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研究

2015-01-31 03:57杨旭刘春灵吴泽秀梁源邵建民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3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医学院校医学生

杨旭 刘春灵 吴泽秀  梁源  邵建民

新形势下医学生立德树人教育研究

杨旭刘春灵吴泽秀 梁源 邵建民

研究分析医学生的德育教育现状,找出医学生德育教育特征以及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的原因,结合德育在个体良好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地位、重要意义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对策研究,探讨在医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医学生;德育教育;研究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开展新时期医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研究,深入分析影响医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因素,有助于了解新时期医学生德育教育情况,对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研究和探索提高新时期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途径,改进医学生德育工作,都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目前关于学界对医学生德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整体上还远远不及实际的发展速度,医学生德育教育研究的状况,更进一步显示出研究医学生德育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1 医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进入大学校园的都是90后的群体,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接触的信息和诱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他们的实际发展需求。目前医学生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但是他们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的,因此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抗挫折能力弱、协作能力弱、理想信念淡薄、感恩意识差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医学生的思想意识与过去相比,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出积极性、多样性、现实性和自我倾向性等特点。医学院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以培养更多的“四有”新人。和谐社会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德育工作首先必须更新观念,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德育,其次要以生活为本,优化高校德育课程资源;最后还要认识到营造良好德育氛围的重要性。

2 医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相应对策

张帅[1]认为,网络社会中大量负面道德信息的传播会产生一定的否定效应。现阶段,网络负面道德信息因其否定效应呈现出集聚放大的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风险性存在因素。加强学生的道德批判思维与道德鉴别能力,是规避网络负面道德信息对于学校德育风险的重要途径。方丙丽[2]认为,德育依存于一定的文化环境,学校所处的文化环境都具有独特性、多维性等特点。德育工作与学校文化环境多维度的疏离是我国学校德育效果不彰的重要原因。做到在顺应中发展、传承中创新、建设中提高、生活中增效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冯光[3]认为培养大学生幸福感是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基础性教育,它为增强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内在动力,为德育的生活化开辟了基本路径,为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了基础,也为医学生精神信仰、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和情感条件。孙龙国[4]指出在解决问题的对策上主要提出要重视并加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课堂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何爱华[5]认为师德建设构成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境,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注重师德建设,以生为本,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针对医学院校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教师自律,提高教师的操守;加强教育,提高教师职业荣誉感;加强他律,建立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推进师德建设,确保医学院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陈瑞平[6]认为网络因其个人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深受学生的青睐,网络载体的运用也拓宽了德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徐晓微[7]指出飞信、微博、微信、BBS已经成为医学生发表舆论的重要场所。这对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探讨加强医学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措施,挖掘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功能,正确引导医学生的网络舆论,拓展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对加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践上的借鉴意义和理论上的指导意义。

3 讨论

医学院校德育的提高离不开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的关键因素还在于学校德育作用的发挥,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肩负着通过德育工作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任。随着社会现实和医学生群体的变化,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广大学者和高校德育工作者的重视。在新形势下,全社会共同努力,深挖德育资源优势,注入最新鲜的血液和动力的方法,并且将这些优秀的理论研究成果或方法合理的付诸在具体的德育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提高新时期医学院校整体德育水平,实现医学生德育工作的发展、完善和增强实效性。

[1]张帅. 网络负面道德信息:影响学校德育实效的风险性存在[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0(10):64-66.

[2]方丙丽. 学校文化环境的多维性对德育实效性的影响[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121-124.

[3]冯光. 大学生幸福感与德育实效性关系探析[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4):115-119.

[4]孙龙国.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 67-68.

[5]何爱华. 高校师德建设与德育实效性的提升[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 75-77.

[6]陈瑞平,邱冠文,李福生,等. 运用网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10(3):76-77.

[7]徐晓微.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159-160.

关于参考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目前共有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档案A,舆图CM,数据集DS,其他Z。

凡无法归属于前15个类型的文献,均可以用Z来标志。

Education Study the Striving for a Model Vocational of Medical Students in New Period

YANG Xu LIU Chunling WU Zexiu LIANG Yuan SHAO Jianmin, Luohe Medical College, Luohe 462000, China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medical students,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r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problems of it, then dig out the reasons of the problems, combining with the role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good individual character, status, significance, theory with practice, study countermeasures, discussing how to conduct moral education in medicine college education for achieve good effect of moral education.

Medical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G642

A

1674-9308(2015)31-0011-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5.31.009

462000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5-GH-230)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医学院校医学生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逻辑起点——读《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发展战略研究》有感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学院校内药用植物园规划与建设初探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