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情境下的智障学生课堂教学之思考

2014-12-26 21:37李得寅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智障学生生活化课堂教学

李得寅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面对智力残疾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都远不如普小学生,怎样才能使他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有所长。“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思想的精髓部分,特教学校也正需要在“生活教育思想”的引领下才能实现具有特色的生活课堂教学。

关键词:智障学生;课堂教学;生活化

陶行知思想的精髓部分即“生活即教育”,在特教工作者看来,这种教育思想更是贴近了我们的教育,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智障儿童,他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上重点高中,也不是为了读一所名牌大学,而且能通过九年的学习,学会自理生活、适应社会、自食其力。《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笔者认为,智障学生的学习必须以生活为中心,以与生活有关的知识为切入点,将“生活教育思想”渗透到培智学校的各个环节中去,尤其是具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教学。

一、开放课堂教学,实现内容生活化

1.加强课程改革,突出与生活衔接

我们根据新的课程实施方案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绘画、手工、唱游、律动、运动康复、游艺积木、职业技术等课程。在低年级增设语言康复课、感统训练课,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开设个别化训练课、小组训练课,目的是补偿孩子的缺陷,尽可能使其得到康复,以补偿学生的缺陷,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在中年级增设社会适应课,在高年级增设生活技能课,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通过九年的学习,让每一位智障孩子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从而能适应社会、适应

生活。

2.合理选用教材,体现教学对生活的指导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起点。从2008年起,我们选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卢湾辅读实验学校的全套教材(实用语文、实用数学、生活适应),在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不能生搬硬套,而是结合各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际生活,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添或删减,把生活实际融入教材中,尽可能做到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体现教学对生活的指导。

3.强调实际操作,重视生活技能训练

进入高年级,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生活能力的指导和培养。生活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技能是我们培养生活能力的重点课程,生活适应课上,让学生体验吃、穿、洗等活动,学习正确的方法;社会适应课上,带学生走进社会,如:菜场、超市、医院、社区等地方,通过购物、参观、实际操练等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生活能力;生活技能课上,我们指导学生择菜、配菜并制作简单的家常菜,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与生活能力。

二、设计情境教学,实现方法生活化

生活教育的核心是“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主张“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为此,我们在选用生活教材的基础上,力求通过情境、实景来进行教学。

1.课堂展现情境

课文中大量的社会场景、自然现象都不是随时会出现的,通过信息手段,我们根据教材需要随时再现场景和现象。如对闪电打雷现象的描写,我们可以观看雷雨前的全景,雷声越来越响,闪电越来越亮,雷雨中的情景,狂风暴雨,雷雨后的一番景象,短短的几分钟,我们可以将一场雷雨刻画得淋漓尽致,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如:《桂林山水》《祖国的宝岛》等写景文间,文字优美、格调清新,处处都展现一幅幅美丽画面。教学进可以以录像的形式向学生出示,配以课文录音,柔美的画面与课文朗读的同步效果,把学生带入了“迷人的旅行”中,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他们面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走出课堂

在生活中学习,如教学《春天来了》一文时,先带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里寻找春天的气息。利用校园中现有的教学资源,向学生讲解树木花草、燕子回归、柳树发芽、河水化冻、春风徐徐、风筝满天这些比较能代表春天特点的事物。通过同学之间互相找春天。如:同学们换上了薄衣服,摘掉了冬天戴的帽子和围巾……再如:在学习《安全使用天然气》一文时,由于智障学生在家也无法亲身接触,枯燥的说讲,学生不能真实的理解天气然的“威力”,于是,我从网上找到天然气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同时也找到了许多由于使用不当带来的灾难,学生在直观的视频和动画展现下,很清晰地理解了我们应当安全使用天然气以及如何安全使用天然气,在讲解这一段后,再走进学校厨房亲身感受一下天然气的使用,那课文内容就很容易掌握了。

同时,我们开辟了各种辅助教室,如:蒙台梭利专用教室、感统训练教室、语言康复训练教室、家政教室、多感官刺激教室等,尽可能地让学生的潜能得到补偿与发挥,并在相应的环境中得到锻炼与成长。

三、打造活动课程,实现活动生活化

活动课程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智障学校的作用尤其显得重要,因为学生的管理是半封闭式的,学生有更丰富的活动时间,因此打造精品活动课程,更能强化活动的载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接受教育,从而实现活动生活化。

1.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培养道德能力,从而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

如,举行主题大中队活动《身边的残疾人——张海迪》,引导学生学习他们自强不息获得成功的事迹,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不做“他们”的朋友》,教育学生远离社会上聋哑犯罪分子,不参与聋哑人犯罪活动,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与普通中小学生联欢、参加残疾人体育运动会、在校内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星级学生的评比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生活、劳动技能竞赛,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融入主流社会

开展春游、秋游活动,感悟大自然的美好,体验游玩的快乐;组织学生走进社区、社会福利院,帮助打扫卫生,和老人、孤儿们开展联谊活动,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带领学生到德育基地、图书馆、少年宫参观展览,观看演出,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3.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

结合节日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唤起爱国之情,激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的。对每一次的庆祝活动学生都能热切期盼、认真准备、踊跃表演。节日活动年年搞,年年有创新。在活动中,学生展示了才能,培植了自信,陶冶了情操,享受了生活的快乐。

特教学校,由于受教育的对象不同,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必然要根据教育对象来开展,我们相信在特教学校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理论,让残疾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手脑并用,一定会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让我们一起面对残障的孩子,做到“不放弃,不抛弃”,我们的孩子一定会露出灿烂的笑脸!

参考文献:

金林祥,张雪蓉.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誗编辑 温雪莲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障学生生活化课堂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
优化仿说句子训练,提高智障学生说话能力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