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细胞因子的表达

2014-12-03 08:11李江民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贵州遵义56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载玻片鼻息肉上颌

李 强 李江民 文 婧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贵州 遵义 563000)

本研究采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了两型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局部白细胞介素(IL)-1、IL-8、干扰素(INF)-γ和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集落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了解慢性鼻窦炎不同类型发病机制的差异提供参考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54例,其中男39例,女15例;年龄19 ~59 岁,平均(46.25±10.22)岁;根据1997 年海口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将5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疾病类型分为Ⅰ型(n=30例)和Ⅱ型(n=24例)。其中Ⅰ型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0~59岁,平均(46.38±10.19)岁;Ⅱ型组24 例,男18例,女 6例;年龄19~58岁,平均(46.03±10.62)岁;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上颌窦囊肿患者30例(对照组),均无鼻部症状,其中男20 例,女10 例;年龄21~62岁,平均(46.16±10.42)岁;各组的年龄、性别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标本制作 手术切除上颌窦黏膜标本,常规10%甲醛固定,先在铁模具中加入一些液态石蜡,稍微冷却,然后再将待包埋的组织置于石蜡之中,并排列整齐,再将塑料模具盒盖上,最后加入少许液体石蜡,进行冷冻,使石蜡变成固态〔1〕。将包埋好的组织从模具上取下来,并置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机通过调节上下左右来使组织和切割方向一致,然后调节切片的厚度,切片厚度5 μm〔2~4〕。当组织载玻片置于40℃温水中之前,要先将水浴中的气泡赶走,以免气泡受热上浮而贴到组织上,组织受热展开,最好是组织不起皱纹,用载玻片捞组织时,一般取载玻片的下1/3或者下1/2,一般每种组织捞5~6张,其中2~3张是备用的,每张载玻片上通常捞两份组织,做对照使用,误差较小,而且捞载玻片的时候最好方向一致,以便观察,再将捞出来的载玻片置于架子上,放入37℃温箱中烘干〔5〕。

1.2.2 试剂 采用SABC法〔6〕测定,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公司,IL-1、IL-8、INF-γ和 GM-CSF等细胞因子以及ICAM-1、VCAM-1的单克隆抗体均由ZYMED公司生产。

1.2.3 实验步骤 (1)常规脱蜡;(2)抗原修复;(3)血清封闭;(4)加一抗,对照组加磷酸盐缓冲液(PBS);(5)加生物素化二抗加 SABC;(6)显色〔7,8〕。

1.2.4 阳性细胞计数 采用双盲法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细胞质或细胞膜呈棕黄色者为细胞因子染色阳性细胞,每张切片观察10个高倍视野(×400),计算每个高倍镜视野下阳性细胞平均数〔9,10〕。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行t检验。

2 结果

所检上颌窦黏膜为假覆层柱状纤毛上皮,病变区黏膜上皮有许多脱落区,上颌窦黏膜中几种细胞因子主要由黏膜下及血管周围的炎性细胞(如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以及部分上皮细胞)表达。Ⅰ型组黏膜肥厚增生,黏膜下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不同程度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黏附分子在黏膜下小血管上皮细胞及部分腺体细胞呈阳性表达。Ⅱ型组黏膜大部分呈息肉样变化,高度水肿,黏膜内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及细胞因子的表达,黏附分子在黏膜下小血管上皮细胞及部分腺体细胞呈阳性表达。Ⅰ型组患者的 IL-1、IL-8、INF-γ、GM-CSF、ICAM-1、VCAM-1等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12.32、11.54、6.74、3.25、4.18、2.68,P<0.05)。Ⅱ型组患者的IL-1、IL-8、INF-γ、GM-CSF、ICAM-1 等细胞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t=11.22、11.87、6.98、5.01、7.23,P<0.05)。Ⅰ型组与Ⅱ型组相比较,在IL-1、GM-CSF、ICAM-1等三个细胞因子比较有明显差异(t=6.12、3.88、3.41,P<0.05)。见表 1。

表1 三组患者的IL-1、IL-8、INF-γ、GM-CSF、ICAM-1、VCAM-1等细胞因子水平对比(s)

表1 三组患者的IL-1、IL-8、INF-γ、GM-CSF、ICAM-1、VCAM-1等细胞因子水平对比(s)

与对照组比较:1)P<0.05;与Ⅱ型组比较:2)P<0.05

GM-CSF ICAM-1 VCAM-1Ⅰ型组 30 11.12±2.301)2) 10.80±2.861) 8.55±1.931) 2.26±0.631)2) 7.22±2.501)2) 1.62±0.651)组别 n IL-1 IL-8 INF-γ.14±1.88 1.26±0.56Ⅱ型组 24 6.93±1.601) 11.11±2.121) 9.70±1.891) 5.96±1.521) 9.77±3.431) 1.34±0.77对照组 30 5.54±1.11 4.20±0.92 3.82±1.32 1.74±0.32 4

3 讨论

近年文献报道〔11〕,鼻窦炎存在局部微环境控制下的炎症反应,其中与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参与了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炎症调节、免疫防御、损伤愈合等病理生理过程。目前认为细胞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在鼻窦炎局部微环境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关细胞因子在慢性鼻窦炎发病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尚不一致〔12~14〕。本研究采用SABC法检测了两型慢性鼻窦炎患者上颌窦黏膜局部IL-1、IL-8、INF-γ和GM-CSF等细胞因子以及ICAM-1、VCAM-1的表达情况。本研究结果表明在鼻窦炎鼻息肉组织的病理变化与细胞因子有密切的关系,并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15〕。Ⅰ型组与Ⅱ型组IL-1、GM-CSF、ICAM-1水平有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Ⅰ、Ⅱ两型鼻窦炎在发病机制方面存在差异。

综上,促炎细胞因子及ICAM-1在慢性鼻窦炎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但两型鼻窦炎起作用的细胞因子并不相同,通过对不同细胞因子类型及黏附分子的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慢性鼻窦炎不同类型发病机制的差异。

1 吕 晶,刘红刚.IgG4在鼻腔鼻窦炎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42(6):386-91.

2 孙照环,郑 岩,王海琦.观察鼻内镜术后鼻黏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21(2):127-8,132.

3 何 宁,梁建平,陈 俊,等.鼻息肉组织总IgE表达与IgE介导Ⅰ型变态反应的关系〔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5(8):699-702.

4 胡彬雅,赵斯君,任基浩,等.Toll样受体4 mRNA在慢性鼻窦炎儿童扁桃体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达〔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19(5):314-6,327.

5 王 锋,王德辉.人钙离子激活的氯离子通道在慢性鼻窦炎鼻窦黏膜中表达的研究〔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4):211-4.

6 何 宁,梁建平,陈 俊,等.IGF-ⅠR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与变应性因素的关系〔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22):1019-22.

7 王炼红.PCNA与LNGFr在嗅黏膜中的表达对慢性鼻窦炎伴嗅觉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刊,2013;48(7):87-9.

8 卢智慧.儿童慢性鼻窦炎151例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7):800-1.

9 彭向东,姚 婕,褚玉敏,等.慢性鼻窦炎160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2):956-7.

10 章锦秀,史剑波.慢性鼻窦炎鼻分泌物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32(2):215-7.

11 王鹏举,沈 莹.慢性鼻窦炎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2):49-50.

12 曹雪秋.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2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99-400.

13 邹 华,高 伟,田 鹏,等.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与HLA-DPB1、DQB1基因相关性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27(10):899-902.

14 Muneif AS,左可军,史剑波,等.难治性慢性鼻窦炎的相关因素探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45(12):1003-7.

15 刘亦青,栾德恒,高 昆,等.慢性鼻窦炎患者变应性因素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46):82-3.

猜你喜欢
载玻片鼻息肉上颌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掺玉米粉的豆粕咋鉴别
市售载玻片涂制疟原虫检测血涂片质量的比较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鼻内窥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94例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