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十八大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概括

2015-01-30 06:27奚广庆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逻辑原则科学

奚广庆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深入学习十八大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概括

奚广庆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

中共十八大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概括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识的历史性飞跃。这是我们党90多年来坚持正确理解和对待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结晶。这一理论概括最显著特点是,突破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条化学理化理解,依据理论与实践创新概括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最大公约数,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和逻辑,同时又深深扎根于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实践和丰富经验之中。这个理论概括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最锐利理论武器。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理论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作为一个理论范畴,是2007年中共十七大首先提出来的,大会报告写道,“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正式做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规范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于是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理论范畴被中国共产党首次确立起来,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概括的一大飞跃。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其重大意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2页,外文出版社2014年)这是需要深入学习和自觉坚持的重大理论范畴。这里笔者谈些学习的体认。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形成的历史源头

我们党首先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崭新理论范畴,绝非偶然。这是我们党九十多年来为探索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道路,正确理解和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取得的历史性认识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开拓者毛泽东,毕生坚持反对“句句照办”的本本主义。早在1929年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毛泽东阐明,脑袋长在自己的肩上,文章要靠自己做,苏军的经验要学习,但这种学习不是盲目的,不能东施效颦,必须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新华网》2011年5月23日)。后来又批评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的错误态度,强调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著作选读》上,第50~51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思想萌芽。在延安时期,他批评一些同志抽象地无目的地学习与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正学风,提出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统一的原则,采取“有的放矢”的态度,是为着找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正确道路的理论逻辑,以形成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运动相结合的理论和策略。毛泽东的这些探索与思考,奠定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形成的历史源头。

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开拓的探索。他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阐明,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页)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它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加以科学区分,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是针对新的实际,搞清楚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正确指导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同上第三卷第146~147页)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认识上的一次重大升华,科学回答了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进入21世纪,我们党深化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针对那种教条化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继承发展的错误认识,进一步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终于在党的十八大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范畴,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概括的一次大飞跃,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锻造了强大理论武器,为21世纪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谱写了新的篇章。

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主要内涵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1页)这就告诉人们,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作为各项观点、具体论断和现成公式等多种论述汇集起来的体系不同,它是在深入学习与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全部实践经验与理论成果基础上,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丰富繁复的论述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对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探索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全面系统的指导作用的那些理论逻辑和历史规律。这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内涵。

对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范畴的主要内涵,2008年刘云山同志给出了系统的阐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东方落后国家可以走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可以说,这三个方面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的基本构想,为后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指明了正确方向。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实践中探索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和许多创造性思想,认为社会主义是多样的,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社会主义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和校正对社会主义的了解和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是长期的过程,应当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列宁的探索尽管时间很短,但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科学社会主义做出重要贡献。(《毫不动摇地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求是》2008年第2期)

这个概括,深刻研究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概述了列宁关于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从而完整地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提炼出发展中社会主义在世界发生巨大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中,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和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必须把握的社会历史逻辑。同时各个国家还要结合本国实际和经验概括出自己的基本原则。如中国共产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就总结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项基本原则。因此对基本原则的理解不能够一成不变,千篇一律,而要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这一概括最鲜明特点,是根据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理论创新和历史检验,突破了教条化学理化地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解为各项观点、论断和公式的汇集叠加体系的传统认识,舍弃了反映当时欧洲历史条件、社会情况和运动需要的、不适合后来社会历史条件和时代变化的、被误读为“最后结论”和“唯一模式”而加以照抄照搬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巨大损害的那些具体观点、论断与公式,提炼出贯穿科学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原理中最根本的东西,找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主义思想最大公约数,即理论逻辑和历史规律,概括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作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这是必须深入理解和牢牢把握用来射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之矢”。60多年来的实践成就和历史经验已经证明,矢志不渝地坚持这些基本原则,遵循它的理论逻辑,是我们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和发展方向,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与理论武器。

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和实践根据

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应当遵循唯物史观,坚持理论和实际、逻辑和历史的有机统一,搞清楚其形成的思想理论根据和实践历史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提出,首先根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质和根本精神。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人们的意识,必须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1页)共产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从创立共产主义学说起,马克思、恩格斯就申明:我们不是以空论家的姿态,手中拿了一套现成的新原理向世界喝道,真理在这里,向它跪拜吧!我们是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界开发新原理。我们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去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我们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恩格斯晚年说过,“不要生搬硬套马克思和我的话,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词才有存在的理由。”(《智慧的明灯》第91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这些就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遵循的思想原则。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范畴的形成,更是立基于对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提炼和历史进程的反省,是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成果。

在20世纪一个很长时期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为苏共教条主义思想所统治。在误读世界历史进程的迷思中,它把科学社会主义解释为一成不变的、刻板划一的、已经完成的、必须全面照搬的社会发展路线图和具体蓝图;认为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十月革命一条,模式只有苏联一个,体制只有苏共一种,并且把一切违反这种观点和模式的政党和派别打成修正主义、机会主义、民族共产主义和国际资本代理人等等。事实表明,这是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困境、遭受挫折、发生崩溃的重要思想原因。中国也曾经陷入到这种错误之中。正是冲破这个思想牢笼和僵化模式,才开拓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新路。

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反复阐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过去我们中国照搬别人的,吃了很大苦头。因此,中国不能靠本本,必须坚持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9、115、255、265、63页)1990年,胡乔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失误失败的教训,深刻阐明“关于社会主义本身的概念在一百多年时间特别是近十多年间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决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现在也没有完成,只是已有很大进步。”关于共产主义的目标已经由近变远,社会主义的进程由短变长,由高变低。而斯大林、毛泽东及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认为,向共产主义过渡是当前必须解决至少必须和可能立即准备解决的任务。这也使我们没有或很少想到世界形势那些始料不及的变化。所以胡乔木特别强调,对于这些失误教训,不能够只说到具体体制中的弊端,要从理论上说明这种具体体制是从哪一种社会主义设想或理想中产生出来的,这样才能够对改革开放作出正确的理论阐明。就是说,必须从那些让我们陷入迷思的设想或理想中惊醒过来,在理论认识上来一个飞跃。(《胡乔木文集》第二卷,第665~666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这些,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作为重大理论范畴形成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和历史的科学根据和思想渊源。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这个问题曾发生过尖锐的争论。一些论者把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描写,理解为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当作裁决当今社会主义实践的绝对标准,不认可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胡乔木1981年四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不能把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根据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所作的描写当作定义。”“科学社会主义决不能一字不差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论述去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不断地总结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不断补充,修改,个别原理要修改,更不要说具体提法了。”(《胡乔木文集》第二集第439、432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十八大以来仍有论者认为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蓝图”,认为中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还处在《哥达纲领批判》界定的“过渡时期”之中,不这样认识就是“严重错位”。

这种认识是不能够成立的。把《哥达纲领批判》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预想确立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恰恰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相背行。《哥达纲领批判》关于实现共产主义要经过两个历史阶段的科学预想,是非常伟大的思想。但马克思并没有把《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未来社会设想的描写当作定义。《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领导人讨论纲领的内部通信,在批判拉萨尔关于劳动者在社会主义下将获得“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观点而论及未来社会发展问题,不是专门的著述。恩格斯在1891年公开出版《哥达纲领批判》的序言中,完全没有提到这个论述,而是强调其对彻底肃清拉萨尔主义在党内影响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93~294页)恩格斯晚年,在论述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时,强调的是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有多少产品可供分配,要随着生产和社会组织的进步而改变,从而分配方式也应当改变。社会主义社会是个不断改变、不断进步的东西,对它的分配方式的合理的想法只能是,设法发现将来由以开始的分配方式,尽力找出进一步的发展将循以进行的总方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1页)他没有简单地断定社会主义由以开始的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而当代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表明,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按劳分配只是分配方式的一种。晚年恩格斯更是鲜明地指出,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你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628、629页)我们应当用这个深刻思想,来科学地理解和对待《哥达纲领批判》的论述,不可以无视后来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的创新,把它理解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蓝图”,社会主义的定义和最终完成。

认为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为《哥达纲领批判》的“过渡时期”,就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严重错位”,违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这是把走上社会主义道路60多年的中国社会,硬塞回到140年前提出的历史公式,肆意剪裁和无端否定之后当代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创造。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恩格斯说过,“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88页)140年前,马克思根本不可能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东方的崛起,怎么可以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胆开拓的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界定为马克思说的“过渡时期”。列宁说过,“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选集》第3卷,第381页)请人们看看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对只存在72天还发生不少失误的巴黎公社革命的伟大讴歌,高度评价,深刻总结吧。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者,都应当像马克思那样遵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把它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统一起来,写出总结与讴歌中国人民伟大历史创举的科学社会主义崭新著作来。

四、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说过:“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6页)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概括的飞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理论范畴的提出,是21世纪世界历史迅猛发展、剧烈变革、崭新进程,在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个显著表现。

学习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为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展迅速、成就巨大、前无古人。社会的思想理论准备相对滞后。人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理解,比较学理而简陋。那种主张“理论蓝图”的教条化思维,那种把各种具体论述和历史公式当作最终结论、当作社会主义定义和绝对标准的迷思,难免影响着一些人的头脑。学习和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理论范畴,才能够廓清和破除那些教条化思维与迷思,深刻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源头和历史逻辑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脉相承,认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在科学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

学习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将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适应中国国情与时代要求,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开拓新空间、新前景。每个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各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成果,总是包含着反映那个时代历史条件的具体论述和既定公式。学习与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能够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各种具体论断与公式加以区分,深刻总结历史教训,挣脱科学社会主义具体论断和既定公式的束缚,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科学把握世界历史变革创新进程,创造性地继承、弘扬和提升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利用世界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勇敢面对实践的新挑战,时代的新难题,坚持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的要求,不断推进变革创新,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21世纪的世界,也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思想的支持。虽然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找不到推进新兴市场国家、欠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的现成答案,但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已经成为先进社群争取社会解放发展的世界思想旗帜,它的思想观点和理论逻辑,对于这些国家开辟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启迪和精神力量。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概括,为这些国家和人民探索符合国情民意、追赶时代步伐的发展理念、特色道路和适宜战略,实现国家发展、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的目标提供了更为锐利的武器。

放眼21世纪的人类世界,其历史意义更深远。世界信息化、全球化、金融化、福利化历史进程,推动着全球新的工业革命、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结构升级、政治革新、社会变动、文化演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形成了发达社会国家、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新兴经济体国家、欠发达国家等构成的多元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大融合新时期。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广泛传播、深入研究并深刻影响世界的时代,形式多姿多彩、道路多种多样、模式创新变换、水平错落不等的批评、变革和替代资本主义的运动此伏彼起,具有民族、国家和地域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验和运动在地球各大洲纷纷亮相。从民主社会主义到发展中社会主义,从民族社会主义到21世纪社会主义,从市场社会主义到生态社会主义,正汇集成不可阻挡的世界历史潮流。借口时代演变中科学社会主义某些具体论断和既定公式已不适应,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完全错误的。拘泥科学社会主义各种具体论断和既定公式,坚守只有一种道路、模式、战略的僵化思维与过时认识,无异于扼杀科学社会主义。传统的繁复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体系,已经无能担负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崭新使命。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吸引、凝聚、鼓舞、指引亿万人民争取解放和美好社会斗争的思想理论形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应运而生。它继承和总结一个半世纪以来各种各类的思想成果、实践成就,概括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理论逻辑,找到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的最大公约数,搭建起一个思想理论平台,让全世界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人们相互沟通、平等讨论、求同存异、搁置分歧、聚焦共识、协同共进,推动人类社会争取和平发展、追求美好未来的进步事业。可以预料,在当代世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将在与各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广大民众共命运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不断放射出灿烂的世界历史光芒。

责任编辑:梁一群

D033.4

A

1008-4479(2015)05-0019-06

2015年5月4日

奚广庆,原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逻辑原则科学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逻辑
创新的逻辑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科学拔牙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