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困境
——以《青春之歌》与《厨房》为例

2015-01-03 09:02陈书蓝杨胜群
剑南文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林道静春之歌女强人

■陈书蓝 杨胜群

文学观察

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困境
——以《青春之歌》与《厨房》为例

■陈书蓝 杨胜群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思想的解放使得女性的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女性作家们开始把写作目光转换到女性自身的解放,她们的文学作品中体现了女性从封建社会的樊笼解脱,并寻找自己的生存道路”。从早期的丁玲到张爱玲,她们的作品里就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强调了女性要在精神上和人格上的独立,而不是依附于男人。到当代的杨沫、铁凝、王安忆、舒婷、陈染、徐坤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她们均从女性视角出发来关注女性的生活与命运,探寻女性的生存道路。现以杨沫的《青春之歌》和徐坤《厨房》为例,来探索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困境产生的原因,使女性对于女性解放、女性平等等词所包含的意义得到真实而又正确的认识,合理的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使真正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一、《青春之歌》与林道静

《青春之歌》是当代著名作家杨沫的代表作,小说出版于1958年,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在‘九·一八’到‘一二·九’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林道静等青年知识分子在面对国家危亡时刻的分化和觉醒,说明了知识分子只有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大众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才有美好的前途。

林道静是《青春之歌》的主人公,小说主要通过其革命道路和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路过她生命中的三个男人来讲述了她的政治生活与爱情生活。林道静在一系列革命者的引导下,一步步克服内心的软弱,最后成为了一名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青春之歌》是一部“革命加恋爱”范式的小说,对于女主人公林道静形象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解读:

其一,从政治角度看林道静。在政治上生活上,林道静经历了三个阶段:个人反抗阶段,冲破了封建家庭的藩篱,寻找自我独立,与余永泽相爱并同居体现了她的反抗精神;觉醒阶段,与余永泽决裂,在卢嘉川等人的引导下走向了革命的道路;成熟阶段,在共产党人卢嘉川等人的帮助和教育下,经历了复杂斗争的考验锻炼之后逐渐变得成熟,真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勇敢地站到了革命斗争的最前端,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在这三个阶段中,林道静不断的自我完善,其间女性意识也不同程度的渐渐升华,真正地成了一个独立自由的人。

其二,从爱情角度看林道静。在爱情生活上,林道静的生命中经过了三个男人:首先,余永泽是感激的爱。余永泽是林道静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当道静对社会感到绝望跳海时,余永泽挽回了她的生命拯救了她的肉体,同时余永泽身上的浪漫气息以及火热的爱感化了她。在没有深入了解余永泽的时候便陷入了余永泽的爱情陷阱,所以这段感情注定会以失败告终;其次,卢嘉川是崇敬的爱。嘉川是经过林道静生命中的第二个男人。卢嘉川是革命知识分子,他所传递的思想和行动都是与革命有关的。林道静觉得卢嘉川是伟大的,能牺牲自我而为更多受苦受难的百姓努力奋斗,此时的道静被卢嘉川那崇高的精神所吸引。最终道静的阶级意识和精神层次得到升华,可以说是卢嘉川拯救了道静的精神。最后,江华是平等的爱。江华是林道静生命中的第三个男人,江华是革命者,同她是革命战友,他们的情愫是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和共同战斗而产生的,他们之间的爱是平等的。从林道静的爱情生活上可以看出,林道静对待爱情的态度是果决的。当发现与余永泽不合适,她毅然与余永泽决裂,追寻属于她的一番自由。对于卢嘉川,林道静是遗憾的,没能向他表达爱意,卢嘉川便牺牲了,但是她是爱卢嘉川的。“江华的出现,给予林道静在失去卢嘉川后心灵最大的安慰,她极力的在江华的身上寻找卢嘉川的影子,可是江华不同于卢嘉川,虽然道静答应了江华的表白,但心底她还是爱着卢嘉川的”。

林道静是杨沫创造的带有自传性色彩的人物,是一个有着独立意识、寻求自我解放的女性。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女性形象中,不管从政治革命还是从爱情生活,林道静都是最早走得洒脱和成功的女性,成为一代女性的榜样。

就林道静女性意识觉醒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时代背景下文化因素的影响。从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已深入人心,女性已经觉醒并开始反抗了。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过了十多年的文化沉淀,知识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女性反抗男权社会为自己寻得解放的思想日夜增长,所以像林道静这样的青年女性知识分子也跟随思想的潮流,一同走向了社会的解放之路。女性解放道路出现了,女性内心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所以女性意识的解放是时代的必然。其次,是他人的影响。在林道静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给与她心灵洗涤的人物,这些人中有从小给她关爱的王妈,有给她精神鼓励的一系列共产党人,有帮助她走出绝境点燃生活热情并与之相爱的余永泽。其间卢嘉川的话给她最大的震撼,使得她的个人意识逐渐增强,内心的解放意识更加坚定。在一系列共产党人的带领下终于独立了,并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成为了带头人。最后,是林道静自身的因素。林道静是青年知识分子,对待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决断。家庭的冷漠让她学会了独立,于是离家出走反抗父权,这是道静女性意识觉醒的开端。当她和余永泽相爱同居期间,不想就此依赖余永泽要到社会上寻找工作,她非常坚定的说:“要独立生活,要到社会上做一个自由的人。”她在社会上接触到更多共产党人后,她觉得那些人“都是多么可爱的人呵,他们都有一颗热烈的心,这心是在寻找祖国的出路,是在引人去过真正的生活”。这时的林道静受到了这些人的熏陶,向往祖国解放的那一天,向往自己独立的那一天,于是她积极看书。而后她把自己个人的命运和广大群众的命运结合起来,和战友们共同去斗争,最终真正做了一个社会的自由人。此时的林道静真正觉醒了。

二、《厨房》与枝子

《厨房》是徐坤的短篇小说的代表,在1998年荣获《小说月报》的“百花奖”。小说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社会状况为背景,描写了名牌大学毕业生枝子逃离厨房最后又回归厨房的故事。小说“揭示了当代知识女性在寻求幸福、自由、独立自主的道路上的复杂的心路历程,以及她们所面临的精神的困惑和艰难的处境,达到对当代女性觉醒之后所产生的生存困境和该走怎样的道路的反思”。

枝子是《厨房》的主人公,一个觉醒后却困境重重的女人。她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一个有新女性意识而又聪慧的女人。在成为女强人之前,她结过婚,有丈夫有孩子。可是,她不满足于单调的婚姻家庭和厨房牢笼,于是抛夫弃子毅然出走。通过她的聪明才智和努力,成为了商界的女强人。事实上,她真的成功了,以“女强人”的精神实力和形象风采重塑了女人的社会角色。由此可见,枝子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追求自由生命体验的新时期女性。然而,女强人经历了岁月风尘的磨洗,却想回到她曾经逃离的厨房。为了爱情枝子甘愿在厨房为心爱的男人下厨,作为一个女强人,她放下自己的身价,努力的寻找一个感情的靠岸,而松泽却没有接受的她的爱情和回归。为情而困的枝子,没有了感情的归宿,留给她的只有茫然和心痛。这是一个女强人的忧伤,她在情感和心理上对男人有着一定的依附性,让她觉醒的女性意识在生存中有了困境。

就枝子而言,她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因素。枝子是生活在二十世新时期的女人,此时人人平等的思潮早已深入人心。这时候的女性找工作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女性的身份不再牵绊自身,使得女性能自由的在各个工作场合穿梭。女性的地位也逐渐上升,这便给枝子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枝子逃离了厨房走向社会,成为了所谓的女强人。其二,是枝子自身的因素。枝子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女才子,文化心理素质较高自主意识也较强。下定决心向着“那冥想当中的新生活奔跑”,是她内心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她努力向前冲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条件。这时的枝子女性意识觉醒了,所以她才要冲破那禁锢她才能的厨房,奔向社会更大的空间去成就自我。

应该说,就枝子生活的年代来看她是幸运的。她的觉醒代表着大部分家庭主妇的心声,走出去创造自己的一片天。枝子的觉醒,使更多的女性关注自身的命运,思考自身的命运,从而勇敢的从婚姻的围城走出去。体现了女性也能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从枝子的回归无果的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女性觉醒后的矛盾与困境。

三、从林道静到枝子给人的思考

林道静是当代文学中最早走出的新女性范式的形象。革命事业的光环是杨沫为林道静在女性意识解放后想到的新出路,但是林道静后来会怎样,是否依旧要回到家庭去面临传统女性的生活困境,这是一个未知数。于是,在新时期的《厨房》里,仿佛可以看到林道静的未来。与“革命”不同,九十年代,徐坤把眼光放在了厨房里,“厨房是一个女人的出发点和停泊地”,所以枝子是从厨房逃离出去的,她又要回到厨房,她是悲哀的。厨房似乎是女性的重要舞台,更有甚者认为“抓住男人的心,首先就要抓住他的胃”。所以,枝子想回归厨房,寂寞的心只想要一份情感的依靠。

杨沫的一个豪壮的手势,让林道静觉醒并走得潇潇洒洒,成为一代女性的楷模,引发人们去思考女性的命运,并给女性寻找适合的道路,催发了一大批为女性写作的作家主动去思考女性的命运并为女性探寻不同的生存道路。新时期,由于女性独立意识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比较完善的社会制度,大部分女性也取得了经济的独立,社会中的女强人也越来越多。而一些女性却实实在在地面临了枝子的矛盾和困境,女性的觉醒意识一直与困境同在。对女性而言,厨房与事业哪个更重要,这是困惑女性的问题。觉醒之后的枝子回归厨房面临着困境,说明了女性在新的话语环境中仍摆脱不了历史给予女性的宿命。同时,我们也看到男权文化的的心理沿袭依然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枝子无法摆脱困境。传统男权话语对女性造成的心理制约与现代商业语境对爱情的吞噬,让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独立依然面临重重困境。事业与爱情的双重追求,对女性来说是如此的艰难。或许,赵宝刚创编的电视剧《婚姻保卫战》反映的美好生活,似乎达到了女性事业与爱情双重追求的理想状态。几个热爱生活、勇于追求的职场女性在丈夫们的支持下,重新发现了人生的价值和幸福的真谛,实现了家庭与事业兼得的美梦。当然,这是一种“鱼和熊掌兼得”的理想。事实上,只有更多的枝子坚决而勇敢地走出厨房,成长为独立的人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鱼和熊掌兼得”式的回归。

四、小结

杨沫的《青春之歌》中林道静艺术形象塑造的成功,是杨沫给女性提供了一条觉醒后的出路。也许这可能不够现实,但也为女性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坤的《厨房》大胆地说出了女性觉醒后,最后的解脱之路最有可能是厨房。或许,这也不是女性的理想出路。但是,它们都给女性觉醒意识的出路提供了参考的价值。女性只有从经济和思想上都摆脱对男性的依附并建立起与男性真正平等的关系、拥有独立的人格意识,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铜仁学院)

猜你喜欢
林道静春之歌女强人
青春之歌
何以林道静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爱情研究
——以林道静为例
春之歌
春之歌
试析《青春之歌》中的爱情叙事与革命理想
小山村走出的女强人
破译女强人的百变造型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席琳 不当女神 要当完美女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