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2014-12-24 03:00李勇军
创新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习者深度素养

王 婷 李勇军

(1.许昌学院图书馆,河南 许昌 46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95879部队,四川 成都 610081)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王 婷1李勇军2

(1.许昌学院图书馆,河南 许昌 461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95879部队,四川 成都 610081)

信息素养教育是信息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根据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和需求,结合深度学习和信息素养的相关理论,将深度学习方法贯穿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深度学习;大学生;信息素养;信息技术

1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和信息的时代,信息社会对人的挑战表现为对人的综合能力的挑战,而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中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习化社会“学会学习”及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以及所需的信息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虽然通过图书馆举办的一系列培训讲座或者文献检索课学到了一定的信息检索技能,但是仍然存在如下信息素养方面的问题,表现为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知识匮乏,信息技能水平有限,网络应用目的不当,信息道德不完善,运用信息语言局限性大。大部分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这严重影响了其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多数学习者仅仅把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呈现的工具,处于信息素养教育中浅层学习的状态,而并没有进行深度学习,不能做到活学活用。

2 深度学习

1976年,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联合发表了名为《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的文章,文中提出了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的概念,这些概念源于两名学者对瑞典大学生所做的一次研究:他们给一组学生同一份专业论文去学习,并事先告知将会对这份论文进行提问。结果发现,一类学生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有可能被提问的部分,并且试图背诵这些内容——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浅层学习;另一类学生在阅读完论文后,归纳出文章的中心内容,然后与自己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以期进行再加工和创造——这种通过学习者将知识内化、重组之后得到新的知识体验的过程被称之为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当代学习科学提出的重要概念。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来看,深度学习是一种高级认知技能的获得,如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信息而不仅仅是信息的简单识记、复制和背诵。它不满足于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孤立地存储信息,更加注重接受之后的反思,强调和关注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要求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的含义,通过对信息的整合将它们融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理念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者来说,要进行深度学习需要做到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多关注重点内容;学会把跨时间、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中学习;时常评价反思学习过程[1]。

3 信息素养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首次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并指出信息素养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解决问题的技术和技能。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认为信息素养是个体能够认识到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的能力[2]。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包括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并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够精确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等内容[3]。2000年1月,美国ACRL制定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个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寻找、评价、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一系列能力[4]。

一般来讲,信息素养是利用各种信息工具收集、获取、评价、整理和发布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道德三方面。信息意识是一种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判断、整理和利用信息的意识。信息技能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发现、检索、收集、鉴别、传递、开发、整合等方面的能力,其中隐含着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具体包括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即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包括计算机、媒体系统、网络系统的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即能根据既定的目标有效查找和收集各种信息资源的能力)、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即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鉴别、遴选等的能力)和信息的综合表达能力(即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的概述、综合、阐述、创造信息的能力),此外还包括信息协作、信息免疫以及发挥信息的效益等方面的能力。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对于网络黑客、电脑病毒、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等问题要有充分的认识,必须遵循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自觉抵制信息污染,规范自己的信息行为与活动,不参与网络非法活动,远离计算机犯罪。

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具备终身学习的基本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使之具有追求、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大环境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从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归纳、创造出新的信息。

4 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是在观念上培养信息意识,教学内容上反映信息内容,传授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知识和技术,目的是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因此,结合美国学者Eric Jensen和LeAnn Nickelsen提出的7个深度学习步骤[5],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4.1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信息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来吸引学生浸润其中,潜移默化的培养、提高其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在校园里,高校要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相关活动来引导大学生发扬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发挥创造力,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发地反思自己是否已经对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在课堂上,教师要多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让大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给予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亲自参与到实践中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2 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系统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拥有一支既有信息检索理论知识又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馆员队伍,不仅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还可以和学生面对面接触、一对一辅导,能够根据大学生不同的信息需求,提供不同层次的信息素养教育,辅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资源的检索方法。图书馆要利用各种有利时机,如新生入馆教育、世界读书日、学术讲座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方面把学生吸引到图书馆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耳濡目染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总之,在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要改变传统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不仅要积极向大学生推广自己的资源和服务,充分发挥自身作为信息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更要为提高广大读者的信息素养水平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和途径,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自己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核心作用。

4.3 建设有利于资源整合利用的管理机制

信息素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和提高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学校某一个部门、某一个院系的工作,而应该是由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全校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完成的一项工作。通过对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综合调度教师、教室、机房、软件设施等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起充分重视,把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到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例如对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重要性和可持续性的认定、专业课任课教师与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合作与配合、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教育实践等,都离不开学校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只有在健全的管理机制的指引下,才能实现学校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为进行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深度学习提供系统性的支持。

4.4 建设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构建过程,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1]。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建设一套具有分级教学目标、包含各种层次教学内容、提供多种教育方式的科学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一方面,要把文献信息检索、信息技术概论、计算机基础、课题查新、信息资源管理等课程有机整合,另一方面,要把信息素养教育与各学科的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使信息素养教育与各学科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丰富的教学策略,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强调反思、教学与研究结合,引导学生建构知识而不是灌输信息,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目的。在这样的一套体系中,为了面对网络化所带来的冲击以及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水平,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深度学习,丰富教学形式,加强实践教学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多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对将要学习内容的背景知识和了解程度,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以配合个性各异的学生和变化的情境。

4.5 建立有利于共同学习的合作学习体系

要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构建和应用,进行合作学习是一个良好的方法。由于男生在网络环境中对信息的关注程度、上传和下载学习资源方面、交流和沟通、获得认同感、完成创造性的作品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性,导致比女生更容易接受和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6],因此可以将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组织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带动群体范围的积极学习。通过开展主题性学习活动,构建研究性学习环境等,让学生进行相互协作,共享学习成果和体会,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维的深度和高级思维的发展,进行深度学习的知识加工,实现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

总之,大学生要建立自己的信息素养学习管理系统,将学习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再创造,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水平,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最终学以致用。

5 结论

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它贯穿于所有学科、学习环境和教育环节;深度学习与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孤立地存储信息的浅层学习不同,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行为,要求学习者在理解的基础上将新知识和自己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重建知识架构,并具备将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度学习对于学习者学会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进行深度学习是影响学习质量和学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将深度学习方法贯穿于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根据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特点及需求,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提出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1]喻衍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

[2]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Final Re⁃port[EB/OL].(1989-1-10),[2014-2-18].http://www.ala.org/acrl/ publications/whitepapers/presidential.

[3]唐晓杰.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4]黄秋萍.试论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现代情报,2004,(4):172-174.

[5]Eric Jensen,LeAnn Nickelsen.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温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唐金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G252

A

1671-0037(2014)04-50-2

许昌学院2013年度数字研究项目(NO.02013149)。

王婷(1983-),女,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管理与信息系统。

李勇军(1984-),男,本科,研究实习员。

猜你喜欢
学习者深度素养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强化家庭教育 提升家长素养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