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液态黑脉羊肚菌菌丝体培养基配方的研究*

2014-11-21 03:38聂建军潘保华李彩萍徐全飞
中国食用菌 2014年4期
关键词:浸膏菌丝体羊肚

聂建军,潘保华,李彩萍,徐全飞,牛 宇,张 博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 100038)

羊肚菌Morchella eulenta(L.)Pers.,属子囊菌亚门(Abcmycotina)、盘菌目 (Peziales)、马鞍菌科 (Helvellaceae)、羊肚菌属 (Morehella)。具有降血脂、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功效。羊肚菌属共有28种,我国现有12种,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山西、河北、四川,云南等地。其中的佼佼者黑脉羊肚菌菌帽大、肉质厚、菌柄短小、帽黑柄白、尖型饱满、大小匀称、气味香浓,子实体中的钾、钙、镁、铁以及人体容易缺乏的微量元素锌的含量非常高,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实现黑脉羊肚菌大规模的商业化栽培,而且野生资源极分散,数量非常少,国内外市场有价无货。据报道,羊肚菌菌丝体和子实体营养成分相差无几,甚至菌丝体中赖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等含量比子实体还高[1-4]。为了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笔者对黑脉羊肚菌菌丝体在液态环境中培养基配方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其菌丝体或相关产品的生产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

黑脉羊肚菌菌株Hm01,从采自山西省关帝山的野生子实体组织分离纯化培养后所得。

1.2 培养基

母种培养基:PDA培养基。

活化培养基[5]:CPDA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KH2PO40.2%、MgSO4·7H2O 0.1%、VB110 mg·L-1。

碳源培养基:基础培养基,加入葡萄糖、蔗糖、玉米粉、乳糖、可溶性淀粉、麦芽糖各2%及蛋白胨1%。

氮源培养基:基础培养基,加入蛋白胨、酵母浸膏、硝酸钾、硫酸铵、尿素、黄豆粉各1%及葡萄糖2%。玉米粉和黄豆粉加水煮沸30 min,5层纱布过滤。

1.3 试验方法

1.3.1 菌种活化与纯化培养

将黑脉羊肚菌菌种从冰箱中取出后,25℃下恒温放置3 d,使处于低温中的菌种活化;无菌条件下把活化菌种接种于CPDA培养基平板上,25℃下恒温培养2 d~3 d之后挑取强壮菌丝前端,接种于斜面母种培养基上,25℃下恒温培养至斜面长满,得实验用菌种备用。

1.3.2 碳 (氮)源筛选试验

挑取1 cm2实验用黑脉羊肚菌菌种,分别接种于6种不同碳 (氮)源培养基中,500 mL三角瓶装液体培养基100 mL,使气生菌丝一面向上悬浮,25℃下静置24 h;然后放入往复式恒温振荡器内,26℃,140 r·min-1条件下培养6 d。每种碳 (氮)源试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

1.3.3 正交试验筛选液体培养基配方

把筛选出的最佳碳源、最佳氮源与 MgSO4·7H2O、KH2PO4组成正交试验9个不同处理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同1.3.2,筛选出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每个处理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6]。试验因素及其各水平见表1。

表1 L9(34)正交试验的因素及水平

1.4 测定方法

生物量的测定:取培养好的菌丝体液在3 000 r·min-1的条件下离心10 min,蒸馏水洗涤,再离心,倒去上清液,菌丝体在60℃下烘干至恒重,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碳源筛选试验结果

碳源筛选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碳源对黑脉羊肚菌菌丝体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生长的菌丝体呈浅黄色、丝状,经取样、稀释、镜检,菌液是由分布着数量巨大的断裂菌丝体片段所组成的溶液,其菌丝体生物量最高,达9.85 g·L-1;对比其它5种碳源生成的菌丝体生物量差异达极显著,因此,可溶性淀粉作为黑脉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碳源效果最佳,其次是玉米粉、葡萄糖等。

2.2 氮源筛选试验结果

氮源筛选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氮源对黑脉羊肚菌菌丝体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有机氮源优于无机氮源,但尿素不能被很好地利用。酵母浸膏作为有机氮源,生成的菌丝体呈浅褐色、丝状,其菌丝体生物量最高,达8.34 g·L-1,对比其它5种氮源生成的菌丝体生物量差异达极显著,因此,酵母浸膏作为黑脉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基氮源效果最佳,其次是黄豆粉、蛋白胨等。

2.3 正交试验筛选黑脉羊肚菌液体培养基结果

L9(34)正交试验结果与极差分析见表4。

表4 培养基配方正交试验结果

从表4可以得出,影响黑脉羊肚菌菌丝体生物量的因素依次为A>D﹥B﹥C,即可溶性淀粉﹥MgSO4·7H2O﹥酵母浸膏﹥KH2PO4;黑脉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基最佳组合为A2B1C3D2,即可溶性淀粉3%、酵母浸膏0.5%、KH2PO40.3% 、MgSO4·7H2O 0.1% 。

3 结论

通过筛选试验发现,黑脉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是酵母浸膏。可溶性淀粉作为黑脉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一方面可以作为碳营养被吸收和利用,另一方面前期可以作为增稠剂来提高培养液黏度,增加菌丝体数量,到后期可溶性淀粉被消耗而使培养液变稀,这样的菌种接到固体培养基上透气性好,有利于菌种萌发和吃料。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黑脉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黑脉羊肚菌菌丝体液体培养基最佳配方为可溶性淀粉 3%、酵母浸膏 0.5%、MgSO4·7H2O 0.1%、KH2PO40.3%、VB110 mg·L-1。

[1]童应凯,王学佩,班立桐.食用菌栽培学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2]朱斗锡.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J].中国食用菌,2008,27(4):3-5.

[3]权美平,张丽芳.羊肚茵生物学特征及价值的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2(18):178-180.

[4]朱林,程显好,田吉腾.羊肚菌的研究进展 [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54-4057.

[5]王洪波,陈美霞,张艳丽,等.平菇液体发酵条件初探[J].北方园艺,2009(6):220-222.

[6]杜荣骞.生物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浸膏菌丝体羊肚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响应面法优化鸡腿菇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工艺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香荚兰浸膏及增溶特性分析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青橄榄浸膏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西红花柱头、雄蕊和花瓣的挥发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
中药浸膏粉吸湿性的评价方法
葡萄园套种“羊肚菌” 增收增效又环保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