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君国主任医师采用针刺配合走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经验*

2015-01-24 15:26赵海龙
中医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赵海龙,白 杨

(庆阳市中医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谢君国主任医师采用针刺配合走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经验*

赵海龙,白 杨

(庆阳市中医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谢君国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批和第五批名中医药专家师带徒的指导老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又是甘肃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行医40余年来,在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及教学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谢主任认为:肩周炎在中医学属于痹症的范畴,主因风、寒、湿3气的侵袭于体表,导致患者局部经脉气血血痹不通,不通则痛则形成此病,故谢主任主张采用针刺配合走罐疗法直达病所,收到良好的效果。

谢君国;主任医师;针刺配合走罐; 肩关节周围炎/治疗;临床观察

谢君国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三批和第五批名中医药专家师带徒的指导老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又是甘肃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行医40余年来,在中医针灸的临床、科研及教学领域均取得了较大的成果。笔者作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者,有幸师承谢君国主任医师,长期跟随谢主任出诊,观察其采用针刺配合走罐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甚佳,有独道的见解。现笔者总结谢君国主任采用此法治疗本病的的治疗思路及方法,报告如下。

1 病因病机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占肩部疾病的42%,占骨科疾病的8%[1]。女性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约3∶1),左侧的发病率略高于右侧[2-5]。肩关节周围炎属于中医学痹症的范畴,中医学病名为“凝肩”或“漏肩风”。谢主任认为:肩周炎的外因主要与风、寒、湿热之邪气侵袭于体表有关,肩部感受风寒,闭阻气血,导致患者局部经脉气血闭阻不通,不通则痛。《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亏虚是肩周炎发病的内因,患者劳作过度,或年老气血不足,经脉失去濡养,也可导致经脉气血不利,不通则痛,则形成此病。肩部疼痛日久,可导致局部的气血瘀滞,肩部处发生肿胀,关节僵直,导致肩痹部活动受限。谢主任认为:此病病位在肩部,经络辨证属于手三阳经,其基本病机为为肩部经脉阻滞不通,局部肌肉失去气血的温煦和濡养作用,从而发生此病。此病以实证居多,发生的关键为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通。

2 治则治法

针刺疗法能够疏通肩部的经络,调整阴阳,运行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作用。罐疗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特色疗法。走罐法是近代发展起来的罐疗法的一种,集温灸、拔罐、刮痧、按摩和药物疗法的功效于一体,临床运用广泛[7]。针刺作为治疗肩周炎的基本疗法,配合走罐疗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8]。谢主任认为:此病经络辨证属于手三阳经,其治疗大法为通经活络、舒筋止痛,针刺是治疗本病的常规疗法,选穴时遵循“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选择肩前(位于前腋线上1寸)、肩髃(位于抬肩肩峰前凹陷处)、肩贞(位于后腋线上1寸),及阿是穴。操作方法:患者取侧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选25号 1.5寸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快速进针,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1 d 1次,10次为1个疗程。可起到祛风除湿,疏通局部气血,活血止痛的作用。起针后在肩关节周围实施走罐疗法,首先选用3~4个2号罐,在肩前、肩髃、肩贞穴及阿是穴行闪火法,直到局部皮肤微红为止,起到放松局部肌肉及周围组织的作用;而后在皮肤表面均匀涂抹刮痧油起到润滑作用,将1个2号罐吸附在肩髃穴,左手持罐沿肩关节周围(肩前、肩髃、肩贞穴)往返推拉罐体,使皮肤表面出现淡红色的痧印,起到深层次放松作用;继而在肩周吸附2个2号罐,采用旋摇、旋响,推拨罐法松解肩关节局部的肌肉,使得肩关节周围出现深红色的痧斑为止;最后给予肩关节局部留罐10 min起罐后给予轻轻按摩肩周,嘱患者注意保暖、适度进行功能锻炼。走罐疗法在针刺第1次、第5次,第10次进行治疗,3次为1个疗程。

针刺基础上配合多层次走罐是谢君国主任的特色疗法。肩关节的走罐是多种单式走罐手法的组合运用,包括响罐法、单罐单向走罐法、单罐多向走罐法、定点旋摇、定点推拨等手法,其手法特点应总结为“稳、巧、活”。稳,是指罐体能够稳稳地吸附在皮肤表面,其吸附力由浅入深,再由深入浅;巧,是指在走罐过程中应使用巧劲,尤其在肩关节周围推拉罐体的过程中,应顺着肩关节的弧度进行推拉,这样既避免了患者的疼痛,也能够更好的松解肩关节局部的肌肉;活,是指在走罐过程中应灵活应用各种单式手法,针对不同的病情和病人体质适当的改变手法的顺序,手法的种类和刺激量的轻重。一般来讲,谢主任在走罐过程中先通过响罐法等手法对局部组织放松,再采用定点旋摇,定点推拨等手法进行治疗,最后再使用罐体温熨的手法进行最后的整理手法,以此来达到放松肌肉、松解粘连、活血止痛、通络除痹的作用。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32岁,2014年10月16初诊。主诉:右侧肩关节疼痛,发凉、活动受限半年余。病史:患者于半年前出现右肩冷痛,经医院检查按肩周炎治疗,以局封闭为主,前期症状控制较好;一个月后上述症状加重,且采用局部穴位封闭治疗后仍未好转。肩部X线片示:肩部骨质无明显异常。检查:右侧肩关节活动受限,外展上举60度,后伸30度,后伸拇指可及第一骶椎。按压肩部出现广泛性压痛。西医诊断:肩周炎。治疗:患者取侧卧位,穴位常规消毒,针刺患者右侧肩前、肩髃、肩髎、肩中俞,肩贞、曲池穴,得气后留针30 min,起针后在肩关节周围实施走罐疗法,选用3到4个2号罐,在肩前、肩髃、肩贞穴及阿是穴行闪火法,而后在皮肤表面均匀涂抹刮痧油起到润滑作用,将1个2号罐吸附在肩髃穴,左手持罐沿肩关节周围(肩前、肩髃、肩贞穴)往返推拉罐体,继而在肩周吸附两个2号罐,采用旋摇、旋响,推拨罐法松解肩关节局部的肌肉,使得肩关节周围出现深红色的痧斑为止,最后给予肩关节局部留罐10 min,起罐后给予轻轻按摩肩周,嘱患者注意保暖适度进行功能锻炼。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3个疗程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肩关节活动度正常。

4 小 结

肩关节周围炎在中医属于痹症的范畴,中医称之为肩痹证、漏肩风、五十肩,其病因病机多因素体肝肾不足,筋脉失养,又因感受风寒湿邪,阻滞肩部气血,筋脉不通,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此病为肩关节周围的无菌性炎症。较多研究表明针刺对肩关节周围炎引起的疼痛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总之,谢君国主任采用针刺配合走罐法治疗肩周炎疗效突出、手法简便、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郭长发.肩周炎的诊断与康复[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

[2]Uebelhart D,Williams JM.Effects of hyaluronic acid on cartilage degradation[J].Curr Opin Rheumatol,1999,11(5):427-435.

[3]Wen DY.Intra-articular hyaluronic acid injections for knee Osteoarthritis[J].Am Fam Physician,2000,62:565-570.

[4]Takahashi K,Hashimoto S,Kubo T,et al.Effect of production in experimentally induced osteoarthritis[J].J Rheumatol,2000,27(7):1713-1720.

[5]王玲玲.针灸学临床[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0.

[6]陈波,陈泽林,郭义,等.罐疗之走罐研究-天人地三部走罐法[J].中国针灸,2010,9(30):777-780.

[7]胡佳.电针配合走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9):88.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9]赵俊,李树人,宋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01-209.

(编辑 田晨辉)

1001-6910(2015)08-0044-02 ·名师高徒·

R684.3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8.22

赵海龙(1974-),男(汉族),甘肃庆阳人,副主任医师,学士,1998年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现为甘肃中医药大学在职研究生,现任甘肃省庆阳市针灸推拿科主任,主要从事运动神经系统疾病的针灸治疗。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23号)

2015-01-14;

2015-04-14

猜你喜欢
肩部肩周炎肩关节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