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落下

2015-02-05 02:27文丨
当代贵州 2015年46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残疾人

文丨 潘 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新的部署,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扶贫攻坚战己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同样意味着未来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残疾人脱贫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现在世界上有10多亿残疾人,中国就有约8500万,贵州有近254万,不少残疾人生活还十分困难,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贫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依然任重道远。

现在的问题是,残疾人如何从自身特点和实际状况出发,实现自身发展,贫困残疾人如何跟上全国步伐实现脱贫?

运用分类思维给予精确制导。根据肢残、盲残、聋残、智残和精神残疾五个类别实际出发,针对各群体在生理、心理、体能、智力和精神上出现的障碍,通过有效地医治、修复和矫正,使其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同时,相关协会组织要在发挥社会组织具有的“代表、服务、维权” 职能上有所作为。

把残疾人就业创业作为民生的重点工作来推进。充分认识就业创业是既是民生之本、又是安国之策,更是残疾人自立自强、参与社会、体现自身尊严和价值的重要方式。残联组织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将残疾人就业创业纳入“全民创业、万众创新” 的活动计划和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全局,给予普惠和特惠政策扶持。

着力推进“两个体系”建设取得实效。为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国务院首次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特殊教育等作为专门内容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出台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初步建立起一般性制度安排与特殊扶助相结合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及康复、就业、教育、预防、救助、社会福利、兜底保障等多项制度。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奠定了基础。

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曾就进一步做好我省残疾人事业作出批示,他指出,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的理念,在帮助引导残疾人创业就业、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上动真情出实招,推动全省残疾人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全省要认真扎实做好残疾人工作,在全面小康中确保残疾人朋友一个都不拉下。社会要把爱传播给更多群众,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扶残助残行列中来,让“助人者得福”蔚然成风。

我国13多亿人口中,平均每四个家庭中就有一位残疾人,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兄弟姐妹,理应受到我们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尊严与价值,追求与梦想,也应该在我国全面小康建设中,尤其在国家实施脱贫攻坚的进程中得到体现。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残疾人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小康之路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奋进“十三五” 实现“小康梦”——小康社会在江苏大地的现实写照系列报道
我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