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顿号的省略

2014-11-25 22:17梁滨久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顿号引号省略

梁滨久

顿号“、”,属于标点符号中的点号之一种。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之4.5.2指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例如:a)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B)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校对研究委员会拟定的《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在顿号一条中指出误用的六种情形,其中之一是,“在一些题序后面误用了顿号。例如:……(一)、(二)、(三)、(1)、(2)、(3)、①、②、③、(这些序号既然用了括号,就不必再加顿号”。

这是顿号多余的问题。因为括号和圆圈是可以起到分隔作用的。除了一些题序后面的顿号可以省略之外,还有并列的引号之间和书名号之间省略顿号的问题。于根元先生说:“引号和书名号都是标号,但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们又往往能起点号表示停顿的作用,所以我们主张在并列引语之间,如果不引起歧义,可以不加顿号,并列的书名号之间也不用顿号。”⑴

举几个并列的引语之间和并列的书名号之间不加顿号的例子:

①“据吴自牧《梦粱录·团行》记载,南宋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作坊)等。”(杨昌俊:《“五行八作”泛指各行各业》,《咬文嚼字》2012年第5期)

②“在公开场合,他们不敢对‘爱‘灵感‘自由‘时代局限等文明社会的敏感问题表达看法,但在私密空间中,他们却对这些禁忌大胆发表见解”(程光炜:《“八十年代”文学的边界问题》,《文艺研究》2012年第2期)

③“他一生拍摄了许多喜剧影片,著名的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和反法西斯题材的《大独裁者》。”(陈福季:《卓别林是英国人》,《咬文嚼字》2012年第5期)

④“这些事(指刘邦、项羽均争取韩信的事)在《高祖本纪》《留侯世家》《陈丞相世家》《淮阴侯列传》中均有记载。”(刘平家:《刘、项确实都争取过韩信》,《咬文嚼字》2011年第7期)

笔者曾被特邀责编一部农场志。该志送某出版社,该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将几组书名号之间的顿号删掉了,即用《》《》《》的形式表示。《淄博市志》(1986~2002)也采取几个书名号之间省略顿号的办法,如《王书川传》记述,“王书著作书目:散文集《北雁南飞》《花笺忆》《蓝色湖》《帘里帘外》《王书川散文集》《劳燕北飞》《缘与愿》”。

当然,也可以找到并列的引语之间和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加上顿号的例子,而且这样的例子相当多。如《合肥市志》(1986~2005)民政·社会生活篇民俗·方言章信仰风俗节有一句话:“人死忌说死,叫‘老了、‘走了、‘过世。”再如,“在他的英文作品中,如《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中国画论》等书中,有许多篇为中译英作品。”(黄忠廉:《林语堂:中国文化译出的典范》,《光明日报》2013年5月13日第5版)

对这两种不同的顿号用法,该如何解释呢?认为可以省略顿号者,是认为引号和书名号可以起到分隔的作用,就不必再用顿号表示停顿了;认为不可省略顿号的,是认为引号和书名号不起分隔的作用,还需让顿号起表示停顿的作用。由于《标点符号用法》和《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对顿号的省略问题没有作出规定和认定,而持顿号可以省略意见的是一种约定,所以,两种处理方法都是可以的。但规范的作法是同一种书、同一种报纸、同一种期刊必须一致。比如,上引《光明日报》《合肥市志》(1986~2005)的例子,是加上顿号的,那么,所有文章、志书行文都应如此处理;而作为语言文字规范化重镇的刊物《咬文嚼字》是省略顿号的,我看了多期《咬文嚼字》,都是如此处理的。这是不能说谁对谁错的。

注:

⑴于根元:《实用语法修辞》,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猜你喜欢
顿号引号省略
顿号的自我介绍
“省略”讲解与训练
“咕咚”为什么加引号?
别小看了顿号
高考英语中的省略现象探究
糊涂的顿号
省略
点击“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省略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