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鲜活之策略

2015-01-31 12:53李重庚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8期
关键词:画板例题动手

李重庚

(湘潭教育学院教师培训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0)

一、教师言行生动,激活学生求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利用幽默和激励来教学,抓住契机发挥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不失为一种教育智慧。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开启智慧之门;一个恰如其分的幽默,如饮一杯清新的甘泉,让人浅斟细酌,回味无穷。教师有时还可运用口头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形象生动,甚至搞笑,都能及时唤起学生注意力集中,使课堂顿时活起来。例如,学生答对了,说“恭喜你,答对了”“真精彩”“0K,太棒了”等;当学生忘记或不愿意动笔时,“君子动口又动手”“耳听眼看终觉浅,绝知此事要动手”,这样做,既给课堂注入了阵阵清风,也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再如,解几何题时,如果正确地添加上一条辅助线问题就迎刃而解,教师可以感慨地说:这真是一座神奇的桥梁啊!在讲有理式的概念时,说有理式有两个儿子,一是整式,一是分式,整式又有两个儿子,是多项式和单项式。

总之,数学教师就要想尽办法让枯燥的数学妙趣起来,让抽象的数学形象起来,让深奥的数学浅显起来,让机械的数学练习生动起来,让怕数学的学生自信起来,让怕数学老师的学生喜欢起你来,这样你的课堂教学一定是高效的。

二、精选例题习题,体验课堂鲜活

精选适量的例题与练习,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鲜活性。课堂教学要抓住教材重点、难点和知识网络,精选例题,使例题具有代表性,一例能引申出一类问题,使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例如:从1,2,3,......,10,这十个数中任取三个数,使他们的和是3的倍数的取法有多少种?[1]

分析:“倍数”问题即“整除”问题,它与所取的三个数被3除后的“余数”有关,问题是我们如何对所给的十个数进行相关组合。

在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发现,可把十个数按被3除后的余数分类,构造子集:于是得出取元的方法:

(1)三个集合中各取一个数,取法有种;

(2)在某个集合中取三个数,取法有种。所以共有种数为种。

这种对元素的分类,可称为“同余”分类,该题的解决不仅解决了一个例题,而且由于渗透了数学分类方法和集合的思想,使学生站在较高的角度上来看这类问题,培养了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体验课堂活力。

数学是具有方法意义的学科,其中一些方法不但在数学学习和研究中至关重要,而且在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因而,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灵活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形成各种数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练习活动作为学生的一项经常性的学习实践活动,它不能简单地以完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为满足,更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去做盲目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而是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培养与开发,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课堂中教师应多安排一些层次题,让不同学生都能理解且能完成,感受课堂快乐。课堂中教师还可多安排与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相关联的题目,让学生做,充分感受课堂魅力与幸福。

三、学生动手实践,活跃课堂氛围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改变学生过于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自己获得新知的能力。一方面代数练习题,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学生做对题目,定会感受快乐,学习上充满活力。另一方面,教材在图形部分内容的编写中,多次设计让学生动手做几何图形,通过学生亲手制作的几何学具在教学中用拼、叠、折等方法来感知图形性质,从直观感受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让学生通过折纸游戏,折出平行线、角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三角形的高线,验证三角形内角和、中位线性质等。根据条件做三角形,然后剪下,比较验证三角形全等判定和有关全等三角形的表现形式(翻折、平移、旋转或复合变化),让学生做立体几何图形模型等。

在教学中,只要是课本上要求动手的,一定要动手,通过挖掘教材能动手的,也尽量动手。当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操作,教师首先应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展开探索的兴趣;其次,还应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地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完成操作过程;再次,教师要善于自己动手,制造教具,它可以给学生很直观的印象,可以化难为易,如验证“有一组对边和一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时,很难讲清,笔者做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教具,通过演示,学生就一目了然。

四、运用几何画板,驱动学生活力

几何画板菜单中提供了较多的复杂构图和二维变换,利用该软件可以进行测量,包括从简单的距离到复杂的公式。画板的各种显示和选择方式,能够鼓励师生探索几何图形新的表现方法,显得更动态、更高级,教学时可以给图形着色、标记和注释。几何画板除本身的强大功能外,还支持插入“OLE”对象,如插入“word文本”“BMP位图”“3Ds动画”“Powerpoint幻灯片”等。我们数学教师可以像使用圆规、三角板那样十分熟练地使用几何画板,而几何画板的功能又远远胜过圆规、三角板。用几何画板显示几何图形就像在使用一个动态黑板,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技术,可以制作出各种神奇的图形:简单的平面图形、透视图形、棋盘图形、图表、曲线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可制作出许多优秀的辅助教学课件:解析几何模块、立体几何模块、三角函数模块等。我们还可以用画面反复闪烁引起学生的注意,运用隐去一部分不相关的内容来突出主体内容,用画面的迭加与分解来揭示某个结论形成的过程等,这些设计和运用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

教学实践证明,几何画板所提供的动态画面、鲜艳的色彩、直观的图形、和谐的声音,使枯燥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一下子变得生动而又具体起来。运用几何画板,避免了繁杂的推导和运算,直接地缩短了认知差距,深入了知识的内核,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且有效。

五、融入生活实例,激发学习乐趣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中的“产值”“利率”“增长率”“最优化”“计数”“排列组合”“概率”“大数据”“股市走势图”等概念经常出现在生活里。例如,有这样一道生活实际题,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学习之快乐。某养鱼专业户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对自己鱼塘中的鱼总重量进行估计,第一次捞出100条,称量重量为216千克,将鱼做好记号放入塘中,当它们完全混合后又捞出200条,称量重量为384千克,且带有记号的鱼10条,则鱼塘中估计有多少条鱼?共重多少千克?[3]答案分别为2000条,4000千克。

又如,某幢住宅楼共有48户住户,订阅《人民日报》的有31户,订阅《中国青年报》的有15户,两种报都不订的有13户,则同时订阅两种报纸的住户有多少户?[4]答案为11户。同样,这个例题亦可激发学习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多列举生活实例,让数学课堂充满无穷活力。▲

[1]杨玉蓉,鲍难先.高中数学解题分析大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2]奚定华.数学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周贞雄.中考代数[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4]蔡际霖.论加强高中数学应用的教学[C]//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中学数学教育第九届年会论文特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画板例题动手
我也来动手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彩画板
七彩画板
七彩画板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