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带来新契机

2015-03-17 17:24梁炯霞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自学考试课程

梁炯霞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慕课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带来新契机

梁炯霞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40)

本文概述我国慕课发展情况、自学考试的现状和问题,总结两者的共同点,分析慕课适能是自学考试事业发展获得创新突破的原因。

慕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近几年,慕课的兴起在全球范围备受瞩目,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新生力量,凭借大规模、多学科、开放性、普惠性等优势,引起了各国教育部门和高等院校的高度重视,争先恐后建设慕课平台,发表研究成果。据统计,2012-2014年国内慕课的研究成果具体可分为概念产生及发展历史介绍、对普通高等教育或成人继续教育的冲击与影响、对课程开展与设计、参与者研究角色定位和体验感受四个部分。然而,专门关于慕课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研究相当少。笔者分别以慕课、mooc 或moocs + 自学考试 为篇名或关键词通过全文搜索,在中国知网只获得3篇文章。

但是,笔者发现两者确实有很多共同特征,并且慕课可以帮助我国自学考试事业征服困难、实现历史性变革和跨越发展。

一、慕课在国内的发展

慕课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2011年在教育界崭露头角,2012年慕课元年,北美顶级高校中蓬勃发展。2013年中国慕课元年,清华、北大、 复旦等中国的一流大学陆续与美国著名慕课平台Coursera、 edX 合作。截至2014年12月10日,我们统计了包括中国大学MOOC、edX、Coursera、学堂在线和好大学在线在内的5个慕课平台上已有慕课课程开设的大陆高校数量,共32所,至2015年3月10日,中国大陆地区高校累计建设慕课课程数量约450门。[1]

可见,慕课已经在我国隆重登场并且快速发展。

二、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及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学考试)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种以学历教育为主,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随着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体制多元化,自学考试面临着一系列困惑与挑战。

(一)生源问题

目前,自学考试生源以独立办班,高职高专在校生,以及社会人员为主,高职在校生报考人数增幅明显。[2,3]

(二)课程设置问题

自学考试一直以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偿教学”的身份存在。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都参照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注重理论,学科系统和知识传授。但是,教学大纲、教材和自学资料陈旧,更新缓慢,未能跟上时代步伐。还有研究指出,自学媒体形式单一,教材、考试大纲、自学指导材料等仍以纸质编印为主,学科内容阐述等方面未能照顾自考学员的学习特点,自考学员对“教材适用性”评价满意度相对较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和考生实际。[4]

(三)师资力量薄弱

通常,自学考试被视为高等教育的备胎,地位低下不受重视。校内校外的自考办学机构多以收益为目的,聘请的老师绝大多数为没有教学经验在读研究生和退休老教师。而且,多年来参与自学考试各环节工作的高校教师,会因为教学、科研以及课程信息化建设而拿不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自考命题和教材编写可能会受到影响。这样一来,不但严重挫伤学员学习积极性,而且培养质量也令人堪忧。

(四)测评手段单一

一直以来,自学考试的课程考核及评价手段都是以单一的闭卷考试为主。这种应试教育的恶果就是,学生平时可以不用听课甚至不去上课,考前就死记硬背老师给的范围或者把整本教材背下来。即使全部科目考核通过,学员们是否真正掌握这些知识?能运用这些技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十分值得怀疑的问题。

三、慕课给自学考试带来新契机

在目标群体和办学方针上,慕课与自学考试高度契合。

首先,它们的目标群体一致。慕课倡导者和开发者的初衷是向大学适龄学生(18-22岁)提供免费而优质的教育平台,使他们能够不分国籍地区,不分贫富享有平等接收高等教育的权利。但是实际运行结果并非如此。统计数据表明,慕课所吸引的学生中年龄较大并且已经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群体占75%以上,并且这部分人倾向于把慕课当成继续教育项目。这是慕课问世以来一个非常尴尬而又棘手的问题。但是,恰巧中国的自学考试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难题。以广州2012-2013年自学考试生源情况为例,高职高专在校生,独立办班学生,开放学院学生占总人数的57%。[5]这部分学生群体多为高考落榜生,年龄刚好是19-23岁,与慕课的目标群体一致。

其次,开放性办学方针。慕课的目标是,任何学习者,无论其具有怎样的学历基础与学术能力,均可以毫无障碍地迈入优质资源教学门槛进行深造。[6]同样,自学考试天生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兼容性。办学形式比较宽松,宽进严出,对考生基础没有特别要求,只要初中或中专毕业就可以参加大专自考,高中毕业就可以参加本科自考。可见,慕课与自学考试都具有准入门槛低、开放包容的办学特点。

因此,慕课作为引领全球教育改革的教育信息技术和优质教育资源,应该可以使我国自学考试事业获得新突破,踏上新征程。自学考试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具体有以下几点思路。

1.利用慕课课程,可以帮助解决自学考试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问题。首先,目前国内建设慕课课程的高校大多数为名牌大学。另外,据调查,这些高校的慕课建设基本上都是以“促进校内教学改革”、“改善校内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动机;慕课课程建设名单产生办法主要是通过“由学校层面从特色课程中确定”、“学院推荐,学校组织专家评审”或者,“由学校原有精品开放课程转型”。[7]由此可见,我国慕课平台建设主要是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更丰富更优质、更符合学校和社会实际的教学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视为传统在校课堂的有效补充,其质量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自学考试借用这些慕课课程作为教学资源,原有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学习资料落后、不符合社会实际、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将迎刃而解。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免费“走进”名牌大学的优秀课堂,聆听大师们的教导,与专家们探讨互动,学习先进的知识技能。相信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增加学习兴趣,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能得到提高。并且,慕课培养出来的自考毕业生在社会上会比以往更有说服力,更受到应聘单位的重视。

2.利用慕课模式,可以帮助解决自学考试测评手段单一问题。自学考试从始至今采用的单一的笔试考核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人才需求,毕业证书含金量也值得怀疑。因此,应该采用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例如,自考学员注册慕课平台,在网上听课,提问,讨论,提交作业,获得过程性考核成绩。课程学习结束后参加自考获得该科目的终结性评价。两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更加科学。

3.慕课打破常规,将知识点转为切分点,15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讲授。不需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并且,视频制作更倾向于形象生动, 清晰明了,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认知负荷、加强体验舒适度,把学生从枯燥繁琐抽象的灌输中解放出来。

从目前自考学生生源来看,他们大多数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时间不多,短小精悍主题明确的慕课微视频可能更适合他们。

4.慕课资源的网络开放性恰好适用于自学考试。自学考试生源中至少有一半是高职在校生和社会在职人员,这两种人群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双重身份,能用于学习自考课程的时间很少。据了解,他们几乎都是周六日集中参加自考培训课程,平时的闲散时间难以利用。而且有些培训地点比较远,保守估计,每次往返路程都要花费两小时。这些严重挫伤了学员的积极性,甚至有些人坚持不下,半途而废。正好,慕课资源全天候无限制开放性切切实实解决这两种学员的困惑。采用慕课模式之后,他们就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空余时间,自由安排学习时间、 学习进程与学习方式,随时随地观看视频,轻松学习。

5.慕课的大规模开放性可以更加充分地体现自学考试的灵活性。慕课的宗旨就是为全球所有希望以知识改变命运的群体打开一扇通往平等与进步的大门。它拥有海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向所有人免费开放。任何人只要有电脑网络就可以登录任何慕课平台进行学习。这样的优势可以使自学考试的灵活性更加充分发挥。自考学员跟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最大的区别就是,自主能力要求非常高,助学资源匮乏。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通常只能自己思考、查资料,结果往往一知半解,考试连蒙带猜,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相当不理想。但是,慕课模式下,他们在学习上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帮助。例如,他们可以在论坛上提出问题并得到慕课老师们标准的解答。又如,当他们觉得原本注册的慕课平台上某一科目的讲解太难不好理解,马上就可以转换到另一所高校的慕课平台,看看别的学校的同一科目的讲解是否更好理解。因为慕课规模庞大,科目覆盖面广数量多,要找到同一科目不同讲解版本,应该是轻而易举的。相信,这样的模式能好地为自考学员解决实际问题。

四、结语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自学考试这座“没有门槛的大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社会进步,科技更新,也面临新的挑战。恰巧,慕课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教学方式可以适用于自学考试。笔者认为,借助慕课,有利于破除现在自学考试所面临的瓶颈,使自学考试事业获得全新突破,和创新发展。

[1]崔璨,刘玉,汪琼.中国大陆地区2014年高校慕课课程建设情况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5(7):20.

[2]程孟飞,秦小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源现状分析——以广州自学考试为例[J].中国考试,2014(8):69.

[3]唐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状及改革对策浅议[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5(5):90.

[4]王文娟.慕课给高等自学考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成人教育,2015(5):10.

[5]程孟飞,秦小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生源现状分析——以广州自学考试为例[J].中国考试,2014(8):70.

[6]乔纳森·哈伯.慕课——人人可以上大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70.

[7]崔璨,刘玉,汪琼.中国大陆地区2014年高校慕课课程建设情况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2015(7):21.

2095-4654(2015)12-0100-03

2015-08-22

G797

猜你喜欢
自学考试课程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