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把握教师培训设计中“以教定训”的“教”

2015-01-31 12:53唐良平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研培训课程

唐良平

(长沙教育学院教研处,湖南 长沙 410006)

中小学教师培训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培训需求的准确把握上。基于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可以概括为“以教定训”。“以教定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就是依据参加培训的教师的情况确定培训的目标、主题,设计科学的培训课程、遴选专家,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和策略,并依据成年人学习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进行培训组织和管理,以实现培训效果最大化。从广义上讲,“以教定训”不仅仅是基于教师群体发展而组织培训,它还应该包括从当前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从目前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培训设计,确定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发挥教师培训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强调教师培训与教育发展相一致。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以教定训”的“教”的内涵呢?

一、“以教定训”的“教”,是教师群体的学习特征和规律

教师培训中“以教定训”的“教”,首先体现在教师培训要遵循成人学习的特点与教师的职业特征。

1.教师培训要遵循成人的学习规律

成人由于人生经验较为丰富,思想比较复杂,对学习的要求,无论是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目的以及能否达到、怎样达到等,都要经过仔细辨别和思考。成人有着高度的责任感,更希望得到理解,需要更平等地对话和交流。成人讲究实用,讨厌理论,他们需要能够立刻满足工作所需的信息,通常更喜欢能够提高技能、有助于工作和提升自信的实用性知识。成人固守以往经验,习惯于将以往的经验和新事物联系起来,并基于以往的知识确证新的概念。他们的思维能力更成熟,知识积累更丰厚,理论体系更完整,其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表现得更突出。

基于上述特点,在组织成人培训的过程中,设计让学员自主学习的课程和活动式课程,对提高培训质量更有意义;建立学习共同体或者学习社区,有利于成人在培训过程中展开互动、研讨和分享;设计针对成人工作疑难的课程;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设计,要运用独立思考、创新学习的策略,以激活成人学习的正能量。

2.教师培训要符合教师经验性学习的特征

教师学习属于一种经验性学习,即其学习建立在自身已有经验和技能的基础之上。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长时间浸染于学校环境和课堂教学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性知识。这些经验性知识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础,在其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等)的简单叠加并不能构成教师的专业素质。这些知识只有通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整合并内化,才能成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获得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1]当教师继续学习时,这些经验又成为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资源。

因此,教师培训需要建立在教师原有的经验基础之上,设计与教师经验最相关的课程——如课例研修,这样更能引起教师的反思、激发教师的研讨、促进教师的分享,让教师的教育智慧迸发。让教师培训回到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是促进教师掌握教育理念和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

3.教师培训要符合教师问题型学习的特征

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和自身专业发展中的疑难困惑。

与系统掌握某方面知识体系相比,教师更需要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基于问题是教师实践的本质,特别是在教育改革过程中,理念和目标问题、课程和教材问题、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问题、学生认知与成长问题、课程性质与课堂文化问题,都需要教师去认真思考与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特征,决定了教师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方式的个性设计。

另外,面对新的教育环境以及新的教育对象,教师在自我成长的不同阶段,往往对自身的发展定位、职业认同、教育教学水平认知等,也会产生疑惑,在心理或思想上出现倦怠、转型等一系列问题。教师逐渐会对教育变革产生认同与跟进,并适应变革需要重新建构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设计新的自我职业规划,实现自我的专业发展。可见,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往往是教师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和现实依据。

教师培训必然要密切关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促进教师走向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人格完美的境界。关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启示我们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尽可能地以主题式培训呈现。

4.教师培训要符合教师行动学习的特征

教师学习具有行动学习的特征。教师行动学习,即为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而学习,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可见,教师学习表现为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的学习。

教师行动学习包括专业知识的学习,但教师不是单纯地要获得这些知识,而是要在掌握这些知识后再运用它们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是教师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因。我们主张教师把工作当作学问做,把问题当作课题做,就是基于对教师行动学习特征的认知。教师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展开学习,有利于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行动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研究和行动实践的统一。所以,教师行动学习又常常表现为教师个人或教师群体之间为达到某一确定目标,彼此通过合作而形成的共同行动。[2]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教师会在与他人的交流、碰撞、分享中获得发展,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在集体智慧中得以解决。

教师行动学习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师培训设计中,要减少理论说教,寓教育教学案例于培训中,让教师结合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在反思、提炼、汲取中提升。

二、“以教定训”的“教”,是教育教学教研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教师培训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但是,从根本上讲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教师学习有着比较“功利”的一面,即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自己的工作带来方便。因此,他们更需要那些立足于教育教学和教研的实际问题的培训。因此,教师培训必须立足于教师工作实际,以解决教师工作疑难问题为着力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师培训设计过程中注意如下三点:

1.针对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设计培训

中小学有三分之一或者更多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团队管理者以及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职务,他们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即使是普通的任课教师,也承担了教育学生的重任。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中小学教师的根本任务。但是,社会处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价值取向冲击着主流价值,而教师囿于水平和能力,感觉到对学生教育的乏力,或者是原来的教育方法失灵。他们想弄清楚:当前中小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中小学生德育发展受到哪些问题的冲击,新形势下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主要载体是什么,等等。这些教育的困惑,是教师培训设计中需要充分思考的。

2.针对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设计培训

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提升教师适应课改、驾驭课改的能力。课改过程中,课程目标重新定义、教学内容重新组合、学习方式深刻变革,这一切让中小学教师感到既新鲜有活力,又一时难以适应。如何全面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掌握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策略,学会日新月异的教育信息技术,是教师胜任课堂教学面临的重大困难,也是教师培训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这对于地处偏远的农村教师而言尤为迫切。

3.针对教研工作中的问题设计培训

目前,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研究动力不足,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为了评职称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形成这种局面,既有教师对教育教学研究认识存在误区的原因,也与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不够有关。从根本上讲,教师培训与教育教学研究是一致的,研训一体应该是教师培训的常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把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与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以研究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是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的教研理念。教师培训,就要让教师走出空、假、泛的课题研究误区,学会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找到研究主题,掌握校本教研的基本方法,明确传统年级组和教研组在教育教学研究中的新功能和新方式[3],等等。当然,提升教师对研究的整合、提炼、升华能力,也是教师培训的应有之义。

三、“以教定训”的“教”,是教育发展的形势和理论前沿

“开眼界”是教师培训的重要功能定位。中小学教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由于工作压力和工作环境,他们对党和国家新的教育政策、基础教育发展趋势、学科教学的前沿理论以及教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鲜有了解,在培训中让他们接受新的教育理论,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的新态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要让教师在培训中了解党和国家新的教育改革动态

教育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教育的实施者——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国家教育政策,了解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以内化为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实施。这几年,国家提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颁布学校管理标准,各学科课程标准相继制定和修订,这些都在深刻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中小学教师培训需要设计相应课程,让参加培训的教师理解这些政策精神,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从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2.要让教师在培训中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学习理论、教育理论研究的进步,滋养着我们基础教育的发展。回头看,建构主义理论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启示我们中小学教师必须汲取最新的理论成果,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从理论到实践,引领着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教师培训有目的地设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以及学科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的课程,以更新教师原有的陈旧过时的理论知识,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这些理论的学习,必然成为教师培训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3.要让教师在培训中学会最新的教育技术手段

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因素当然包括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今天,以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依托,教育技术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媒体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应用等。传统意义的教育教学面临挑战,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显得格外迫切。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印证了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的重大意义,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于是,在教师培训中需要设计教育信息技术的模块,让教师们站在科技前沿,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

教师培训设计要立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注重解决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实际问题,适应国家教育发展趋势。在具体的培训设计过程中,受培训对象、培训主题以及培训时间的限制,我们的教师培训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以教定训”是不能够否认的,“以教定训”的“教”是需要准确把握的,从而基于“教”的教师培训设计才更好。▲

[1][2]张勇.论教师学习的内涵与特点[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5):57-59.

[3]李孔珍.教师教育课程不容忽视的内容:实践性课程[J].课程·教材·教法,2007(9):74-79.

猜你喜欢
教研培训课程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