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四化”机制 建成长平台——福泉市创建干部挂职基地深化开放型干部培养机制改革

2015-02-05 02:27文丨林
当代贵州 2015年46期
关键词:四化导师辅导

文丨林 娜

2014年以来,福泉市紧扣建设开放型创新型干部队伍目标,不断深化干部培养机制改革,探索开展干部挂职基地创建工作,增强干部队伍造血功能。目前,全市共创建干部挂职基地32个,培养挂职干部116名。

建立基地名录,实行“动态化”管理。福泉市以着力培养干部党务工作、经济工作、群众工作、统筹管理、组织协调等11种能力为抓手,明确了“培养一批、成熟一批、提拔一批”的工作思路和“有科学合理的培养机制、有施展才华的工作平台、有能教善带的指导教师、有富个性化的锻炼措施、有明确的挂职目标任务、有明显的挂职锻炼实效”的“六有”创建标准,引导全市各乡镇(街道)、单位(部门)按照党群综合、经济综合、群众工作、急难险重、文字宣传等5类挂职基地进行创建,经组织评估合格后明确为干部挂职基地,分门别类建立基地“名录”,分年进行考核。

同时,根据创建类型,在平时了解、年度考核、单位推荐等基础上,抽选并组织部分年轻干部进行座谈,邀请各基地主要负责人参加挑选,提出挂职干部建议名单,确保挂职干部“人岗相适”。

突出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培养。福泉市明确挂职基地围绕“组织需要与个人成长相结合”的原则,在挂职干部到岗三月内,根据其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确保挂有担当、挂有职责、挂有所获。金山街道、道坪镇推行轮岗锻炼制度,每3至4月对挂职干部进行一次工作岗位调换,让干部在挂职期间经受多岗位锻炼;牛场镇以“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实行“轮流学习”制度,将挂职干部分为专业技术类、机关下派类等类别,较好地实现了补其所需,促进挂职干部快速成长。

建好导师队伍,进行“专业化”辅导。福泉市从开展挂职基地创建单位挑选150名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科级领导干部,建立挂职干部导师库,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方式确立辅导关系,实现对挂职干部工作方法的指导、困难问题的解决以及思想动态的掌握。仙桥乡采取“一对一”导师辅导,结合挂职干部工作岗位调整和成长情况,对导师进行动态调整,实行轮流辅导;金山街道采取“多对一”的导师辅导方式,实行班子成员全员导师制度,让每个班子成员都有挂职干部协助分管工作,并根据挂职干部工作情况实行导师轮岗。

作者(前排中)到福泉市委党校调研干部挂职基地建设,并听取基地负责人工作情况汇报。(福泉市委组织部供图)

全程跟踪问效,开展“常态化”考察。福泉市建立挂职干部档案,及时记录挂职干部考勤、工作业绩、群众评议、奖惩等情况,为挂职干部考核考察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以“周、月、季”为时间节点,按照“挂职干部、培养导师、基地主要负责人、组织部门”逐层逐级汇报挂职干部工作及培养情况。结合组织部门牵头采取的定期与不定期调研督查,及时发现挂职基地及挂职干部工作和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分散培养、集中强化、择优选拔”的思路,2014年度17名挂职干部在分散培养10个月后,集中参与福泉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强化了挂职锻炼,加快了干部成长。

猜你喜欢
四化导师辅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导师的猫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