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积累、制度变迁与我国经济增长

2014-11-05 01:04刘英群高帅雄
财经问题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资本积累制度变迁经济增长

刘英群 高帅雄

摘要:经济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制度变迁。制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适合经济增长的制度能带来社会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对我国而言,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需要制度改革,但制度改革主要受外生变量影响。而且,在完善的制度体系下,经济沿着均衡稳定的路径增长;在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下,制度变迁会打破均衡增长路径。

关键词:资本积累;制度变迁;经济增长;垄断行业

中图分类号:F0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9001906

一、问题的提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保持在两位数左右,堪称世界奇迹。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关于我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出发,力图解释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期待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提供政策建议。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界最为关注的领域,纵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对于现代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Harrod[1]与Domar[2]将宏观经济由短期静态模型引向长期动态模型,考察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并建立起经济增长的数学模型,将经济增长理论引入现代,实现了增长理论从短期静态均衡分析到长期动态数理模型分析的飞跃;20世纪50年代,以Solow[3]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将储蓄看做外生变量,使资本和劳动之间能够相互替代,把除资本、劳动以外的要素推动的经济增长划为Solow余量,并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增长路径的稳定性问题,这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第二重要阶段,但资本边际报酬递减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经济理论发展的后期,以Romer[4]、Robert和Lucas[5]、Arrow[6]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试图解决资本边际报酬递减问题,他们致力于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研究,探讨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并推出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同一时期,以North和Weingast[7]为代表的制度学派从经济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进程进行研究,将制度作为重要变量,引入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中,认为制度对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引起了经济学界对制度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广泛研究。

笔者认为,经济增长由多种因素决定。生产要素的增加、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增加都会促进经济增长。但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下,这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同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制度能使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带动经济增长;相反,在不利于经济增长的制度下,生产要素使用效率往往较低,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制度的变动会带来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制度的变动会使经济增长偏离原来的均衡增长路径。因此,制度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制度放开能有效带动经济增长。

二、制度的作用

在经济学领域,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对制度进行分类,一般可以这样划分:根据制度是否由正式的组织机制明文规定产生,分为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根据制度的时期性,分为长期制度、短期制度;根据制度是否隐含于组织内部,分为显性制度、隐性制度;根据制度产生的来源,分为外生给定制度、内生演化制度;根据制度的作用层面,可分为宏观经济制度、微观企业制度。本文关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主要是指宏观经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宏观经济制度是指对市场范围,市场进入,资源流动等产生影响,由国家制定并引导变迁的宏观经济制度。

制度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制度不同于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这些要素对经济增长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均衡的劳动力供给增加,资本形成速度加快,科技进步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都会直接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制度则是间接地通过多种渠道对经济实体产生影响,进而间接带来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要实现三个目标:人尽其才,物尽其能,充分交换。人尽其才、物尽其能是指:劳动力、人力资本和其他物质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充分交换则意味着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流通中不受阻碍,实现自由流通,在效率更高的部门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三个目标中,“充分交换”是“人尽其才,物尽其能”实现的前提。如果经济体不能实现“充分交换”,那么资源不能自由流通,得不到最有效率的利用。然而,“充分交换”与制度是紧密相关的,因为制度决定了资源流动的范围、交易成本的大小、以及资源在各领域的分配。

1.制度限定资源流动的范围

经济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市场。每个市场中,厂商从事生产,消费者购买产品,市场的生产者有着一定的利润率。伴随着利润率的变动,资源在不同的市场间不断地流入、流出。但资源的流动会受到制度的限制。一些市场存在着某种制度制约,这种制度的存在形成了市场进入、退出壁垒,阻碍了资源的自由流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政府不断放开对各经济领域的管制,由市场配置资源。经济各个领域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竞争局面初步形成,带动了经济发展。然而,仍有较多行业受到政府的限制,资源由政府调节而非市场调节,无法实现自由流动。

一般而言,当某个市场存在超额利润率时,出于对更高利润率的追求,资源会流入该市场,创造供给。如果这个市场由于制度的限制,资源无法进入,便会带来社会资源使用效率的下降。当制度放开,允许资源进入,创造供给时,社会的资源使用效率便会提高,带来经济增长。可以说,制度限制了资源流动的范围,人为限制了资源的自由流动。

2.制度影响交易成本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机制调节资源的自由流动,促使着交易、生产的达成,但交易与生产的达成都存在制度成本。社会经济中有三类主要参与者,分别为:家庭、厂商和政府。家庭在要素市场上提供要素,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商品;厂商需要购买要素,销售商品,以及进入其他经济领域;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设立进入壁垒,阻碍厂商进入。这些经济活动都伴随着交易成本的发生。但因制度带来的交易成本是巨大的。例如:当厂商进入某个经济领域时,由于该经济领域是非市场竞争性的,政府设定了进入壁垒,政府垄断带来了寻租问题。为进入该领域,厂商需要支付昂贵的寻租成本,如果厂商进入所获得的利润小于寻租成本,厂商放弃进入,资源没能进入该领域投入生产。同时,在位厂商为获得持续的垄断利润,也会通过寻租长期获得垄断地位,阻碍更多资源进入。因此,由于某项制度的存在,产生了相应的交易成本,阻碍了社会资源的进入,进而阻碍社会生产,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如果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放松,降低交易成本,不仅会增加资源的自由流动性,社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还会带来经济的增长。endprint

3.制度决定资源配置

根据前两点,一方面,制度限定了资源流动的范围;另一方面,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易成本,并对资源的流动形成阻碍。因此,制度会对经济的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即制度影响“充分交换”。在均衡经济体中,各部门的生产率大致相同。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市场需求要靠新的市场供给来满足,这需要扩大市场交易范围,各领域因技术进步等原因出现生产率、利润率的不同。此时资源需要从生产率、利润率低的领域向高的领域流动,或从市场衰退的领域流向市场扩张的领域。如果制度不限制资源流动范围,不产生巨大的交易成本,则制度不会影响经济增长。相反,如果制度限制资源自由流动,则需要对制度进行相应的改变,否则,就会使得社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阻碍经济的增长。因此,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像其他要素那样具有直接性,主要表现为间接性地影响资源配置,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三、制度的供求及对经济均衡路径的影响

1.制度需求

随着经济的增长,制度对社会资源流动的限制与资源受利益的引导向利益更高部门流动之间的矛盾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由于资源流动的需要,社会产生对制度方式的需求。以我国实际状况为例,虽然政府逐步放开了对各个领域的管制,让市场机制来主导资源配置,但仍保留着对一些重要领域的垄断控制,例如:金融、电力、石油、电信、邮政和水利等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虽然对金融、邮政和水利等部门逐渐放开管制,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但进入的寻租、交易成本过高,民营资本仍然望而却步,同时,一些其他领域仍实行严格的进入控制,民营资本无法进入。然而,民营资本有着强烈的进入动机。

民营资本进入垄断领域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该领域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需求,这种巨大的社会需求会带来较高的经济利润,虽然某些限制进入行业出现亏损,但这种亏损部分是因为国企的低效率引起的,由于垄断地位的存在,不仅企业内部存在X非效率,而且企业也不追求经济效益,不善于企业的经营,导致企业亏损。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生产要素价格限制,使企业亏损。如果生产要素价格市场化,或新进入的民营资本能够争取市场化定价后,该行业的未来利润相当可观,以自来水供给行业为例,自来水有巨大的社会需求,但政府对自来水限价使自来水公司大多处于亏损状态。外资进入自来水行业后,寻求自来水的阶梯定价,寻求利润增长;第二、现有的供给基本由国有企业来满足,但国有企业的生产很难满足社会整体需求,以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供给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在这些领域中往往存在着国企滥用市场地位、变相收费,歧视性交易等。因此,消费者希望民营资本进入,形成竞争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第三:社会有充足的剩余资本,在其他行业都发展较为完善,利润水平都达到市场平均水平时,这些剩余资本有进入管制,且生产率低、利润率高的行业的动机。所以,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行业供给存在短缺或低效率,社会有充足的剩余资本这三点会使社会产生了对垄断领域放松民营资本进入的需求。社会需要制度变迁。新的制度不仅会带来社会交易成本的下降,而且资源的自由流动带来竞争,使社会资源和垄断行业现有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促进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

2.制度供给

在我国,制度供给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在宏观经济制度变迁,尤其是经济领域放开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我国制定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的总体性方针,然而,政府在制度变迁的速度、步伐方面也有着自己的考虑。本文认为新制度能否诞生,政府能否放开垄断领域的进入管制,主要取决于政府的四个目标,分别为:第一,政府追求垄断领域的短期租金最大化。据胡鞍钢[8]对我国各垄断行业的垄断租金状况的调查,在我国,电力行业的垄断租金是900亿—1 200亿元,占GDP的0.50%—0.75%,交通运输业的垄断租金是700亿—900亿元,占GDP的1.00%—1.20%,民航业的垄断租金是75亿—100亿元,占GDP的0.10%—0.13%,邮电通讯业的垄断租金是215亿—325亿元,占GDP的0.29%—0.43%,四个行业的垄断租金合计为1 300亿—2 020亿元,占GDP的1.70%—2.70%。可见,如果继续保持政府在经济领域的垄断地位,政府能够获得巨大的垄断租金。所以,政府获取的垄断租金是政府考虑放开垄断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放开垄断,意味着政府丧失垄断租金的获取。第二,社会公众对经济增长有一个最低的要求。当经济出现衰退或危机时,政府需要通过制度变迁,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措施促进经济增长。而且,经济增长也会增加政府税收。第三,国家性质、政治立场的维护。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果大肆搞市场经济,将整个经济体系市场化,缩小政府的职能,降低政府对经济一定的控制能力,将会对国家体制造成威胁,出于维护政治体制的需要,政府不会全面放开经济领域。第四,社会对制度变迁的需求程度。如果民营资本对进入管制领域有着强烈的制度需求,社会公众也希望放开管制领域获得更好的产品与服务。对制度变迁的强烈需求也会使政府考虑对垄断领域的制度放开,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因此,制度能否变迁,取决于政府在这四个目标之间的权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制度供给。

3.制度供求对经济均衡路径的影响

制度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了制度变迁。制度变迁不仅带来经济的增长,还会使经济偏离原来的均衡增长路径。虽然制度变迁会带来经济的增长,但在我国,制度变迁主要以制度的供给为主导。尽管制度需求是政府考虑制度供给的一个方面,但并不是制度供给的决定因素,制度的供给由政府在多种因素之间的权衡决定。制度供给虽然与经济发展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但更多的是非经济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制度的供给带来的制度变迁具有较强的外生性。经济的均衡增长路径由内生变量共同决定。然而对我国而言,外生的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度变迁的变化会使经济更多的受到外生变量影响,而不是内生变量。经济不具有稳定的增长路径。endprint

四、经验检验与理论分析

1.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

关于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国内有很多学者做过相关论证。从制度变迁角度出发,运用数据通过数理、计量模型来检验经济理论的文献也有很多。例如樊纲等[9]通过分解TFP中市场化的贡献来论证我国市场化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将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变量内生于经济增长模型中,来研究经济均衡增长路径,并参照国外评定我国的制度参数进行简单线性回归,来研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笔者认为,由于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间接的,不能直接把制度变量放入增长模型中进行计量分析。因此本文从我国的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量入手,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为基础,对人均产出y和人均资本量k进行回归分析。数据来源为我国1952—2012年的人均资本量和人均产出数据。

2.制度开放与资本积累

计量分析的结果令人质疑,我国近三十年的增长与制度变迁密不可分,若无制度变迁,经济增长不会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那为何在计量模型中出现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呢?原因就在于上文所分析的制度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方式。制度不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直接参与经济生产,而会通过影响资本积累、资本生产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正如吕冰洋[11]所述,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是我国动态资本积累效率的一个主要来源,资源配置则是由制度所决定的。在我国,市场制度的逐步确立,市场交易范围的逐渐扩大,会促进开放市场领域的资本积累。制度管制的放开,使资本在各个领域流动,提高了经济整体资本利用效率,生产快速发展,资本积累速度加快。资本数量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增长。这是制度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部分主要根据制度的作用论述制度变迁与资本积累。

本文将政府的目标函数设定为:G=(经济增长率)a×(垄断租金)b×(非市场化程度)c×(社会的制度需求)d。制度变迁会给政府带来相应的收益和成本。收益为: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增长,符合了人们对经济增长保持一定速度的要求;较快的经济增长,能有效维持政府政治地位;经济增长会带来税收的相应增加。成本为:政府丧失了开放领域的垄断租金。对政府而言,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则政府就有开放垄断领域的动力。因此,制度供给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根据该函数,当某个经济领域的制度放开后,会带来一定时期的经济快速增长,这段时期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管制放开,资源在新的领域发挥更高的生产率,社会不合理的资源利用状况得到改善。同时,由于行业间的相关性,本行业的发展同样会对上下游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国家经济整体增长。这段时期的经济增长,可以看做制度放开所带来的改革红利。然而,这种快速的经济增长并不具有持续性,当改革红利释放完全后,经济的增长速度就会慢下来。此时的经济增长主要靠各经济领域的要素投入、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技术进步。如果政府追求进一步的快速经济增长,就需要进一步放开效率较低的垄断行业,允许更有效率的资源进入。这样,经济会进一步增长。如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非市场化程度、政府租金率保持不变,社会的制度需求不强烈的前提下,经济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增长速度,则政府不会有动力去进行外生的制度变迁;或者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经济增长良好,则改革的步伐会比较缓慢,只有当经济下滑形势严峻,民间资本进入管制领域意愿强烈时,政府才会加快改革的步伐,通过制度的放松,达到经济增长的效果。例如,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增长的困境,制度放松成为了很多人追求进一步增长的目标。

这是我国1975—2012年资本增长率图示。我们主要关注1990—2012年期间。从图2可以看出,资本积累增长率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在1990—1991年资本积累最低,后期开始逐步回升,在1993年达到最高值,最后开始回落,1997—1998年资本积累增长率处于谷底,2001年后开始逐步回升,2009年开始逐渐下降。经分析得出,资本增长率虽然处于波动状态,但基本平均维持了一个较高的增长率,尽管影响资本积累速度的因素很多,包括经济危机因素、制度因素和政治环境因素等,但制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3.制度与资本效率提高

目前,我国仍存在较多的垄断行业。垄断行业的生产效率往往较低。表2为对垄断性较强的这是对石油天然气,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1个行业进行ICOR测算的结果(一般对于ICOR的计算采用ICOR=I/ΔGDP,在本文中,采用行业资本变动额来代替I,因为I有一部分用于弥补折旧或存货投资,并不能良好地反映行业中用于生产的资本量的变化)。ICOR值的大小可以反映出行业的资本利用效率,ICOR值越高,表明该行业增长同样的工业产出需要利用更多的资本,资本利用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ICOR值越低,表明资本利用效率高,资源配置较合理。

从表2可以看出,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的ICOR值与其他8个行业相比较低,行业的资本利用效率高。同时,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属于市场调节资源、没有制度限制进入的行业,石油天然气,医药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都属于具有制度限制进入的行业。因此,制度限制资源进入,阻碍了社会整体资本效率的提高。如果制度能够放开,生产效率高的行业资本就会流入生产效率低的行业,提高社会资本利用效率。

五、结论

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离不开制度变迁。但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阶段性。就当今我国经济增长局势而言,多数垄断领域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经济要取得进一步增长,需要政府放开对垄断行业的资源进入,扩大社会交易范围,降低社会交易成本,让资源自由流动。同时赋予民营资本国民待遇,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国有垄断领域,提高社会资源使用效率。通过制度改革,逐步完善我国制度环境,使经济在更加合理的制度环境下不断增长。当我国制度体制完善后,经济增长需要靠要素、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因此,在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过程中,政府需要注意资本积累以促进经济增长。endprint

参考文献:

[1]Harrod, R.F.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J].The Economic Journal,1939,49(193):14-33.

[2]Domar,E.D. Capital Expansion, Rate of Growth, and Employment[J]. Econometrica,1946,47(7):137-147 .

[3]Solow,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4]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4(5):1002-1037.

[5]Robert,E.,Lucas,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3-42.

[6]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1962,29(3):155-173.

[7]North, D. C., Weingast, B.R. Constitutions Governing Public Choic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and[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89,32(3):114-165.

[8]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9]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9).

[10]秦岭.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本效率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1]吕冰洋.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2005[J].经济学(季刊),2008,7(2).

[12]陈菊春,贾自武,田洪芬.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效应及区域性差异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30(6).

(责任编辑:巴红静)endprint

参考文献:

[1]Harrod, R.F.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J].The Economic Journal,1939,49(193):14-33.

[2]Domar,E.D. Capital Expansion, Rate of Growth, and Employment[J]. Econometrica,1946,47(7):137-147 .

[3]Solow,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4]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4(5):1002-1037.

[5]Robert,E.,Lucas,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3-42.

[6]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1962,29(3):155-173.

[7]North, D. C., Weingast, B.R. Constitutions Governing Public Choic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and[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89,32(3):114-165.

[8]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9]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9).

[10]秦岭.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本效率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1]吕冰洋.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2005[J].经济学(季刊),2008,7(2).

[12]陈菊春,贾自武,田洪芬.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效应及区域性差异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30(6).

(责任编辑:巴红静)endprint

参考文献:

[1]Harrod, R.F.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J].The Economic Journal,1939,49(193):14-33.

[2]Domar,E.D. Capital Expansion, Rate of Growth, and Employment[J]. Econometrica,1946,47(7):137-147 .

[3]Solow,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65-94.

[4]Romer, P. M.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4(5):1002-1037.

[5]Robert,E.,Lucas,Jr.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3-42.

[6]Arrow, K. J. 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1962,29(3):155-173.

[7]North, D. C., Weingast, B.R. Constitutions Governing Public Choice in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and[J].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89,32(3):114-165.

[8]胡鞍钢.中国挑战腐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9]樊纲,王小鲁,马光荣.中国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经济研究,2011,(9).

[10]秦岭.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资本效率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1]吕冰洋.中国资本积累的动态效率:1978—2005[J].经济学(季刊),2008,7(2).

[12]陈菊春,贾自武,田洪芬.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效应及区域性差异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8,30(6).

(责任编辑:巴红静)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本积累制度变迁经济增长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基于有效政府理论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分析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业生产组织创新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新自由主义服务于霸权掠夺的本质探析——基于国际垄断资本的全球资本积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