可能的让运动员在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能用最大的力量、最快的速度去完成训练内容。在训练强度较大的基础上,训练量的控制就非常关键。在生化指标中,血尿素是评价运动量常用的生化指标。一次运动后尿蛋白的数量与训练量有关,可以用来评定运动量[7]。本实验的结果显示两种网球多球训练前后血尿素、尿蛋白的变化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提示两种多球练习总的运动量不大。以往的网球训练,基本上是练习数量的简单堆积,每次训练都几百球甚至上千球的重复同一动作,队员在没有压力的简单的重复中容易出现精神疲劳,从而训练的注意力下降,击球技术动作也随着受到影响。本实验中采用的网球多球训练击球总数都只有48球,从内容上看就可知运动量必然不大。但从实验过程中受试者的表现来看,他们能时刻保持注意力,动作到位,认真对面对每一次的击球,训练的积极性非常高。由此可见,不同网球多球训练虽然球数、组数、间歇时间都不一样,但都可以起到调动训练积极性、提高了训练效率的作用。

3.3 两种网球多球训练的时间结构比较

网球运动员主要是采用磷酸原供能系统在进行供能。实验结果显示,在4球×12组的多球练习中,每组4个球平均能在8.2s左右的时候完成,练习的密度甚至超过了比赛时的强度,实战效果大大增加,有利于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巩固。同时,组间间歇严格控制在30s,符合磷酸原半时恢复的时间特点,是有利于发展磷酸原供能系统的训练方法。虽然网球比赛中以7拍以下的对抗为主,但那些7拍以上的回合都是出现在比分相持阶段或关键分的时候,获得这些多拍回合的胜利是对运动信心是极大的鼓舞,对整场比赛的获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7拍以上的回合运动时间均超过10s,必须动用糖酵解供能系统进行供能才能保证运动员在接下来比赛中ATP合成的需要。16球×3组的多球训练每组需要40.8s的时间完成,组间间歇90s,这不符合网球比赛的时间结构,但却符合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特点,是有利于发展网球运动员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方法。

3.4 不同网球多球训练的击球成功率比较

测试结果显示,两种不同的网球多球练习均对受试者的击球成功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击球成功率均明显下降。说明两种多球练习都增大了练习的难度,对练习者的技术动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训练下,受试者只有提高启动与回位的速度、增强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才能实现较高的击球成功率,进一步促进了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改进与完善。在血乳酸产生更多的情况下,16球×3组多球训练的成功率反而略高于,这与多球训练中安排的每组的击球数量有关系。接发球技术是网球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接发球技术的好坏、回球质量的高低,将决定接下来数回合对抗的主动权,决定这一分的胜负。由于每球的击球时间短于16球×3组的多球训练,所以4球×12组的多球训练的受试者从每组的第一个球开始就要认真对待,争取快速移动到位,保证击球质量,然后快速回位跟上后面三球的喂球节奏。这样的多球训练就是模仿了实际比赛的情景,采用这样这样训练方法既可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注意力,另又可以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实际运用能力。反观16球×3组的多球训练,由于有充分的击球时间,受试者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移动、击球、回位的过程,即使第一球甚至前面几球没打好都没关系,只要后面调整好,一样可以保证不错击球命中率。这样的训练方法,虽然与真正比赛相差很远,但对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动作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

4 结论

(1)采用不同的多球训练方法,均可达到增加训练强度,提高训练效率的目的,同时促使运动员不断改进技术动作,以满足网球比赛实际运用的需要。

(2)4球×12组的网球多球训练,着重发展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时间结构与网球比赛实际运用一致,训练更有实用性。

(3)16球×3组的网球多球训练,着重发展运动员糖酵解供能系统,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乳酸耐受力,促使运动员在大强度比赛中保持技术动作的完整性。

[1] 姜 斌,白 侠.浅谈网球运动的体能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535-538.

[2] 张廷邦.乒乓球多球训练的探讨[J].体育科研,2007(5):53.

[3] 陶志翔,胡亚斌,赵源伟,等.中国竞技网球运动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83.

[4] D CABELLO MANRIGUE,J GONZALEZ -BADILLO.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petitive Badminton[J].British J Sports Med,2003,37(2):1.

[5] 孔祥宁,郭可雷,赵 梅.以强度为中心的训练负荷对提高训练效果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6,6(20):55 -56.

[6] 邓伟明,孙学川.高校体育课生理负荷的聚类分析[J].体育学刊.2003,10(1):47 -49.

[7] 陈建才,李品芳,徐国琴,等.网球课运动负荷的生理生化监测与评价[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1(1):89 -91.

[8] 陈章源,姜 惟.对网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200、300m间歇跑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1):127 -129.

[9] 米格尔.克雷斯波,戴维.米勒.国际网球联合会高级教练员手册[C].中国网球协会审定,2003.

猜你喜欢
乳酸受试者训练方法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乳酸菌发酵生产D-/L-乳酸的研究进展
人在运动后为什么会觉得肌肉酸痛
疫情下普通患者应如何进行肺功能检查?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