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现状调查*

2014-11-26 07:25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医学生差异高职

栗 鑫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1191)

“网络成瘾(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的Ivan Goldberg 提出[1],后来K. Young 通过研究证实其存在,并定义为“一种没有涉及中毒的冲动-控制障碍”,即“病态网络使用(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 ”[2]。对于网络依赖的含义,目前还没有公认的定义。以往研究惯用“网络成瘾”来界定网络的不正常使用,认为对网络使用情况有两种: 网络成瘾和网络正常使用。但白羽等[3]注意到存在网络依赖群体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为了解高职医学生网络使用现状,为预防和干预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对某高职医学院校进行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考虑学生的年级、专业方面因素,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河南某高职医学院校学生1 600 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有有效问卷1 484 份,有效回收率为92.6%。

1.2 内容和方法

1.2.1 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CIAS) 是由白羽等以台湾学者陈淑惠等编制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3](CIAS-R)为基础,以北京高校学生为被试修订编制。该量表19个题目,包括四个因子,分别为: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四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1、0.73、0.79、0.73,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该量表在参照以往研究报告数据的基础上,将得分分布在80%以下的界定为网络正常使用群体,80%~95%的为网络依赖群体,95%以上的为网络成瘾群体。自编问卷,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

1.2.2 调查实施 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老师担任,在调查员的指导下,由被测学生自行填写,调查人员复核、检查、及时补漏,确保问卷合格。

1.2.3 统计分析 将所有调查数据采用SPSS 11.5管理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频数统计、相关分析技术。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现状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轻中度依赖人数为232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5.6%;严重依赖人数为70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7%;无依赖人数为1 182 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9.6%。见表1。

表1 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现状

2.2 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状况的性别特征 为了检验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状况是否受性别的影响,对调查对象的性别差异做t 检验,结果显示: 男、女生在网络依赖总分、人际与健康问题因子和时间管理因子上均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在 0.05,0.001 水平上,差异显著。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状况的差异分析( ±s)

表2 不同性别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状况的差异分析( ±s)

注:与女生比较,1)P <0.05,2)P <0.001。

性别 n 网络依赖总分 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男 218 35.57 ±10.39 9.79 ±3.36 7.98 ±2.77 10.46 ±3.37 7.34 ±2.62女 1 266 33.92 ±10.45 9.72 ±3.52 7.97 ±2.75 9.91 ±3.33 6.32 ±2.40 t 4.6111) 0.071 0.002 4.9481) 32.9642)

3.3 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状况的年级特征 为了检验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状况是否受年级的影响,对调查对象的年级差异做T 检验,结果不同年级学生在网络依赖总分、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因子上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值在0.001水平上。见表3。

表3 不同年级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状况的差异分析( ±s)

表3 不同年级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状况的差异分析( ±s)

注:与大二比较,1)P <0.001。

年级 n 网络依赖总分 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人际与健康问题时间管理问题大一 600 38.18 ±10.84 10.80 ±3.83 9.17 ±2.81 11.18 ±3.44 7.03 ±2.59大二 848 31.44 ±9.25 9.00 ±3.05 7.16 ±2.39 9.19 ±3.02 6.09 ±2.29 t 164.801) 100.401) 219.561) 138.621) 54.271)

3 讨论

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严重依赖人数为7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7%; 轻中度依赖人数为23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5.6%。本次调查严重依赖的比例和王梁(2006)[4]的调查相近,但和近年来国内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率在5%~16.85%不相符[5-6]。网络成瘾率的不同,主要是由于目前关于网络成瘾人群比例的调查,方法、工具和标准不一致造成的。本研究对于网络依赖程度群体的界定是白羽和樊富珉在修订中文网络成瘾量表时是参考以往文献的比例而制定的,虽然这种将网络依赖比例固定化的界定还存在争议,但是,这种将网络使用人群不是简单的一分为二,而是同时兼顾考虑中间群体的研究取向是值得借鉴的。

男生网络依赖程度比女生严重,主要表现为:男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更多的出现了时间管理问题,并且网络的使用对男生的人际关系及身体健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与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结果相似[7-10]。这可能与男女生的性格差异有关,他们可能无意的把各自现实生活中的习惯和行为方式延伸到了网络。相对而言,女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强,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容易与他人相处,在团队合作和适应上都比男生强,而男生则较固执、爱逞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比女性更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更容易被网络吸引,并且在传统的性别观念里,男性被赋予强者的标签,不轻易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所以男性更倾向于利用虚拟的网络来宣泄情绪,从而导致了更多的网络依赖。

大一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显著高于大二学生,这与李爱国(2008)[11]、张海涛等(2009)[10]的研究结果相符。这可能是因为一年级学生刚进大学不久,对大学生活还存在适应的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这些使得大一学生更需要关怀和支持。很多大学生都是进入大学以后才有了更多和网络接触的时间和机会; 网络恰恰满足了大一学生的这些需求。而大二的学生已经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有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奋斗目标,对于网络的使用逐渐趋于理性。

研究高职医学生网络依赖旨在客观呈现高职医学生网络使用现状,使人们对网络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合理地利用网络去辅助完成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需要,避免对网络的过度依赖。

[1]Goldberg I.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http: //www.cog.brown.edu/brochure/people/duchon/ humor/ internet. addiction.html,1995.

[2]Young K. 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disorder[J].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8,1 (3): 237-244.

[3]白 羽,樊富珉.大学生网络依赖测量工具的修订与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99-104.

[4]王 梁.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分析——基于南京六所高校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6,(5):52-57.

[5]高修银,陆召军,卓 朗,等.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探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26(6):512-515.

[6]李燕琴,颜 虹,高海燕,等.医学生网络成瘾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65-67.

[7]AMICHAI-HAMBURGER Y. Internet and Personalit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 1-10.

[8]Johansson A,Gotestam KG. Problems with computer games without monetary reward: Similarity to pathological gambling[J]. Psychological Repots,2004,95(2): 641-650.

[9]甄霜菊,吴慧明,张卫华.澳门青少年的网络依赖与社会性发展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4):124-128.

[10]张海涛,苏 苓,王美芳.高职生状态-特质焦虑、自尊与网络成瘾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5):619-621.

[11]李爱国.关于高职学生网络依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职业教育研究,2008,(4):22-24.

猜你喜欢
医学生差异高职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