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改,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

2015-03-10 19:58林飞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用词全班学生通顺

林飞

针对作文批改现状:由老师一人改花费不少心血,精批细改的作文发下去,学生只看等级,很少关心老师批改的内容,这样,老师的批改成了收效甚微的劳动。俗话说:“诗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要想写出好文章来,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修改。其实,修改文章的过程也是练习写作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实施以读促改,进行“导改、自改、互改、悟改”四步系列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一、朗读——导改

学生的作文写好后,教师首先将全班学生的作文通读一遍。根据本次写作要求,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如:用词准确、语句通顺的;重点突出、描写细致的;语言生动、想象丰富的;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的,以及与以上内容相反的文章。

接着,指导学生对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集体修改。在集体修改前,教师先引导学生结合书中本次的“习作讨论”,明确本次习作的目标要求,并一一板书出来,使每位学生心中有标准,评判有尺度。再由文章的作者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文章三遍。第一遍讨论文章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每读一段教师给予准确恰当的评价。好的地方当场表扬,不恰当的地方,先由作者思考该怎样修改,如果改得恰到好处,全班同学为他鼓掌。那么这位学生就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自改的兴趣。如果这位学生一时无法改,就让全班学生都来参与。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有的会这样改,有的会那样改。此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在众多答案中,挑选出最好的,并告诉学生这样修改的原因或者写作中一些规律性的知识,把一个人的收益变成大家的收获。第二遍讨论层次是否分明,重点部分是否描写细致。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一篇文章怎样开头,怎样结尾,重点段落的构段,怎样才能写得细致入微。第三遍讨论语言是否丰富、生动。丰富生动的语言要让学生多读几遍,让全班学生细心体会、学习或者让全班学生跟着这位学生朗读。反之,教师要启发诱导修改补充,把平时阅读积累的词汇、句式恰到好处地用到文章里来。如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作文3,观察一处景物并写下来。一位学生看了学校的花园,是这样写月季花的:“月季花开了,有白的、桃红的、紫红的,真是美丽极了。”虽然这位同学写出了花的颜色,但不够生动。学生读后,教师可启发学生:《蒲公英》一文的作者最后是怎样写蒲公英的?学生马上修改补充:“月季花在金灿灿的阳光下竞相开放,有白的、桃红的、紫红的,它们把花园装点得更加美丽。”

二、自读——自改

经过第一步的导改,学生心中有了标准,这时按照以上三步默读自己的文章,再提醒学生注意两点:其一是看标点符号对不对,是否少了;其二是否有错别字。虽然这不是修改作文的重点,但这在学生的写作中是常犯的毛病,所以要加以训练。这样,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连续读了三遍,每读一遍都有明确的目的,就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也可以说:“文读百遍,共错自现。”一篇文章的不足之处也就自改得差不多了。

三、互读——互改

学生自改完作文以后,再让他们同桌互改。可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把自己的作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在读中能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也能发现文章中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准确的地方。听的同学要非常认真,而且是边听边想边修改。读完后,听的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读的同学去修改。第二步是默读修改同桌的作文。这样做对全班学生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大家都要经历一个复杂而细致的思维过程,都得动脑来推理,然后作出判断,并逐一进行修改。写得差的同学改写得好的作文可以学到方法,得到提高;写得好的同学改写得差的作文,也能得到提高。每互改一次无异于一次观摩和交流。

四、对比读——悟改

在学生互改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并留心选择一篇修改较成功的文章。待互改完毕,让这篇文章的作者到讲台上朗读改前与改后的文章,其他学生认真听并思考:改前的文章有什么缺点?后来是怎样修改的?改后怎样?从中学到了什么?例如,有一个学生写《小白兔》这篇作文,其中一段改前是这样写的:“小白兔长着一对长长的耳朵,只要听见远处的声音就会竖起来。它长着四条腿,前腿长,后腿短,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可爱极了。它长着一双红宝石似的眼睛,透亮灵活。它长着三瓣嘴,两边还有胡须呢。”改后是这样的:“小白兔长着一对长长的耳朵,只要听见远处有声音就会立即竖起来。一双红宝石似的眼睛,透亮灵活。三瓣嘴旁边还有几根胡须呢,吃起食物来一翘一翘的,真有趣。小白兔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可爱极了。它的一条小尾巴毛茸茸的,像个小绒球。”小作者读后,其余学生会知道改前缺点一是用词重复,二是叙述没有条理性,修改时能把重复的词语去掉,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把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改后的文章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也较生动。经过这样训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悟出了修改的真谛。

几年来,每次作文都经过这四步自改系列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再也无需老师一个人埋头苦批,槌子一头热不行,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这不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吗??

猜你喜欢
用词全班学生通顺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苍凉又喧嚣:《我与地坛》中的用词
读写大闯关
写话妙计之用词准确
汪曾祺小说的用词特点赏析
太阳生病了
My class,My home
句子雨
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