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绿色交通系统的经验与启示

2014-11-04 08:39
中国生态文明 2014年4期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交交通

□ 小 萍

国际视野

国际绿色交通系统的经验与启示

□ 小 萍

国际绿色交通系统的经验与启示

日本垃圾处理的绿色之道

全球环境

生态发现

很久以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命脉,以成本、安全、效率为核心要素的传统交通系统所带来的越来越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使“绿色交通”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应运而生。加拿大人克里斯•布拉德肖Chris Bradshaw于1994年提出绿色交通体系(Green Transportation Hierarehy)概念。

绿色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实践目标,被称为可持续交通(Sustainable transport)。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渐突出,解决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成为世界各国在发展城市交通的战略问题上普遍达成的共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绿色交通”系统。

巴黎 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为人称道

作为法国首都和欧洲大陆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巴黎市近30年来一直奉行可持续发展交通的城市规划理念,在追求生活质量与保护环境的平衡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城市交通的建设和管理上一直保持着领先和示范的地位,其发达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尤为人称道。

大巴黎地区面积1.2万km2,常住人口1170万,机动车保有量约500万辆。大巴黎交通体系由公交、地铁、区域快速铁路、有轨电车、铁路等交通方式组成。这些集体交通工具承载了巴黎人口流动的大部分运载工作,尤其在巴黎进行可持续发展交通改革的过程中,以集体交通、自行车、步行代替小汽车出行的方式,成为广大市民的选择趋势。

巴黎的绿色交通规划离不开法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法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主动推行节能减排的城市交通规划理念,并根据2009年《环境法》和2012年《新环境法》关于“鼓励公共交通发展”和科技创新等条款又制定了多项交通规划。在法国国家交通规划的蓝图下,巴黎市2000年制定了《大巴黎地区交通出行规划》,明确以环境目标为先,不但清晰设定了城市交通结构调整的量化指标,还从大气环境保护这一根本目标出发共制定了176项具体措施。《规划》相比1980年的交通政策有了很多理念上的改进和现实可操作性,旨在提倡无污染交通方式,达到合理、有效、可持续的交通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第一,规划将交通规划建设和城市空间布局进行统筹考虑;第二,规划将所有的交通出行方式(包括步行)纳入设计并进行统筹考虑,并把各种交通方式看作一个相互联接的整体,重视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三,规划重新认识公交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从环境为先的价值取向和交通工具的共享性来界定和运营公共交通,第四,规划充分利用公交交通的多样性,多渠道地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替代小汽车交通的出行服务供给,在多样化的基础上还通过优化站点布局和换乘枢纽建设,加强不同交通形式之间在空间上的衔接整合,使公交出行既有丰富的可选择性,又能达到换乘的顺畅便捷。

巴黎公交车站

在《大巴黎地区交通出行规划》的框架下,2007年来,巴黎市又出台了多种绿色交通措施,如“自行车发展规划”鼓励市民尽量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而不只是骑自行车进行体育锻炼,政府将特制的高质量自行车安放在全市各个角落的自行车站,通过一套电子智能系统来管理人们对于自行车的租借、使用和存放;“快速公交系统项目”通过加宽公交车道、减少私家车道、削减停车位、提高停车收费标准等一系列强力措施来减少小汽车流量;“电动公交车租赁计划”与“自行车发展规划”相仿,在市区各地安排大量电动汽车供市民租赁,巴黎市长将该项目形容为“一个绝对清洁的个人出行系统”。

大巴黎地区的经验证明,为实现大气环境保护的目标,扭转当前城市交通中小汽车化的发展趋势,实现公交优先,完全是可能的。在政策和资金的保证下,通过多年努力,巴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无碳交通方式出行,绿色交通取得良好成绩。一方面,巴黎市民逐渐改变交通出行理念,优化出行方式,使用公共交通和步行出行成为普遍现象;同时,交通节能减排措施也大大提升了城市空气质量,小汽减量和交通CO2排放量下降等方面卓有成效。根据巴黎空气监控中心的监测数据,巴黎市在2000~2010年间污染物排放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巴黎的探索没有止境。最新的消息显示,就在今年的12月7日,巴黎市长安娜·伊达尔戈(Anne Hidalgo)宣称,她计划于2020年在市中心禁止柴油机动车,打造半步行城市。伊达尔戈说,为了应对交通堵塞和污染问题,她计划于2020年在市中心禁止柴油机动车,部分街区将只允许步行。她说:“在四个中心街区,除了自行车、公共汽车以及出租车外,唯一允许上路的汽车就是居民用车、送货车以及急救车。”

巴黎市正经历周期性污染,迫使当地政府采取许多措施,包括临时限制车速、特定区域禁止车辆通行等。55岁的伊达尔戈说,她希望在污染最严重的街区施行限制措施,只允许“清洁车辆”上路。此外,市政府将制定为购买环保汽车的市民给予财政奖励的措施。伊达尔戈表示,自行车将成为受人青睐的交通工具。到2020年,巴黎市的自行车道将增加一倍。据悉,这个计划的成本将超过900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8.6亿元)。

新加坡公共交通十分便利

新加坡 独特的交通管理措施

“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更是享誉全球的“花园城市”。然而,更令人咋舌的是,7615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并没有使这一城邦国家出现“城市病”,相反,科学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的交通以及绿色的城市生态环境是这里的重要标志。从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历程来看,忧患意识一直贯穿始终。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城市发展规划的编制。早在其规划初期就聘请联合国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的未来3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规划。

对于大型城市而言,交通问题无疑是“城市病”中最为普遍的一种,但在新加坡这一人口密度世界第二高的国家堵车现象却鲜有出现,这归功于其独特的交通管理措施以及较为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

据了解,新加坡有两项很独特的交通管理措施。一是拥车证制度。二是电子道路收费系统。这两项制度一个从控制汽车数量入手,另一个从限制汽车的通行入手,把新加坡的交通流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新加坡的拥车证制度始于1990年。这项制度规定只有具有拥车证的人才有资格购买汽车,而拥车证的数量由政府控制。交通部门根据每年淘汰车辆的数量和道路建设情况,确定每年新发放的拥车证数量。每个月拿出一定数量的拥车证,分两次供购车者投标。一个拥车证可以在6个月之内注册一辆新车;从注册日期开始有效期为10年。当拥车证满10年之后,车主如果要继续使用原来的汽车,必须根据最近3个月拥车证的平均价格另外购买5年或10年期限的拥车证。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实施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来解决繁华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新加坡在闹市区划出了限制区,规定除公交车外的其他车辆进入限制区,都必须付费通行。

除交通管理措施外,公共交通的发展也是对其城市整体交通顺畅运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了解,新加坡公共交通由城市捷运系统即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公共汽车系统组成,以地铁为主,其他客运方式为辅,各种交通方式之间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城市捷运系统是新加坡公共交通系统的主干,现运营线路总长130公里基本覆盖全国主要地区,日均客运量140万人次。承担了连接主要地区间频繁交通干线上的大部分客流,确保了新加坡整个交通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此外,据了解新加坡的地铁网络将延长至278公里。这意味着每百万人口铁路网络覆盖面将扩大至51公里,超越香港和东京。

城市轻轨系统是城市捷运的补充和拓展,现有运营线路29公里,43个站点,主要用于连接捷运站与主要居住区和商业区,从每个轻轨车站到附近的公寓最大步行距离不超过400米,大大降低了出行者的总体交通时间。

公共汽车系统则是承担区域内部和相邻区域间的近距离交通,居民乘坐公共汽车均采用公共交通卡自动计费,同时该卡也可用于地铁和轻轨交通,提高了运行效率。并且从2009年开始,车资开始按照乘客所乘坐的巴士和地铁车程距离来计算,无论中途有否转车,最终所需支付的车资以整个车程距离来收费,让乘客“一票到底”。另外,即使是在繁忙时段,新加坡巴士也能做到10分钟一趟。

全球环境

丹麦计划将碳交易政策扩至运输业

据英国《卫报》10月28日报道 丹麦试图将碳交易政策扩大至运输行业,此举在非政府组织和学术界引发了许多争议。一项最新研究分析称,这将使控制燃料排放的努力化为乌有。

欧洲二氧化碳的四分之一来自交通运输业,且交通排放呈快速上升趋势——自1990年以来增加了36%。汽车贡献了欧洲交通排放量的大约一半,欧盟已下令汽车制造商到2021年前削减其燃料排放。

但欧盟2030年气候和能源一揽子计划草案提议将交通排放纳入欧盟的排放交易机制(ETS)内。该文件呼吁允许各国自主选择是否将道路运输业纳入排放交易体系,以“新的灵活性”实现其气候目标。

丹麦正在实施欧洲最雄心勃勃的温室气体减排计划之一:欧盟计划到2030年减排40%,而丹麦希望自己在2020年前就能实现这一目标。按照欧盟的规定,运输和农业领域的减排是不包含在排放交易机制之内的,但智囊机构“交通与环境”的清洁车辆经理格雷格·阿彻(Greg Archer)表示,丹麦在试图改变这一规则,而其做法可能有损于欧盟其他国家的碳减排计划。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克里斯蒂安港的道路交通状况,该国希望在运输行业实施碳交易计划

库里蒂巴 综合交通系统智能化

库里蒂巴市位于巴西南部东南沿海地区,是巴拉那州的州府和巴西第三大城市。大都市区人口约280万、面积15622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约160万,面积432平方公里。其完善而又高效成本相对较低,但却十分独特、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公共交通系统最引人注目。库市的公交系统,其最大特点是利用地面常规公交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让人们从建设快速轨道交通高昂代价的困境中看到了一种更为经济的方式。因此,库市的公交系统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

库市的城市交通系统以高效率与低成本而闻名,其社会经济与环保的成功使交通系统发展显著。目前,库市是巴西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巴西小汽车拥有量最高的城市,市区机动车总数约70万辆,平均每3~4人拥有1辆小汽车。尽管如此,工作日75%的通勤出行依赖公共交通,平时公交出行比例达47%,人均公共交通出行次数为350次。极高的公交分担率也是库市减少交通系统对环境的冲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因此,库里蒂巴市早在2002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

库市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将不同公共汽车线路在物理上和运营上统一为一个网络。物理上的结合,即将不同的公共汽车线路通过换乘站连接在一起,乘客可以在不同的线路间进行方便的换乘。运营上的结合则是基于单一的收费系统,允许乘客向各个方向免费换乘,而不论出行距离的长短。

船舶水面以上富余净空高度需结合通航实际计算,即富余净空高度=通航净高尺度+船舶吃水-船底骨架高度-集装箱高度。

巴西库里蒂巴智能公交系统

库市公共交通系统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多元化的网络与服务体系,BRT系统(快速公交系统)仅仅是公共交通体系中的一部分,承担了骨架公交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大站快线、区际线、区内线、校巴、医巴、残巴(为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学生专用)等10多种各色公交线路与车辆。充分考虑了不同区域、不同走廊、不同人群等对公交运量、速度、票价等不同服务要求。系统由390条线路、2000辆车构成,每天客运量超过210万人次,其中49万人次来自大库里蒂巴邻近地区。这390条线路覆盖了库里蒂巴市的1100km道路,公共汽车日行驶里程为38000km。该系统由不同服务功能的线路构成,线路功能等级清晰,便于识别。

快速线:由红色双铰接车辆运营,连接市中心区与一体化的枢纽站,在专用道上运行,进出站通过圆筒车站实现;

区际线:由绿色车辆运营,有单机长车和铰接式,连接周边几个城市区域和一体化枢纽站,不到达中心区;

直达线:由银色单机车辆运营,平均站距3km,进出站通过圆筒车站,作为快速线及区际线路的补充线;

主干线:由黄色车辆运营,有标准式、长车及铰接式,连接一体化的车站与中心区,用于一般道路;

常规线:由黄色车辆运营,有标准式和长车,连接周边城市与中心区,与其他公交没有整合;

驳运线:由橙色车辆运营,有标准式和铰接式,连接一体化枢纽站及附近地区。

库里蒂巴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内,共设有3类车站,即圆筒式车站、公交枢纽站和传统车站。

公交枢纽站。33个公交枢纽站多位于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的轴线上,可分为中转式和终端式。中转式公交枢纽站为不同线路提供相应分隔的上下车站台,并以地下通道的形式连接这些站台,使乘客可以实现方便换乘。而终端式公交枢纽站则位于结构轴线道路末端,配建有大型基础设施,以处理城市周围地区与市中心间更多的运输量。另外,政府为了最大限度为市民提供各种管理服务,城市各分区管理机构(如婚姻登记所、社区服务中心等)都设置在公交枢纽站或首末站内及周围。

公交车辆通过车身颜色来表明线路的等级、服务功能及服务区域。公共汽车以大功率、大容量为主,主要是在巴西本土组装的沃尔沃柴油车,不仅有3个客门的单机车,也有4个客门两节式的铰接车,而且还有库市引以为荣的世界上唯一有5个客门能载客270人的三节式铰接大客车。这些车辆的客门结构也不同,既有普通的踏步式上下客门,也有为筒式候车亭而特殊设计的水平上下客门,客门外有一个可控制的连接板,车辆行驶时,连接板收起来立于车辆外侧,而到站时连接板放平与站台搭接,使乘客上下车在30s内可以完成。此外,还有一些小型公共汽车,车内无座位,是市内小线用。57条公交线路的75辆车内安装了专门满足残疾人乘坐的设施。40条公交线路及提供相应设施的公交站台,满足39所特别教育学校的2000名有特别需求的学生出行。

专用道。库市的5条主要交通干线每条都由3条平行的机动车通道组成。中间是2条完全隔离的BRT车道,供红色快速公共汽车专用,站间距离为500~1000m;两侧是单向的道路,用作辅助道路,是除红色公共汽车以外其他车行驶的道路,以供车辆出入道路两侧的建筑。公共汽车专用道与辅助道路之间是物理隔离带及停车带。

管理和组织。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由库里蒂巴市政府管辖的城市公交公司(URBS)管理。这家公司为公私合营(市政府占的股份为99%,私人占1%),公司总经理由市政府任命。该公司管辖10家私人公司,具体运营由私人公司来完成。州政府给私人公司提供许多方便,如私人公司向银行贷款由州政府担保等。票制系统则由综合公交系统基金会负责,专门设有一个机构来研究制定票制体系,采用市政府控制运营里程,私人公司完成运营里程,由基金会发售车票的管理体制。多年来这种管理体制使私人公司能有10%的利润,以保证库里蒂巴市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的良性发展。

票价。票据采用多个种类,如单个票据、联票(10张或5张)、月票、日票、金属代币、电子卡等,这些票的特点都是提前收费,并可在公交售票点、超市、杂货店出售。乘客可根据自己的出行需要,选择价格最优惠的票据。对有工资收入的库市居民,如果花费在公共交通上的费用超过可支配收入的6%,其超过部分由政府补贴。对于住在穷人区的穷人,可以通过清扫垃圾来换取公共汽车车票。

全球环境

里约奥运会:计划中和360万吨碳排放

据路透社11月2日报道,2016里约夏季奥运会组委会于近日决定,将采取措施以抵消这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运动会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组委会表示,本届奥运会期间预计将产生36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主要由观众的交通和住宿所产生,这一数据比2012年伦敦奥运会发布的340万吨要稍高一些。组委会表示,目前官方没有计划通过购买碳指标来中和这些排放,而是将和公共部门及私人部门开展一系列组合项目。

为了回应来自环保组织的批评,奥运会、世界杯这类大型体育赛事已经尝试在减少碳足迹方面作出努力。伦敦奥运会部分实现了碳中和,而今年举办的索契冬奥会和巴西世界杯则将碳排放全部抵消。

阿根廷出台南露脊鲸领养计划

据国际在线11月5日报道 为保护马德林港濒临灭绝的珍惜物种“南露脊鲸”,阿根廷当地的环保组织近日推出了一项特别的举措——领养鲸鱼计划。这项计划是由阿根廷鲸类保护学会发起的一项环保活动,无论你身在哪个国家,只要有心领养一只鲸鱼,通过在线操作的方式就可以给某只鲸鱼捐献一些环保资金,亲身参与到这项不限国界的环保活动中来。

南露脊鲸

猜你喜欢
公共交通公交交通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繁忙的交通
等公交
小小交通劝导员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基于计算实验的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方法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台研究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