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民主左翼联盟的社会基础

2015-03-12 06:49李玉萍
知与行 2015年3期
关键词:波兰

李玉萍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基金成果传播

波兰民主左翼联盟的社会基础

李玉萍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由波兰社会主义时期执政的波兰统一工人党转变而来的波兰民主左翼联盟,在波兰发生剧变之后,适应波兰社会新的政治经济形势,在向社会民主党转型和执政实践过程中,为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取得执政权,不断扩大其选民基础,由工人阶级政党逐渐转变为全民党;但选民基础的扩大也使得其意识形态属性被淡化,从而面临失去核心选民的威胁。

[关键词]波兰;民主左翼联盟;社会基础

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成立之初认为自己是一个典型的竞选政党,认为选民优先于政党成员。其领导人曾解释称,“我们不需要大量党员,但需要投票支持我们竞选纲领的同情者”[1]161。因此,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在成立大会上通过的党纲中强调:“党尊重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力劳动为生的人们的愿望和要求。党将团结一切赞成党纲的人们,不管其世界观如何。”“我们希望同所有左派团结合作。”[2]其目的就是为了扩大选民基础,以便通过赢得大选执政,这种做法符合全民党的特征。为参加竞选,1991年以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为核心组建了民主左翼联盟,其目的就是为了整合波兰的左翼力量,扩大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的选民基础。

民主左翼联盟在1993年的竞选纲领中宣称“我们不是某一阶级或者阶层的政党”[3]。民主左翼联盟领导人耶日·亚斯凯尔尼亚在受访时曾说“大多数工人支持民主左翼联盟,这不是事实,因为它是一个全民政党,支持者来自工人、企业家、知识分子和退休人员……。民主左翼联盟胸怀非常宽广,我不知道谁不能成为民主左翼联盟的一员。”[4]124-125民主左翼联盟在1997年的竞选纲领中更直接宣称其目标是吸引“所有的公民、雇员和雇主、家族企业和农业企业所有者、退休人员和领取养老金的人们,像我们一样想实现更高标准的、更舒适的公共生活的人们”[3]。由此可见,民主左翼联盟把自己定位为全民党,具体来说其争取的社会支持来自以下群体:

第一,传统上支持左翼政党的工会、从受保护的政策和再分配经济政策中受益的群体选择支持民主左翼联盟,如在波兰人民共和国时期(1989年之前)有体面工作而转轨后可能面临失去工作的警察、士兵等穿制服的群体。

在波兰,工会是除了教会之外唯一有广泛分支机构的全国性组织,在竞选活动中,工会在传达政党信息和动员工人阶级的支持上有巨大作用。民主左翼联盟在建立之初就与波兰工会全国协议会结盟,得到工会支持。据统计,1992-1995年,民主左翼联盟获得来自工会的支持率分别是15%、25%、14%和12%[1]185。1991、1993年议会大选,按职业划分对左翼政党的支持比例,1991年大选,蓝领和农业工人对左翼政党的支持率不是很高,分别是28.3%和29.2%,但1993年大选包括农业工人在内的工人成为左翼政党的主要支持者(支持率超过40%),为民主左翼联盟赢得大选做出了贡献(见表1)。1993年大选,民主左翼联盟在议会下院获得的171个席位中工会占了61个[1]207。

表1 1991、1993年波兰议会大选按职业划分的左翼政党的支持率(%)

资料来源:Linda J.Cook, Mitchell A.Orenstein.The Return of the Left and Its Impact on the Welfare State in Poland,Hungary and Russia[M]//Linda J.Cook, Mitchell A.Orenstein, Marilyn Rueschemeyer.Left Parties and Social Policy in Postcommunist Europe.Oxford:Westview Press,1999:84。左翼政党指包括民主左翼联盟在内的所有左翼政治力量。

社会主义时期在安全部门工作的人员在转轨之后面临失去特权的威胁,他们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选择支持民主左翼联盟。这一点正如波兰学者潘科夫斯基所言,在波兰“左翼首先是与从共产主义制度中显露出来的政治力量相联系……波兰人认为左翼是那些把自己定义为这些年人民波兰的那些人,在第三共和国直接通过他们的继承人来发挥作用”[3]。

1994年6月调查显示,49%的士兵和警察支持民主左翼联盟,而当时民主左翼联盟在全国的平均支持率只有22%;1995年民主左翼联盟推举的总统候选人克瓦希涅夫斯基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穿制服部门64.8%的支持率,相比其全国平均支持率只有35.11%[3]。这些人把他们对民主左翼联盟的支持与人民波兰及他们个人的成就联系起来。从政治派别来看,持左翼观点的选民对民主左翼联盟的支持最大。2001年大选结果显示,71%持左翼观点的选民支持民主左翼联盟,29%的中派选民支持民主左翼联盟,只有9%持右翼观点的选民支持民主左翼联盟(见表2)。

表2 2001年波兰议会大选按选民的左右翼自我政治倾向选择对各政党的支持(%)

资料来源:Aleks Szczerbiak.Old and New Divisions in Polish Politics:Polish Party’Electoral Strategies and Bases of Support[J].Europe-Asia Studies ,Vol.55,No.5,2003.SLD-UP-民主左翼联盟-劳动联盟、P0-公民纲领党、Samoobrona-自卫党、PiS-法律与公正党、PSL-波兰人民党、LPR-波兰家庭同盟。

第二,领养老金的退休人员、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失业者等弱势群体支持民主左翼联盟,而民主左翼联盟也把自己视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民主左翼联盟的核心成员和领导者——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在“我们代表谁的利益”问题上,认为“我们想表达这样一些社会群体或公民的愿望,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在个人发展中没有从经济增长中得到获益的公平机会”[5]。1993年议会大选时,民主左翼联盟竞选委员会主席齐莫谢维奇说,他们的团队将“在很大程度上,表达我们每一个人对退休和养老金的诉求,‘预算上’——特别是那些被剥夺了享受福利权利的人们,或者是那些付不起房租的人们,而不是比较满意的群体”[3]。1997年大选,民主左翼联盟表态,“我们特别能感受到那些在经济增长中受益较少的人们以及比别人承受了更大转轨代价的人们遇到的问题。指导我们保护最弱势群体的行动原则是社会公正和团结”[6]13。

但把最弱势群体作为其支持者的定位,使民主左翼联盟在大选中失去新兴选民,如转轨受益者的支持;而一部分传统选民如工人和退休人员因其没能兑现承诺转而支持团结竞选联盟,如1997年议会大选各社会阶层对民主左翼联盟和团结竞选联盟的支持率分别是:管理者33.8%和26.9%、商人22%和34.2%、办公室工人31%和32.7%、失业者25.4%和33.8%、体力劳动者26%和40.3%、退休人员32.2%和34.2%[4]185。1997年大选结果显示,由于民主左翼联盟执政时出现的政策失误,尤其是没能兑现保护弱势群体的诺言,相对不太富裕、经济状况不太安全的社会弱势群体认为团结竞选联盟更能代表他们的利益,转而支持团结竞选联盟,这是导致民主左翼联盟在1997年大选中不敌团结竞选联盟的重要原因。

第三,民主左翼联盟特别强调不仅要寻求获得社会民主党传统选民群体的支持而且积极寻求波兰新出现的“中产阶级”的支持。民主左翼联盟议会党团新闻发言人兹比格涅夫·西米科沃斯克说:“我们不否认波兰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对我们的支持。我们意识到这种出身正是我们社会民主党选民的一部分。左翼不能建立在一无所有、受苦受难和永久失败者的基础之上。”[3]民主左翼联盟竞选战略专家马雷克·博罗夫斯基也说,尽管“作为一个中左翼团体,我们的基本价值观是关心那些比别人为变革承担更大成本的人们”,但民主左翼联盟不是“一个阶级政党,我们也理解企业的利益”。换句话说,民主左翼联盟将寻求新兴中产阶级的支持,希望“把持续的经济改革和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与社会意识、与战胜贫困和失业、与旨在确保尽可能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系统的转型带来的益处协调起来”[3]。

2001年议会大选,根据民主左翼联盟与劳动联盟结盟制定的竞选纲领,其争取的目标群体是“国内和国外所有的波兰人”,竞选口号是“让我们回到常态、赢得未来”[7]。民主左翼联盟与劳动联盟希望以其实用主义、执政能力和稳定(相比团结竞选联盟政府的业余、意识形态驱使的动荡)为基础来吸引选民。在其竞选纲领中指出“我们需要高效、诚实和正常的政府,政府将不会在内部争论和分裂上浪费时间,而是会高效地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7]。竞选结果表明民主左翼联盟与劳动联盟受到选民欢迎正是因为他们是一个稳定、团结的队伍,他们的领导人有能力、经受了考验,因此获得了新兴中产阶级的支持。

2001年大选统计结果显示,民主左翼联盟在此次大选中得到了退休人员、手工业和非手工业工人、失业者、管理者和商人等社会各阶层的支持。从年龄上来说,35岁以上选民对民主左翼联盟支持率超过40%;50%的城市选民支持民主左翼联盟,35.4%的农村选民支持民主左翼联盟;从受教育程度上来说,受过16年教育的群体对民主左翼联盟的支持率最高;从职业上说,民主左翼联盟在经理、商人及行政人员这些中产阶级中获得40%以上的支持率。中产阶级成为民主左翼联盟2001年大选获胜的中坚支持力量(见表3)。

2001年大选前,民主左翼联盟成员一度突破15万,其中2万人是在大选前新加入的,这些人大多数之前没有加入过任何政党,[4]128选择加入民主左翼联盟是因为他们认为有机会去改变社会[8]。

第四,争取信仰宗教的选民支持。94%的波兰公民信仰天主教,宗教在波兰人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民主左翼联盟一方面坚持自己世俗化的态度,坚持“教会与国家分离是一个民主国家法律的一条基本原则”,认为“国家应该确保非信徒的权利”,主张“国家公正对待各种世界观取向、教会和教派工会,没有任何偏好,平等对待他们,国家与任何一种倾向都无关”[3]。同时,民主左翼联盟认为“社会民主的价值观可能而且应该团结信教和不信教的人们”[5]。民主左翼联盟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反对宗教和教会的政党”,认可天主教会和宗教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支持国家与教会在解决重要社会问题上的合作”[3]。2001年竞选结果显示,尽管从不去教堂的选民是民主左翼联盟的铁杆支持者,但民主左翼联盟成功跨越了宗教分野,赢得了部分曾是右翼核心选民的虔诚教民的支持(见表4)。

表32001年9月波兰议会大选投票模式(%)

党 派投票模式 SLD-UPP0SamoobronaPiSPSLLPR按年龄投票18-2439.919.798.78.15.225-3438.317.910.48.89.75.535-444012.811.58.9116.245-5447.610.059.99.19.35.355-6450.28.28.59.77.67.565+49.18.17.59.67.19.2按居住地投票乡村35.48.416.36.218.87.1小城镇51.112.87.68.15.55.9大城镇48.5155.911.63.35.8城市40.919.83.516.51.76.4按受教育程度投票初等教育41.46.515.56.314.18.5职业教育43.27.916.1712.16.316年教育46.413.68.49.68.16高等教育42.3193.311.45.35.3按职业投票经理40.218.93.911.86.25.7商人4119.19.410.66.24.6行政人员46.714.56.910.47.45.8工人47.89.213.48.28.25.4农民21.82.928.3333.35.9家庭妇女37.313.312.68.99.18.6领退休金的人员51.88.288.86.58.1学生39.622.66.69.96.55失业者46.49.913.678.77

资料来源:Aleks Szczerbiak.Old and New Divisions in Polish Politics:Polish Party’Electoral Strategies and Bases of Support[J].Europe-Asia Studies ,Vol.55,No.5,2003.SLD-UP-民主左翼联盟-劳动联盟、P0-公民纲领党、Samoobrona-自卫党、PiS-法律与公正党、PSL-波兰人民党、LPR-波兰家庭同盟。

第五,民主左翼联盟吸收了西方后物质主义新“左派”的观点,如主张性别平等和生育权等,拉拢女性选民的支持。在1993年的竞选纲领中,民主左翼联盟宣称反对任何形式的社会、职业、习俗和政治上对女性的歧视,支持扩大托儿设施,坚决反对“否认女性有决定自己成为母亲权利的立法”。1997年的竞选纲领呼吁教育系统和媒体“显示出更大的决心消除已经建立的女性和男性角色的刻板形象”,并支持促进“在职业和社会领域平等的现代标准”[3]。民主左翼联盟竞选战略专家马雷克·博罗夫斯基支持“妇女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的愿望”,包括她们“母亲意识”的权利[3]。1997年大选,女性选民对民主左翼联盟的支持率是25.6%,其中家庭妇女对民主左翼联盟的支持率是21%[3],仅次于赢得大选的团结竞选联盟;2001年大选,家庭妇女对民主左翼联盟的支持率上升到37.3%[3]。

表4. 2001年波兰议会大选从宗教态度看对各政党的支持

资料来源:Aleks Szczerbiak.Old and New Divisions in Polish Politics:Polish Party’Electoral Strategies and Bases of Support[J].Europe-Asia Studies ,Vol.55,No.5,2003.SLD-UP-民主左翼联盟-劳动联盟、PO-公民纲领党、Samoobrona-自卫党、PiS-法律与公正党、PSL-波兰人民党、LPR-波兰家庭同盟。

民主左翼联盟作为社会民主主义性质的政党,除了把传统上支持社会民主党的工会、弱势群体等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外,还根据波兰社会的特殊性,寻求获得社会主义时期有体面工作的选民、新兴中产阶级、信教的选民及女性选民的支持,力图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全民党,目的是为了得到尽可能广泛选民的支持以便赢得大选执政。正如他们自己所说,“我们代表社会各群体的利益”[6]73,“我们的纲领是针对所有人的:雇员、雇主、以家庭为基础的企业主和农民、退休和领养老金的人”[5]。

民主左翼联盟的这种转变适应了全球化、信息化等新形势的要求。全球化条件下工会的作用在下降,工会代表放弃了政党的概念,失去了对抗的兴趣[9];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使传统工人阶级不仅数量减少而且其内部构成也更加复杂,受过高等教育的脑力劳动者数量超过体力劳动者。工人阶级队伍的萎缩和结构的变化导致民主左翼联盟传统选民基础被削弱,民主左翼联盟面临如何扩大其意识形态的包容性,扩大选民基础的挑战。

同时,信息化使得不同文化程度、价值观念和利益阶层的群体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等信息工具沟通交流、表达诉求,促进了多元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的传播,这使得民主左翼联盟的主流意识形态遭到弱化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组织成员的活动范围从现实社会更多地转向网络虚拟社会,尤其对于青年人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社会交往、发表意见的主渠道;信息化条件下,“金字塔式”的纵向传播模式被“网络矩阵式”的扁平化的即时传播模式取代,导致拥有广泛基层组织的民主左翼联盟依靠传统的由上而下层层传达信息的方式受到挑战;网络对民主左翼联盟与选民联系和沟通的方式提出了挑战;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民主左翼联盟必须重新审视与媒体的关系,如何利用新媒体宣传自己的主张,及时了解社会舆情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提出应对之策;如何利用新媒体在选民中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建立与各种利益主体的新对话机制等新问题[10]。

但是,为赢得执政而扩大自己的选民基础,尤其是为了吸引中间选民的支持,民主左翼联盟的定位向中间党派靠拢,从左翼政党转向中左翼政党,从阶级政党转向全民党,使得民主左翼联盟也面临如何保持自己左翼特色的问题,这是未来民主左翼联盟面临的一大难题。因为在波兰政坛已经有力量比较稳定的中间派政党,如波兰人民党和民主党,而执政的右翼政党也在向中间靠拢。因此,在右翼执政党没有太大执政失误的情况下,作为左翼政党的民主左翼联盟向中间靠拢,不仅不能吸引新的中间派选民的支持,反而容易流失原本支持其的左翼选民。2007、2011年波兰大选结果验证了这一点。

同时,尽管民主左翼联盟认为自己是现代的、最新的左翼政治力量,但民主左翼联盟明显缺乏女性和青年人两类选民的支持。虽然民主左翼联盟强调自己一贯特别重视性别问题,但在日复一日残酷的政治斗争及与两大右翼政党的斗争中,性别问题逐渐被忽略了,因而使民主左翼联盟逐渐失去了女性选民的支持。虽然民主左翼联盟以及与其有联系的组织中不乏著名的女性政治家,但决策时,男性拥有绝对的权利,女性被边缘化。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年来支持民主左翼联盟的男性选民占绝地优势;在民主左翼联盟核心领导层中女性所占比例偏低,2001年大选时,六个党的领导人中只有一个是女性,当选的民主左翼联盟议员中女性议员只占18.5%[11]75。从年龄上来说,民主左翼联盟领导层年龄大部分是50岁左右,2001年大选,进入议会的民主左翼联盟议员年龄结构如下:29岁及以下占4.5%,30~39岁占6%,40~49岁占31.5%,50~59岁占52%,60岁及以上占5.5%[11]75,青年人比例明显偏低,这充分说明民主左翼联盟在吸引年轻选民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动员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选民上民主左翼联盟输给了公民纲领党[11]178。

未来的民主左翼联盟既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要保持传统选民的支持和民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战略。作为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左翼力量,再加上其丰富的执政经验和长期积累的宝贵资源,民主左翼联盟的东山再起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Anna M.Grzymala-Busse.Redeeming the Communist Past:the Regeneration of Communist Parties in East Central Europ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 波兰共和国社会民主党宣言[R/OL].(1990-01-28)[2013-08-26]﹒http://baike.so.com/doc/5772959.html#5772959-5985732-2.

[3] Aleks Szczerbiak.Interests and Values: Polish Parties and their Electorates[J]. Europe-Asia Studies, Vol. 51, No. 8, 1999.

[4] Gavin Rae.Poland’s Return to Capitalism:from the Socialist Bloc to the European Union[M].London: I.B.Tauris & Co Ltd,2008:124-125.

[5] Program of The Social Democracy of The Republic of Poland[R/OL].1997.[2013-08-27]﹒http://library.fes.de.

[6] Linda J.Cook, Mitchell A.Orenstein.The Return of the Left and Its Impact on the Welfare State in Poland,Hungary and Russia[M].//Linda J.Cook, Mitchell A.Orenstein, Marilyn Rueschemeyer.Left Parties and Social Policy in Postcommunist Europe.Oxford:Westview Press,1999:73.

[7] Aleks Szczerbiak.Old and New Divisions in Polish Politics:Polish Party’Electoral Strategies and Bases of Support[J].Europe-Asia Studies ,Vol.55,No.5,2003.

[8] Anna Pacze?niak.How much Left is there on the Left? The views of SLD party members[C].This paper has been prepar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ference “The Left in East-Central Europe” organised by The Ferdinand Lassalle Centre for Social Tought in April 2011 in Warsaw, Poland.

[9] 李涛,聂运麟.世界范围内全球化对左翼的挑战 ——德国特里尔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社会主义研究,2005,(1).

[10] 赵磊.调整中的东欧中左翼政党[J].当代世界,2005,(2).

[11] Hieronim Kubiak.Poland’s Democratic Left Alliance:Beyond Postcommunist Succession[M].//Kay Lawson, Peter H.Merkl.When parties prosper:the uses of electoral success.London: Lynne Riemmer Publishers,Inc.,2007:75.

〔责任编辑:曲万涛〕

[中图分类号]D5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3-0000-06

[作者简介]李玉萍(1972-),女,山西大同人,讲师,博士,从事中东欧国家政治与经济研究.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波兰民主左翼联盟研究”(NKZXB1236)

[收稿日期]2015-09-21

猜你喜欢
波兰
进军波兰
德国车辆来波兰加油
波兰工业展
波兰睡眠研究会
波兰陆军NH-90通军直升机
波兰Opasly Tom餐厅
在波兰,遇见地下仙境
网络时代
波兰调解制度
13张颠覆认知的讽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