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内化视阈下大学生道德困境的对策刍议

2015-03-17 17:24赵立群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内化

赵立群

(闽南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处,福建 漳州 363000)

道德内化视阈下大学生道德困境的对策刍议

赵立群

(闽南师范大学 学生工作处,福建 漳州 363000)

大学生道德缺失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及社会的发展存在不利影响,大学生道德缺失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社会道德难以内化为个体的道德理性、高校道德教育中缺乏主体参与、个体道德理性未向道德情感渗透、道德内化的动因错位四个方面。从提高大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动性与参与度、加强大学生道德社会实践、实施多样化的道德教育模式、发挥隐性德育的育人功能等层面着手,可以有效内化大学生思想道德,完善大学生道德建设。

道德内化;道德困境;道德教育

所谓道德内化,就是个体主体对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进行选择、分析、接纳的综合过程。唐凯麟在其《伦理学》中提出:“道德内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素质的过程,个体道德就是这种社会道德内化的产物”[1](P161)。唐先生阐述了道德内化中“选择”的重要性,这种“选择”是个体面对社会道德现状时,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分析社会与个人的利益关系,选取自身所遵循的道德准则。因为社会生活中存在多种道德体系,而且同一道德体系也会有不同的标准。为此,个体在内化自己道德时,必须进行选择。然而在现今各种思潮相互交织、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的时代,高校部分大学生在道德选择方面却面临着种种困境。关注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下青年大学生道德困境现状

1.道德评价存在双重标准

一些大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义利观,表现为只重视权利,忽视义务。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只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但是又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不能做到以礼待人、以德服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要求高,但是对自我放松、缺乏纪律性,而且主动付出精神不够;对公民道德素养的认同度较低,注重追求个性自由,关注个人发展。这体现出青年大学生在道德评价中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两个标准对待道德价值取向问题。

2.道德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

部分大学生既不把奉献社会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标准,也没有完全摆脱市场的一些需要,而是把完全的个人利益作为自我人生价值的核心点。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来决定其他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缺乏理想、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显示出较为普遍的利己主义。同学之间相处,相互攀比的心理普遍化;在学习、入党、就业等问题上集体观念、奉献精神、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足,价值目标短期化的趋势日益突出。

3.诚信问题日益突出

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高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部分大学生在诚信道德方面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考试作弊,这是大学生诚信缺失最简单最直观的表现,呈现出传统作弊手段与高科技作弊手段并存的特征;少数学生为了骗取助学贷款隐瞒家庭实际情况,出具虚假贫困证明,享受贫困学生优惠政策;剽窃论文,目前一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随意抄袭别人著作应付作业,或者剽窃别人创意等。

4.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存在差距

大部分学生在观念上认为高校学生应当开拓创新,成就事业,但在行为上却表现为毅力恒心不够,艰苦创业精神较差;在观念上认为应该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但在行为上却无视家庭情况,盲目攀比、爱慕虚荣;在生命道德上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应当珍爱生命,但是个别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以自杀或者伤害他人的极端方式处理矛盾和问题,对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5.对新道德的困惑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开放,当代高校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环境,社会生活方式急剧变化导致部分高校学生在道德观念上陷入了困惑、迷茫、模糊的误区。表现在网络道德方面,一些高校学生不能正确认识与虚拟世界的自我定位,在网上发布不健康或不负责任的信息,误导欺骗他人;在爱情与性道德方面,一些大学生或者不能理性对待个人感情问题,处理不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给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各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给自己家庭和学校都造成了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等。

二、大学生道德困境原因探析

“个体道德作为对社会道德的内化,它不是一个对社会道德的被动吸纳过程,而是充分体现着个体道德的主体性,是包含着道德创新因素的能动过程”[2]。从道德内化角度来看,大学生道德困境归根结底是没有认识到道德内化的形成机制,脱离道德内化整个过程。

1.道德标准多元化加大大学生道德选择的难度

在新形势下,传统的道德价值理念受到挑战,新的道德价值体系正处在构建整合之中。社会思想道德领域呈现利益主体多元化、道德标准多元化等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于大学生自身理论认识水平、社会道德观念、人生阅历等方面的制约,作为道德主体在道德选择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传统的社会道德出现在学生面前,具有传承性、客观性,同时新的道德价值体系的构建正处在整合时期,还未形成系统化的道德规范。而高校学生要选择的是自己认同、客观的社会道德,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取向。如果没有可供选择的现成的外在道德规范,这种选择将不可能实现,同样如果出现多元化难以筛选的道德规范时,道德主体的选择就会面临困境,不能对社会道德作出选择,就不能形成自身的道德理性。在现实中的反映就是对新道德的困惑,在道德观念上陷入了困惑、迷茫、模糊的误区、道德评价存在双重标准等。

2.高校道德教育中缺乏主体性参与

当前,高校学生接受道德教育很大一部分来自学校的教育,新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强化经历信息接收、理解、加工等环节,即高校学生对社会道德的学习、改造、发展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主体的参与,紧靠外在道德规范单方面向学生单输入,很难完成道德内化行为,也是不符合道德内化的运行机制。首先,从道德的内在特质来看,道德是人作为主体,自身价值取向的自觉自愿活动,是以人的自由、自愿为基础的;其次,主体如果被动接受道德规范,就会丧失内在在的动力,在主体不愿意接受的条件下,道德内化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造成当代高校部分学生出现不讲道理、不遵守规则、违反道德规范的现象。表现在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存在差距,道德认知上巨人和道德行为上侏儒并存、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都不成熟;诚信观念淡薄、考试作弊;心理承受能力欠佳等道德缺失问题。

3.高校学生道德意识未向道德情感渗透

“进行道德教育,必须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从情感上打动受教育者的心”[3]。社会道德规范被大学生认同后,就会表现出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近的个体道德意识,个体道德意识为其正确的选择道德行为提供引导,但是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还受到大学生自身内在情感的影响。因此,只依靠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很那保证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因此,在高校学生中经常出现已经从意识上控制了学生到道德规范,但由于自身感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明明知道行为不对,还要为之。因此,道德意识要掌控内心冲动,运用情感这一手段是必不可少的,达到情感脱离冲动的控制,从而实现情感与道德意识一起对内在欲望的有效控制。

4.道德内化动因错位

道德内化的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惩罚性强制内化,二是移情式内化,三是理解式认知内化”[4]。目前大学生的道德内化,基本上属于惩罚性强制内化,这种类型是在有人监督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为了避免惩罚,大部分人在任何情况都选择服从道德规定,而不是发自内心,因此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内化”。即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识仅停留在不稳定的工具性认识和记忆性认识层面,缺乏对道德规范的认同与认知,而只是一种他律性和强制性的外在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当道德规范与个人利益想冲突时,道德主体即大学生必然会在规范和利益之间摇摆不定,很可能为了个人利益而违反道德规则。比如大学生在谈恋爱时,如果沉迷恋情,不能理智对待爱情,往往会做出错误的选择,有的甚至会对他人的安全和家庭造成威胁。而第三种类型作为道德内化的最高形式,通过从理解到内化的途径获得或建立起来的道德信念,较之以其他方式进入到头脑的道德信念更加牢固,因此对道德行为的自觉自律意识也更强。

5.社会事件等负面影响

当前,社会道德多元化,新旧道德不断碰撞、融合,导致人们道德选择多样化,道德滑坡事件不断进入公众视野,挑战社会的道德底线,刺激公众的神经,纵有谈老人之色变趋势,使得部分大学生在面临相同境遇下,在道德行为上也难以做出正确的决定。另一方面社会媒体的铺天盖地式报道,夹杂着各家的观点,不乏部分媒体存在夸大事件严重性的错误做法,对社会道德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怀疑。除此之外,新兴媒介包括网络、微博、博客等作为高校学生知识、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大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上,存在形形色色的人,充斥着黄色、暴力等众多良莠不齐的信息,对高校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道德内化视阈下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对道德规范的认知主要来自对社会秩序的认知和高校道德教育,对道德规范的改造、发展最终形成个体道德素质和道德人格的过程主要在大学阶段完成。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道德建设,加强道德内化工作,使大学生的内心需求与社会道德规范相结合,成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

1.提高大校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动性与参与度

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机制和内化的特点,高校的教育者应激发主体参与意识,要把灌输机制和道德接受机制结合起来。从道德规范存在的外在性与客观性角度来看,是一种外在于主体、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知识,要求他们接受社会所产倡导的道德规范是完全必要的。但是,高校道德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工作,从根本上来说,还要取决于大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必须把道德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知识的灌输,与大学生自主性相结合,否则容易使大学生成为道德规范接受的工具,而不能自主地积极地发展完善个体道德,就不具备道德判断、选择能力,就不能唤醒与个体道德中积极的建设性因素,其结果只能是道德教育的低效或者无效。

2.加强高校学生道德社会实践

高校道德教育不能脱离实践坐而论道,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行合一”,促进道德认知向内在品质的转化。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大学生需要的道德不能硬灌输进去,可以依靠生活实践,去引导某种行为方向。因此,在大学生道德选择上,可以采用社会实践这一形式,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生活前线,洞察社会及自身的需求,增加自己身的道德经验,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促进其道德养成和基本道德素质的提高。

3.根据大学生学生心理需求将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相结合

由于道德内化是高校学生主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因而道德内化的实现需要心理基础。社会道德规范是一种理论形态的概念体系,我们在宣传中必须考虑学生内在的情感条件。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知道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没有相结合的情况下,大学生道德行为会出现偏差,要想道德理性与道德行为达成一致,就必须向道德情感渗透,使个体情感染上理性的色彩。所以我们要教育大学生以向上的情感去战胜消极情感,真正做到以情感人、情与理有效结合;必须引导学生去领会践行道德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统一,必要时甚至可以让学生去经历直接或间接的心理体验,使他们真正从内心,从情感上道德对道德准则的认同。

4.发挥隐性德育的育人功能

“隐性德育有着辐射性、渗透性、影响性的特点”[5],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要真正实现道德内化,就必须结合隐性德育途径。一是重视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包括校园建筑景观、文化长廊、校园文化特色等。优美的校园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会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促使高校学生文明交谈、举止得体等。二是要重视文体活动。文体活动作为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部分,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征,深受大学生喜爱。高校应该把道德教育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对学生的道德认知、行为产生影响。三是学校要利用掌握的媒体资源,特别要利用网上网下互动性、信息传播快捷、冲击力强等特点,占领网络道德教育,倡导做道德高尚的高校学生作为宣传的主旋律,进行广泛的客观、真实可信地引导,尽可能减低社会事件等负面影响程度。

[1]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易小明,赵静波.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92.

[3]张梅.道德内化的形成机制及其实现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5(5):14.

[4]许冬玲.道德内化与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8~79.

[5]谭春英.道德内化与高职德育[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4):24.

2095-4654(2015)12-0070-03

2015-07-22

D669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道德行为内化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