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圈发展的空间经济学分析

2015-01-11 07:32王志伟
学术交流 2015年4期
关键词:商圈发展

张 竞,王志伟

(1.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16024;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42)

经济学研究

城市商圈发展的空间经济学分析

张 竞1,王志伟2

(1.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16024;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42)

商圈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城市经济水平的先行指标,在当下旧城改造、农民进城、快速城市化,使得城市中心分裂、逐步外迁的背景下,城市商圈如何在有效的空间范围内,对政府管理体制的调整、基础配套设施的空间配置、城市商圈市场化管理模式等内容进行调整,进一步发挥城市商圈的空间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成为传统商圈转型的关键节点。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探索“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区域商圈优势互补等规划思想,能为目前我国城市商圈普遍存在的业态结构不合理、购物环境差、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有利于实现城市综合体的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

城市商圈;空间经济;城市化;空间集聚

作为经济圈的基本组成单位——城市,在现代经济环境下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汇聚的中心,是市场进行资源配置的平台,其功能发挥的好坏直接决定所在区域经济圈的成败。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好坏先行指标的城市商圈的集聚能力,则在城市扩张、人口城镇化、旧城改造活动中,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现象。例如由原来的“单核心”向“多核心”转变、业态结构单一趋同、人流增速过快、配套设施无法满足消费需求,等等。这些现象的发生,将会弱化城市商圈集聚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健康和谐发展,成为各地政府在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城市结构过程中,尤为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将城市商圈的布局合理性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对城市商圈的影响因素、布局规划、商圈业态结构调整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完善城市商圈在布局和业态结构方面的不足,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商圈的综合效用。

一、城市商圈研究成果回顾

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萌生商圈,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圈的功效(即空间集聚功能和扩张辐射功能)逐渐突出。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针对城市商圈的形成机理、定位、布局、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产生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最早对商圈集聚现象进行研究的是马歇尔,在其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他认为经济的外部性是导致产业集群产生的主要原因[1]。此后,韦伯、克鲁格曼、藤田久昌等学者在商圈集聚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2]。在基础理论方面,瓦特·克利斯特勒在《南德国中心地的区位》(1933年)一文中提出,以中心地为圆心,商品服务业的辐射能力为半径,形成商品销售、餐饮服务的中心地。在此基础上,加里森、廖什、贝里等人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使中心地理论成为商圈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德国经济学家杜能认为不同城市根据规模和资源的不同,所形成的市场范围不同。此后,韦伯、克里斯塔勒、廖什、伯吉斯、墨菲等人从不同情况出发,对区位理论进行了完善。在商圈布局方面,常河、刘真、王远飞等从商圈研究的技术工具角度,对GIS组件在商圈测定和商贸企业选址方面进行了研究。张宇、柳思维、尹元元等人利用AHP、三维动态模型、聚类分析等数学模型方法,对城市商圈的竞争力、影响因素、选址参数等方面进行了数量分析。朱李明等则从商圈发展性质角度,对布局问题进行了定性研究。藤田昌久、克鲁格曼、维纳博尔斯等人则从空间经济角度对区域商圈的布局进行了研究。在城市商圈潜力分析方面,雷利提出零售引力模型,认为城市间的零售吸引力与人口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哈佛商学院提出了零售店商圈饱和指数。Ghosh和McLafferty提出空间比例法、中心区域法和空间销售法三种商圈估计方法。奥卡比则将GIS技术引入到商圈分析中,提高了技术分析能力。高觉民以南京市为例,认为城市商圈存在多中心,但由于其空间结构不合理、城市商圈体系和功能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对城市商圈的空间体系进行重新布局,形成空间集聚引力。付荣、伍湘凌提出消费增长动力对城市商圈发展的影响。程庆山、李雄等对城市商圈的消费环境等要素进行了研究[3-8]。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已经从理论和实践方面作了充分的研究。但对于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市场化经济的深化改革、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优势资源集中而引发的人口集聚等诸多问题,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城市商圈中心裂变的情况下,整合出影响因素因空间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城市商圈研究的新热点。

二、城市商圈发展的影响因素

城市商圈作为“流”的汇聚中心,其产生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市场经济自发形成的;另一类是某一市场行为规模效应,吸引其他企业集聚造成的。从城市商圈的发展形成原因及其发展过程看,城市商圈的可持续发展与各种“流”的汇集程度、汇集层次以及支持城市商圈发展的各类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空间经济学视角,对各种“流”的合理配置进行科学规划,将会大大提高城市商圈效应的发挥。在这些“流”的集聚平台发展上,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城市商圈规模

城市商圈的规模主要指商圈辐射范围的面积、商贸企业的密度、消费人流量和销售金额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规模效应及生命周期理论,在城市商圈产生的萌芽及发展阶段,商圈的产出尚未能够满足消费需求。扩张城市商圈的范围,提高商业单位密度,将会增加城市商圈的总产出,此时为规模效应递增。当城市商圈的总产出增加到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时候,再增加城市商圈的规模将会降低单位成本的收益,此时为规模效应递减。城市商圈规模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可集聚的“流”的规模,进而影响到城市商圈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空间布局的地位。因此,在进行空间布局时将会尽量选择足够的空间面积进行城市商圈建设。

(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配套基础设施是城市商圈集聚的对象和发展的基石,当城市商圈选址确定后,城市商圈发展的快慢及发展潜力将主要取决于交通、餐饮、通讯、文化设施等配套设施的完善情况。便捷、完善的配套设施,将有利于提高城市商圈内商品、服务的流转速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促进买卖双方交易行为的发生。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决定城市商圈所集聚的“流”的工作效率。根据测算,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商圈发展就会增加0.84个百分点。

(三)城市的发展水平

城市商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先行指标,同时,城市的发展水平也反作用于城市商圈发展的程度。一般来说,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城市,其城市商圈所建立的层级和标准、主导形态也不同,如表1所示。城市经济发展的越好,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越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消费需求档次就越高,进而城市商圈的产值越大,规模也会随之扩大。

表1 经济发展水平与商业模式对照表

(四)政府规划及扶持

城市商圈是市场化发展的产物,但就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而言,很多城市存在市场失灵的问题。单独依靠市场进行商业化资源配置,虽然短期内会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从长远看,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有限,经常出现阻碍城市长远发展的规划。因此,我国城市商圈的发展,尚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例如,通过税率调整、财政补贴等方式,对城市商圈的结构及企业类型进行调整;通过政府的协调管理,可以避免企业间的无序竞争;通过扶持政策,降低企业的融资困难等。通过这些政府行为,达到城市商圈的整体优化,提高商圈的竞争力。

(五)城市商圈的品牌及业态结构建设

城市商圈作为城市的名片,其自身的品牌效应也将会促进商圈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利用商圈的品牌效应,可以使商圈发展所需要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跨过空间距离的限制,实现“流”的集聚。例如浙江义乌的小商品城,通过自身品牌建设,成为全国小商品集散中心;河北的香河家具建材商圈,利用空间位置的优越条件,将全国各地的“物”(家居产品)吸引到商圈内,将华北、东北地区的“人”(消费者)也吸引过来,在香河实现买卖交易。同时,利用产业集聚的效应,使得香河周边大量出现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服务。在城市商圈品牌建立起来后,则要注意商圈的业态结构的选择,通过商圈服务对象的定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等特性的分析,合理配置城市商圈的业态结构,为“流”创造更好的交互平台。

三、我国城市商圈空间集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说明

城市商圈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基础,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科学有效拓展内需空间,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在评价某个城市经济发展现状的时候,常常会提及该城市商业集中区的发展状况。同时,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国际经济环境的缓慢复苏,使得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目标由原来的“数量化”发展调整为“质量化”发展。在人口二元结构逐步被破除的同时,注重内生市场动力的扩张[9]。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加快城市商圈建设,调整经济增长动力,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现有的城市商圈应充分发挥空间集聚效应,通过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为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但由于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撤县并区政策的扩大化,使得我国现有城市的发展趋向分散化、规模化。原有城市商圈的空间布局,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因此,各地城市商圈出现了“多中心”并存的现象,例如北京市的动物园商圈、大红门商圈等。商圈间同质化问题严重,不但商圈定位及布局规划的理念大体相同,而且商圈内主导企业也大体一致,各商圈的受众消费群体雷同。随着城铁、地铁、公交等交通网络的完善,城市商圈的覆盖范围也有了明显的扩张。并且,国人的消费心理,也加大了跨区域城市商圈的吸引力。

最后,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高,政府便民设施的宏观调控管理,使得我国城市商圈的配套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欧美国家的标准相差不大[10]。在目前资源紧缺的条件下,城市商圈利用自身的吸引力,通过商贸品牌的建设,吸引大量的人流、商流、资金流集聚,在各个城市都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城市商圈。但与国外城市商圈发展程度相比,国内城市商圈的主题不突出,商业密度低、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仍存在。例如我国城市商圈大多存在停车难、休闲难、吃饭难等问题。

(二)问题分析

1.城市商圈业态趋同,结构不合理

纵观国内各大主要的城市商圈,大都以一站式购物中心、大商场、大超市为标志,带动周边零散商户发展。这一现象的形成,主要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圈内经营业户通过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分析,认为消费者具有趋同现象。为了提高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制定自身的经营定位时,也逐渐向主导业态靠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城市商圈业态混乱的现象尤为突出。城市商圈内的商品、服务、管理模式等大体相同,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处于低端的无序竞争状态,表现为“大趋同、小差异”。另外,城市商圈的层次性较弱,有的核心商圈与外围商圈产生同业竞争,或者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层次结构的不合理和业态趋同,使得城市商圈无法发挥规模优势,商圈内的各层级业态也无法通过相互间的联系,产生更大的合力。过度的结构趋同,使得城市商圈的抗风险能力下降,商圈的稳定性差。

2.基础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在城市商圈发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通过对我国部分城市商圈的调研发现,在各城市的核心商圈建设上,过于重视商贸企业密度和产值的增长,而忽略了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例如在核心商圈停车难问题凸显,核心商圈由于商业密度高,人流量大,致使原有配套的停车场设施无法满足商圈快速膨胀的需求,停车难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商圈发展的瓶颈问题;道路交通规划不合理,使得越接近核心商圈,道路越拥挤,堵车现象越容易发生。城市商圈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基础配套设施问题,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流”。

3.政府作用未完全发挥

政府在城市商圈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宏观的辅助管理部门,主要发挥调节功能。但是,目前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却主导城市商圈的各项工作,弱化市场机制的效用。通过税收减免、财政扶持等政策,无节制地招商引资,造成现在我国很多地市的城市商圈发展不可持续,商圈内商贸企业的同质化问题严重,无法发挥城市商圈内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协作效应和商圈自身的规模效应。在制度管理上,地方政府过于关注财政收入,而忽视了对商圈结构的梳理、规划,造成很多商圈内企业间无法形成合作联盟,出现无序竞争,低价商品充斥市场等问题。政府的引导机制、激励机制不健全,使得商圈内企业多采取跟随策略,在企业创新、科技研发投入方面失去积极性,“搭便车”问题严重。

4.城市商圈定位有偏

通过对我国城市商圈的商品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现有的城市商圈规划中,尤其是核心商圈存在大量的超前现象,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受商家利润的驱使和某些品牌的形象战略影响,在很多核心商圈内,都会发现世界知名的品牌。它们的商品定价很高,与商圈辐射范围内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很大。并且,各地方政府为了凸显本地的经济实力,鼓励这样的事情发生。甚至有的地方政府取缔了社区、居民区的零散小商圈,将其整合,提高物价成本。这样虽然便于政府管理,但使得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消逝,与城市商圈发展的本意相背离。

5.体制不完善

合理的体制机制是保障商圈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升级换代的必要前提。从我国商圈发展的现状看,这部分的工作尚不健全。商圈内随处可见的连锁企业,甚至在一个商圈内同时出现一个品牌的两到三家店铺,大大降低了城市商圈的空间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在城市商圈内,因为是市场化运作,行政约束力较差。因此,只有靠消费者手中的货币进行投票,才能够对商铺调整产生微弱的推力。例如,在天津的滨江道商圈,“十八街”麻花总店随处可见。甚至有些商家占据销售店铺后,经营惨淡,坐等租金上调后转租。

四、城市商圈优化的思路及路径选择

(一)城市商圈优化的总体思路

围绕上文的分析结果,城市商圈优化的前提是政府与市场要分清权责,然后分别针对自己所负责的内容进行优化。因此,本研究认为我国城市商圈优化要分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进行。在政府方面,要从体制、制度法规、基础保障、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为城市商圈的发展提供便利。在市场方面,要积极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城市商圈的发展规划、定位、管理、业态结构、产业规模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政府与市场双方的协同贡献,保证城市商圈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商圈优化的路径选择

城市商圈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要对现有的商圈模式进行优化,在具体实施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1.城市商圈业态结构优化

城市商圈要改变单一化的业态结构,从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角度出发,实行多元化的业态,以方便商业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运作的深化,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档次也随之提高。而需求的变化,是引起城市商圈业态结构调整的动因,在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买方市场、移动互联网经济快速崛起的条件下,城市商圈只有紧紧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业态结构,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城市商圈市场定位优化

城市商圈的规划应科学合理,避免同质化发展。城市商圈的建设要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需求,及地方政府经济发展实力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情况相匹配。同时,城市商圈规划定位时,要从城市内部及与周边城市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在城市内部,在满足市民正常生活消费的基础上,对核心商圈进行升级,但同时应保留或新建满足基本消费的商圈,在城市内部构建城市商圈承接体系。在城市之间,由于现在高铁、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便捷,因此城市间的城市商圈也应该具有关联性,形成城市间的互补、错位经营。

3.城市商圈管理科学化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精神,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作用。因此,在城市商圈的发展管理上,政府要逐步弱化其管理职责,避免因为过于追求GDP,而降低了市场的调节功能。市场机制是城市商圈发展管理的主导力量,通过消费者的购买力投票,实现城市商圈的优胜劣汰。政府作为城市商圈的区域管理者,其职责按照中央规划定位在基础公共服务的投入上,通过道路交通、信息化建设、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商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城市商圈管理品牌化

品牌对于城市商圈发展而言,既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商家的集聚,又可以扩大商圈的辐射半径。而城市商圈品牌建设除了平面广告宣传外,主要靠消费者的口碑,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城市商圈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城市商圈的布局、定位、配套设施的建设等,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和谐、便利的购物环境。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在商圈区域建设公共无线网络,通过网络,对商圈内的各类信息进行宣传,引导消费者。

5.城市商圈环境生态化

“低碳、生态、可持续”成为当下时代的主流,使得绿色和健康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目标。因此,城市商圈也要随着时代的潮流进行生态转型。在传统商圈经营思路的基础上,突出服务、绿色的特点,增加消费体验、休闲消费等新的商业模式,建设生态和谐的购物环境。

五、城市商圈优化的保障措施

在有限的空间背景下,实现城市商圈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在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的同时,还需要一系列的外围辅助措施的同步推进,才能有效地保证城市商圈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城市商圈第三方监督机制

随着城市商圈空间集聚功能的发挥,商圈规模、商圈业态结构、受众消费群体、商圈内商品种类等都会呈现较大程度的调整。市场机制在商圈监管方面处于被动式管理,而政府职能部门由于缺乏专业性管理手段和人力、财力的约束,也无法对城市商圈内的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管。因此,急需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以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主体,聘请一定数量的不同层次的监督人员,以消费者的角度,对城市商圈的各个方面进行监督检查。通过消费者的视角,对城市商圈提出改进建议,而商圈的管理机构可以借此,在商圈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适当作出调整改进。

(二)完善城市商圈的投融资机制

城市商圈内除个别商贸企业具有规模化优势,资金充裕,其他绝大部分属于中小微企业,其规模发展和业态调整需要大量外部资金的介入,而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进行投融资难度及成本很大。因此,城市商圈规模化发展和扩张,需要地方政府建立完善的投融资环境。在投资方面,地方政府可根据城市商圈发展的科学规划及未来的投资收益,对特定行业、特定产业以税收优惠或政府补助等方式,扶持其在商圈内的快速发展。但这种财政扶持的政策,要求享受企业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预期目标。通过政府的招商引资平台和商圈招商管理机构平台的制度完善,为城市商圈空间集聚功能创造便利条件。在融资方面,政府应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方式,并出台相关政策,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简化融资手续。

(三)加强商圈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如上文分析所示,城市商圈的空间集聚效应的发挥,要求城市商圈内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缩短商业企业间的空间距离,产生集聚的规模效应,这需要城市商圈提供优质的基础配套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是城市商圈发展的基础,便捷的交通设施,既可以提高商圈的集聚能力,又可以为消费者和供应链的上下游创造便利条件;配套服务设施,是城市商圈发展的辅助设施,将吃、穿、玩、学等设施集中建设,可以增加消费者在城市商圈的滞留时间,吸引消费者的光顾和消费;增加绿色生态设施的建设,为消费者提供舒适、自然的消费环境,并且通过绿色动力的建设,为商业企业降低成本。

(四)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城市化质量

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区域GDP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另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为城市商圈的发展提供消费需求和目标客户。另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区域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也随之提高,增强城市商圈发展的内在动力。但城市化建设不是简简单单地将农民转变为市民,将农地变为商业用地,而是需要通过文化思想教育及市场发展的吸引力,将新市民的流动性加以稳定,提高他们的收入转变其消费理念。

[1]Alfred Marshall.Principles of Economics[M].Prometheus Books,2008.

[2]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46-173.

[3]柳思维,等.城市商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5-46.

[2]柳思维,唐红涛,王娟.城市商圈的时空动态性述评与分析[J].财贸经济,2007,(3):112-116.

[3]柳思维,吴忠才.基础设施对城市商圈影响的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09,(9):32-37.

[4]罗建勤.基于生态学的城市商圈业态结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9,(6):164-166.

[5]刘中南,罗建勤.城市商圈企业集群的生成和运行[J].经济导刊,2008,(5):52-53.

[6]唐红涛.城市商圈空间聚集的经济学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4):36-41.

[7]付荣,伍湘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消费增长动力研究[J].商业研究,2013,(12):54.

[8]柳思维,唐红涛,王娟.关于城市商圈时空演进若干问题的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6):5-8.

[9]王轲柱,宋彧.城市商圈变迁趋势及规划发展对策研究——以哈尔滨为例[J].经济师,2010,(8):26-48.

[10]伊娜.现代城市商圈建设发展思路分析[J].商业时代,2012,(31):25-26.

〔责任编辑:刘 阳〕

F107;F061.5

A

1000-8284(2015)04-0139-06

2014-11-24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吉林省城市商业圈布局及其发展策略研究”(2013B119)

张竞(1974-),女,吉林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市场营销、商品流通研究。

猜你喜欢
商圈发展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机器学习在商圈运用管理中的应用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商圈档案
促进哈尔滨市商圈发展的建议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