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的思考

2015-03-17 22:03王亮孟凡勇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漯河医学教育医学生

王亮,孟凡勇

(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漯河462300;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

对提高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的思考

王亮1,孟凡勇2

(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漯河462300;2.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

针对目前临床医学生实习面临的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医德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实习医学生教育体系,促进临床医学健康发展。

医学生;临床实习;人文素质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成为医师的必经阶段,是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转化为临床技能的学习时期。通过临床实践和学习,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形成基本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这一时期学习的好坏将关系到医学生日后的工作习惯和工作能力,甚至整个职业生涯。临床实习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做一探讨,期望对医学生有所帮助。

1 现状与存在问题

(1)医学生自身的不足。学生自身问题是影响实习质量的主观因素[1],当前医学生多为80、90后,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吃苦精神较差。进入临床实习后,面对工作忙碌、社会认同感不高、工作压力大且收入不高、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部分医学生望而止步,心理落差较大。多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医学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另外,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由学校到医院,学习的环境和对象发生变化,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实习态度不端正、沟通能力欠缺等,工作中难免出现差错,努力却不一定得到肯定,会出现不良的思想情绪,从而影响实习效果。

(2)部分法律、法规对临床实习的影响。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的实行,医疗行业高风险、高责任、执业如履薄冰的状况更加严重,患者及其家属对实习生抱着抵触情绪,不让其从事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指导教师不敢放手,不让学生操作,医学生没有动手的机会,连基本的诊疗操作学习都无法满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医学的发展,最终受害的还是患者。

(3)就业形势对临床实习的影响。现在医学生就业是毕业后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2],毕业生到大中城市或大医院工作机会较少。随着招生规模扩大,毕业生增多,就业压力增大,大部分医学生不愿下基层工作,也有部分医学生忙于找工作或考研,无暇顾及临床实习。

(4)医院缺乏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带教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医院管理对临床医学生实习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而缺乏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管理不到位、教学设备欠缺、师资水平不高等正是教学医院的现状。目前,公立医院还是我国医药卫生服务的主体,医学生的临床实习绝大部分是在公立医院进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减少,医院为了发展,把主要精力放在增加经济收入上;加之医院的等级评审与各种检查,使临床医师不得不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另外,带教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带教教师除本职工作外还有科研任务,会把带教工作交给下级医师完成,还有部分富有经验的医师不愿承担教学任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现象。

(5)对医院和带教教师的考评体系有待规范。缺乏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学校、教学医院在医学生实习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医学生实习所要达到的水准缺乏明确规定。医院对医师的年度考核中,没有列入带教任务考核,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无法保障。

(6)医疗环境恶化、医疗纠纷无序、媒体负面报道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部分医学生产生排斥心理[1]。医疗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加上患者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维权意识的增强,对医学生的心理造成了负面影响。

(7)人文素质教育缺乏,人文意识弱化。医学是与人打交道,治病不仅要治疗躯体疾病,更要治疗心理疾病,人文关怀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国家对此非常重视。目前,我国正处在医疗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时期,现行医学院校课程设置欠合理,在人才培养上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重专业技术、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这造成医学生人文素养偏低、人文品质弱化、人格不健全,不利于日后的健康发展。

2 建议

(1)建立健全临床实习考评体系。首先,建立动态、健全的医学生临床实习基地,由国家给予资金支持,教学医院实行资格准入制,学生实习结束时有统一考评体系,不能完成实习要求者,延长实习时间半年至一年,直至考核合格,学生考核合格率与学校和教学医院资质挂钩,5年为一个周期;其次,学校要做好学生实习过程中的协调工作,教学医院要建立完善的教学团队,包括管理、教学、后勤和学生思想工作等部门,明确相关责任和义务,保障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

(2)注重医学生医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包括在校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德是立身之本,医德是每一个从医者必备的品德,医者治人,服务于人,必须有良好的医德。结合当前医疗环境,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

(3)注重医学生学习方法培养,激发学习兴趣。临床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带教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某项操作或指派某个任务时,应向学生讲明从事这项工作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而不是机械地让学生去做,对完成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完成不好的学生帮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供更多帮助。带教中要因材施教,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查房时开展床边教学,针对临床病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结合书本内容,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养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增强实习效果。

(4)教授医患沟通方式和技巧。临床医疗活动是在人与人交流中完成的,它的主体和对象是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必不可少。沟通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活动的效果,传授学生交流和沟通的方法、技巧,让学生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交谈,了解其需求,为患者排忧解难,取得他们的信任及理解。通过积极沟通,改善医患关系,让医学生有更多时间与患者接触,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胜任未来的工作。

(5)强化人文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医者仁心,每个从医者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和精神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体现,是每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2001年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被列为医科学生必备的首要的核心能力[3]。为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医学院校应增加人文课程,在医务人员培训中增加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等相关内容,树立人文关怀理念。积极改善当前医疗环境,让医务人员有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将人文关怀精神渗透到日常活动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提高诊疗技术,改善就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是每一个从医者的目标。医学生是未来医学的完成者,而实习生又具有特殊性,既是学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掌握医学知识,同时也是医生。临床实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学生毕业后的工作质量[4],因此,只有完善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临床医务工作者,才能实现患有所医、医有所值、社会和谐。

[1]岳树强,杨雁灵,窦科峰.外科学教学中对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2):222-224.

[2]王冬,端妮,陈立明.对现阶段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认识[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6):42-44.

[3]陈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1-4.

[4]郑英林.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创新教育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3(4):3-5.

G424.4

A

1671-1246(2015)01-0108-02

猜你喜欢
漯河医学教育医学生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漯河:依法履职的坚定足印
漯河地区林下植物应用探讨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你仍未娶 我仍未嫁——漯河女孩苦等40年 63岁终和去台湾的初恋情人结婚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