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志工作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几点思考

2014-11-25 21:53郭东凡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修志方志人才队伍

郭东凡

党的十八大所作出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思路、具体目标、重点任务等战略部署,是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对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每项工作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对方志工作来说,就是要在十八大精神鼓舞和引领下,结合实际地推动和促进方志事业更好的发展。

一、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做好方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为方志事业的更好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等方面,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其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一专题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发展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其他文体,具有独特的内容、严密的体系,有着自己的终极关怀。方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雅占一席的重要组成部分,编纂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方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历代保存下来的志书,仅宋、元以来就有3000多种,约占我国古籍的十分之一。这是我国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是世界人类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世界上,诸如美国、日本及西欧各国历来都很重视中国方志的品读和收藏,这本身就是对方志意义和价值的最好的明证。

我们现在编纂的社会主义新方志,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既反映出时代的伟大变革,又是记录社会发展的百科全书。这些资料书籍,保持着时代性、地域性、规模性、多样性与系统性的特点,具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在丰富的资料中包含着极其宝贵的信息资源。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方志还通过如实记述工作成绩或失误,说明原因,道出规律,为人们了解地情、开发资源,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科学依据的基本情况,有利于各级领导机关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效的决策。方志所独具的“资治、明政、存史、教化”的作用和功能,恰恰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为此,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过程中,我们要按照十八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宏伟目标指引下,不断促进方志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方志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继承和创新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在随时随地地按照它固有的规律发展变化。这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就是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如果否定继承,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讲继承,并不是一概地接收吸纳,而是既要继承过去,又不墨守成规,既扬弃旧义,又创立新知。一句话,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这就昭示我们,发展方志事业,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善于继承,又要敢于创新。“创新”,在十八大报告中出现57次之多。可见,创新之于继承,是多么地更具积极意义和实际意义。方志作为一种社会事物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有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其历史可以上朔到《周官》,也有人认为始于战国时期的《禹贡》和《山海经》。还有人认为始于两汉或魏晋,甚至更早。它的初始阶段,与后来的旧志,乃至现在的社会主义新方志,无论在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割裂的渊源关系,但也总是在变化和发展的。而这种变化和发展,又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元化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编纂方志就必须按照十八大关于“创新”的要求,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这就客观地要求我们在继承旧志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地编纂好社会主义新方志。如何做到创新,一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去分析、考察、认识方志工作和方志事业,认真做好对方志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工作,认真做好方志文化典籍整理工作,从而使编纂的社会主义新方志真正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粮。二是坚持依法修志,创新修志理念。认真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依法修志统领各项方志工作。要高屋建瓴地认识方志事业,对方志的认识,要从单一的方志编纂业务研究转移到全方位的“地方志事业”研究上来。要进一步完善方志工作的各项职能,全面推进方志事业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三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方志作为记录自然和社会历史及现状的载体,随着记录对象的运动、发展、变化,其体例也必须发展变化。因此,要根据新的内容不断创新方志的生产方式和表现方式,要大力推动方志文化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与时俱进,大力推动方志文化体例、形式、手法和技巧的充分发展。要敢于超越固有,独辟蹊径,要通过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使方志更具实用性和可读性。四是在传播手段上创新。传播是一种宣传,决定影响。方志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有先进的传播能力。面对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广为流传。丰富传播手段,要加速构建传播快捷、覆盖广泛的传播体系,使方志的传播能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在传播手段上,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方志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不可估量的影响,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新方志的新阵地、新空间。要形成纸媒、网络、移动终端等全媒体传播新格局,以超真实的视觉化传播,有效提升方志的传播能量和力度。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方志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十八大报告在部署党建重点工作时,专设一部分来阐述人才工作。这在党代会历史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世间的一切奇迹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党建工作需要人才,方志工作同样也需要人才。《史记》和《资治通鉴》,其史学价值,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历来为人们所推崇,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被誉为经典,在于司马迁和司马光的超人学识和才干。是否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司马迁,可能就没有《史记》;如果没有司观光,可能就没有《资治通鉴》。《史记》、《资治通鉴》属史书,但历代一些学者编纂的好的志书也照样成为传世珍宝。从我们哈尔滨市来看,在市地方志办公室的主导和指导下,通过两轮修志,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培养锻炼和造就出一批有较强业务能力的修志骨干和精英,有的甚至成为修志工作的专家。正是这只方志人才队伍,有效地保证了我市修志工作任务的很好完成,并编纂出高质量的志书。这些成果,凸显出方志人才队伍在修志工作中的重要性。实践证明,有了高素质、高水平、高能量的方志人才队伍,方志工作就会迈上新的台阶,登上更高的层次,方志事业就会更好地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才是第一资源。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形势下,具有文化内涵的方志工作,为适应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需要,很关键的是还要进一步地把加强方志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志战略,要积极探索方志人才培养的路径。从目前看,加强方志人才队伍建设,一是修志工作主管部门要将方志人才资源作为战略资源来谋划,要将方志人才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要有针对性地加快确立方志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要把方志人才优先发展的立意和思路具体化、项目化,把方志人才发展贯穿到方志工作科学发展的全过程,要加大方志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积极地推进方志人才制度创新,要极力营造有利于方志人才大量涌现的良好环境。与此同时,要继续运用已往那种业务培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学习考察等有效形式,构建培养方志人才队伍的平台,并从强化方志知识结构的高度与开掘方志理论深度等方面,促使方志人才队伍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二是要注重修志人员的个人内在素质,修志人员要有内心的丰盈,要在淡泊中自觉实践价值追求。培养方志人才队伍,除了修志人员具有一定的文才、史才、专才和修志业务基本功等学识、学术素养外,还要注意培养具备优良敬业品质、热爱方志工作、自主学习韧劲强、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竞争力、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方志优秀专职人才。在此基础上,大力培养出有影响的,勇于思辨、勇于追求大成的拔尖方志人才,培养出名家大师。有了这样的方志人才队伍,方志事业就会在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中,以高质量的精品佳志更好地服务当代,惠及后世。

猜你喜欢
修志方志人才队伍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和爸爸一起回到童年:唤醒你,治愈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与改进方法
设置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探讨
福建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河北区第二轮修志工作中期推动会召开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